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在水中建橋墩,是道橋工程中的乙個關鍵步驟,也一直是乙個難點!
一般常見的是做圍堰,這是道橋工程的乙個施工手段,即將水攔住或在部分位置攔住,用鋼模或壩圍起來,在其中抽乾水,然後進行施工。
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現在有專門用於水下施工的混凝土,可免去做圍堰的程式。先紮好鋼筋籠,沉入水中,再由幫浦管直接伸入水中,在水中實行澆注振搗等工藝!
(補充:樓主你說蕪湖長江大橋的內幕,我是不知道,不過我確實是聽說過有人被活活埋進去的,這聽起來很恐怖很不人道,但現在的建築施工就是這樣,非要有人進去探查,沒有辦法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注意安全減少人員**!)
祝你成功!!
2樓:匿名使用者
圍堰,沉井,把水抽乾了先.再建
3樓:匿名使用者
3樓說的對的,現在基本都是直接在水中做的.
長江大橋的橋墩是怎麼建造得?
4樓:匿名使用者
江橋橋墩不但要打到江底,而且要打過江底,打到「硬」地基上。
一般建築方法是用「圍堰法」,即將需要打橋墩的地方修築「圍堰」,然後將「圍堰」內的水抽淨,後面就和陸地上打橋墩的方法一樣了。
深水橋梁基礎,一般採用鑽孔灌注樁.深水區水上鑽孔,一般採用 船.鑽機固定在 船上, 船則由巨錨加纜索固定.
根據測量定好鑽孔位置後,沉入鋼質護筒,起到定位和隔離海水作用,然後下入鑽孔鑽具,進行鑽孔成孔,成孔過程一般採用泥漿護壁,成孔後下鋼筋籠,水下灌注混凝土,形成高樁,然後再進行高樁承臺施工,水上橋墩就成了.
水中的橋墩都是怎麼澆築的?
5樓:群英鬥將
水中的橋墩的澆築方法:
1、先做乙個密封的圍堰籠子下到水裡,沉好後將其中的水抽乾(水會不斷的滲,施工期間要一直抽水)。
2、在籠子中施工。打地基,下鋼筋籠子,注水泥,等橋墩基座水泥凝結穩固後撤掉圍堰籠子,繼續上面的施工。
淺水內採用圍堰截水修築平台,在平台內下放鋼護筒至河床底部,然後打墩樁,或開挖圍堰內的土方,澆築混凝土基礎,最在基礎上修築橋墩.深水內採用修建鋼平台高出常年最高水位,最利用鋼導樁下放鋼護筒至河床內,或採用混凝土沉井下放至河床底,底部進行水下混凝土密封,然後鑽樁澆混凝土出水面,最接橋墩。
6樓:
1.先做乙個密封的圍堰籠子下到水裡,沉好後將其中的水抽乾(水會不斷的滲,施工期間要一直抽水);
2.在籠子中施工。打地基,下鋼筋籠子,注水泥,等橋墩基座水泥凝結穩固後撤掉圍堰籠子,繼續上面的施工。
7樓:匿名使用者
先下沉管,再插導管,混凝土沿導管下至水底部,下混凝土料,下去的混凝土將管內水擠出;導管慢慢上提,直至混凝土澆灌到頂。
8樓:匿名使用者
記得採納哦,先打樁(打洞),然後就是用鐵皮裹起來隔開水,在抽乾水,安裝好鋼筋,然後澆築混凝土,就成了
9樓:匿名使用者
淺水內採用圍堰截水修築平台,在平台內下放鋼護筒至河床底部,然後打墩樁,或開挖圍堰內的土方,澆築混凝土基礎,最在基礎上修築橋墩.深水內採用修建鋼平台高出常年最高水位,最利用鋼導樁下放鋼護筒至河床內,或採用混凝土沉井下放至河床底,底部進行水下混凝土密封,然後鑽樁澆混凝土出水面,最接橋墩.
呵呵!再來看篇大文章哈!!
