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書法藝術得種類和特點中國書法藝術的種類有哪幾種?

2021-03-06 19:48:14 字數 6540 閱讀 4380

1樓:風雨無阻

書法的分類按字型可分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行草、草書等等,他們的特點是越來越「簡」,離「象形文本」越來越遠。

書法也可按「大家」來分類,如,楷書四大家:柳公權的書法叫柳體,瘦硬;顏真卿的書法叫顏體,肥碩;歐陽詢的叫歐體,森嚴;趙孟頫的叫趙體,嫵媚,等等不一而足。

2樓:意斥八極

篆書可分為大篆、小篆。需要對稱,近似乎線條藝術

隸書筆畫要有波磔,這是隸書的特點

魏碑是隸書與楷書之間的過渡書體,特點主要是方筆多,而且是大方筆

楷書是千百年來的標準書體,有小楷、中楷、大楷、榜書之分。按流派又有歐顏柳趙之分,即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楷書以端莊為上,變隸書的波磔和魏碑的大方筆為方筆和圓筆,筆畫以中鋒為主,運筆又有明顯的起筆、行筆、駐筆。

歐陽詢被後世稱第一大楷書家,顏真卿欲脫右軍之圍,柳公權繼承發展了顏體,趙孟頫為元朝一人。

行書比楷書還要早,使用也是最多。行書就是楷書的快寫,多了游絲引帶。王羲之行書天下第一,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草書是以速度為上的字型,分為今草和章草,分別是楷書和隸書的快寫形式。草書和行書不同的是,行書是在認讀的基礎上快寫,而草書是在快寫的基礎上才可能考慮認讀。草書有其特定的寫法,不是寫得快別人又不認識了就是草書了。

史上著名的草書大家有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孫過庭、張旭、懷素等。

總之,如蘇軾所說,真(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各種書體有各自的特色,有各自的美。

3樓:東明刀

種類:楷書,行書,隸書,篆書,草書。

特點:楷書(端莊、雄偉 如顏勤禮碑)行書(行雲流水如蘭亭序)隸書(剛勁雄強如張遷碑)

篆書 (古樸典雅如石鼓文)草書(神龍飛天如古詩四帖)。

4樓:匿名使用者

龍蛇雲霧之流

龜鶴花英之類

楷法無欺

楷書是上溯尋源的依據,是下求其流的基礎。

中國書法藝術的種類有哪幾種?

5樓:幻世萌

中國書法可分為篆書 大篆 小篆 隸書,又可分為秦隸和漢隸接下來就是楷書 行書 和草書其中草書又可分為章草 今草 和狂草謝謝請給分吧!

什麼是書法藝術的個性和特點

6樓:匿名使用者

書法是一門藝術,這已經不用說了。書法的技巧通過磨練,學習,是可以掌握的。但書法的意境和獨特的風格卻不是每乙個人都能把握的。

就像乙個人的氣質和修養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的一樣。有人認為書法只要臨了碑,臨了貼,通過時間,就會成功。其實不然,因為古代的碑帖固然是好作品,但這些碑帖是否適合自己去練,適合自己的個性特點去學習,去練習。

這就很難說了。

每乙個書家都不是一樣的。這和書家本身的性格,氣質,脾性,文化底蘊的深淺是分不開的。乙個沒有中國文化修養的人,不懂中國文化的人,對藝術沒有一種美的享受和欣賞的人是寫不出一手好字來的。

乙個秉性懦弱內斂的人,是永遠寫不出顏真卿那樣的大氣的書法的,一輩子就是學習顏真卿的書法,再練習也沒有用;乙個奸猾,嫵媚的人,也永遠寫不出歐陽詢那樣內斂剛勁的字型;乙個粗狂和不拘小節的人,永遠也不會寫出陳道周那樣秀美拘謹的字型。

王羲之的字型悠閒,顏真卿的字型沉重,柳公權的字型梅骨柳枝,蘇東坡的字型瀟灑,公尺芾的字型狂顛,趙孟頫的字型灑脫,董其昌的字型嫵媚,王鐸的字型內秀而險峻;鄭板橋的字型拙中帶巧;劉墉的字型穩中帶滯,鄧石如的字型風骨耐寒,趙之謙的字型懷古老陳這些個人書法風格的形成,完全是和他們自身的個性,脾氣,經歷,修養和藝術的歷練分不開的。看到他們的字,我們就可窺見他們的人。

就從近現代的書家來看同樣是如此。沈尹默的書卷氣;林散之的游絲勁,沙孟海的遒勁力,啟功的皇族貴,任政的大眾貧,周慧君的懸崖險,劉炳生的柳葉風,范增的紅楓秀,張海的雜交稻,沈鵬的炸醬麵,歐陽中石的歪靶樹,聶成文的大花臉,王庸的孩兒氣,都是每乙個書家所擁有的個性特點,從而就可以在他們的書法作品中窺見一斑。書法藝術是藝術中最具有個性展示的一門藝術,看到了字型,就可以想象得出此書家的個性和脾性。

甚至可以推斷出此書家的為人和處事。

過去說:字如其人。確實如此。

我斗膽的評判這些書家,沒有惡意,只求用意把他們的書體和特點擬人化,擬事化。以便於初學書法藝術的人可以借鑑。是不是這樣,還有待於各個學習書法的人去體會和觀察了。

對於書法藝術,總結一下的話。就是凡是有志學習書法的人,應該先認識一下自己的性格和脾性,先了解一下自己的個性以後,再去選擇自己喜好的字帖和攻克有關的書體。這樣一定會事半功倍。

中國書法的特點?

