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蘇鵬輝
傳說倉頡是黃帝時期的造字史官。倉頡,原姓侯岡,名頡,是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人物,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績。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
夏朝時,已經設定了史官,《呂氏春秋·先識篇》記載:夏桀荒淫無道,太史令終古出其圖法進行勸諫,無效,即棄而奔商。太史名終古者就是當時的史官。
商朝時,史官的職責比較複雜,並非專記商王的言行,還負責出納王朝命令,當時的史、事、使三字不分。商朝在四方設有常駐史(使)官,還經常排史(使)官去其他部族。當時主持史的職官可能分為**和小史。
卜辭中有「翌日**(事)祖丁」,所以**可能以主持某些祭祀為主要職責,還記錄實事,保管文書等。小史一般稱為史,《周禮》雲:「凡國事用禮法時,佐**,掌其小事。
」春秋時期,「君舉必書」,有**、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漢繼承秦制度,至武帝時置太史令,司馬談、司馬遷是著名的西漢史官。司馬遷死後太史令不再掌管史事,而以其他**掌管,比如東漢時班固以蘭臺令史之職撰述國史。
三國魏明帝設定史官,稱著作郎。晉時,稱大著作。齊、梁、陳時設定修史學士(亦稱撰史學士)。
唐代,設立史館,以宰相為監修,稱監修國史;其他**兼領修史,稱兼修國史;專職修史者,稱史館修撰。著名政治家房玄齡、魏徵、朱敬則,著名史學家劉知幾、吳兢,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韓愈,著名詩人杜牧等,都先後參與史館工作,並擔任各種修史職務。
宋代,有國史院、實錄院、起居院和日曆所,各有史職。遼有國史院,金有國史院和記注院,元有翰林兼國史院,明以翰林院掌史事。清代,以翰林院掌國史、圖籍管理與侍讀等,以國史館、實錄館修史,以起居注衙門掌起居之事。
2樓:零度狙擊
夏朝時,已經設定了史官,《呂氏春秋·先識篇》記載:夏桀荒淫無道,太史令終古出其圖法進行勸諫,無效,即棄而奔商。太史名終古者就是當時的史官。
3樓:是小錢咯
中國史上最早的史官應該出現在夏朝,相傳黃帝時期就已經有了史官,隨著朝代的變遷史官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從一開始沒固定部門管理到後來有了史館。
4樓:123哈哈哈哈
史官最早的出現朝代是夏朝,應該就是單獨的乙個部門,沒有特別從屬的部門,就只是專門負責記錄朝堂之上以及其他的大小事的記錄。
5樓:晴兲學使
應該是周朝,中國歷代都有設定專門記錄歷史的官職,記錄大王的言行,所以史的官是很重要的,史官一般都是要剛正不阿。
6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夏朝的時候吧,夏朝的時候經過幾個朝代的發展,文化和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制度也在一點一點的慢慢的完善,所以史官出現在夏朝的時候很正常。
7樓:西西西西
我覺得中國最早的史官出現在夏朝,那時候已經建立了朝代,朝堂上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有史觀來記錄,
8樓:木南的楠木
好像是在夏朝,夏朝的時候已經設定科技館,在當時也也有了明確的記載,他應該是屬於吏部吧
9樓:mc郭勇
史官應該是夏朝時候就有了吧,畢竟朝代需要被記錄,所以史官出現了,但是那個時候應該還沒有具體的部門管理。
10樓:火磊
應該是「五帝」時期就有了,倉頡在漢字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根據鳥類的足跡,就開始分類蒐集、整理並運用起來。
甲骨文在哪個朝代開始出現?
