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的地名由來

2021-03-04 09:07:06 字數 5204 閱讀 7785

1樓:匿名使用者

九江古稱潯陽,柴桑。秦設九江郡,有「江到潯陽九派分」之說,故名九江,又稱江州。

九江之稱,最早見於《尚書·禹貢》中「九江孔殷」、「過九江至東陵」等記載。九江稱謂的來歷有兩種,一是「九」為古代中國人認為的最大數字,「九江」的意思是「眾水匯集的地方」,「九」是虛指;

二是「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江水、鄱水、餘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即九條江河匯集的地方,「九」是實指。長江流經九江水域境內,與鄱陽湖和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匯集,百川歸海,水勢浩淼,江面壯闊。

九江市在江西的北陲,長江中游南岸,廬山北麓,東濱鄱陽湖,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而美麗的城市,古稱潯陽、柴桑。秦設九江郡,有「江到潯陽九派分」之說,故名九江,又稱江州。

它「襟江帶湖」,雄據三省要衝,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素稱「江西門戶」。古書說九江「據三江之日、當四達之衢」,七省通連、商賈集至,亦是我國近代「四大公尺市」和「三大茶市」、現為江西北部重要工業城市和唯一的對外航運港口,昌九工業走廊中的重點開放開發區。

擴充套件資料:

九江歷史上的三次建都:

京都是乙個政權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出現了像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杭州等著名的古都。

這些古都在中國歷史的大舞台上,曾扮演過重要的角色,演繹過一幕幕悲喜交加的戲劇。然而在我們九江,也曾有過三次小王朝的建都,雖然建都時間很短,但在九江的歷史上卻應書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第一次建都,是在大動亂、大**的南北朝時期。南方的劉宋王朝在武帝劉裕、文帝劉義隆的統治下,曾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安定和發展,形成了短暫的「元嘉之治」。

但好景不長,元嘉末年,文帝發動了對北魏的北伐戰爭,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乘勢南攻,至使劉宋王朝遭受到嚴重損失。元嘉三十年(453),文帝欲廢太子劉劭,謀洩,反為劉劭所殺。從此,劉宋皇室內部爭權奪利的自相殘殺連綿不斷。

文帝第三子劉駿,由江州刺史起兵討伐劉劭弒父篡位,劭敗被殺,劉駿稱帝,是為孝武帝。劉駿死後,其子劉子業繼位,是為前廢帝。這個子業是個荒淫殘暴的傢伙,常常濫殺無辜,甚至連眾多的皇親國戚也不放過。

劉撫軍諮議參軍何邁,少年好武,喜歡招募才力之人。文帝之女新蔡公主本是嫁給他的,不料廢帝卻把公主納於後宮,詐稱公主病死。為掩人耳目,殺宮人代之,顯加殯葬。

何邁知其情,誓報其仇。趁廢帝出行,欲迎立孝武帝之三子江州刺史晉安王劉子勳即位。不慎事發,廢帝自率兵**了他。並派使者朱景雲赴江州送藥湯,賜晉安王劉子勳死。

朱景雲至湓口,派人將這一訊息撤給晉安王的鎮軍長史鄧婉,鄧婉即奉子勳令在尋陽起兵。

宋前廢帝景和元年(465)冬,湘東王劉彧的主衣阮細夫等,密結廢帝左右主衣壽寂之、姜產之等11人,弒廢帝於華林園,湘東王劉彧取而代之,是為明帝。劉彧即位後,先是安撫晉安王劉子勳,進其號為平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子勳不受,在尋陽起兵反對。

徐州刺史薛安都、袞州刺史畢眾敬、汝南太守常珍奇、會稽太守尋陽王劉子房、荊州刺史臨海王劉子碩等兄弟均紛紛起兵響應。宋明帝一見不妙,慌忙命建安王劉休仁督沈攸之等攻晉安王劉子勳。

明帝泰始二年(466)正月,晉安王劉子勳在尋陽建都稱帝,改元義嘉。南徐、徐、司、豫、靑、冀、湘、廣、梁、益十州皆應之,四方貢計,盡歸尋陽。朝廷僅有丹揚、淮南等數郡。

由於晉安王劉子勳起兵倉促,又沒有統一的排程指揮,三月,沈攸之部吳喜平定了三吳。八月,沈攸之攻入尋陽,殺晉安王及其母,時劉子勳僅11歲,被殺後葬於尋陽廬山。這次建都僅只半年多的時間。

第二次建都亦發生在戰亂繽紛的南朝梁陳之際。蕭莊是梁元帝蕭繹的孫子,武烈世子蕭方等之子。其祖父梁元帝蕭繹在做湘東王時,蕭莊的父親被封湘東世子。

梁元帝繼位後,追諡其子蕭方等為武烈世子;封孫蕭莊為永嘉王。

承聖三年(554),西魏攻陷江陵、殺害梁元帝時,蕭莊只有七歲,逃匿於民家之中。之後被王琳發現,將護送回建康(今江蘇南京)。梁敬帝蕭方智即帝位之後,將蕭莊作為人質送往北齊。

