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讓兒童感受到滿滿愛,只有感受到愛,才會去愛親人,愛社會。
童年期兒童注意品質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2樓:以為前天沒下雨
容易分心 由bai於兒童正處du於學前期,其大腦和神zhi經系統發育
dao不完善、版身體平衡
能力差、權協調能力差,易衝動。我們應當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另外,幼兒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比如說,班裡有位同學過生日,媽媽在幼兒上課期間將蛋糕送入班內,此時注意力不集中的那些幼兒就會發現這些事情,然後大喊:
「誰誰誰,你媽媽給你帶蛋糕來了。」此時你再怎麼讓幼兒把心收回,安靜上課,幼兒也是不自覺的回頭望一眼蛋糕。這樣,幼兒就不能集中注意力上課,從而影響學習效果。
童年期兒童思維有哪些特點
3樓:何秋光學前數學
讓·皮亞傑(jean piaget,生於2023年8月9日,逝於2023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的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一生留給後人60多本專著、500多篇**,他曾到過許多國家講學,獲得幾十個名譽博士、榮譽教授和榮譽科學院士的稱號。
幼兒的思維發展表現出三種不同的方式: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幼兒早期的思維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幼兒中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末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1.直覺行動思維
0~2歲幼兒的思維主要是直覺行動思維。直覺行動思維是指主要利用直觀的行動和動作解決問題的思維。例如,幼兒通過拖動桌上的布來獲得他不能直接拿到的玩具。
直覺行動思維離不開幼兒對客體的感知和動作,是幼兒早期出現的萌芽狀態的思維。皮亞傑認為這個階段幼兒思維的發展有兩個明顯的標誌:一是幼兒有時不用明顯的外部嘗試動作就能解決問題;二是產生了延遲性模仿能力。
所謂延遲性模仿是指模仿的物件或動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時間後對行為或動作的模仿。
總體上說,幼兒大致獲得了以下能力:幼兒通過伸手和抓握等動作,開始注意到物體的空間關係,這使幼兒逐漸超越了直接的感知和運動,開始理解周圍的世界;幼兒突破了直接經驗的限制,發展起了具有先後的時間維度的概念,出現了對因果關係的初步理解;幼兒開始逐步理解目標和手段的關係;幼兒可以模仿不在眼前的行為並表現出明顯的目的性等等。
在皮亞傑看來,這一階段的幼兒思維發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獲得了「客體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兒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體仍將繼續存在。皮亞傑認為,幼兒在沒有直接感知物體時卻相信物體仍然存在是乙個逐步學習的過程,貫穿整個感知運動階段,其典型的表現就是嬰兒出現藏貓貓的遊戲行為。直覺行動思維是貫穿人的一生的思維方式。
幼兒的直覺行動思維離不開幼兒對實際物體的感知和動作,因而缺乏行動的計畫性和對行為結果的預見性,思維具有明顯的狹隘性。
(圖:客體永久性)
2. 具體形象思維
2至6、7歲幼兒思維的主要形式是具體形象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間關係解決問題的思維。這一階段的幼兒雖然擺脫了對動作同步性的依賴,但仍受到具體事物的形象和動作的影響。
皮亞傑將這一階段幼兒的思維稱為前運算階段。
皮亞傑又進一步將這一階段分為兩個階段:前概念階段和直觀階段。前概念階段幼兒思維的特點表現為幼兒普遍存在的泛靈論和自我中心主義。
幼兒的泛靈論是指幼兒將一切物體都賦予生命的色彩。例如,幼兒認為在採摘植物時植物會受到傷害,植物也會感到疼痛。在以下的一段皮亞傑和一位前概念階段的幼兒的對話中,可以看到幼兒明顯的賦予太陽以生命的色彩。
皮亞傑:太陽會動嗎?
幼兒:會動,你走它也走,你轉它也轉。太陽是不是也跟過你?
皮亞傑:它為什麼會動呢?
幼兒:因為人走動的時候它也走。
皮亞傑:它為什麼要走呢?
