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資深錦衣衛
1、清明節來歷:
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
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 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乙個詞。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 煙節」。 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 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
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2、清明節傳統風俗
盪鞦韆,蹴鞠等。
3、清明節的詩詞: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樓:匿名使用者
來歷: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乙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節日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
清明節詩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唐)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我過清明節,就是燒紙錢
3樓:匿名使用者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
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拔河拔河發明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叫做「牽鉤」。主要使用的裝置是一條粗麻繩,兩頭還分有許多小麻繩,在古代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視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過中線(代表河流)就算是勝利。拔河的目的是為了增強體質,最初是在軍隊中盛行,後來才流行於民間。
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此以後,清明拔河遂成習俗。
4樓:匿名使用者
白居易一首《寒食野望吟》描寫了當時墓祭之情形:
《寒食野望吟》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白居易一首《寒食野望吟》描寫了當時墓祭之情形:
《寒食野望吟》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裡,柳臥水聲中。
石馬當道立,紙鳶鳴半空。(土番)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這首五律有如廣角鏡頭,攝下了清明春野的全景。書生們瀟灑的游春,空中風箏爭鳴,鳥雀啄食(土賁)間祭品。
哀歡相映,這真是乙個極具特色的節日。不過,清明墓祭淒清悲切固然有,但至唐宋,宴樂遊賞的風氣也已形成。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5樓: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的 清明
6樓:
清明節的來歷 簡短:科普清明節的來歷與習俗
清明節的來歷 和關於清明節的詩句
7樓:
一、清明節的來歷:
春秋時期,晉文公因逼介子推出亡而焚山,正是在清明節前兩天,於是,就規定每年的這時候,全國要禁火而寒食,這也是清明節又被稱為寒食節的**,其本意是為了「以老吾(晉文公)過,以旌(表揚)善人。」
二、清明節的古詩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在公曆04-06日,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至後10天,有些地方的掃墓活動長達乙個月。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
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蘊含著精神信仰和節俗禮儀等內涵。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敬天法祖傳統文化習俗自古以來代代相傳,清明掃墓祭祖習俗經歷代沿襲已成為固定的禮俗主題。
雖然清明節日的禁火與寒食習俗在宋代才揉合定型普及成為全國民間習俗,但清明節掃墓祭祖、禮敬祖先習俗早已有之。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踏青、掃墓之外,在歷史發展中還吸收了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8樓:情感解憂站
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肉,為他煮湯,重耳得知後感激涕零。晉文公重耳即位後封賞群臣時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不慕名利隱居綿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後卻發現介子推揹著老母死在一棵枯樹下,並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以寒食節後一天為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的詩句:
1、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____晏殊《破陣子·春景》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____杜牧《清明》
3、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____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4、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5、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____高翥《清明日對酒》
6、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7、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____黃庭堅《清明》
9樓:武旎
1、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____晏殊《破陣子·春景》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____杜牧《清明》
3、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____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4、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南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2023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還融合了另外乙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習俗內容。上巳節,俗稱三月三。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游春等內容。
上古時代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乙個巳日,謂之「上巳」。「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文獻,《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
」魏晉以後,上巳節的節期改為陰曆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
上巳節主要風俗是郊外游春、春浴、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等。古代,每逢三月時令,人們都去水邊祭祀。晉代陸機有詩寫到:
「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誠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到了宋代,上巳節逐漸銷聲匿跡,不見於文獻記載。
10樓:肥貓
清明節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歷史悠久,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節日習俗的形成與此時的節氣特點密切相關。
關於清明節的詩: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明》
宋·王禹
俏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11樓:
清明節的來歷和關於清明節的詩句如下:
一、清明節的來歷是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留下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二:清明節的詩句
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出自於:溫庭筠《清明日》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出自於:孟浩然《清明即事》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出自於:楊萬里《寒食上冢》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出自於:孟浩然《清明即事》
12樓:
清明節: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是在冬至後的第106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一般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
但是,清明節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6日,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後來,清明節逐漸演變成為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
清明節習俗,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你知道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呢?當然是要回家祭祖了,要帶上祭品。祭祖,戴柳,不吃熱食 清明節主要習俗是什麼。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 行清節 三月節 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 禮敬祖先 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
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具體,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30字
二十四節氣 是干支歷中表示季節 物候 氣候變化以及確立 十二月建 的特定節令。干支歷將一歲劃分為 十二辰 十二月建 建 代表北斗斗柄頂端的指向,斗柄旋轉依次指向 十二辰 在傳統文化中,干支時間與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絡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 艮位 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 易 說卦傳 艮...
廣東清明節的習俗,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 掃墓,還有踏青 盪鞦韆 蹴鞠 打馬球 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盪鞦韆這是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