南京長江大橋
2023年,我國建橋戰線的一部分職工、幹部,剛剛經過建造武漢長江大橋和白沙沱長江大橋的鍛鍊,又投入了建造南京長江大橋的戰鬥。他們在***、***和***的親切關懷下,經過近9個年頭的艱苦奮鬥,終於在2023年12月28日勝利建成了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是一座鐵路、公路兩用雙層橋梁。鐵路橋面全長6772公尺,公路橋面全長4588公尺,江面正橋十孔,長1576公尺。橋身從水下最深基礎的基底到橋頭堡頂端,高140餘公尺。
10孔鋼梁中有9孔跨徑各長160公尺。是我國當時規模最大、跨徑最長的一座大型橋梁。下層可供兩列火車對開,上層可供4輛大型汽車平行行駛,橋下可通航長江上最大的輪船,構成乙個東西南北四達的、大交通量立體組合體系。
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是我國橋梁史上光輝的一頁。它說明:我國人民從此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和材料、裝置,擔負起在祖國的任何大江大河上建造大型現代化橋梁的任務。
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橋梁工程受到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各方面條件的限制,一直停留在主要利用人力、簡單裝置和天然材料進行架橋的水平,只能在較淺的水域建造較小跨徑的和承載能力較低(石拱橋除外)的橋梁。南宋時期始建的漳州虎渡橋,造橋者想在擴大石梁的跨徑方面有所突破,在最大的橋孔上架設約6尺寬、5尺厚(當地人稱一扁擔厚)的3根大石梁,每根石梁估計重達200噸,實屬前所未有,因而曾有「江南橋梁,虎渡第一」的稱譽。但它的跨徑,也只達到23公尺左右,而且因為自重過大,其靜重彎矩所產生的拉應力估算達每平方公分50公斤,已接近極限強度。
經過較長時間的風雨浸蝕,就由於自重大將石梁折斷。在基礎工程方面,古代橋工所受到的條件限制更其嚴酷。廣東潮安的廣濟橋,根據解放後勘探部分橋址,在水下25公尺深處發現有橋基殘石,這可能是古橋中最深的橋基了,但因為橋墩基礎深,墩身勢必肥大,以致在東西兩端部分橋墩建成後,阻水面積就達到40%以,使中間一段的水中墩再也無法建造起來,長期以來只能靠浮橋濟渡。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如像長江、黃河這樣的大江大河上,就一直未能建成過永久式的橋梁。直至近代,黃河上架起了幾座「洋橋」,但長江天塹仍未被突破。新中國成立後,於2023年建成了武漢長江大橋,從此天塹變通途,為我國架設大橋工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而南京長江大橋,則是我國第一座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和材料、裝置建成的特大型現代橋梁。
在南京長江大橋工程中,我們的建橋技術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在基礎工程方面。南京長江大橋建造之前,錢塘江大橋的橋墩基礎最早達到了近50公尺的深度。而南京附近的長江,水深限有三四十公尺,水下的泥沙覆蓋層則更厚,江底岩層情況又極複雜。
過去,有些國家的橋梁專家曾經斷言:在南京長江上造橋,基礎工程這一關就過不了。但這過不了的一關,我國的建橋工人和科學技術人員終於闖過來了。
9座橋墩基礎,根據不同的水文地質情況,分別採用了幾種型別的管柱基礎和沉井基礎。其中一種浮運薄壁鋼筋混凝土沉井基礎,平面大小為400餘平方公尺,高55公尺,相當於乙個籃球場那樣大,1座14層樓房那樣高,有20000多噸重,下沉的深度達到水下70餘公尺。這樣乙個龐大的結構物,除它的底節是在鐵駁船上製作外,其餘部分都要在墩位附近的江水中,在始終保持半浮半沉的狀態下,進行拼裝澆築工作。