南陳永定二年(558年),陳霸先廢蕭方智即帝位後,王琳等人要求北齊送還蕭莊,並使其接替南梁皇帝;蕭莊回到南朝之後,於同年二月,在江州湓城被王琳擁立為梁皇帝,年號天啟,設定百官,王琳總管其軍國大事。據有長江中上游地區。

之後,蕭莊的南梁與陳霸先的陳朝便持續交戰,560年,當王琳與陳朝的侯瑱在蕪湖交戰時,北周便發兵攻打郢州,結果王琳兵敗,與蕭莊逃亡北齊。

蕭莊投奔北齊後,北齊封他為梁王,允諾幫他復興梁朝,但沒多久北齊也滅亡了。不久,蕭莊在鄴被北周暗殺。蕭銑追諡他為烈宗思皇帝。此次湓城建都達兩年之久。

第三次建都是在元末大規模農民戰爭中產生的。2023年,紅巾軍徐壽輝部軍中主帥陳友諒領軍攻下安慶,又破龍興、瑞州,分兵取邵武,自領兵入撫州,繼而又攻下安建昌、贛州、汀州等地,在江西戰場上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而這支起義軍的首領徐壽輝聞陳友諒攻克了龍興,欲遷都龍興。陳友諒怕壽輝來了對自己不利,不同意遷都龍興的主張。徐壽輝不聽,引兵發漢陽,十二月至江州,「陳友諒出迎,而於城西門外,壽輝既入,門閉伏發,入殺其部屬,推存壽輝。

」於是,陳友諒以江州為都,奉壽輝居之,自己則稱漢王,立王府於城西門外,置官屬。從此,陳友諒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徐壽輝只不過徒有虛位耳。

2023年5月,陳友諒擁徐壽輝領兵攻打朱元璋佔據太平。在駐軍採石磯時,陳反諒乘機命人擊殺徐壽輝。壽輝即死,陳友諒以五通為行殿,自稱漢帝,改元大義。

2023年8月,朱元璋派遣使者與元軍察冠罕貼本兒通好,以解除元軍的威脅,集中兵力攻打陳友諒。朱元璋攻下安慶,隨後乘勝追擊陳友諒至江州,友諒戰敗,夜挈妻子奔武昌。

陳友諒忿疆土日戚。乃造艨艟巨艦數百艦。2023年4月,陳友諒大舉圍攻洪都(今南昌),又分兵奪取朱部的吉安、臨江。

7月,朱元璋親自領兵救洪都。陳友諒聽說朱元璋來了,東出鄱陽湖,迎戰朱元璋於康郎山。

激戰三日,值東風起,朱元璋縱火攻**,**大亂,死傷無數。陳友諒驟中流矢,貫睛及顱而亡。太尉張定邊護陳友諒之子陳理、載陳友諒之屍循還武昌。

至此,從1359至2023年陳友諒在江州建都,其間有4年光景。在此期間,大漢政權不僅予打擊了元朝統治集團,對朱元璋建立王朝,也曾都巨大威脅。它是元末農民起義政權中,最具實力的政權,在中國的農民起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2樓:藍藍藍

九江市並不是指有九條江,在中國古代,「九」被中國人認為是最大的數字,「九江」的意思是「眾水匯集的地方」,「九」是虛指。

九江市簡稱 「潯」,是江西省設區的市(地級),在古代被稱為潯陽、柴桑、江州,這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九江市位於江西省最北部,贛、鄂、皖、湘四省的交界處,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門」之稱。

九江市是「三大茶市」和「四大公尺市」之一,是江南地區的「魚公尺之鄉」,地處長江、鄱陽湖、京九鐵路三大經濟開發帶交叉點。

擴充套件資料:

九江的風景名勝

1、廬山

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是江西省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山體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餘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遮蔽著江西的北大門,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公尺。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

2、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五老峰南麓,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與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合稱為「中國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因朱熹和學界名流陸九淵等曾在此講學或辯論而成為理學傳播的中心。

3、東林寺

東林寺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東距廬山牯嶺街50公里。因處於西林寺以東,故名東林寺。東林寺建於東晉大元九年 (384年),為廬山上歷史悠久的寺院之一。

東林寺是佛教淨土宗(又稱蓮宗)的發源地,也被日本佛教淨土宗和淨土真宗視為祖庭。

4、潯陽樓

潯陽樓是中國江南十大名樓之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區的九華門外的長江之濱。潯陽樓之名最早見之於唐代江州刺史韋應物的詩中。隨後,白居易在《題潯陽樓》詩中又描寫了它周圍的景色,而真正使潯陽樓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滸傳》。

