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舞蹈可以穿苗族服裝跳嗎

2021-03-04 00:45:51 字數 4964 閱讀 9227

1樓:miss糖心

《七月火把節》,彝族舞蹈。

彝族算是善舞的民族之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等火把節民族的傳統節日。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大多是在六月二十四。

火把節是彝族重要的節日之一,篝火晚會是一大特色。 而這首《七月火把節》裡節奏歡快的**,讓我們感受到熱情和青春。 歌詞內容大概如下:

又是乙個把你雙眼點燃的七月, 又是乙個把你心靈點燃的七月, 騎上你的駿馬穿上美麗的衣裳, 小伙姑娘一起走進愛的火把節。 又是乙個把你青春點燃的七月, 又是乙個把你夢想點燃的七月, 跳起你的舞蹈奏起古老的**, 彝家和你一起走進愛的火把節。 咿喲,咿喲,啊咧咧咧咧,啊咧咧咧咧。

咿喲,咿喲,啊咧咧咧咧,啊咧咧咧咧。 咿喲,咿喲,啊咧咧咧咧,啊咧咧咧咧。 咿喲,咿喲,啊咧咧咧咧,啊咧咧咧咧。

遠方來的朋友請你過來歇一歇, 一起嚐嚐彝家的酒彝家的歲月, 獻給你的吉祥幸福千萬別推卻, 你栽下的友誼花朵永遠不凋謝!

苗族服飾屬於少數民族藝術範疇嗎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少數民族藝術繁花似錦,種類極多。舉要簡列如下:

造型藝術

1、繪畫

(1)岩畫

在岩壁或野外石上作的畫叫做岩畫,包括塗繪和刻磨畫二類。全國現知岩畫點多在現今少數民族地區和古代少數民族地區。諸如內蒙古陰山和烏蘭察布,寧夏賀蘭口,甘肅蒙特內哥羅、祁連山,新疆天山南北,青海青海湖,**,黑龍江牡丹江流域,廣西左江流域貴州盤江流域,雲南滄源、耿馬、元江、漾澳,四川琪縣,福建華安汰內,江蘇連雲港等岩畫。

(2)壁畫

在立面牆壁(包括寺廟建築、墳墓洞窟立壁)上繪製的畫叫壁畫。少數民族地區寺廟壁畫以藏系佛教寺院壁畫最為典型;洞窟壁畫著名者有甘肅敦煌莫高窟、榆林窟,新疆克孜爾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克孜爾孕哈千佛洞,雲南晉寧觀音洞等;墓葬壁畫有內蒙古和準格爾漢墓、赤峰玉皇元墓,雲南昭通東晉霍承嗣墓壁畫等。

(3)布捲(紙捲)畫

繪於布面或紙面可供懸掛和卷藏的畫,分短卷與長捲二類。最有代表性的短捲畫為藏畫唐卡。長捲畫分寬幅與窄幅二種。

最寬長的當數藏系佛教曬佛用的巨型佛像畫。窄l5《民族藝術研究》2(xx)年第1期長幅的畫著名者有雲南唐代《南詔圖傳》、宋代(大理國畫卷》,納西族東巴神路圖、傣族布蟠畫「棟」和舍族祖圖等。

2、雕塑

包括石窟、摩崖、泥塑、鑄塑及其他雕刻。

古代少數民族地區的雕塑遺跡很多,著名者如,

一、石窟—山西大同雲岡古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河南龍門石窟,四川大足石窟、安嶽石窟,雲南劍川石寶山石窟等。

二、摩崖—**拉薩河流域摩崖石佛,雲南劍川沙登管及祿勸密打拉大黑天神和北方多聞天王摩崖等。

三、泥塑—敦煌彩塑,**、青海藏系佛教寺院彩塑等。

四、其他,如石雕—新疆古代突厥墓雕石人等;鑄塑—大理三塔唐代菩薩、大黑天神金屬鑄像等。

3、工藝美術

有實用性並帶著明顯工技製作特色的美術作品如工具器皿、織染刺繡、服裝、飾品等。僅服飾而言,全國56個民族有難以備述的種類、制式、質地、色彩及製作工藝,猶如萬花伏野,璀燦無比。

4、建築藝術

包括實用建築(民居、橋梁等)文化性建築(寺廟、塔、幢等)和紀念性建築(紀念碑等).的藝術造型與藝術裝飾。千姿百態,豐富異常。大量精美絕倫的作品堪稱文化藝術的標徽。

5、肌體美術

以人的肌體為地創作的藝術,也可叫人體裝飾藝術,人體美術,主要有畫身、紋身(紋面)染齒、鑿齒、鑲齒等。源遠流長的文身藝風至今仍盛行在傣、布朗、阿昌、德昂、侃等少數民族地區。

6、演藝美術

面具面具古稱代面、大面、假面、臉子。是繪畫與塑製(包括雕刻)相結合的一種美術型別。分別用紙、布、皮革、氈、木、金屬等材料製作。

紙、布質的用糊塑法製作;金屬質的用鑄塑法或捶壓法製作;木質的用雕刻法製作;l6皮革與氈毛質的多作剪刻法其次用模壓法製作。面具主要用於宗教、玩樂、舞蹈、戲劇等演藝、祭禮、娛樂諸場合。藏戲面具、藏系佛教跳神面具、攤戲面具、巫師面具、壯族跳嶺頭面具、彝族火把節面具等極有特色。