在基礎澆固於岩層之前,還須進行大量清基工作,乙個基礎清除的風化巖和新鮮岩石達1400餘立方公尺,用吸泥機吸出的最大石塊重達60餘公斤。根據過去經驗,要在深水下進行這樣大量的清基工作,一般要採用沉箱基礎(因在沉箱內可用人工操縱清巖機械進行清巖),但沉箱基礎的深度,在一般情況下只能達到40公尺左右,再深就要危及工人操作安全。我們現在所採用的這種新穎巨型沉井基礎,是這一型別基礎工程的一項重大突破,當時在國外尚屬少見,在我國橋梁工程中,則是乙個創舉。
大橋工程對我國架橋裝置、材料的製造、生產,也是乙個促進。例如,在建造武漢長江大橋期間製成的震動力120噸的打樁機,當時在世界上是最大的。在南京長江大橋工程中,為了下沉更大的管柱基礎,又設計製成了震動力為250噸的打樁機。
為鑿岩用的大型鑽機,在武漢長江大橋工程中,用的是3~4噸重的鑽頭;在南京長江大橋工程中,則裝備了7噸重的大鑽頭,這在當時國內也是第一次製造使用。特別應該提到的是,我國鞍鋼工人為南京大橋煉製出了一種高強度合金鋼。這種鋼每平方公釐能經受33~35公斤的拉力,強度比武漢長江大橋用的鋼材提高了30%,為我國架設大跨徑鋼梁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使我們徹底擺脫了大型鋼梁用材依賴國外**的局面。
某年9月,長江秋洪暴漲,江面颳起了六七級大風,風吹浪打,使大橋工程頓時處於極困難的境地。這時,某乙個橋墩的浮運薄壁鋼筋混凝土沉井基礎剛拼裝完第五節,已築10餘公尺的高度(入水深14.2公尺),為固定沉井位置而設定的部分邊錨(多為25噸重的混凝土錨)突然被湍急的江水破壞,總重近7000噸的沉井開始連續不斷地擺,擺動的最大幅度達30°。
在擺動過程中,先後拉斷了十幾根錨索和一根鋼絲繩纜索。沉井隨時都有被顛覆淹沒的危險。
橋梁工程、尤其是跨越大江大河的橋梁工程,在風浪侵襲下出現不同程度的險情是常有的。因此古代一位詩人曾在詩中寫道:「世無剛者橋難成」,用來讚美造橋者和大自然作鬥爭的剛強性格。
南京長江大橋工程中這種巨型沉井的施工,正常條件下,已是困難重重,現在出現這種中外造橋史上罕見的險情,對廣大橋工人員確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這時,在領導機關的緊急部署下,全國各地有關單位也都動員起來,把搶險所急需的各項物資,通過火車專列、運輸船艦、軍用民用飛機等,源源運到工地,迅速加強搶救的物質力量。工地上,各級領導親臨第一線,廣大工程人員甚至職工家屬也都積極投入搶險戰鬥。拋錨工人風雨無阻,夜以繼日地為沉井補錨固定。
沉井頂部的吊裝工人,冒著被拋入江水的危險,堅持在吊機上緊張操作。當為沉井施工輸電的水中電纜被扭斷的一瞬間,電力工人劃著小划子,頂風鑽浪駛近水上配電房,及時接通電源,保證供電。技術人員根據工程險情的發展變化,不斷改進搶險技術措施。
工地上下,真正做到了力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齊心協力抗秋洪。
對於沉井的擺動,開始曾試圖用絞緊錨繩的辦法制止它,但錨繩隨緊隨斷,說明單純依靠絞緊錨繩不能制止沉井的劇烈擺動。後來又用2艘數千噸的船隻制擺,也未奏效。經過研究改進,最後採用平衡重止擺,才逐漸制止了沉井的擺動。
平衡重止擺的方法是:在沉井兩側的浮船上放置平衡重,用鋼絲繩把平衡重與沉井聯絡起來;沉井在擺動中提公升平衡重,使沉井擺的動能轉化為平衡重的位能,再用捲揚機將平衡重重新放回船麵;這要反覆操作,讓擺動的動能逐漸消耗在無數次地對平衡重的提公升中。經過一段時間,沉井擺幅顯著減小,再配合逐步絞緊錨索,沉井開始穩定下來。
沉井下沉到岩面後,必須首先清除風化巖和部分新鮮岩塊,使沉井嵌進新鮮岩層,才能澆灌封底混凝土,把沉並和岩層連成堅實的整體。這個清基工作應做得很徹底,因而,在使用各種機械裝置完成清基工作後,還需通過潛水員下潛進行檢查。這裡,又遇到了深潛水的難題。
根據過去的潛水資料,用普通潛水裝置,下潛到45公尺是一條警戒線。潛水深了,在深水的高壓作用下,將引起潛水員各部分器官機能的不適應,產生高壓病。同時,**潛水員吸入的高壓空氣中氮氣含量的增加,又會產生氮氣麻醉。
潛水員出水時,需進行工人減壓,如減壓不當,又要引起關節痠痛等減壓病。高壓病、氮氣麻醉、減壓病,這是用普通潛水裝置深潛水時的3大難題。下潛超過45公尺,甚至會導致潛水人員知覺失靈,危及生命安全。
