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季風吟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2樓:嶽愷歌象強
蘇軾(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縣)
人。是北宋時詩壇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
蘇軾《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2023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
「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瀰漫開來,沁人心脾。
「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
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
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乙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乙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
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公升到乙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
「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豔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
蘇軾《海棠》這首詩的主要內容?
3樓:千島雲
海棠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2023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
「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瀰漫開來,沁人心脾。
「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
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
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乙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乙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
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公升到乙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
「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豔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豔嫵媚。
「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我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鬱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儘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又有誰可以阻撓呢?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清代詩人查慎行說:「此詩極為俗口所賞,然非先生老境。
」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我們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4樓:亦夢之城
1、主要內容
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花開時節與友人賞花時的所見。首句寫白天
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潔美麗。第二句寫夜間的海棠,作者創造了乙個散發著香味、空空濛濛的、帶著幾分迷幻的境界。後兩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為花著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乙個性情中人,極富浪漫色彩。
2、「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作者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鬱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儘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沒有誰可以阻撓。
3、全詩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4、註釋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裡,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
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蘇軾寫的海棠這首詩表達出作者的什麼情感
5樓:武府小道
海棠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整首詩使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既表現了海棠優雅脫俗的美,也抒發了詩人愛花惜花的感情,更書寫了懷才不遇的人生感慨.
6樓:滄海桑田之前進
海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被選入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語文六年級教科書。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花開時節與友人賞花時的所見。首句寫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潔美麗。
第二句寫夜間的海棠,作者創造了乙個散發著香味、空空濛濛的、帶著幾分迷幻的境界。後兩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為花著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乙個性情中人,極富浪漫色彩。
7樓:匿名使用者
喜愛海棠和大自然的情感
蘇軾的《海棠》全詩意思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清風微微的吹拂著雲朵露出了淡淡的月光,花香與朦朧的霧氣融合在一起而月亮已經移過院中的迴廊。只是害怕這深夜花兒已經睡去,因此點燃高高的蠟燭去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樣子。
海棠 ---(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是當代文學最高成就得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詞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赤壁賦》、《飲湖上初晴後雨》、《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比喻誇張手法,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為「蘇黃」。
詞開放豪邁,氣勢豪縱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為「蘇辛」。
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為「歐蘇」。
9樓:匿名使用者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裡,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蘇軾《海棠》詩的前二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
10樓:匿名使用者
(1)前二句描寫了光彩正豔、香氣正濃的海棠花在春風中、月色下的朦朧美;
蘇軾《海棠》的詩詞是什麼?
11樓:外地別
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⑴,香霧空濛月轉廊⑵。
只恐夜深花睡去⑶,故燒高燭照紅妝⑷。
【註釋】
⑴東風:春風。裊裊: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一作「渺渺」。泛:搖動。崇光:高貴華美的光澤,指正在增長的春光。
⑵空濛:一作「霏霏」。
⑶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贊楊貴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載,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⑷故:於是。紅妝:用美女比海棠。故燒高燭照紅妝:一作「高燒銀燭照紅妝」。
【白話譯文】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裡,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創作背景】
這首絕句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2023年),時作者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已經五個年頭。
【賞析】
此詩開頭兩句,並不拘限於正面描寫。首句「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
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瀰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從中還可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這兩句把讀者帶入乙個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艷麗,然而略顯幽寂。
後兩句,作者由花及人,生髮奇想,深切巧妙地表達了愛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
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不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乙個「恐」寫出了作者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作者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
乙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公升到乙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
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
「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
「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豔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於是作者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
「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豔嫵媚。「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作者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鬱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
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儘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沒有誰可以阻撓。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作者介紹】
蘇軾(2023年~2023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2023年)的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
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後追諡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黃庭堅並稱「蘇黃」,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傳世。
蘇軾《海棠》這首詩的主要內容,蘇軾的《海棠》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海棠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 公元1080年 蘇軾被貶黃州 今湖北黃岡 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 海棠 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裊裊 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 楚辭 九歌 湘夫人 中的 裊裊兮秋...
海棠蘇軾閱讀答案,海棠蘇軾答案
海棠bai 蘇軾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du蒙月轉廊。zhi只恐dao夜深花睡去,故燒高專 燭照紅妝。1 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 屬物描寫,有何作用?答 詩歌的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兩點作用 a 作者用正面和側面結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種空濛迷離的境界和氣氛。裊裊 寫其微風吹拂的動態,崇光是高潔美麗的 b 暗...
蘇軾海棠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
前兩句從視覺 顏色 嗅覺 香味 的角度寫出了海棠高潔與柔美的特點。原文 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譯文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裡,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