7、書法

各民族書法藝術多姿多彩,自古名品頗多。除漢文書法外,還有藏、蒙、維、傣、彝、阿、東巴文等書法,書寫方法、用具各異,藝術欣賞性強,風格各不相同。

**藝術

古代稱**為「樂」,說「樂者,樂也」,凡使人快樂的均可稱之為「樂」,內容包括很廣,幾乎等於藝術的總稱。較狹義一點說也涵蓋著**、詩歌、舞蹈三項,即所謂樂、歌、舞三位一體。後來講**主要涉及聲樂(歌唱)與器樂(樂器及其演奏)兩大部分。

周朝以少數民族居住在東南西北四方,把少數民族**統稱為「四夷樂」、「四夷樂舞」:東夷(住在東方的少數民族)之樂叫昧,南夷(住在南方的少數民族)之樂叫任,西夷(住在西方的少數民族)之樂叫株離,北夷(住在北方的少數民族)之樂叫禁。宮廷設管四夷樂的官叫輕鞍氏,規定表演四夷樂持的道具分別是矛、弓、錐、盾—它們分別代表一定的意義。

「四夷樂」之名一直持續到明清。

可能由於民族情況的變化及人們認識、觀點、興趣的影響,周以後對四夷樂的具體叫法和道具使用的型別均產生了不少移易,和周朝有了許多差別。

古代少數民族**發展最有代表性的時期是唐代:宮廷對四域少數民族**興趣濃厚,樂於以樂交往,把若干「外國樂」(包括大量中國少數民族**)列為宮廷正式**,名「十四國樂」,其中,著名的新疆龜茲樂、雲南南詔樂等在皇宮內外備受歡迎。

現存少數民族傳統**,主要可分為聲樂、器樂二類或加上歌舞戲劇、說唱曲藝而成四類。聲樂即歌唱,一般包括山歌、勞動歌、敘事歌、風俗歌(婚喪喜儀、節日、尋偶等唱的歌)祭禮歌、頌讚歌等。器樂是用樂器演奏的曲調,我國少數民族樂器數不勝數,器樂豐富無比。

新疆傳統套曲《十二木卡姆》和雲南納西族古樂《白沙細樂》套曲等堪稱此類的代表。

舞蹈藝術

古代,舞蹈常常容於「樂」內,既是廣義的大「樂」的一部分,又是「樂」中具有專指性的獨立的乙個重要藝類。人們說舞是樂欲盡興的必然發展,所謂「歌之不足」便「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只有舞蹈才能使人的歡樂情興達到頂點。因而我國少數民族同歌舞的關係十分密切,許多民族可以說喜怒哀樂皆離不開舞,南方一些民族(土家、苗、彝、瑤、傣、布依、水、倫佬、舍、高山、納西、景頗、侃、阿昌、普公尺、哈尼、獨龍、羌族)從古代至近世甚至流傳著以舞治喪寄哀的習俗。

歷史上稱少數民族之舞為「四夷之樂」、「四夷之舞」,與前述**情形相同。**中的昧、任、株離、禁四樂,表演時手執道具,動作皆是舞蹈化的。周以下直到明清,「四夷之舞」作為宮廷正式儀式舞蹈,一直獨具風采。

一些少數民族舞蹈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四力}少數民族舞蹈巴渝舞,從周朝流傳至唐代,對中原歌舞影響很深。新疆「胡舞」,雲南南詔羽舞、字舞,西南夷蘆笙舞,**吐蕃使者之舞,以及西北、西南民族的樂舞幻人、百戲等,在古代均是引人注目的絕唱。

自古以來,少數民族舞蹈的面貌可以用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八個字來加以形容。岩畫、彩陶及各類文物記錄的不同時代的各民族形象,錯綜變化,生動異常。文獻對少數民族舞蹈的記載雖有較多遺漏,但是資料亦頗豐富,許多精采絕奇的舞蹈產生的歷史文化效應似乎至今仍可感到。

五千年前馬家窯型的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彩陶盆上描繪的集體舞蹈,使人清晰地窺見彩陶盆主人們的生活情景。周武王伐商時在隊伍中組織善舞的四川少數民族責人跳巴渝舞,鼓舞士氣,「以凌殷人」(在精神上壓倒殷商士兵),在歷史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漢代,西北、西南少數民族的歌舞百戲、幻人在中原名噪一時,隋朝至唐宋,西北、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舞蹈常在皇宮表演,新疆龜茲舞、雲南南詔舞等頗受朝野歡迎。