我們建橋隊伍中的潛水工班同志,在深潛水之前,他們進行了加壓和減壓鍛鍊。加壓和減壓是在乙個密封艙內進行的。進行這種鍛鍊時,密封艙內溫度有時從40℃以上驟然下降到0℃以下,就像從煉鋼爐旁突然進入到冷凍庫。
忽冷忽熱,加上氮氣麻醉的作用,使人極其難受。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終於為深潛水作好了充分準備。
同時,領導部門進行了一系列組織工作和物質準備,規定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和醫療保障措施。要求此次潛水作業除必須遵守常規操作規程外,還按現場具體情況,制訂了各種補充規定,使全部工作處於嚴密的科學管理之下。例如,對潛水人員,他們每次下潛的部位、任務和操作方法,在水底停留的時間,上公升出水的速度,出水後12小時內的活動範圍,以至下潛前和下潛期間的生活習慣(忌煙、酒和濃茶)、飲食營養等等,都有周密的規定,要求嚴格遵守。
在這樣周密準備和嚴密的技術操作管理下,潛水英雄們在深潛作業中,安全突破了45公尺「警戒線」,在水深60~70公尺範圍的江底,摸遍400多平方公尺沉井基礎底部的每一寸的地方,用特製的鋼尺測量了370多個測點,查清了基岩清除情況。同時,總共有207人次下潛,在江底停留時間累計達2291分鐘,卻未發生過一起減壓病事故或其他危害潛水員身體健康的事例。他們用普通的潛水裝置,創造了潛水史上的奇蹟。
大橋通車以後,經過了大自然的初步考驗。2023年6月,南京地區發生了一次40年來少有的颱風,颱風中心風力在12級以上,持續了1個多小時。又經歷了一次**餘震。
颱風和**過後,對大橋作了一次全面檢查,檢查結果證明,大橋的工程質量是經得起考驗的。現在,在大橋上已安置了12套先進的強震加速度儀,用來觀測**時的地面運動和各類建築物的**反應。
南京長江大橋使津浦、滬寧、寧蕪鐵路連成一體,南來北往的客運列車通過長江天塹的時間,由過去用火車輪渡的1.5小時左右,縮短為2分鐘;貨運列車在以往用火車輪渡時,需要先後在南京站和浦口站兩次編組,共需9小時以上,現在只需在南京站一次編組,時間僅3小時左右。它還把長江南北的公路網貫通起來。
這就大大加強了華東沿海各省、上海市與首都北京、華北、西北、東北的交通運輸聯絡,加強了華東各省長江南北地區的聯絡,有力地促進了城鄉經濟發展和物資交流,對加強我國無產階級**的物質基礎起了明顯的作用。
重慶長江大橋的介紹,重慶長江大橋簡介
重慶長江抄大橋,又名石板坡襲長江大橋,位於重慶渝中區石板坡和南岸區黃葛渡立交之間,屬於t型剛構橋,是橫跨長江的第一座公路大橋,也是重慶主城區在長江上的第一座橋梁,帶動了重慶市的經濟同步發展,已成為重慶的著名景點之一。新建成的重慶長江大橋複線橋,為提高重慶長江大橋的通行能力和改善重慶長江大橋通行壓力以...
南京長江大橋是哪年建造的,南京長江大橋有多少年歷史建於什麼時候
南京長江大橋始建於1960年1月18日,1968年9月鐵路通車,12月公路通車。1968年9月30日,鐵路橋先行通車,1968年12月29日,公路橋竣工通車 南京長江大橋是前很多年建築的,質量真是沒個說外觀也很漂亮 南京長江大橋有多少年歷史?建於什麼時候?截止到2018年南京長江大橋有50年的歷史了...
南京長江大橋的介紹我想知道南京長江大橋的詳細介紹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和浦口區之間,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 公路兩用橋梁。在中國橋梁史乃至世界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 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之一,中國橋梁建設的重要里程碑。1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國東部地區交通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