幼兒:聽我們在說什麼。
皮亞傑:太陽活著嗎?
幼兒:當然了,要不然它不會跟著我們,也不會發光。
自我中心主義的幼兒完全以自己的身體和動作為中心,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不能認識到自己的思想可能與別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的立場去認識事物。
皮亞傑證明幼兒自我中心主義傾向的著名實驗是「三山實驗」。在三山實驗(如圖)中,把大小不同的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四周各放一把椅子。幼兒被帶著圍繞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使幼兒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這三座山的模型。
散步之後,讓幼兒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將三個玩具娃娃放在其他椅子上,然後問幼兒放在其他位置上的玩具娃娃看到的是什麼。
實驗結果顯示,不到4歲的幼兒根本不懂得問題的意思。4~6歲的幼兒不能區分他們自己和娃娃所看到的景色,不管觀察者看到了什麼景色,他們總是選擇他們自己所看到的景色。能夠區別不同觀點的第乙個訊號出現在大約6歲時,這時幼兒表現出他們知道了區別所在,但是卻不能指出來。
在8~9歲,他們能夠理解他們自己與娃娃的觀測點之間的某些聯絡。在這個經典的範例中,8歲以下的幼兒被認為是自我中心者。因為他們是基於自己的立場,不能想象出他們自己以外的任何立場。
不過,最近的一些研究認為皮亞傑的任務對於幼兒來說是困難的,可能皮亞傑低估了幼兒的能力(donaldson,1978;siegal,1997)。
(圖:三山實驗)
在整個前運算階段,幼兒思維的乙個最重要的特點是不可逆性,幼兒不理解邏輯運算的可逆性。例如,4歲的幼兒不能理解當a>b時,則b
幼兒在前運算階段思維的侷限性集中體現在守恆問題上。守恆是指個體能認識到當物體的外形或形狀發生改變時物體固有的本質屬性不隨其外在形態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皮亞傑設計的守恆問題包括數量守恆、體積守恆、長度守恆、重量守恆等。
數量守恆實驗是給兒童呈現兩排砝碼或糖果,前後排列一致,讓他們回答兩排砝碼或糖果的數量是否一樣多。幼兒一般回答說一樣多,如果實驗者把其中的一排擴大或縮小間距,改變其外在形態,然後讓幼兒回答這兩排的數量是否一樣多。
體積守恆實驗是給兒童呈現兩個一樣的杯子,將水裝至兩杯子同一高度水平,讓幼兒明白兩杯子中的水一樣多,然後將其中的一杯水倒入乙個較高或乙個扁平的杯子中,問幼兒兩杯水是否一樣多。長度守恆實驗是先向幼兒呈現兩根相等的直線,移動其中一根,然後問幼兒移動後的兩根直線是否相等。重量守恆實驗是先向幼兒呈現兩個一樣重量的泥球,改變其中乙個泥球的形狀,然後問幼兒兩個泥球的重量是否相等。
一系列的守恆實驗(如圖)表明,處於前運算階段的幼兒還不能理解不變性原則,還沒有獲得思維的可逆性。
(圖:守恆實驗)
3. 抽象思維的萌芽
抽象思維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詞,根據事物本身的邏輯關係解決問題的思維。在幼兒末期即幼兒6~8歲這一時期,幼兒開始出現抽象思維的萌芽。
第一,幼兒開始獲得可逆性思維。例如,幼兒開始認識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減去幾個,然後增加相同數目的珠子,這堆珠子的總數將保持不變。
第二,幼兒的思維開始能夠去自我中心化。所謂去中心化是指幼兒認識到他人的觀點可能與自己的有所不同,幼兒能站在他人的立場和角度考慮問題。例如,幼兒開始能夠解決「三山問題」。
第三,幼兒開始能夠同時將注意集中於某一物體的幾個屬性,並開始認識到這些屬性之間的關係。例如,幼兒開始認識到乙個物體可以有重量和大小等幾個屬性,並且認識到這些屬性是可分離的。
第四,幼兒開始使用邏輯原則。幼兒獲得的重要邏輯原則是不變性原則,即乙個客體的基本屬性不變。另乙個原則是等價原則,即如果a的某種屬性等於b,b等於c,則a必然等於c。
4樓:天堂狗