每每邊地使者前往朝廷,皇帝在接見時常令他們當場表演土風舞蹈,西南夷蘆笙舞、**吐蕃舞蹈都曾由使臣們在宮中表演過並傳為千古佳話。

值得特別提及的是古代少數民族發明的記錄舞蹈的科學舞譜一一納西族東巴舞譜,它是納西族舞蹈繁榮燦爛達於高峰的結晶,是我國古代舞蹈藝術和舞譜科學的一項傑出發明。它記舞方法形象、具體、系統、規則,比之於宋代德壽宮文字舞譜、明代朱載消字圖舞譜和尚未完全解譯的唐代敦煌舞譜更具有科學特徵。除此而外,藏族喇嘛跳神經典、北方地區的查瑪跳神經等,也多寡不一地帶著一些舞蹈早期記錄方法和舞譜初階的成分。

近現代,各少數民族舞蹈如漫山遍野的鮮花,爭奇鬥妍,依然在各民族的精神生活中佔據著重要位置。舞蹈文化遺產無比豐厚。

僅以雲南為例,25個少數民族無一不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據不完全統計,儲存至今的傳統舞蹈約有數百個舞種,近兩千種舞蹈跳法,按綜合分法可分為跳鼓、跳弦、跳燈、雜跳四個大類。不僅節日和喜慶時全族歡舞,而且日常生活中亦常有舞蹈活動。

有些民族堪稱舞蹈節。一些民族連喪葬禮儀也離不開跳舞。天南海北從事創作表演和相關領域研究的人常來這裡采風,把雲南視為歌舞文化繁富、燦爛、古今藝脈連線完整的最有代表性的乙個地區。

戲劇藝術

文學與歌舞曲藝相結合是各民族戲劇的共同特徵。少數民族戲劇種類較多,有些產生於古代,有的產生於近世,有些則是新中國誕生以後逐漸形成的。

新疆發現的《彌勒會見記》焉奢文古劇本,是當地少數民族戲劇古老的佐證。

藏戲是著名的古老劇種,起源較早,大致分為藍面具藏戲和白面具藏戲兩個流派。劇目豐富,享有盛譽的是「八大戲」即《卓瓦桑姆》《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公主》《朗莎唯蚌》《蘇』吉尼瑪》《諾桑法王》《白馬文巴》《頓月頓珠》《赤美滾丹》等八個劇目。每年雪頓節是演出藏戲的佳期,盛況空前。

藏戲面具、服裝多姿多彩,別具一格。

白劇又名吹吹腔,流行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劇目較多,行當齊備,臉譜多種,表演形式生動活潑,有較久的歷史。

維吾爾劇、壯劇、傣劇、侗戲、布依花燈劇、彝劇等頗有特色,深受群眾歡迎。

少數民族戲劇普遍用本民族語言表演,連歌帶舞,且說且唱,各有相宜的表演程式,**獨特,風格自成一體,藝術性與鄉土味較濃厚。

同人們的衣、食、住、行、生活環境等聯絡在一起,滲透於人活動的各個領域,因而使它必不可免地帶有民族性、社會性、地方性,灌注著鄉風土味與人意族情,充滿強烈的個性魅力和浪漫主義色彩。

由於各民族通常比鄰分布或交錯而居,相互文化交流久已存在且十分頻繁,故爾藝術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極多。某些影響大的有代表性的藝術品種,雖然現在被人們分別公認是某個民族的,但是只要略加溯源探析,就不難發現其內往往程度不等地滲雜著非本民族原作的藝術成分,可能保留著曾蹤及這個品種發源地和流傳地的其他民族共同參與創造的痕跡。因此,不少優秀的少數民族藝術,能體現所在地各個民族的心理、願望、感情,能成為縮連各民族使其和睦相處的紐帶,就實質說,它們可以算得上是多民族的智慧型、感情、特有文化和審美方式的合成與結晶。

這種藝術上的自然交融發展不僅長期客觀存在,而且具有互納互促及共進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

火把節的課文,火把節的課文

來吧,到我們大涼山來吧,來和我們彝家人一起歡度火把節!我為你砍好了蒿枝,我為你扎好了火把,我要帶著你滿山遍野地奔跑。我為你準備了彝家姑娘最喜歡的彩衣和頭帕,我為你準備了彝家小伙兒最喜歡的披氈和花包,我一定把你打扮成天底下最漂亮的人。我為你殺好了雞鴨,我為你宰好了牛羊,我為你買來了美酒和水果,我願陪你...

火把節之歌裡為什麼要寫火把節的由來

一 既然要描寫火把節之歌,就要交代火把節是什麼,要具體介紹這個節日的話,就必須把這個節日的由來寫明白。這就是為什麼要寫火把節的由來的原因。二 火把節之歌 是王充閭寫的一篇散文,文章介紹了火把節的由來和火把節的盛況,尤其對火把節盛況的描寫引人入勝,讓人彷彿身臨其境。三 火把節之歌 作者王充閭,筆名 汪...

《火把節》摔跤片段詳寫,《火把節》摔跤片段詳寫300字

一年一度的火把節到了,我很高興。因為,今天爸媽要給我做好吃的,晚上還要帶我到體育館參加火把節的各種活動。大多數民族的火把節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活動。我們景東縣的主要活動是跳三跺腳和撒火把。聽老一輩的人們說,火把節還有傳說呢!從前善神阿番偷開天門,灑下五穀,使人的幸福生活超過天上。天神見了大怒,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