7樓:您輸入了違法字

中國書法的特點是歷史久遠跟種類豐富。

中國書法的發展,伴隨著漢字的產生與演變,歷經滄桑。出現在商代中後期(約14至前11世紀)的甲骨文與金文,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漢字資料。而由漢字書寫發展成為真正自覺的書法藝術是在漢末魏晉之間(約公元2世紀後半期至4世紀)。

在歷史的傳承與創新中,書法在出現了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形成了手札、手捲、條幅、中堂、對聯和扇面等形式,在工具材料上也不侷限於常使用的筆、墨、紙、硯上,連金屬、石頭、木板、織物等也成為書法鐫刻和書寫的媒質。

中國的書法藝術,表面看來非常普通,不過是拿毛筆蘸墨汁在宣紙(當然有時也用其他的書寫載體)沙麻寫漢字而已,似乎人人都會,沒有任何神秘和獨特之處。但事實恰恰相反,看起來形式如此簡單的藝術,卻一點也不比那些在形式上顯得複雜得多的藝術輕易掌握、輕姨又明。

書法是中國古典藝術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國文字書寫中,沒有任何其他文字的書寫,像漢字的書寫一樣,終究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並且源近流長,在當代不僅沒有隨著現代科學手藝的進步,特別是電腦的普及 、手寫量的減少而導致魅力消減 ,相反仍然鏈結著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當代中國參與者最多、受眾最普遍的藝術形式之一。

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說:「假如說能夠表現個性,這就是最高的美術,那麼各類美術,以寫字為最高。」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說:

「中國**衰落,而書法卻代替了它而成為一種表達最高意境與情操的民族藝術。」

林語堂認為:「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中國人民就是通過書法才學會線條和形體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國書法及其藝術靈感,就無法談論中國的藝術。

……中國書法在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實在是十分獨特的。」當代著名書法家沈尹默先生說:「世人公認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

」與宗白華齊名的美學家、美術史家鄧以蟄先生也認為「吾國書法不獨為美術之一種,而且為純美術,為藝術之最高境」。這些觀點容或有溢美之處,但是也充實說明,先哲對於中國書法曾經賦予過多麼崇高的地位!

這些學者對中國文明乃至西方文明藝術的了解,都是極其深沉的,他們這麼說,不會沒有緣故,總有他們的理由。簡單概括,也許可以這樣認為——至少他們相信,中國書法在整個中國文化藝術系統中的重要性是值得特別關注的。

作為中國人,學習掌握一點這門古老而仍然生機勃發的藝術的基本知識,不僅能夠進步和豐富自己的藝術審美修養,更意味著增添了了解和學習本國文化的一種重要途徑。

8樓:匿名使用者

1、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主要用於占卜。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本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2、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3、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

六朝人仍習慣地用著它,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書之名,其內容顯然和古稱是不一樣的,名異實同和名同實異之例,大概有以上這些。

4、行書

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5、草書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型,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

擴充套件資料

一、對字的結構有貢獻(指創新)者會取得巨大成功。

魏碑書法作品的結構內緊外鬆、劍戟森嚴,顏真卿的楷書結構外緊內鬆、寬博厚重,柳公權的楷書結構內緊外鬆、結體由中心向四周輻射,黃庭堅行書作品的結體呈輻射狀、橫畫一波三折。

趙孟頫的行楷書,啟功楷書作品的**分割率、結字如懸崖置屋牢,于右任的碑體行草等等都是這一規律的具體體現,他們在書法上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二、欲創新字型(指改變字的書寫方式)者影響凸顯一時但很難長久。

歷史上的蝌蚪書、飛白書、游絲書、鄭板橋的六分半書、金農的漆書等都是某個時代的特定產物,在當時風光無限,但對當世或者後世的影響微乎其微,雖不能說其曇花一現。

但仍覺是昨日黃花,當代的舒同的七分半書、張海的草隸、韓天衡的草篆、鮑賢倫放大的漢簡可能會有這種傾向,不相信,您想想,現在誰在學這些書體?學這些書體的人,取得點成就的又有幾個人呢?

