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泥魚孟 siganus canaliculatus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藍子魚科
香港: 泥魚孟
中國: 長鰭藍子魚
台灣: 長鰭藍子魚、臭肚
棲息環境: 底棲。本種能容忍較混濁之海水。幼魚大群出沒於淺水內灣及珊瑚礁。
備註: 鰭棘有毒。三月至六月為產卵季節。性成熟體長低於18.5 cm (tl)。
坑鰜 plotosus lineatus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鰻鯰科
異名: plotosus arab, plotosus anguillaris, silurus lineatus
香港: 坑鰜
中國: 線紋鰻鯰
台灣: 鰻鯰
棲息環境: 礁石區。
備註: 第一背鰭及胸鰭具毒棘,含劇毒;曾有致命個案。五月至七月為產卵季節
雞泡魚 lagocephalus gloveri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四齒魨科
香港: 雞泡魚, 黃泡,青雞泡
中國: 暗鰭兔頭魨
台灣: 克氏兔頭魨
棲息環境: 底棲。
備註: 有毒。頭、肝、表皮、腸臟、卵巢及精囊均含有毒素,能引至中樞神經系統麻痺。
金鼓 scatophagus argus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金錢魚科
香港: 金鼓
中國: 金錢魚
台灣: 金錢魚、變身苦
棲息環境: 底棲。幼魚出現於淡水及鹹淡水,成魚出現於混濁淺水內海。
備註: 背鰭及臀鰭之鰭棘有毒。
白老虎 apistus carinatus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異名: scorpaena carinata, apistus alatus
香港: 白老虎
中國: 稜須蓑鮋
台灣: 稜須蓑鮋
棲息環境: 居於大陸架的軟質海底。
備註: 鰭棘有毒。
獅子魚 dendrochirus zebra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異名: pseudomonopterus zebra, pterois zebra, brachirus zebra
香港: 紅鬚魚、獅子魚
中國: 花斑短鰭蓑鮋
台灣: 斑馬紋多臂蓑鮋
棲息環境: 見於珊瑚、碎石或岩石質海底。
備註: 鰭棘有毒。
達摩毒鮋 erosa erosa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中國: 獅頭毒鮋
台灣: 達摩毒鮋
棲息環境: 底棲。
備註: 鰭棘有毒。
老虎魚 hypodytes rubripinnis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香港: 老虎魚
中國: 紅鰭赤鮋
棲息環境: 居於淺水石礁。
備註: 背鰭鰭棘有毒。
老虎魚 paracentropogon indicus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異名: hypodytes indicus
香港: 老虎魚
中國: 印度赤鮋
棲息環境: 底棲。
備註: 鰭棘有毒。
老虎魚 vespicula trachinoides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香港: 老虎魚
中國: 粗高鰭鮋
棲息環境: 居於岩石生態區的洞穴或遮蔽地方。
備註: 鰭棘有毒。
雙指鬼鮋 inimicus didactylus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中國: 雙指鬼鮋
台灣: 雙指鬼鮋
棲息環境: 礁石區。
備註: 香港在2023年首在赤洲首次錄得本種。背鰭鰭棘有毒。
單指虎鮋 minous monodactylus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中國: 單指虎鮋
台灣: 單指虎鮋
棲息環境: 居於大陸架的軟質海底。
備註: 鰭棘有毒。
