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詩詞如何學習古詩詞

2021-03-10 14:08:07 字數 4879 閱讀 9885

1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先學習格律copy,這個是最bai基本的,建議買本《簡明詩詞格du律》看zhi看,還要有本《平水韻》這本dao是查韻腳的工具書,順便有本《笠翁對韻》這本是學習對仗的啟蒙書。這三本書你學差不多後你作詩的基本規則你就懂了,然後你就可以一邊大量的背誦、閱讀一些古詩詞,這時候你要有一本《古漢語詞典》一邊嘗試作詩,這是乙個終生的過程,如果你想高階可以閱讀一些詩詞理論知識和古人的著作。

如過有興趣留下**大家一塊交流,我從做第一首詩在校刊釋出到現在已經有6年多了,這其中的樂趣也許只有詩詞愛好者才能體會。

2樓:笨笨熊

何為律詩,何為格律,何為粘對替,這些都是律詩的基回礎知識。

2.熟悉《答平水韻》

在詩詞寫作中,依照中古音系的聲韻標準,前人總結歸納了很多韻書,我們學習律詩的標準韻書就是)《平水韻》

3.了解韻的概念

大家知道寫格律詩就要壓韻,那麼壓韻是壓什麼韻呢?以什麼韻書為標準呢,這些我們都要了解。

4.了解對偶

什麼是對偶,對偶也是對仗,是一種修辭格,對偶只是全詩的一部分,跟對聯不同。

5.了解七律音節的劃分

1,2字為一拍,3,4字為一拍,5,6,7字各為一拍。

如何學習古詩詞

3樓:天下的大路

古代詩詞,言簡意賅,幾十個字就能講述乙個詳盡的事情,有的還朗朗上口,使人容易記憶。寫古詩詞,看似艱難,實是容易,沒有專門的入門指導,縱使「熟讀唐詩三百首」,依然是「不會寫詩」,也「不會吟」。建議從以下「三關」來進行寫作。

押韻關:押韻,顧名思義,即使韻母相押,在同一首詩中,在雙句句尾要用韻母相同的可歸為一類的讀音相近的字。特別在詩詞中要求更嚴。

而所為之韻又必須屬於平聲字一韻到底,或者仄聲字一韻到底。

平仄關:平仄,即以詩中字的讀音聲調來分。古聲韻難學,我們暫且不提。

唯讀以普通話為基礎的新聲韻。平聲字,也就是聲調屬於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的字;仄聲字,也就是聲調屬於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的字。而律詩也就由這些平仄相間的句子組成。

且有專門的格式。主要就是以下四種格式:

意境關:意境,又稱境界,是詩歌藝術形象的專用名詞,初源於佛教,指某種悟道的境地。六朝被借用於論詩,到唐朝皎然,司空圖時,研究更深入,他們認為,意境不是客觀的「物境」與主觀的「情境」的簡單相加,而是寓情於景,思與境諧。

清末王國維是意境說的集大成者,他學貫中西,研究認為情與景是意境的兩個基本因素,情景相融是意境的基本特徵,我們寫詩必須追求感情的真摯,形象的真實和語言的真切。並且王國維還把意境分為寫境與造景,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要求人們要追求「語言明白如畫,而言外有無窮之意」的藝術效果。

文字和**的世界最為純潔,它可以安撫人們走累的心,讓人們的靈魂找到停泊的地方。其實寫詩詞就是寫人生,我們要多寫詩詞和學習詩詞中文字語言,來陶冶性情,充實生活情趣。

如何學習作詩詞

4樓:白色的明

掌握五言七言格律,最好熟背之。閱讀可以輔助,但不能代替格律學習。學會了格律知識後,再去讀古詩詞,要多讀多看多觀察以此來提高古文素養。

學習作詩詞,廣泛閱讀古詩詞是不可缺少的。不僅是多看詩,也要揣摩古人作詩詞的思維,學習其君子之氣。格律學習同樣不能取代閱讀,只有當有了閱讀的基礎,才能知道如何下筆。

