歷史課課前演講5分鐘歷史小故事,不要太常見的,有感想和出自哪

2021-03-23 11:25:30 字數 5118 閱讀 4407

1樓:吾知之甚少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孔子的後面一句我們不一定聽說過但一定深有感觸,和前面一句連起來就是: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名正——言順——事成,組成了一般做事的道理,這種思想常引導我們要在事情發展的時候首先給它正名。

孟子在中年的時候遊說各國,也遇到過正名的事情。在齊宣王處,齊王詢問孟子:「武王伐紂,難道是卻有其事?

」孟子平淡的回答道:「在文獻中有記載。」齊宣王基於禮法提出了乙個問題,這個問題很短,只有四個字,卻可以把儒家尊為賢明的君主周武王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他簡短的問:

「臣弒其君,可乎?」武王伐紂,在歷史中是人心所向,關於這一點,看似沒有什麼可以議論的。而在齊宣王看來,在禮法森嚴的封建時代,發生一件以臣子的位置殺害君主的事情,維護禮法的孟子似乎是無法辯駁的,那麼儒家尊重的賢明君主,也不過是乙個亂臣賊子,篡奪王位的惡徒而已。

要是孟子想說明武王的英明,倒像承認臣子可以弒君,滑稽無比,今後他要是再次提及禮儀,大概無非成為別人的笑柄而已。

儒家的正名,在孔子那裡,成為了一柄利器,使「亂臣賊子懼」,而孟子直率而溫和地給予齊宣王的回答,可以讓人想見,在他犀利的言辭、敏捷的思辨、銳利的目光背後,使得「正名」這種思考方式具有了昏庸的君主也要恐懼的力量。

孟子說:「竊取仁德的人叫做賊,殘害義理的人叫做殘,賊殘的人叫做『**』。我只聽說武王誅殺了乙個『**』,而沒有聽說過他殺掉了君主啊。」

孟子對自我品德的認可,往往超越於權貴之上,這乙個恃禮法以自傲的優秀思想者,即使是威嚴的君王,比起他一生追求的思想來,君主也要避讓三分。面對齊宣王的時候,孟子提醒他要自我反省,也成為了那個戰火連連的時代裡精彩的一幕。

孟子與齊王在一起的時候,問道:「如果有人把妻兒託付朋友去國外辦事,回來發現他們正在受凍挨餓,應該怎麼對待?」齊宣王說:

「和他絕交。」「獄官管不好下級,怎麼辦?」「撤掉他。

」「四海之內得不到良好的治理,怎麼辦?」齊宣王在孟子提出這乙個問題後,環顧左右,把話題扯開了。我們今天說「顧左右而言他」,最初這種神情就是齊宣王流傳下來的。

2樓:再見當初

張良拜師

張良年輕時,曾計畫要刺殺暴君秦始皇,失敗後,為躲避官府通緝,潛藏在下邳.有一天,張良閒遊到一座橋上,遇見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見張良走近,便故意將鞋墜落橋下,讓張良下橋去撿.

張良很不高興.等張良把鞋撿上來交給老翁時,老翁又讓他幫著把鞋穿上.於是,張良跪著幫老翁穿上了鞋.

老翁沒客氣,笑眯眯地離開了.臨走時留下了一句話:"小子可教矣!

5天後黎明時分在這裡等我."張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後天剛亮,他就來到橋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裡,見了張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約會遲到,豈有此理.

過5天再早些見我."說完就離去了.又過5天後,雞剛打鳴,張良便匆匆地趕到了橋上,可是不知怎麼的,他還是比老翁來得晚.

老翁這回更不高興了,只是重複了一遍上回說的,就拂袖而去了.這下張良可點急了,又過了5天,他索性覺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來到橋上等著.一會兒老翁來了,見著他便點頭稱是.

井從袖中拿出一本書,很神秘地說:"你讀了這本王者之書,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後,兵事將起.

再過13年,你到濟北,可以與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便是我的化身."說完飄揚而去.天一亮,張良開啟書一看,原來是太公望兵法書.

張良特別高興.後來張良認真研讀黃石老翁授給的那部兵法書,真的當上了漢高祖劉邦的高階參謀.

孔夫子的誤會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飢餓.孔子的大**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

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乙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公尺.

顏回高高興興地把公尺拿回來,急忙把公尺倒在鍋裡,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好生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

就看見顏回正從鍋裡抓了一把公尺飯往嘴裡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尚且未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公尺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公尺,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

"剛才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公尺飯祭奠他老人家."顏回一把將那碗公尺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

不行!這公尺飯不乾淨,不能用它來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

"為何說它不乾淨呢 "顏回答道:"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為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髒的飯給老師吃呀!後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

這掉過炭灰的公尺飯怎能用來祭奠呢 "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是個賢德之人.