**中的宋江題反詩、李逵劫法場等故事使潯陽樓名噪天下。

5、煙水亭

煙水亭,位於江西省九江市長江南岸的甘棠湖中,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點之一,相傳為三國時名將周瑜的點將台故址。唐代詩人白居易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詩句 「別時茫茫江浸月」,稱「浸月亭」。

6、琵琶亭

琵琶亭,位於江西省九江市九江長江大橋東側,面臨長江,背倚琵琶湖。建於唐代元年,已有2023年歷史,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點,唐代元和十年(815年),詩人白居易由長安貶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

3樓:失歌症

九江稱謂的來歷有兩種,一是「九」為古代中國人認為的最大數字,「九江」的意思是「眾水匯集的地方」,「九」是虛指;

二是「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江水、鄱水、餘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即九條江河匯集的地方,「九」是實指。

九江市(簡稱「潯」),古稱柴桑、潯陽、江州,是中國江西省下轄地級市,位於該省北部,有江西「北大門」之稱。市區坐落於長江南岸、廬山北麓、鄱湖以西。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

九江「途通五嶺、勢拒三江」,具有「七省通衢」的戰略地位。由於得舟楫之便,加上物產豐富,九江自古就是通都大邑,是人員流和物流中心城市,是長江中游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曾是中國的「四大公尺市」、「三大茶市」之一。

4樓:喵喵喵

1、《漢書·地理志》「尋

孔穎達《書經正義》認為「九江從山溪所出」,「各自別源」。陸德明《經典釋文》則引《潯陽地記》《緣江圖》列舉九江名目,證以「始於鄂陵(今湖北鄂城),終於江口,會於桑落洲(今九江縣江洲)」。然對九江在漢尋陽境內,卻是一致的。

2、《晉太康地記》採漢儒別說「九江,劉歆以為湖漢九水入彭蠡澤也」。是以注入彭蠡(今鄱陽湖)的湖漢水(今贛江)及其八大支流合稱九江。

3、宋儒胡旦、朱熹、蔡沈等又以注入洞庭九水為九江,但對其稱謂亦互有出入。故以上三說當以第

一、二兩說較合原義。

擴充套件資料

用「九江」名冠行政建置,始於秦代。秦王政二十四年(西元前223年)秦滅楚,以其他置三郡,其中有九江郡。秦始皇贏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秦滅齊,分天下為36郡,仍設九江郡,境域包括現在的江西全部,安徽的淮南及河南的一小部分郡治壽春(今安徽壽縣)。

西元前206年,項羽分封諸候,改為九江國,治六(今安徽六安),其重心仍在淮南。漢置九江郡乃秦郡一分為四(九江、廬江、衡江、豫章)之郡地,雖仍治壽春,但轄境僅有今安徽淮河以南,瓦埠湖流域以東,巢湖以北之地。

東漢,遷治陰陵(今安徽定遠西北),劃入下蔡、平阿、義城三縣、轄境擴充套件至淮北。而今九江境域,當時卻分屬於豫章郡和廬江郡。新莽因國師劉歆以湖漢九水為九江,改豫章郡為九江郡,改柴桑縣為九江亭。

晉永嘉初,尋陽郡增置九江縣,為漢江地遭八亂流而僑置。惟隋以尋陽濱江,跨江而治,江水會境,遂改江洲為九江郡,最得其實。明清設九江府,**改德化為九江,使九江地名與政區名融為一體。

九江地名以前又叫什麼,九江的地名由來

九江古抄稱江州 潯陽 柴桑 汝南bai 湓城du 德化,有江西北門之稱,zhi北隔長江 幕阜山與安dao徽 湖北相鄰。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傾斜,平均海拔32公尺,全境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140公里,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佔江西省總面積的11.3 其中市區規劃面積300平方公里,...

九江的飲食文化作文,介紹九江作文

九江市地處贛 皖 鄂三省相接之處,依江偎湖,物產豐富,在這裡匯聚了全國各地的飲食文化,各大菜系在此都有設點,飲食業可謂是相當發達,沿街而過,幾乎可找到全國各大菜系的酒店 飯莊等 另外,九江菜也是贛菜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多年以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講究辣 爛 脆 嫩。在九江市境內的各個地區幾乎都自己獨...

九江市距廬山有多遠,廬山到九江多遠

駕車路線 全程約33.9公里 起點 九江市 1.從起點向西南方向出發,行駛40公尺,左轉2.行駛90公尺,左前方轉彎 3.行駛60公尺,右轉 4.行駛50公尺,左轉進入長虹大道 5.沿長虹大道行駛1.2公里,稍向右轉進入長虹立交橋6.沿長虹立交橋行駛330公尺,右前方轉彎進入潯陽東路7.沿潯陽東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