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 望洞庭和憶江南的詩句意思是什麼

2021-03-22 21:29:03 字數 6651 閱讀 9025

1樓:穆子澈想我

一、獨坐敬亭山意思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閒。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二、望洞庭意思

風靜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銅鏡,平滑光亮。遙望洞庭,山青水綠,林木蔥蘢的洞庭山聳立在泛著白光的洞庭湖裡,就像**盤裡的乙隻青螺。

三、憶江南意思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公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四、獨坐敬亭山原文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五、望洞庭原文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六、憶江南原文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一、獨坐敬亭山創作背景

自十年前放還出翰林,李白長期漂泊。長期的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強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懷才不遇一直抑鬱不平。

身心的疲憊,需要得到慰藉。

這期間,他寫了大量的借遊仙、飲酒的方式排遣苦悶的詩,也寫了許多寄情山水、傾訴內心情感的詩篇,《獨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二、望洞庭創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秋劉禹錫赴和州刺史任、經洞庭湖時所作。劉禹錫在《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

」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記錄。

三、憶江南創作背景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餘年,寫下了《憶江南》。

四、獨坐敬亭山賞析

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詩表面是寫獨遊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

詩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和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託。

五、望洞庭賞析

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寫湖水與素月交相輝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繪無風時湖面平靜的情狀,第

三、四句集中描寫湖中的君山。

全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顯示出驚人的藝術功力。

六、憶江南賞析

全詞五句。一開口即讚頌「江南好!」正因為「好」,才不能不「憶」。

「風景舊曾諳」一句,說明那江南風景之「好」不是聽人說的,而是當年親身感受到的、體驗過的,因而在自己的審美意識裡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既落實了「好」字,又點明了「憶」字。接下去,即用兩句詞寫他「舊曾諳」的江南風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日出」、「春來」,互文見義。春來百花盛開,已極紅艷;紅日普照,更紅得耀眼。

在這裡,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綠,紅豔豔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在這裡,因異色相映襯而加強了色彩的鮮明性。

作者把「花」和「日」聯絡起來,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聯絡起來,為的是異色相映襯。江花紅,江水綠,二者互為背景。於是紅者更紅,「紅勝火」;綠者更綠,「綠如藍」。

作者竭力追憶江南春景,從內心深處讚嘆「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筆寫出他「舊曾諳」的江南好景之後,又不禁以「能不憶江南」的眷戀之情,收束全詞。這個收束既託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讚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

2樓:鼠年吉祥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裡做過太守。李白一生凡七遊宣城,這首五絕作於天寶十二載(753)秋遊宣州時,距他被迫於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時間了。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

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前二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隻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閒」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乙個「靜」的境界:

彷彿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

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並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遊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詩的下半運用擬人手法寫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鳥飛雲去之後,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詩人凝視著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

這使詩人很動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還願和我作伴吧?「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複,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

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又何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

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靜」是全詩的血脈。這首平淡恬靜的詩之所以如此動人,就在於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創造出來的「寂靜」的境界,無怪乎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要誇這首詩是「傳『獨坐』之神」了。

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盤裡一青螺。

[註釋]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裡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磨成。這裡一說是水面無風 ,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

4.**盤: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 這裡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譯]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

恰似**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意思:江南特別好,風景對我很熟悉。太陽出來的時候比火還紅,春天來的時候井水碧藍色還綠。能不會憶江南嗎?

3樓:點菸望明月

獨坐敬亭山的詩意:

鳥兒成群的往天邊飛走了,那片孤單的白雲,也悠閒的飄得不知去向;只有敬亭山始終立在那兒,與我對望,誰也不覺得厭煩。

望洞庭詩意: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憶江南詩意: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晨光照映的岸邊紅花,比熊熊烈火還要紅。春風吹拂的滿江綠水,就像青青的藍草一樣綠。怎能叫人不懷戀江南。

4樓:吳晗

鳥兒成群的往天邊飛走了,那片孤單的白雲,也悠閒的飄得不知去向;只有敬亭山始終立在那兒,與我對望,誰也不覺得厭煩。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晨光照映的岸邊紅花,比熊熊烈火還要紅。春風吹拂的滿江綠水,就像青青的藍草一樣綠。怎能叫人不懷戀江南。