童年時期對於乙個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基礎知識學習以及基本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心理諮詢師研究的範疇是人的所有階段的心理狀態、特徵等。
?童年時期人們思維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大的方面:首先是童年期思維的本質特徵,它是指認知發展過程中的具體運算能力,兒童思維的本質特徵也是依賴於具體的邏輯思維內容。
其次是兒童的思維從具體形象的思維方式向抽象邏輯的方式轉變。那麼它深入的分析是指思維的主導型別發生著某種程度上的質變轉折。最後是兒童思維型別變化的轉折年齡,一般來講,主要的轉變的年齡時間主要是9歲或者10歲。
從教育的階段進行分析,主要是小學教學的中年級,這一階段也體現著其中的重要轉折方式。
通過上面的介紹,可以了解得到,小學生階段,也就是兒童時期,是人們心理轉變的乙個非常關鍵的時期,這個時候人們的心理轉變也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所以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後續的分析,進而促使兒童良好的度過這一時間段。為後來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強的保障,這既需要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也需要家長的呵護。
童年期兒童知覺發展的特點,教學中應注意些什麼答案
5樓:
感覺主要有bai視覺、聽覺、味覺du、嗅覺、膚覺、運動覺、平衡zhi覺和機體覺dao
等。知覺
回主要有視答知覺、聽知覺、嗅知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等。
感覺和知覺是人類認識的開端,是思維活動的基礎。小學生辨色能力,有了較大的發展。一年級學生已能分辨紅、黃、藍、綠等基本顏色。
6歲以後出現了顏色愛好的性別差異。他們的視覺調節能力有了較大發展,在10歲以後這種調節能力開始降低。言語聽覺能力和辨別聲調高低能力發展迅速。
小學生已能逐漸以客體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通過教學,能正確說出一些幾何圖形和概念。對時間的延緩反應較困難。
對短時間(如一分鐘)和過長時間(如,紀元、世紀)的知覺估計不準確。小學生手部關節有了較大發展,但尚未成熟,肌肉力量在不斷增強,這為動作的精確性和靈活性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小學生在觀察事物時,往往注意新鮮、感興趣的東西,要達到對事物清晰、精確、本質的認識尚需一段過程。
童年期文學是最鮮明地體現兒童特點的文學嗎
童年期兒童文學的樣式十分廣泛,常見的主要有 科幻作品 童話 寓言 散文和詩歌等。它們受歡迎的原因是 一 兒童時期的 內容簡單,篇幅短,貼近兒童生活。二 兒童時期想象力豐富,求知慾旺盛。三 兒童時期心思浪漫,天真可愛,善惡分明。四 兒歌歌詞簡單明瞭,曲調朗朗上口。兒童文學之所以受到兒童的歡迎,就是因為...
童年期的情感忽視會對人長大後有什麼影響
童年期的情感忽視長大後的影響就是,沒有安全感,不自信。我的童年就是在姥姥家長大的。我兩歲半的時候,我媽媽就把我送到姥姥家去了,直到初中畢業才回到父母身邊。在童年時期沒有在父母身邊,和他們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錯過了那段時期,後來的歲月無論怎樣都是補不回來的。雖然我姥姥家有很多人疼我,關心我,但是父母的...
「童年期情感忽視」你是受害者還是施害者?
我是受害者。因為童年我並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情感,跟別人說的往往與自己內心不符,裝成沒事人一樣,所以被忽視是常有的事。受害者,爺爺奶奶重男輕女,不是忽視我就是罵我,我對他們和童年的印象都非常糟糕。我是受害者,從小就一直被忽略,因為我的父母只喜歡我的弟弟,根本不在乎女孩子,導致我性格自卑。受害者。家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