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漫閱科技
構圖是物體空間的組織安排和取捨。中西方繪畫在構圖上不太相同,西方繪畫是版嚴格的、一瞬間的權、固定的焦點透視,而中國畫卻是不嚴格的、不受時空限制的、移動的散點透視。
焦點透視是科學性的。例如照相,固定一點,焦距對準的地方清楚,焦距以外的地方模糊。而散點透視卻是在不固定的立腳點作畫,不受固定視域的侷限,把見到的和見不到的統統攝入畫面,這樣反而可以隨畫家表情達意的需要和感情的流動,造成流動性的、時空交錯的畫面。
中西方繪畫差異比較
2樓:魯泰物礦網
中西方繪畫的最大的差異是:東方偏向寫意,西方偏向寫實。
繪畫理念上:西方繪畫注重思維,東方的繪畫更加注重情感。因此,西方繪畫再現性強,形象逼真,具有更高的認識價值;而中國的繪畫表現性強,抒情味濃,更加注重情與理的統一,詩與畫的結合。
繪畫透視上:這是最根本的,中國繪畫在創作上重視構思,講求意在筆先和形象思維,注重藝術形象的主客觀統一;而西方繪畫著重於焦點透視,比較客觀科學地體現了物體的外觀,真實客觀是其主要特點。
繪畫工具:繪畫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繪畫的差異。毛筆、紙張、繪畫顏料可謂獨樹一幟,更生動地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型,當然,當時整個西方社會的工藝水平也是很高的。
中西繪畫都反映生活的真實,但方式不完全相同。西方繪畫像戲劇電影一樣,是通過逼真的外在形象來表現生活內在本質的真實;東方繪畫像中國的戲劇一樣,是通過近似的外在形象來表現生活內在本質的真實。
中西方繪畫藝術猶如兩座形貌各異的山峰,雖然同樣具有令人回味無窮的藝術感染力,但卻各成一體。在全球一體化的這一特定歷史時期,中國繪畫藝術與西方繪畫藝術之間的交流也日漸密切。
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中西藝術內在本質的差異。也許正是中西方對待自然態度的不同使中西繪畫放生了如此大的差異。
儘管它們有著很大的不同,但當今社會都是各取所需,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審美觀,有著不同的愛好,因而他們選擇的畫風也不同。
3樓:東崑崙時代
繪畫理念上:西方繪畫注重思維,東方的繪畫更加注重情感。因此,西方繪畫再現性強,形象逼真,具有更高的認識價值,而中國的繪畫表現性強,抒情味濃。
在西方,哲學對藝術的影響極大,科學與繪畫關係密切,哲學的頭腦和科學的素養使得畫家養成以準確的頭腦去觀察自然,以清晰的幾何學、邏輯學的方法去分析自然,再現自然。而中國繪畫更加注重情與理的統一,詩與畫的結合。
繪畫透視上:這是最根本的,中國繪畫在創作上重視構思,講求意在筆先和形象思維,注重藝術形象的主客觀統一。
造型上不拘於表面的肖似,而講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和「不似之似」,在透視上將焦點(一點)透視與散點(多點)透視結合;而西方繪畫著重於焦點透視,比較客觀科學地體現了物體的外觀,真實客觀是其特點。
繪畫工具:繪畫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繪畫的差異。毛筆,紙張,繪畫顏料可謂獨樹一幟,更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型,當然整個當時西方社會的工藝水平也是很高的。
西方人文在文藝復興時期,思想波瀾起伏,海納百川形成了眾多的藝術風格,功不在風格多少,而在於這一風氣帶動了人們的思想,不段的創新;
反觀中國古代,由於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思想統治,迫使人們在一定框架中,不對君王,只對青山綠水,千年時間造就了中國畫的輝煌,但也限制了中國繪畫新時代的發展。
當然在明清兩代發展起來的工筆繪畫,在一定意義上也偏重了西方繪畫的焦點透視(工筆建築要稍少一些)。
總的來說,中國繪畫講究的是意境,畫面的構圖可以北地之山,南河之水,成竹在胸,山林水樓,人物花鳥,增減不在話下,而西方繪畫造型嚴謹,焦點透視決定了其在構圖上有所限制,但也更體現了西方繪畫方寸之間的精工細。
4樓:
對於中國古典繪畫與西方傳統繪畫的區別來說,主要表現為下面四個方面:
1. 繪畫工具材料的不同
中國繪畫往往採用中國特製的毛筆、墨或顏料,在宣紙或絹帛上作畫。中國畫運用鉤、勒、點等毛筆的不同技法,是中國畫表現出無窮變化的線條情趣;且以墨代色,使墨色產生豐富而細微的色度變化,也就是「墨分五色」。
