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現代意義,清明節有哪些現代意義

2021-03-19 00:18:31 字數 5693 閱讀 7886

1樓:小默

清明節掃墓或許是我們和死者之間僅有的連線方式。

紀念逝去的親人們。

清明節的文化意義:

1、中華民族是乙個較崇拜自己祖先的民族,於是就有每逢重大節日或人生重大事情要祭祀的習俗,清明節就是中國人祭祀,祭拜自己先祖的重要節日之一。

2、清明節加上它前一天的寒食節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3、中國人講求落葉歸根,這根當然是自己的家鄉了,人死後是要埋在自己的祖墳裡的。這種對根的追求與依戀,就是中華民族愛國愛家的基因之一。

4、 先祖對我們每乙個人是重要的。

正是對先祖的崇拜使人們的家的概念更為穩固。祭祀說是一種迷信活動,不如說是一種風俗,是懷念先祖的一種特殊方式。所以清明節是重要的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5、清明起源於人們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

他那不為名不為利的精神在今天尤其值得人們思考。其過於死腦筋的行為雖然不值得學習,但其為國家為百姓考慮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

參考資料

蓮山課件: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人講求落葉歸根,這根當然是自己的家鄉了,人死後是要埋在自己的祖墳裡的。這種對根的追求與依戀,就是中華民族愛國愛家的基因之一。

3樓:雙子星

最多也就踏春,緬懷先烈什麼的並沒有太多現實意義,勞民傷財

4樓:奮鬥ing加油

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節日為了紀念逝去的親人們,也是想念。

5樓:忍者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乙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中國社科院民俗學博士施愛東說。

作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內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於寒食節和上巳節。寒食節與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相關。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資訊,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迴圈的開始。

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

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入宋之後,清明和寒食逐漸合而為一,清明將寒食節中的祭祀習俗收歸名下。同時,上巳節「上巳春嬉」的節俗也被合併到了清明節。到了明清以後,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

春季只剩乙個清明節。

「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昇華,清明節俗也就具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施愛東說。與其他傳統大節不一樣,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與「節俗」的綜合節日。

清明從節氣上正排在春分之後,此時天氣回暖,到處生機勃勃,人們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可謂順應天時,有助於吸納大自然純陽之氣,驅散積鬱寒氣和抑鬱心情,有益於身心健康。

唐代開始,寒食與清明並列放假,不同年號分別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展的時代。為了讓人們能夠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放假一日。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當時盛世清明圖景。

清明掃墓與踏青,本來是兩個不同的文化主題,宋以後慢慢融為一體,並不斷地被賦予肯定的文化意義。人們把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絡起來,認為清明節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其文化意義類似西方感恩節。

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係,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有助於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係,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施愛東介紹,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演進,清明節較早出現了由神聖祭祀向世俗娛樂轉化的趨向,清明祭墓成為踏青春遊的假日時光。因柳樹為春季應時嘉木,插柳與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風習時尚。**時期,插柳日還曾一度成為「植樹節」。

但不管如何衍變,追悼與祭祀是中國人過清明的最重要內容。

「無論從起源還是從其流變中,我們可以歸納出清明節的兩個象徵意義,一是『感恩紀念』,二是『催護新生』。」

6樓:匿名使用者

呼日查你奶奶的姐姐多看幾家就阿膠

清明節有哪些現代意義?

7樓:小默

清明節掃墓或許是我們和死者之間僅有的連線方式。

紀念逝去的親人們。

清明節的文化意義:

1、中華民族是乙個較崇拜自己祖先的民族,於是就有每逢重大節日或人生重大事情要祭祀的習俗,清明節就是中國人祭祀,祭拜自己先祖的重要節日之一。

2、清明節加上它前一天的寒食節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3、中國人講求落葉歸根,這根當然是自己的家鄉了,人死後是要埋在自己的祖墳裡的。這種對根的追求與依戀,就是中華民族愛國愛家的基因之一。

4、 先祖對我們每乙個人是重要的。

正是對先祖的崇拜使人們的家的概念更為穩固。祭祀說是一種迷信活動,不如說是一種風俗,是懷念先祖的一種特殊方式。所以清明節是重要的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5、清明起源於人們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

他那不為名不為利的精神在今天尤其值得人們思考。其過於死腦筋的行為雖然不值得學習,但其為國家為百姓考慮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

參考資料

蓮山課件

8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習俗既是個體的時間感受與空間體驗,又是群體的一種民間宗教實踐活動。在清明節中,民眾對先人的哀思具有調節身心、舒緩壓力和改善人際關係的作用。清明墓祭習俗所體現的文化意義,在不同時代、不同層次的主體身上都能夠有相應的解釋和體會。

清明是乙個祭祖的節日,更是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的大好時節。這些習俗活動體現民眾順應天時、和諧共生的樸素理念。清明條祖活動所呈現出來的恆久民族情感,更讓我們有機會對傳統節口所蘊含的文化意義有了一次重新審視的機會。

清明節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

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我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

「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

10樓:匿名使用者

追憶先人,懷念自己親近的人,給自己乙個可以懷念的理由

清明節的現實意義在**?