三、在用墨方面有貢獻者會取得突出成就。

子瞻善濃墨、玄宰(董其昌)善淡墨、覺斯(王鐸)用漲墨、濃墨宰相劉羅鍋、淡墨探花王夢樓、黃質(黃賓虹)善積墨、三痴善破墨、它山善焦墨,等等,這些人在書法上無一例外的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有的人則是繪畫方面的一代宗師。

9樓:離落蒾薍

主——行書、草書、楷書、隸書、篆書;副——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簡帛墨跡。 行書 行書是楷書的快寫,相傳始於漢末。它不及楷書的工整,也沒有草書的草率。

代表作最著名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形容其字雄強俊秀,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唐顏真卿所書《祭侄稿》,寫得勁挺奔放,古人評之為「天下第二行書」。

行書中帶有楷書或接近於楷書的稱為「行楷」,帶有草書或接近草書的則稱為「行草」。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暢達而腴潤。還有如宋代蘇軾、黃庭堅、公尺芾,蔡襄,元代的趙孟俯、鮮于樞、康裡 ,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鐸,清代的何紹基等,都擅長行書或行草,有不少作品傳世。

行書介乎楷書與草書之間,它的用筆也兼用楷書的點畫和草書的使轉。不過,這種兼用不是生硬的套用,而是為著書寫的便利和體勢的需要而有所選擇、有所變化、經過加工提煉的有機結合。因此在表現形態上,近楷者並不完全類同於楷,近草者又往往有異於草,形成了一系列獨特的點畫形態。

就其大體而言,近於楷書的行書(即行楷),其點畫形態主要是因承楷書,但由於書寫的速度與節奏比楷書快,筆鋒在 點畫中不可能有更多的停留時間,下筆收筆、起承轉合,大都順勢而為,這就不能不使原有的楷書的點畫形態有所改變而自然形成新的用筆特徵。近於草書的行書(即行草),為著保持字形的易識性,則多是借用草書使轉用筆的原理和筆勢,而具體的作法又與草書有所不同。行書的用筆特點就是這樣在楷書和草書之間取捨變化而形成的。

草書 省減、替代。 一般正體字法要求結構部件完整,而草書則可省去很多不太重要的部分部件,有些部件可以以點、線代替。  筆畫與筆畫之間,結構中各種部件的關係之間,往往有游絲牽連。

這種牽連的結果,使草書的結構形態、筆畫形態發生變革。正體是直線,草書卻是各種曲線,曲線使草書出現了和正體不同的形態。  偏旁部首重新約定,例如在正體中的「言」、「人」,是不同的,而草書中卻常常寫為同一種符號,這便是草書中合併現象。

楷書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始於東漢。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孟頫)等。

一般說來,寫小字與寫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則上是:寫大字要緊密無間,而寫小字必要使其寬綽有餘。也就是說:

寫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寫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侷促,故古人所謂「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寫小字的重心與筆畫的配合,則與大字無大差異。至於運筆,則略有不同。

小字運筆要圓潤、娟秀、挺拔、整齊;大字要雄壯、厚重。大字下筆時用逆鋒(藏鋒),收筆時用回鋒; 小字下筆時則不必用逆鋒,宜用尖鋒,收筆時宜用頓筆或提筆。 隸書隸書是書法演變中的重要書體之一。

隸書是從篆書演變而來的,以改變園勻為方折的筆法,改變修長為扁平結構的帶波捺的新書體。它是篆與楷之間承先啟後具有重要作用的書體。

隸書用筆首先應主意到隸字的基本書寫特點,這些特點一般歸納為:字形扁方,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蠶頭燕尾;曲折方園,點畫分明;提頓結合,粗細兼備。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

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劃,更便於書寫,這種書體流行於"徒隸" (下層辦公文的小官)之中,故稱為隸書。到漢代這種書體開始盛於起來,成為主要書體.隸書的出現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乙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

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等點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增強了書法造型藝術的美觀,風格也趨多樣化,藝術欣賞的價值大大提高.

隸書隸書是最早的一種書體,其筆法比其他書體相對簡單。篆書結字富有裝飾性。所以說「書法從篆書開始,學習者應當先學篆書。

篆書體劃嚴肅,布白嚴謹,學習篆書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

中國書法藝術有什麼特點?

1 甲骨文是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其中已蘊含了書法藝術的基本要素,筆法 結體 章法無不備至。筆法有粗細 輕重 徐疾的變化,結構隨體異形,任其自然,章法錯落多姿而又和諧統一。2 西周金文書法筆畫厚重,結體謹嚴方整,章法錯落自然,書風渾厚雄健,充滿質樸凝重的氣息,顯示周王朝雄強蓬勃的時代風貌。...

中國書法藝術的種類有哪幾種,中國書法有哪幾種書法?

中國書法字型的種類 書法在久遠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民族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深厚的傳統。一般說書法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篆書1 大篆 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是 距今3千年 殷商時期,先民們 凶吉禍福,記載占卜 祭祀等活動,刻在龜骨 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在歷史上曾經失傳過。直到公元18...

我談書法藝術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書法藝術的本質?

介於,每個人接受的文化背景及愛好偏向 人們形成截然不同的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一些不究竟的思想直接影響到乙個人的一生。因為,人生的成就。首先,應該建立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基礎上形成的。人類社會代表了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規律性一種為人們認識到的形式。它的實質簡單到可以用 數 與 象 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