歐洲傳統油畫是用油質顏料在布、木板或厚紙板上畫成,其特點是油畫顏色豐富、鮮豔,覆蓋力強,能夠充分表現物體的質感,使繪畫物件顯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
2. 造型語言的不同
中國畫以線造型,線條中充滿運動節奏美感。注重墨在空間處理上將不同時間、不同角度觀察物件獲得的形象特點有機結合起來。而歐洲傳統油畫以明暗色彩為造型手段,立體感強、光感強、質感強烈。
油畫客觀性強,觀察細緻表準確,給人以強烈真是感。
西方是定點寫生按焦點透視法描繪所見物象,偏重於對客體的描繪和對本體畫面的構建。其利用色彩的變化,明暗對比,近大遠小的焦點透視,在二維空間產生三維真實的幻象。
3. 審美價值的傾向不同
在審美傾向上,中國古典繪畫則更加重視物象內在精神和作者主觀情感的表現。中國繪畫尚意,中表現、重情感,中國古典繪畫根基於中國民族的基本哲學,即《易經》的宇宙觀。以「天人合一」為其追求的至高境界。
顧愷之「傳神論」的提出使中國畫從一開始就以「神」為中心,而以「形」為表現「神」的一種手段。「以形傳神」成為中國繪畫之要義,千古不易。
在歐洲傳統油畫中更加重視物象形貌逼真的再現。歐洲傳統油畫尚形,歐洲傳統油畫中再現、重理性。歐洲傳統油畫根基於「模仿自然」於「和諧的形式」的藝術觀念,其意境淵源基礎在於古希臘的雕刻與建築。
其宇宙觀點仍是「人與物」、「心於境」的對立相視。 總之,兩種畫是兩種理念的主導。
4.筆情墨趣與光影韻律不同
中國繪畫講究「筆精墨妙」,用筆要求筆力深沉,力透紙背,講究「骨法用筆」;用墨主張以墨為主,以色為輔,講究「墨分五色」。所謂「墨分五色」就是以水調節墨色的濃淡乾濕,焦、濃、重、淡、清的墨色變化十分豐富,雖然不是五彩繽紛,卻極為典雅穩重。
中國畫主張以墨為主,以色為輔,但並非輕視色彩。中國畫古稱「丹青」。尤其唐宋時期的工筆重彩畫,設色濃麗,艷而不俗,體現了極高的色彩技巧。
然而宋元以來,隨著文人畫的興盛,水墨寫意畫漸漸躍居前列,成為主流,文人畫家們崇尚墨分五色,在黑白的氤氳變化中,表達胸中與天地一致的蒼茫之氣。
西方繪畫重視色彩的運用,以光影韻律為其形式美特徵,追求真實感、立體感、節奏感、明暗光影感。光的具體化就是色彩,色彩不僅是最重要的造型手段,而且也是最重要的表現手段。西方繪畫色彩豐富,畫面效果強烈、醒目。
西方畫家著重於色彩知識的把握,通過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對比色、鄰近色的處理,以及畫面上色調的深淺變化,表現物象的凹凸效果,增加畫面的體積感、光感和空間感,從而使物象體現出厚重感和質感。
5樓:嬉的夢想
1.中國繪畫是在「寫",表現精神、偏抽象,而西方繪畫是在 「仿」,描摹、仿造 事物,偏具象。這也是中西方繪畫的最大差異。
2.中國畫重視藝術與自然的關係,強調「以形寫神」,講究意境、神韻;散點透視。西方則凌駕於自然之上,採用的是焦點透視,重寫形。
3.中國畫與詩有相通之處,因而推崇「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即「詩情畫意」,而西畫則不然。重形似、重再現、重理性、重時空、重光色效果。
4.中國繪畫描寫的是心靈的故鄉,西方繪畫描寫的是生命的家園。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繪畫的緣起
中國繪畫的緣起,可追溯到大約1萬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那些刻在岩壁和獸骨上的花紋、描繪在陶器上的紋樣、畫在地面和牆壁上的人和動物形狀等,雖然粗獷、稚拙,但已具備了在平面空間展示形象的基本效能,可視為中國最早的繪畫藝術。
據記載,周代已有歷史人物的畫像,春秋時期已有大型壁畫。從出土的青銅器紋飾、漆器彩繪和楚墓帛畫可看出在春秋戰國時期以線造型的特色已初步形成。秦漢時期的繪畫藝術已十分發達。
既有壁畫又有肖像畫,既有歷史畫又有神怪畫,題材多樣,種類不一,從漢墓出土的大量壁畫、畫像石、畫像磚、帛畫、漆畫等可睹當時繪畫藝術之風貌。
其壁畫造型生動洗練,用筆質樸簡率,在單純、稚拙的形式中表現出運動、力量和速度感,其畫像磚多為各種生活場面,造型誇張簡括,注意整體動勢的描繪。