日本鬼鮋 inimicus japonicus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中國: 日本鬼鮋
台灣: 日本鬼鮋
棲息環境: 底棲。
備註: 鰭棘有毒。
石頭魚 synanceia verrucosa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香港: 石頭魚
中國: 玫瑰毒鮋
台灣: 腫瘤毒鮋
棲息環境: 岩礁或珊瑚區,不遷移。
備註: 鰭棘有毒。具保護色和把身體藏於沙中。香港於2023年7月10日首次在西貢的青洲錄得本種。
石崇 scorpaena neglecta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香港: 石崇
中國: 穗鮋
棲息環境: 底棲。
備註: 鰭棘有毒。
石獅 scorpaenopsis gibbosa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異名: scorpaena gibbosa, scorpaenopsis gibbosus, scorpaenopis gibbosa
香港: 石獅
中國: 駝背擬鮋
台灣: 駝背擬鮋
棲息環境: 礁石區。
備註: 鰭棘有毒。
石獅 scorpaenopsis neglecta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香港: 石獅
中國: 魔擬鮋
台灣: 斑鰭鮋
棲息環境: 底棲。見於大陸架。
備註: 鰭棘有毒。
大口魚 trachicephalus uranoscopus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鮋科
香港: 大口魚
中國: 鰧頭鮋
台灣: 鰧頭鮋
棲息環境: 底棲。
備註: 鰭棘有毒。
黃鯆 dasyatis akajei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土魟科
香港: 黃鯆
中國: 赤魟
台灣: 赤土魟
棲息環境: 底棲。
備註: 尾棘有毒。
牛鰍 platycephalus indicus
此主題相關**如下:
科: 牛尾魚科
異名: platycephalus insidiator
香港: 牛鰍,沙鰍
中國: 魚(甬)(印度魚(甬))
台灣: 印度牛尾魚
棲息環境: 底棲。見於近岸沙泥底。
備註: 牛鰍魚本身沒有毒鮨毒棘,但它的鰓蓋邊綠非常鋒利,如給割傷後很難埋口,所以要小心。
哪些海魚是有毒的?
2樓:菠蘿
上次去海邊漁排釣魚,不小心被泥猛刺中大拇指,那種酸爽滋味至今還記憶猶在,朋友說撒泡尿就可以解毒,但現實中我們釣到海魚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所以需要萬分小心解開魚鉤,不然就有生命危險哦!
海釣常釣到的毒魚、毒物及危險魚種,磯釣時,有時也會釣上毒魚,所以需要特別小心處理,一不小心,小則刺傷引致刺痛,嚴重甚至要送往醫院救治。另外,有些魚種雖然無毒,但在處理時同樣要注意和留心,它們部份魚種擁有強而有力的嘴部,解鉤時如果不小心,牠們的嘴部和牙齒足以將釣人的手指咬傷甚至咬斷。擁有極尖利牙齒的魚種,都建議大家剪線或使用器具幫忙。
而部份魚種則擁有極為尖利的背鰭和側鰭。所以釣友都應該懂得判別,必須認清該魚獲是否有危險才解勾。
高度危險魚,嘴上和邊有觸鬚,身體兩旁有橫間紋,其背鰭及胸鰭頭節上有毒刺,其毒刺所分泌的毒液含有鰻鯰神經毒和鰻鯰溶血毒,其毒性很強,輕則可使被刺的部份長時間痛楚,其間肌肉受到很大傷害,會引起長達48小時以上的抽痛、痙攣及痲痺等症狀,甚至引起破傷風,是危險的海洋生物。
石崇又名「石頭魚」屬毒魚由魚族,學名「玫瑰毒魚由」,因其像玫瑰花一樣長有刺,且有毒,故而名之。石頭魚分布很廣,在任何海域都有,但以熱帶及鹹淡水交界為多。香港海域亦有石頭魚出產,又名「石崇」。
石頭魚形狀恐怖,體貌甚醜陋,活像一塊石頭,蟄伏在海底石堆中,不易被發覺,平時很少活動,靠捕食游近之生物為生。石頭魚背部有幾條毒鰭,鰭下生有毒腺,每條毒腺直通毒囊,囊內藏有劇毒毒液。當被毒鰭刺中,毒囊受擠壓,便會射出毒液,沿毒腺及鰭射入人體。
被刺者馬上苦不堪言:初則痛不欲生,傷口腫脹,繼而暈眩,抽筋而至休克,不省人事,失救者更會死亡。非常可怕!