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乙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乙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

「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唸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

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

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3樓:冬獅郎最受

我正愁著呢…可以考慮從歷史書上找點題材吧…

歷史課前演講5分鐘,講乙個小故事,是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人物,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我還要背下來呢 30

4樓:匿名使用者

胡雪巖紅頂商人的故事——不佔便宜。

在晚清的歷史上,胡雪巖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他的成功有很多原因,但他「肯給予別人幫助」的精神也確實令人尊敬。

一名商人在生意中慘敗,需要大筆資金周轉。為了救急,他主動上門,開出低價想讓胡雪巖收購自己的產業。

商人走後,胡雪巖的手下們也紛紛不解。大家問胡雪巖,為啥送上門的肥肉都不吃,不但不趁對方急需錢叫低**,還對給對方銀子。

胡雪巖喝了口茶,講訴了一段年輕時自己的遭遇:「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只是店裡的小夥計,經常幫著東家四處催債。一次,正趕往另一戶債主家中的我遇上了大雨,路邊的一位陌生人也被雨淋溼。

正好那天我隨身帶了傘,便幫人家打傘。

後來,每到下雨時,我便常常幫一些陌生人打傘。時間一長,那條路上認識我的人也就多了。有時,我自己忘了帶傘也不怕,因為會有很多我幫過的人也來為我打傘。」

說著,胡雪巖笑了笑:「你肯為別人付出,別人才願為你付出。剛才那位商人的產業可能是幾輩人,慢慢積攢下來的,我要是佔了他便宜,人家可能一輩子都翻不了身了。

這不是投資,而是救人,到頭來交了朋友,還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誰都有困難的時候,能幫點就幫點吧。」

眾人聽後,都沉默不語。後來,商人前來贖回了自己的產業,胡雪巖因此也多了一位忠實的合作夥伴。在那之後,人人都知道了胡雪巖的義舉,官府百姓都對胡雪巖尊敬不已。

胡雪巖的生意也好得出奇,無論經營哪項行業,總會有人幫忙,也有數不清的客戶來捧場。

不在別人遇到苦難時袖手旁觀,無動於衷;不在別人落難時不聞不問,落井下石。肯為別人打傘,才是一生最大的財富。

人生在世,並不是充滿競爭和掠奪,更多的是共贏。有了這種人格,人生定會收穫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財富。

5樓:吳嘉誠

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

「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麼能了解壯士的志向呢!

6樓:匿名使用者

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乙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乙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

「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7樓:洛河紅茶

司馬光砸缸吧,最簡單:北宋名臣司馬光,小時候一直被大人稱讚很聰明,其兒時最著名的「聰明」的例子,莫過於「砸缸」了,在和夥伴一起玩的時候,乙個夥伴不小心掉到缸裡了,別的小孩都是慌裡慌張的跑去找大人,這看起來是最穩妥的辦法,可缸裡的小孩等不了啊,於是,我們的主角司馬光用非凡的智慧型,想到了砸缸救人的辦法,嗯,這裡先表揚一下,小光同學的力氣真大,砸缸似乎是最好的辦法了,而且乙個孩子能想到這種創新型的辦法,實在是非常難得。這樣的小孩放到現在,一定會被當寶貝的一樣的培養起來--國家以後的棟樑啊!

可這位小兒聰明創新的司馬光,在長大後成為司馬大臣後,卻成了頑固的保守派,死守舊制,反對王安石創新的變法,並最終成功的廢除了王同志所有的努力。

唉,兒時被寄與厚望的司馬同學,最終沒能為自己添上光輝的一筆,不知道王安石的《傷仲永》,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對司馬同志的另類諷刺呢?兒時早慧,成年後則泯然眾人,和多數的保守派一樣,失去了創新的勇氣。

對這樣的歷史人物,我想到了一點:兒時再聰明,中途不努力進取,無人管教,長大後,也將「泯然眾人」,或許也會像李某一一樣,兒時的「新星」,長大的「小霸王」。

急需寓言故事加感悟課前3分鐘演講

寓言是乙個魔袋,雖然很小,卻能拿出很多東西 寓言是乙個魔豆,雖然很小,卻能長成參天大樹 寓言是乙個魔杖,雖然很短,卻能變出很多寶物 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涵,美在語句。伊索寓言 的作者伊索是一位傳說中的人物,他生活在西元前六世紀左右的小亞細亞。他以非凡的智慧型和哲思,將動物為主角的擬人手法,走遍...

語文課前三分鐘,有哲理的小故事,課前三分鐘,講乙個有哲理的小故事,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

智子疑鄰 ps 這個是文言文給翻譯過來的,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宋國有乙個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牆坍塌下來。他兒子說 如果不 趕緊 修補它,一定有盜賊進來。隔壁的老人也這麼說。可富人不聽他們的話。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很讚賞兒子的聰明,卻懷疑偷盜的是隔壁的老人。編輯本段 主旨 它告誡人們,如果...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200字 5,三分鐘演講稿200字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型。感恩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飲水思源 的古訓家喻戶曉,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的思想老少皆知。千古絕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表達了兒女對母親的恩惠報答不盡的感情。學會感恩,應該是對待他人的一種積極態度 學會感恩,本質上就是對他人給予自己的好處,做出回應,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