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從不同角度看論語左右不要那種說論語多好

2021-03-04 08:57:13 字數 4738 閱讀 8429

1樓:

則殆.」(《為政》)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

跪求《論語》讀後感 800字左右

2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在孔子看來,乙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

孔子說:「**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

」(《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

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

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

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

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

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

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述而》)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為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

這裡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即:

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

3樓:茉莉花的公主

讀《論語》有感

《論語》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捨晝夜。」孔子對流水的感嘆,融進了他對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嘆。用逝水象徵時光的流逝――一種促人及時行動的緊迫感,一種生命價值只有在奮鬥中才會實現的歷史責任感,都在一聲嘆息中流露出來,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時間——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東西。一步步、一程程,已經走了多遠,永不停留,走過秒、分、時、日,又積成日、月、年代。高爾基說過:

「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的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我們不能讓時間停留,但可以每時每刻做些有益義的事。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前途。時間老人對每乙個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時間老人對每個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樣的時間內,人們的收穫卻不同。

所以我始終相信「珍惜時間的人時間也會珍惜他『」這句話。懂得珍惜時間的人會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因為他們知道時間是寶貴的。

如果你會把握時間,你就會把握生命,你才不會虛度人生,如果你虛度人生,那麼在你虛度的一分一秒的時間裡,你可能不會感覺到什麼,然而有一天你去計算,你會覺得浪費的時間可以幹很多你沒時間幹的事情。這時,有的人懊惱,有的人想禰彌補,但這是無濟於事的。俗話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如果你不想自己以後後悔,那麼現在你就要珍惜時間。歷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時間。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與朋友約會,他站在橋頭一邊等一邊在紙上寫著,雨淋溼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覺。

朋友來了滿懷歉意的說「不好意思,耽誤了你寶貴的時間。」愛因斯坦卻興奮地說:「我非常有意義地度過了這段時間,因為在這些時候我又想起了乙個出色的想法。

」時間是寶貴的,它總是不知不覺地從我們身邊流走。你是想把它當作日曆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後只留下乙個生鏽的日曆夾嗎?因此我堅信珍惜時間的人才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4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讀後感

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並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公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

在開篇的「天地人之道」裡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人。相之於天地的永恆,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暫,孔老夫子從各個角度,各種層面不斷地教誨我們,怎樣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質量,總體概括為:精神富足、心理安康、生活態度積極、和親人朋友、同事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于本職,獻於社會,多方面又十分精闢的道理,乃至讀完,行人處事的一切尺度,豁然於眼前:

處世:「以真報怨,以德報德,率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因為內心的坦蕩,自信,泰然而自內向外油然而生的從容、寬容。

但這種寬容變有尺度,並非毫無原則的謙讓、寬恕,而是以真報怨,以德報德。其實面對自己過往的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當時有過許許多多的情緒,可是走過來回頭再看的時候覺得其實也沒什麼,不管是幫助愛護自己的,還是曾經嘲弄甚至傷害過自己的,都不過是人生的一種經歷而已,處世為人,除了要感謝幫助愛護自己的人,同樣也要感謝那些嘲諷甚至傷害過自己的人,因為只有他們的嘲諷才更讓人感覺至深,才更人覺醒與自強。

交友:「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是對我們的忠實勸告,並提醒我們廣交益友,不交損友,在與人相處的分寸把握上應「君子之交淡如水」。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麼才是「淡如水」,水的純淨與清徹。

對待事業:「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並且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不是語言的力量。

通篇讀完綜合發現,書中頻頻出現的一些詞語定、坦蕩、溫暖、從容、樸素、和諧~~其實,這些就是本書所要告知我們的為人處世的真諦。夜以繼日裡,我終於讀完了它,合上書的剎那、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找到了一把開啟心靈枷鎖的鑰匙。這些枷鎖是虛妄之想的枷鎖,庸人自擾的枷鎖、面對不順、不公、不義、不禮而只知一味或憤慨、或憂鬱、或禮貌、或怒目相向、亦或消極避之的枷鎖。