沒有廣泛閱讀的功夫,只是憑藉著所謂「氣勢」、「深情」去寫作,也很難創作出好的作品。

在詩詞創作時第一步首先要做到語言通順,意思明白,然後進於格律。這樣做的另乙個好處在於利於養成氣格。凡詩詞以氣格為主,如其語言精細而氣格卑弱,毋寧語言粗陋而氣格高峻。

當然,文學首先是語言的藝術,氣格不能離開語言而獨存,而是要借助語言以彰顯,但好的詩詞卻必須具備高的氣格,否則就不入品流。

5樓:看完就跑真刺激

學習詩詞的表現手法,多讀一些名家名作,細心觀察,感悟生活。

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而詩人、詞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嚴格的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詩詞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我們在創作中應該掌握和運用的營造意境的三種表現手法――賦、比、興。所謂「賦」 ,就是直接敘述、描寫或抒情,用的是白描手法。

所謂「比」,就是比喻、比擬,一般是以具體的事物來比喻抽象的事物。所謂「興」,就是即物起興,即一首詩詞想要表達某種思想感情,卻不是直奔主題,而是首先從別的事物寫起,以引到作者所要寫的物件上去。

交待事實,直抒胸臆,以賦為佳。變抽象為具體、形象,以比興為上。賦多陷於平板,比興多流於晦澀,所以在詩詞創作中多為結合起來用。

6樓:xhj北極星以北

第一步就是多

看,詩詞是一種美好的感覺,和美食一樣,無法用文字形容,只能去體驗。不僅是多看詩,也要多看那些時代的書,看他們的思維,學習君子之氣。

第二步就是觀察,無論是旅遊還是運動,最根本的一點是,放下心中的工作和學習,重新去認識世界。不依靠複雜的架構去認識,而是從最基本的情感去認識,看著月亮覺得寂寞,就是寂寞,別想為什麼。

第三步就是抓住最根本的感覺,寫詩,修正言辭句讀。

先有文筆,再找感情,不斷練習,終成大家。

7樓:du知道君

乙個詩人或詞人最基本的素質,就是「能感之」,「能寫之」。首先,你需要有豐富、細膩,且真誠的感情。「修辭立其誠」,沒有真誠的文學永遠不會成為好的文學。

具體到詩人詞人,那就是一顆純潔的赤子之心。鍾嶸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倘若沒有一顆善感的心靈,就不會受到任何感動,自然也就不會有寫詩的動機。詩詞是讓人的心靈不死的,因此一定要」能感之「。

永遠不能為了寫詩而寫詩,真的有所感才能寫出好詩。其次,你需要熟悉古人的作品,只有多讀多背,讓詩詞化到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中,才能寫得好。因此,所有的詩人詞人都是先背,然後才能自己創作。

詩詞中特殊的句法與詞語都是需要學的,生硬的背不會起什麼作用,因此多讀多背是最好的方法。熟悉了古人作詩的方法,自己也就能寫好了。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詩讀詞一定要有抑揚頓挫的讀誦,務必將自己的感情投入進去,否則對詩詞聲調之美是無法真正體會的。倘若對聲調的美沒有體會,寫出來的詩詞不是生硬就是彆扭。

詩詞的生命與感髮之力量有一大半是來自聲調的,嚴滄浪說盛唐詩「興象高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聲調抑揚頓挫,讀起來朗朗上口,能夠從聲音上直接打動人。詩詞當然有格律,但是真正寫好詩詞不是來自拼湊,而是來自自然的流露。詩的格律有平起與仄起兩種,五言平起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就往上再加兩個平仄相反的字: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這就變成仄起了。

五言的仄起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前面加兩個字成為七言,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就是平起。雖然理論上一三**論,但是三平與三仄在格律詩中都是不允許的,因此第五個字一定要論。

要是五言的話,只有第乙個字才能論。五言的平起格式與七言的仄起格式有一種特殊的句法叫「拗句」,即平仄仄變成仄平仄。至於詞律,每一種詞牌都有自己的格律,因此要參考像《白香詞譜》之類的詞譜。

格律詩只能押平聲韻,古詩可以押仄聲和入聲,且可以換韻。詞有平聲韻、仄聲韻、亦可換韻。但是無論詩與詞,都一律不可四聲通押。

入聲是乙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倘若不能讀準確入聲字,詩詞的聲調之美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說普通話的人都不知道入聲,因為從元朝開始入聲就被分入其他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南方很多方言儲存著入聲。