11樓:貞觀之風
甲骨文是我國發現最早的文獻紀錄,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後期用於占卜祈禱的文字。
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從甲骨文一脈相承發展到現代漢字,才使中華文明發展至今沒有中斷。
12樓:阿沾
商朝(約西元前17世紀-西元前11世紀)。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商朝(約西元前2023年—約西元前2023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乙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甲骨文在漢字漫長的發展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現代漢字的鼻祖是當之無愧的。我國漢字的萌芽,大約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劃符號。但這些刻劃文字雖已具備了文字的雛形,但都是一些簡單的符號和單字,無完整的體系和規律。
真正具有一定的體系並有比較嚴密的規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據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複的單字4500個左右,已識單字在1700個左右,而這些單字還不是當時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本的寶貴資料。
中國的文字萌芽較早,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發現了各種刻劃符號,成為中國文字的雛形,經過二三千年的孕育、發展,到了商代,中國的文字達到基本成熟階段。、甲骨文具有一定體系並有比較嚴密的規律,刻劃精湛,內容豐富,對中國古文本研究有重要作用。
過去,古文本研究的主要的依據是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如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甲骨文比《說文解字》要早2023年,而且它是**於直接發掘出來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對研究漢字的起源和發展,糾正《說文解字》的疏失,解決青銅器銘文中懸而未決的問題,都有極大價值。
13樓:金果
商朝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西元前17世紀-西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從字型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
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甲骨文是商朝(約西元前17世紀-西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擴充套件資料:
甲骨文因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
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
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商代晚期自盤庚遷殷至商紂王共約273年,經歷8世12王,這一時期的甲骨文也應有早晚先後之分。
對商代甲骨的分期斷代研究,有多種說法,如今主要採用的是董作賓依據世系、稱謂、貞人等十項標準劃分的五期說,即第一期: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
廩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一、雄偉期
自盤庚至武丁,約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響,書法風格巨集放雄偉,為甲骨書法之極致。大體而言,起筆多圓,收筆多尖,且曲直相錯,富有變化,不論肥瘦,皆極雄勁。
二、謹飭期
自祖庚至祖甲,約四十年。兩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賢君,這一時期的書法謹飭,大抵承襲前期之風,恪守成規,新創極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勁豪放之氣。
三、頹靡期
自廩辛至康丁,約十四年。此期可說是殷代文風凋敝之秋,雖然還有不少工整的書體,但篇段的錯落參差,已不那麼守規律,而有些幼稚、錯亂,再加上錯字數見不鮮。
四、勁峭期自武乙至文武丁,約十七年。文武丁銳意復古,力圖恢復武丁時代之雄偉,書法風格轉為勁峭有力,呈現中興之氣象。在較纖細的的筆畫中,帶有十分剛勁的風格。
五、嚴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約八十九年。書法風格趨於嚴謹,與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長,謹嚴過之,無頹廢之病,亦乏雄勁之姿。
甲骨上細瘦的筆跡,也受到刀刻的影響。占卜時常用「是」或「否」刻於龜甲**縱線兩側,自此中線向左右書寫,故兩旁對稱和諧,具有行款對稱之美。且契刻後,大小字分別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藝術之意味,堪稱書史奇蹟。
14樓:禾木由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公
元前17世紀-西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15樓:和藹的夜風
甲骨文出現在商朝。
殷商時期是古代中國的乙個時期,商代前期多次遷都,到盤庚在位時,定都於殷,並固定下來,從此商朝也稱殷朝或殷商。著名的甲骨文就是盛行於這個時期。
商朝(約西元前2023年-約西元前2023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乙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16樓:high芋頭小姐
甲骨文是商朝(約西元前17世紀-西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絕大部分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時代遺址,範圍包括河南省安陽市西北小屯村、花園莊、侯家莊等地。這裡曾經是殷商後期**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稱為殷墟。
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統治者的占卜記錄。
17樓:空閒的迷茫者
商朝(約西元前17世紀-西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從字型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
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甲骨文是商朝(約西元前17世紀-西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2023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發展歷史
甲骨文因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
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商代晚期自盤庚遷殷至商紂王共約273年,經歷8世12王,這一時期的甲骨文也應有早晚先後之分。對商代甲骨的分期斷代研究,有多種說法,如今主要採用的是董作賓依據世系、稱謂、貞人等十項標準劃分的五期說,即第一期:
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廩辛、康丁;第四期:
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古琴最早出現在哪個時期古琴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一九七三年 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七弦琴 被斷為 漢初 一九七八年 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十絃琴 被斷為 戰國初 一九九三年 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七弦琴 被斷為 戰國中 由出土文物大致可以斷定 古琴器型穩定為七弦 實在戰國初期到戰國中期相傳古琴最初的形制為五弦 周文王加一弦為六弦 周武王加一弦為七弦...
玉雕毛筆架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玉雕蓮花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筆架出現的時間不太早,畢竟毛筆是秦朝才發明的。而且一直到晉代,由於書寫載體的匱乏,毛筆都不算是常用物品。三國時期,主要還是刀筆,就是用來刻竹簡的。漢代出現紙張後,毛筆逐漸成了文人喜愛的東西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王羲之的字啊 筆架也在晉代才出現。不過晉代有筆架的記錄 南朝梁的吳均寫有 筆格賦 筆格就是筆擱...
墳墓是怎麼來的?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已知的雖然有舊石器時代遺址及文化發現,但是真正考古到的是新石器時期的墓葬。所以你問最早在哪個朝代,沒有文獻記載的情況下,只能用已知推未知得 新石器時代。墓碑最早出現在什麼年代?中國碑始於東漢,但留 至今日者漢碑為數極少,其中的袁安碑不僅書法極佳,名冠海內外,而且在時代上也最早,堪稱中國第一。袁安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