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國語》和《戰國策》都屬於史部,在《四庫全書》裡面排在雜史類。《世說新語》屬子部 ,**家類。
2樓:匿名使用者
左傳屬於經,戰國策屬於史, 國語子, 世說新語屬於集.
3樓:匿名使用者
左傳是編年體史書,戰國策和國語都是國別史著作,世說新語是筆記體短篇**。
經史子集指什麼,各包括什麼
4樓:demon陌
1、經:是指儒家列為經典和註釋經典的著作,如「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2、史:記述歷史史實、地理疆域、官職等的書。有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的編年體歷史著作。
如《左傳》;有以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的紀傳體歷史著作,如《史記》;有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紀事本末體的歷史著作,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有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述的國別體歷史著作,如《國語》、《戰國策》等。
3、子:指戰國以來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農、醫等各種科學技術著作,諸如《墨子》、《莊子》、《韓非子》、《本草綱目》、《夢溪筆談》等。
4、集:是指歷代作家詩文集,諸如《樂府詩集》、《古詩九十九首》、《全唐詩》、《古文觀止》等。
「經史子集」是中國古籍按內容區分的四大部類。一些大型的古籍叢書往往囊括四部,並用以命名,如《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等,可見四部分類對古籍的重要意義。
5樓:秒兔歷史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古籍更是難以計數,分類整理勢在必行!不過,西方的那些「洋方法」不太適合整分類古籍!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是我們熟悉古籍、進而了解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
6樓:匿名使用者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
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經、史、子集書籍3450 種,79072 卷、36000 餘冊)
"四庫"之名,源於初唐,初唐官方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號稱"四部庫書",或"四庫之書"。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
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尚書、儀禮、周易、春秋左傳、爾雅、孝經
史:山海經 、穆天子傳、國語、戰國策、史記、水經注、洛陽伽藍記、貞觀政要、史通、文史通義
子:老子、莊子、公孫龍子、韓非子、淮南子、列子、墨子、荀子、孫子兵法、呂氏春秋、尹文子、新書、法言、鬼谷子、顏氏家訓、素問、九章算術、近思錄、陰符經、周易參同契、黃帝內景經、黃帝外景經、太上感應篇、金剛經、四十二章經、心經、六祖壇經、茶經、樂府雜錄、洛陽牡丹經、棋經十三篇、林泉高致、搜神記、世說新語、遊仙窟、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聊齋誌異
集:楚辭、六朝文契、唐詩三百首、絕妙好詞、古文觀止、文心雕龍、詩品、二十四詩品、六一詩話、人間詞話、西廂記、竇娥冤、牡丹亭
7樓:匿名使用者
「經史子集」是中國傳統圖書分類的四大部類。
經部包括儒家的經典和小學方面的書。
史部包括各種歷史書和某些地理書。
子部包括諸子百家的著作。
集部包括詩、文、詞、賦等總集、專集。
具體的內容可經google搜尋一下,您便可知其大概了。
「經史子集」分別指的是什麼,怎麼區分
8樓:避寒南田
按《四庫全書》的分法:
經部: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2.史部: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抄、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
3.子部: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家、釋家、道家
4.集部: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
「經史子集」 分別指的是什麼,怎麼區分
9樓:aone若水
經:經書,指儒家經典著作;史:史書,即正史;子:
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詩詞彙編。泛指我國古代典籍。
出處:《新唐書·藝文志一》:「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四庫。
」示例:就從妹子說一句書,無論~,大家都頂針續麻依次接下去。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八回 「經史子集」是中國古籍按內容區分的四大部類。
一些大型的古籍叢書往往囊括四部,並用以命名,如《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等,可見四部分類對古籍的重要意義。
《左傳》《戰國策》《史記》誰註解的比較好
我認為 左傳 是前蘭州大學教授楊伯峻先生翻譯註釋的比較好。戰國策 史記 未見註解特別優異者。戰國策註解和翻譯最好的是 北大講義 政治遊說 戰國策譯讀 這個講義還沒出版,但是你可以找人購買。中華書局,史記 三注本 較好,左傳 杜 預 注 較好,國語 戰國策 不清楚。中華書局應該有好的。史記 戰國策 左...
戰國策裡面主要的人是誰,戰國策齊王是誰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王是個什麼樣的人
太多了吧,戰國時期主要的帝王將相都有啊 戰國策 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戰國策雜記東西周及秦 齊 楚 趙 魏 韓 燕 宋 衛 中山諸國之事。其時代上接春秋,下至秦並六國,約二百四十年 前460 前220 戰國策有很多策啊,幾乎裡面每冊人物都是主...
《戰國策燕策二》的啟示是什麼,《馬說》和《戰國策燕策二》給我們啟示
鷸蚌來相爭,漁人得利 戰國策自 燕策二 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鷸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後因以 漁人得利 比喻雙方相爭,卻讓第三者坐收其利 它告訴人們 在各種紛繁複雜的矛盾鬥爭中,如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