要是你不知道準確的讀法,那就把入聲字讀成短促的去聲。入聲是很短促的字,且有p,t,k 的收尾。古人作詩填詞都有入聲的,比如「黃河遠上白雲間」的「白」就是入聲,要是不讀成入聲這句就犯了三平了。

要是一首詩或詞押的韻四聲都有,而且聽起來好像不太押韻的時候,那很有可能押的就是入聲韻。比如柳永的《江雪》:「絕」、「滅」、「雪」。

普通話的讀音乙個是陽平,乙個是去聲,乙個是上聲,但是這些字都是入聲,因此要讀成短促的去聲。入聲在平水韻有專門的分類,一共有十七個韻部。乙個乙個的背當然是最保險也最笨的方法,要是對詩詞的格律熟悉了,入聲辨別也就不難了。

比如,王維的「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此二句的格律應當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歇」自然是入聲,否則按照普通話的讀音這句格律就完全不對了。

至於押韻的問題,相對來說不是很大,理論上說應該按照平水三十韻,但是有些韻部(比如一東二冬)是可以合併的。詞韻更為廣泛,《白香詞譜》的附錄應該有詞韻。

前面所說的格律、入聲等方面,只不過是詩詞的準則,真正要寫好詩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詩外的功夫,那就是你的感情,你的品格,你是否有乙個願意為之「九死不悔」的理想或理念,你對社會是否有關懷、有責任。乙個詩人寫出什麼樣的詩要取決於他的學識、經歷、性格、最重要的是人格。杜甫之所以偉大,不還是因為他的忠愛纏綿是完全出於真摯的感情而不是理性的死板的教條嗎?

每一位詩人的風格不同,也是由於性格、經歷等方面的不同,和詩本身沒有太大的關係。古人云「詩言志」,詩詞與人格是不可分開的,我相信秦檜之流的人物絕對寫不出好詩。

剛開始寫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能夠寫出來、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可以不合格律,但是寫完之後要改好。最好的情況就是格律諳熟於心,寫出來的詩詞就自然合乎格律了。即使如此,寫完之後有必要的話還是要改的,比如不通順的句子或者生硬的詞語。

古人從小背詩,他們的語言也有入聲字,因此這些問題都不是他們擔心的。我們的時代雖然離古人很遠,但是古人創作的詩詞卻歷久常新,給予我們心靈的感動與提公升是任何其他學問都無法代替的。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中,讓我們守住心靈的淨土,延續這優良的傳統吧!

8樓:憂鬱天使

先學習格律,這個是最基本的,建議買本《簡明詩詞格律》看看,還要有本《平水韻》這本是查韻腳的工具書,順便有本《笠翁對韻》這本是學習對仗的啟蒙書。這三本書你學差不多後你作詩的基本規則你就懂了,然後你就可以一邊大量的背誦、閱讀一些古詩詞,這時候你要有一本《古漢語詞典》一邊嘗試作詩,這是乙個終生的過程,如果你想高階可以閱讀一些詩詞理論知識和古人的著作。

如過有興趣留下**大家一塊交流,我從做第一首詩在校刊釋出到現在已經有6年多了,這其中的樂趣也許只有詩詞愛好者才能體會。

關於學習古詩詞,與學習有關的古詩詞

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 白鹿洞二首 其一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 勸學詩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章碣 焚書坑 一 立志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

帶有安和喬兩個字古詩詞,如何學習古詩詞

1 安期子喬去何早來唐 貫休 了仙謠自 2 安得王喬術bai 元白雲山翁 水du 調歌頭 兀顏分zhi憲至邑,奉dao和前題 河南通志 3 安期羨門喬與松 宋馮時行 雲岩 4 安得追王喬 宋韓維 寄蘇子美 5 安敢喬嶽並 宋李曾伯 謁南岳 6 有書安敢託洪喬 宋劉克莊 再和二首 7 問喬松兮安在 宋...

有關學習的古詩詞有關學習的古詩詞有哪些?

1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 2 業精於勤,荒於嬉 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3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5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6 興於 詩 立於禮,成於樂 孔子 7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 8 讀書破萬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