如何看待現代的清明節的意義

11樓:

把三個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是對的。但五一休息一天不好,都集中在十一不好:

一、交通壓力大,

二、景點都是人,

三、影響社會穩定等等。建議五一恢復長假,不在乎多兩天假期.......

12樓:知道de太少

清明節有許多習俗,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掃墓,過寒食節,踏青,此外,還有盪鞦韆,蹴鞠,植樹,放風箏等。然而,我認為其中不乏有其糟粕所在。就拿掃墓而言,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而我們家鄉,倘若是出嫁了的女子,便沒有資格到目的去祭拜自己的祖先,時代在發展,社會文明也在不斷成長和進步,像這樣的重男輕女的落後與愚昧,我們應毫不猶豫的摒棄才對,而不應讓這種愚昧和落後繼續腐蝕和傷害人們這份親情牽繫著的美好情感。清明掃墓有著其獨特的內涵和意義所在,適時摒棄一些不和文明進步的落後文化,才是我們理智和正確的選擇。

隨著城市化程序的不斷擴大,現代社會的人越來越忙,過於看重物質世界,從而越來越功利,越來越浮躁,清明正是給了我們這樣乙個機會,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拉近我們與親人間的那份親情紐帶,拉近我們與自然的距離,培養我們的感恩之情,激起我們對生命的敬畏,使我們明白生命的深度,知曉生命的價值,從而更加珍惜生命,讓人生過得更有意義。

清明節的意義

13樓:戒為良藥

1.清明節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自己身邊的,自己親近的已逝的親人,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乙個節日。如何通過我們現有的生命延續過去的生命,用過去的生命激發今天的生命。

緬懷的意義不單純是對親人的思念,更該成為一種民族的風俗,成為乙個種族的繁衍儀式。我們對自己親人每年一次的掃墓就是乙個典禮,是敬祖報本觀念的延續。

2.清明節還是「生機的節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機,擴大大自然的生機。大自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是生機勃發的。

植樹就是古人擴大自然的生機,古代有「插柳留春」的習俗;踏青則是珍惜自然的生機,到自然中去,擁抱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蹴鞠、盪鞦韆、拔河等等,以此來迎接大自然生機的到來。

3.清明節融合了古代的寒食節。寒食本來就是一種大自然的節律,加上人文精神,所謂人文精神就是那許許多多的傳說和人物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都是由大自然的節日轉化而來的,從自然到人文,「感自然節律而成,蘊人文精神而豐」。

14樓:墨陌沫默漠末

1,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節,很多地方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

2,清明節是緬懷先祖及革命烈士的日子。清明節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先去了奶奶的墳墓去祭奠。當我看到紙灰飛向四處,彷彿又聽到「當火熄滅,大地冷去。

蒲公英飛向天空,人類重新面對一切」這句話。逝者已逝,後人緬懷,人類的生命長河如接力棒,代代相傳。

3,清明節掃墓祭祖,這種追思親人的良好東方孝道精神,是必須代代傳承下去。同時讓我們能感恩先人為子孫與後輩的奉獻與付出。

清明節起源源流:

《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則清明風至」。「清明」節氣由此得名。清明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古人根據天象物候、四季迴圈確定出的節氣。

清明時節大地呈春之際,郊外踏青是古人們的節氣主題;隨著歷史的發展,在郊外踏青的同時亦將掃墓祭祖作為清明的禮俗。祭祖與踏青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傳承千年,至今不輟。

清明節的祭祖習俗,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郊外踏青時舉行「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清明節已經超出節氣的意義,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你知道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呢?清明節主要習俗是什麼 節日起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 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有哪些活動,清明節有什麼活動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多彩的,除了講究禁火 掃墓,還有踏青 盪鞦韆 蹴鞠 打馬球 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乙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掃墓清明掃墓,...

清明節的來歷和意義,清明節的由來和意義

一 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歷史悠久,由來於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據現代人類學 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敬天法祖 信念自古延續,祭祖習俗經歷代沿襲已成為清明節的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時節,吐故納新,生氣始盛,氣溫公升高,春暖花開,萬物皆潔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