獨坐敬亭山和望洞庭和憶江南後兩句的意思是什麼

5樓:_微暖涼城

獨:相看兩不來厭,只有敬亭山源。

譯:詩人

bai和敬亭山du互相不滿足地看zhi著,只有高大的敬亭山能理解他此時dao的寂寞。

望: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譯: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

恰似**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憶: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譯:,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獨坐敬亭山、望洞庭和憶江南的三首詩的詩意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6樓:cd心殤

《獨坐敬亭山》: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誰也不會覺得滿足。

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大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譯文湖光秋月兩相和:風靜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無風鏡未磨:

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銅鏡,平滑光亮。遙望洞庭山水翠:遙望洞庭,山青水綠。

**盤裡一青螺:林木蔥蘢的洞庭山聳立在泛著白光的洞庭湖裡,就像**盤裡的乙隻青螺。

《憶江南》:江南是個好地方,我熟悉那裡的風景。日出時,江邊紅花比火還紅艷,春天裡,一江綠水彷彿被藍草浸染。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7樓:

江南是個好地方,我熟悉那裡的風景。日出時,江邊紅花比火還紅艷,春天裡,一江日水彷彿被藍天青藍,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的詩句解釋

8樓:穆子澈想我

一、獨坐敬亭山的詩句解釋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閒。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二、望洞庭的詩句解釋

風靜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銅鏡,平滑光亮。遙望洞庭,山青水綠,林木蔥蘢的洞庭山聳立在泛著白光的洞庭湖裡,就像**盤裡的乙隻青螺。

三、憶江南的詩句解釋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公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四、獨坐敬亭山原文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五、望洞庭原文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六、憶江南原文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獨坐敬亭山賞析

此詩前兩句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傷心之感寫盡了:天上幾隻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

「盡」、「閒」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乙個「靜」的境界:彷彿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盡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際的感覺。閒,主要是為了表達閒適的感情,是以孤雲的閒適襯托作者心境的閒適。

這兩個詞對「獨」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為了寫作者此刻獨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這兩句的意象並置,前句中心詞「鳥」是中心意象,加上「飛」字形成乙個復合意象,強化動態表現意義。「眾鳥」原可以讓讀者聯想到山中閑靜寧謐的場景,群鳥兒在空山中婉轉鳴啼,有一種格外的逸趣。

而眼前,眾鳥高飛,離人越來越遠,「高」字起到乙個拓展空間的作用,抬頭仰望,空闊的藍天上,鳥兒在遠走高飛,直至看不見。乙個「盡」字,增強了此句的表現力度,表現出李白此時的萬般惆悵。後句「雲」為中心詞,與「去」復合,默默的雲也在漸漸飄走。

而雲並非滿天白雲,原本就只是「孤雲」無伴,偏偏還悠閒地慢慢地飄離。詩人以「閒」寫出了孤雲的狀態,突出了離去的過程,讓讀者在品味孤雲離去的狀態時,感知詩人內心的不忍和無奈。

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並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遊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儘管鳥飛雲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他自己。

他們之間不必說什麼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複,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絡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

同時,「相看」也點出此時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與「兩」字相重,山與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

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眾鳥」、「孤雲」這種動的意象與「敬亭山」這種靜的意象相反並置,時間和空間的維度裡僅僅出現了量的變化。

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詩意獨坐敬亭山望洞庭和憶江南的詩句意思是什麼?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古語云,言而無文,行而不遠。白居易的憶江南詞從寫成,流傳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還將一直流芳百世,那麼這寥寥...

憶江南,獨坐敬亭山,望洞庭的作者是誰

憶江南是白居易 獨坐敬亭山是李白 望洞庭是劉禹錫 獨坐敬亭山 望洞庭 憶江南 三首古詩詞通過對 祖國山河 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祖國 大好河山 的 喜愛與讚美 之情。獨坐敬亭山 望洞庭 憶江南 這三首古詩作者代表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獨坐敬亭山 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表面是寫獨遊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分別是什麼體裁

獨坐敬亭山 文學體裁 五言絕句 望洞庭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憶江南 文學體裁 詞 請採納 獨坐敬亭山 望洞庭 憶江南 各是哪個季節的 1秋季,獨坐敬亭來山 自 只有敬亭dao山 李白一生凡七遊宣城,這首五絕作於天寶十二載 753 秋遊宣州時,距他被迫於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時間了。2望洞庭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