平時,總喜歡看一些純文類的書籍、目的也是想淨化自己的心靈,蕩滌內心的浮躁,處世、為人、行事、以及生活中的凡此種種,給自己的人生多乙份空間與遐想的餘地。但這種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轉移較之於自內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從容實則「其遠差矣。」

5樓:匿名使用者

開啟《論語》,我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空隧道,看到了乙個充滿智慧型的古人正向我們走來——孔子,乙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乙個影響了中國兩千年教育文化,社會禮儀,文明道德的偉人。他留下了許多使我們對生活,對學習永久反思,並值得我們借鑑的文字。他的言行深及學習,孝道,德行,為政。

只要能學著把《論語》這本書「讀薄」,你就會總結出《論語》一共寫了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一、學習

《論語》首先告訴我們一件事,學習。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乙個鐵定的事實,人要學習。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首先要學會培養學習興趣,其次是要選擇適當的方法,最後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學習好。

二、孝道

孝道,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今天,在中國都有不可動搖的地位。「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論語》大概一半左右,都牽扯到這個「孝」字。

正因如此,後被公認為百家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十分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位置。

三、友情

人活在世上,什麼是最重要的?是朋友。什麼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

還是朋友。這一點,《論語》中講述了很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這是一種激勵自己向上的好方法。

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強,這樣才可以讓自己奮發向上,成為人上之人。

四、理想

孔子說「匹夫不可奪志,哪怕是三軍可以奪帥。」這句話在中國的民間流傳得很廣,也就是說,乙個人的志向決定了他一生的發展和努力。但是在今天看來,最重要的不在於我們終極理想有多麼高尚,而在於眼前有乙個什麼樣的起點。

我們往往不缺乏巨集圖偉志,缺乏的是在到達志願之前的一步步積累起來的那條腳踏實地的道路。

五、快樂人生觀

讀《論語》使人知仁義。孔子說「仁者愛人」,「仁」就是愛別人,乙個人愛別人,才叫愛心。成就別人才是無私。

「仁」也就是愛自己,世上沒有只愛別人不愛自己的人,連自己都不愛的人,**能愛別人呢?

仁義必須是快樂的,否則,必將要與人性背道而馳,不會是真的仁義。真的仁義出自真心,所以就會真正的快樂。人生真正的成功必然要伴隨快樂,如果乙個人的財富,名利,各項成就,不能給你帶來快樂,那麼這些東西還有什麼價值呢?

由此,我們要學孔子的快樂主義和包含的快樂人生觀。

從不同角度看問題作文,從不同角度看問題800字作文

同樣的乙個問題,卻得出了四個不一樣的而且全部都有道理的正確的答案,奇怪嗎?一點也不.真的,只要你善於換個角度看問題,你會發現 其實,好多的問題,答案都是豐富多彩的.記得 讀者 雜誌上登過關於這樣乙個小女孩的故事.有一天,小女孩心愛的波斯貓病死了,她站在窗子前邊看傭人們土葬她可愛的小貓,傷心得大哭起來...

論語的「論」讀什麼音,論語中的 論 的讀音

論 論 l n古同 倫 條理。論語 中國古書名,內容主要是記載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古同 掄 挑選。l n 論是通 倫 但是不是什麼條理 哲理之類的意思。需要澄清一下,倫是日常生活的意思。由於是整合孔子在平時生活 周遊 教學 等活動,記錄孔子生平言論而成論語。是的這個音有特殊強調l n 古同 倫 條理...

論語對中國人的影響,讀論語對人有什麼好處

論語 作為一部儒家經典著作,流傳至今2000多年,再加上封建社會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它所帶給中國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實論語的每一則就是對中國人思想的某一方面的一種總結和啟示,從各個方面,評析中國人關於如何做人 做人應該幹什麼 做事應該怎麼做。而其他的各種勵志式的總結的言語或者說是感嘆式的人生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