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造傭殉葬,會絕滅後代是什麼意思

2021-03-22 00:06:34 字數 4992 閱讀 1710

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孟子)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

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譯文(孟子)說:「廚房裡有肥嫩的肉,欄裡有健壯的馬,(而)百姓面帶飢色,郊野橫陳著餓死的屍體,這就(等於)率領著野獸一道吃人啊!野獸自相殘殺吞噬,人們尚且厭惡它;(**)身為百姓的父母,(如果)管理政事時也不免於『率領獸類一道吃人』,(這種**)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

孔仲尼說過:『第乙個製作土偶陶俑來殉葬的人,恐怕理該斷子絕孫吧?』(孔子這麼說)是因為土偶陶俑酷似真人而用它殉葬的緣故。

(大王試想,連用俑殉葬都不應該被允許),又怎能讓這些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解讀楊伯峻先生解釋說:「從孟子這整段話看,他所引的孔子的關於殉葬的知識雖是錯了(孟子、孔子認為:先有俑殉,然後因此才出現人殉),但孟子的意思並不受影響,因為孟子的主要意思並不在於用什麼殉葬,他這整段話的關切所在是後邊緊接而來的"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楊伯峻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23年版,第9頁.)

「古代最初用活人殉葬,後來生產力漸漸提高,乙個人的勞動除了供給本人的必需生活資料以外,還有剩餘可供剝削,於是人才被稍加重視,逐漸地不用來殉葬,而改用土俑和木俑。從孔子這句話來看,他是不明白這一歷史情況的。他卻認為先有俑殉,然後發展為人殉。

"(楊伯峻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23年版,第10頁.)

2樓:殘楓暗影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①第乙個做壞事的人,應該讓他斷子絕孫

②有了第乙個做壞事的人,難道就沒有第二個第三個③最開始用陶俑來殉葬的諸侯,他們並沒有血脈斷絕

孔子的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指什麼啊?如果是說反對人殉,那麼具體的字面翻譯又是什麼呢?

3樓:匿名使用者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通常解釋為:第乙個用俑陪葬的人大概會斷子絕孫吧。

關於這樣的解釋以及孔子的本意自古以來就頗有爭議,直到今天仍然有各種觀點。這主要是因為,這句話有很多疑點,比如最明顯的疑點就在於,孔子是講究中庸之道的,似乎不應該罵人斷子絕孫。

因此,「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應該可以這樣解釋:現在你們這些作俑陪葬的貴族啊,你們的祚命不會太久的。

祚命:(1).謂上天賜福。《晉書·樂志上》:「祚命於 晉 ,世有哲王。」

(2).指上天所賜的福運。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原法》:「後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長也,子孫之不能保有也,思患於未然以為之法。」

4樓:匿名使用者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孟子 梁惠王上》)。

是孟子和梁惠王對話,對這句話歷來有多種解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代表了孟子對「始作俑者」的鄙視和反對。但是孔子的原意就需要分辨,我們現在採用的是孔子的原意,而不是孟子的杜撰。

其一解:孔子反對作俑,而認為這是欺騙祖先(應該用真人),所以始作俑者,應該「無後」。但是我們想以孔子的仁義,不可能支援人殉,也不可能詛咒始作俑者;

其二解:孔子反對始作俑者,認為做甬還不如直接用一些草人或者一些傳統的東西陪葬,這樣完全是浪費;如果連作俑都反對,肯定也是反對人殉的。

其三解:孔子反對人殉,提倡以甬代替人殉,這句話是反問,是對用人殉的人的一種勸解。

我們一般採納後一種,原句的意思是: 第乙個作俑的人,難道就沒有後嗣了嗎?(非要人殉才能保證自己的後嗣嗎)

5樓:蘆葦殤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從原文來看,此句是反問式。意即肯定「始作俑者,其有後」。意思如下最先開始用土陶俑殉葬的統治者,他們(並)沒有斷絕子孫後代。

(為什麼他們這樣做呢?因為他們心中有仁,所以取消了殘酷的活人殉葬方式)採用類似人的土陶俑來殉葬。這樣的統治者怎麼會忍心讓它的人民飢餓而死呢 ?

6樓:老熊兄

這句話是孟子引孔子的話。未見於《論語》。

有幾種解釋:

1,最流行的解釋。

宋代朱熹有注:「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機發,而大似人矣。

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後也。」原來孔子主張「束草為人」,而不贊成用俑,因為一旦開了這個頭,就可能用活人來殉葬了。

2,文革中批孔的解釋。

中外大量的考古證據表明,「人殉」遠在「俑殉」之前。中國的商朝就是個盛行「人殉」的奴隸制國家,孔子支援人殉,咒罵用俑代替真人,他主張恢復奴隸制。

3,最新的解釋。

用疑問詞來表示支援。

孔子周遊列國,到了某地,那裡不太開化,但也開始接受周禮,「俑殉」開始取代「人殉」。但有位維護「人殉」的士人認為這樣欺騙祖先,大不敬,是該斷子絕孫的。他知道孔子是主張祭奠要「誠」的,以為孔子也反對欺騙祖先的「俑殉」,於是來找孔子尋求支援,孔子回答: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意思就是最開始作俑的人真的斷子絕孫了嗎?顯然沒有啊。

7樓:醒獅

孔子反對用俑殉葬,曾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意思是最早發明來用俑作殉葬的人,大概不會有後代。後用「始作俑者」來比喻惡劣先例的開創者,也就是第乙個做壞事的人

8樓:乙個朝南

是指用俑殉葬的人 因為俑是根據人的形狀製造的

孔子的事我都要 10

9樓:

孔子生平介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 家 世 】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

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

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

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

祖父伯夏的事蹟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復娶顏徵在,生孔子。

【 生 平 】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穀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曆應為西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儲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嘆為觀止。

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讚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

「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脩」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

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

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

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公升為大司寇。

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占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畫,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

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

孔子計畫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

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

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

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

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於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

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

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

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不借傘中孔子說子夏小氣用那兩個詞

請提供具體原文 將題目補充完整 以便解答 孔子不借傘 中孔子說子夏小氣用哪兩個詞?甚吝於財,甚短於財。甚吝於財 1,出處 孔子將行,雨而無蓋,門人曰 商 子夏 也有之。孔子曰 商之為人也,甚吝於財。吾聞與人交,推其長 長處 優點 者,違 避開 其短 短處 缺點 者,故能久也。孔子家語 致思 2,譯文...

孔子說 己所不欲,勿欲於人 它體現了孔子的什麼思想 你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是指 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 恕 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恕 道是 仁 的消極表現,而其積極表現便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孔子所闡釋的仁以 愛人 為中心,而愛人這種行為當然就包括著寬恕待人這一方面。論語 中提到 夫子之道...

用「有人說,快樂是造排比句,用「有人說,快樂是有造排比句例如有人說,快樂是有一輛豪華跑車

有人說,快樂是飢餓難耐時別人施捨給你的一塊麵包 有人說,快樂是久別重逢的朋友與你的乙個擁抱。有人說,快樂是當你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了一雙援助的手。用 有人說,快樂是有.造排比句 例如 有人說,快樂是有一輛豪華跑車 有人說,快樂是有一棟豪華的別墅 有人說,快樂是有一輩子花不完的錢 有人說,快樂是有幾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