其帛畫多富有浪漫性,如湖南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非衣帛畫,製作精細,造型準確,用線流暢而有變化,以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著色,至今鮮麗不變。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壁畫空前興盛。以敦煌莫高窟的壁畫數量最多也最精彩。
卷軸畫和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等士人畫家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繪畫進入了乙個新的更加自覺的理性階段。人物畫趨於成熟,準確的人體比例、優美的線描和深入的表情刻畫取代了漢代繪畫天真、稚拙、以動態傳情的特色。與此同時還出現了最早的山水畫,並產生了中國最早的獨立畫論。
隋唐繪畫仍以宗教題材為大宗。
佛教的盛行不僅為畫家們提供了施展創造才能的物質條件和觀賞群,還能確立畫家的社會地位,因之許多畫家都從事寺廟壁畫創作,大大提高了它們的藝術水平。與此同時表現世人生活的人物畫高度繁榮,將人物畫從南北朝的「跡簡意淡而雅正」推向了「細密精緻而臻麗」的境界。山水畫迅速發展,花鳥、鬼神、牛馬、屋宇等開始獨立成科,一時名家輩出,使唐代繪畫五彩紛呈,絢麗多姿。
五代兩宋時期的繪畫藝術進一步成熟和完備,登上中國古代繪畫的頂峰。寺觀壁畫衰落,世俗生活和山水、花鳥成為畫家們更加喜歡的題材。繪畫的教化功能被逐漸減弱,審美、寄情和娛悅功能則被空前看重。
文人畫家的湧現,使繪畫向詩歌汲取營養,更加注重詩情意境的表現。
在材料工具和技巧上更趨考究、精妙。水墨畫空前成熟,重彩畫更加工整細麗。總體看宋代繪畫更趨精緻、多樣化,並富於人情味的抒情性。
繪畫功能的轉變也使其創作與欣賞的結構發生著雅俗分流的變化。
元代知識分子的特殊境遇和文人畫思潮的擴大,使繪畫產生了時代性的轉折與變異,元畫以卷軸為主,且多用紙。紙能充分發揮渴筆的功能,遂使筆法空前豐富,與宋畫相比更能表現物象的多種質感和藝術家細膩的感受。
宋人崇尚以詩入畫,強調空間與情趣的變化。元人崇尚以書入畫,更強調筆墨情趣的形式感,從繪畫自身來看,元畫向著完滿性跨越了一大步。明清兩代山水花鳥畫更成大宗,宗教畫、人物畫愈加衰落。
明代山水畫壇畫派林立,進一步發展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風格。
明中葉以後,形成一股雅俗合流的勢力。著名畫家涉足文學插圖、年畫、稿本的創作,給繪畫藝術帶來了新的生機。清初社會矛盾空前尖銳,出現了四畫僧、四王、金陵八家等一大批傑出畫家。
突起了中國繪畫史上的又乙個高峰。
乾隆年間(1736~1796)揚州畫派和清末海上畫派的出現,使摹古之風甚盛的清代中、晚期畫壇又放異彩。雅俗合一之勢更加明顯。辛亥革命以後,在西方文化的衝擊與影響下,中國的繪畫在觀念與價值取向上都面臨著多種選擇的可能。
但為人生而藝術、把繪畫創作與現實功利緊密結合的大趨勢成為主要流向,寫實主義繪畫漸居首位。50年代以後,以徐悲鴻畫派與前蘇聯繪畫體系相結合為根基,為政治和為人民服務的繪畫大發展。80年代以後,中國繪畫更向著多層次,多型式發展,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
繪畫與設計的異同,中西方繪畫的異同點
準確的說設計與繪畫不屬於同一類別,但又不是完全沒有關係的,繪畫不包含設計,設計也不包含繪畫,設計是建立在一定的繪畫基礎上的。他們有交叉點,在設計的過程中會運用到繪畫的一些基礎東西,通過繪畫來表達設計的理念,但是繪畫不等於設計 設計要比繪畫更具理性 要懂更多 如果是環境藝術設計 就要知道設計原理 人體...
中西方繪畫在技法上有什麼差異,具體技法上,國畫與西方繪畫有何不同?
中國主要為國畫,以毛筆 中國畫顏料進行繪畫。講究皴擦 暈染等技法。西方繪畫以油畫為主,繪畫顏料油彩性較大,講究造型 筆觸 色彩。具體技法上,國畫與西方繪畫有何不同?中國畫與西方繪畫從本質上來說是一樣的,都是對於美學的追求,人文精神的體現和享受等。但是,由於中西方有著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構成了中西方繪...
比較你所熟悉的繪畫作品,舉例論述中西方繪畫的差異
選取西方來做比較,這樣的題目已經作濫了,應該換方向了 去 網上買吧!有人專門寫 賣!各種 都有,只要你提出要求!中西方繪畫差異比較 中西方繪畫的最大的差異是 東方偏向寫意,西方偏向寫實。繪畫理念上 西方繪畫注重思維,東方的繪畫更加注重情感。因此,西方繪畫再現性強,形象逼真,具有更高的認識價值 而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