如不幸被刺中,最好是從速送往醫院急救。
【河豚又稱「雞泡魚」,含毒性極強的河豚毒素,河豚毒素耐熱,一般烹調溫度無法將其去除,鹽醃或日曬也不能破壞。它的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的1250倍。是屬於國家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春、夏季,是河豚魚產卵的季節,毒性也最強,更容易出現中毒。嘴部肌肉發達,門齒鋒利,食後必可致命。
泥猛又名褐籃子魚,俗名:籃子魚、泥猛、臭肚、象魚、雉魚、羊嬰、娘咼(閩南叫法),生息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礁石和珊瑚中。喜食海藻、海中浮游生物和附著物,故肉質有獨特風味。
垂釣時以晴天小浪水清澈為理想條件,上魚時要小心臭肚的毒刺,避免被扎,刺到使人感到劇痛。解毒簡單方法是把自己的尿液直接灑在刺傷處即可(老漁民教的屢試不爽).......
金鼓魚屬廣鹽性魚類,受驚嚇會發出「嘓嘓」的叫聲。體色常因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時深或時淺,特別漂亮。雜食性,以藻類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
金鼓魚背鰭的前10個鰭條有毒腺,被其刺中就會紅腫而且疼痛難當,捕捉時要小心。
老虎魚為毒鮋科鬼鮋屬的魚類,分布於朝鮮及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各近海內以及廣東北海等,屬於近海底層雜魚。體色隨深度不同而異在近岸淺水區呈黑褐色;在外海深水區呈紅色或黃色。體長可達200公釐。
初夏產卵。鬼鮋卵浮性。因鰭棘端部具膨大囊狀毒腺組織,毒性強,被刺後劇烈陣痛,有時持續數天,故有「海蠍子」,「虎魚」等名稱。
油錐魚身長且扁,沒有胸鰭,腹鰭。鰭上亦沒有棘。多出沒於溫帶水域。
油錘以食其他魚和無脊椎動物為生。在日間,多會躲在石隙中,只會到晚上才出來活動。油錐性格兇惡,一旦被騷擾即會作出攻擊,因此處理此魚時要加倍小心。
傳說釣到三條油錐附近必有一屍!」釣魚的朋友可要注意了!
一般魟魚尾柄上通常有1~3根毒刺,必須要特別小心。一旦不小心被它掃起來刺到,會引起紅腫發燒,毒性很高,傷口會極度痛楚,甚至喪命,所以漁民一旦捕獲它們常先把它的尾巴剁掉。潛水人員在沙泥底活動時也要小心不要踩到隱身躲在沙地上的魟,或是故意去逗弄和激怒它們。
獅子魚性格兇猛,喜食小魚、蝦、蟹,通常棲息於岩礁洞穴或岩壁的陰暗面,伸張各鰭來保護自己,以夜間活動為主。由於背鰭、胸鰭均有毒棘,尖銳能分泌劇毒,被刺傷者會極端疼痛、紅腫、發燒,嚴重者能致命。
體色呈藍色尾鰭分*,頭平扁,有三對須,背鰭前緣和胸鰭皆具有毒刺,被刺後傷口感覺如火燒,若釣得必需要棄之。可以食用,但是肉不好。潯仔魚是煮紅紅糟最佳魚,不能隨便浪費海洋資源哦!
帶魚是深海魚還是淺海魚,深海魚與淺海魚的區別
帶魚是深海魚類,帶魚分布比較廣,主要分布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國沿海各省均可見到。中國沿海的帶魚可以分為南 北兩大類,北方帶魚個體較南方帶魚大,在黃海南部越冬,春天遊向渤海,形成春季魚汛 秋天結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魚汛,南方帶魚每年沿東海西部邊緣隨季節不同作南北向移動,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
幾種常見食用海魚的營養,常吃的海魚有哪些
馬鮫魚 俗名 鮁 b 魚 竹鮫 鮐 t i 魚 青鑽魚 青佔魚 秋刀魚 小黃魚都是很有營魚的海魚。小銀魚體透明。純淡水種類,生活在水體中上層。以浮游動物為食。繁殖期3 7月,在湖邊水草叢生地區產卵。個體小,繁殖力強,數量較大。味鮮美,經加工鮮凍,或曬成魚幹暢銷國內外。分布於長江中 下游及附屬湖泊。富...
這是什麼海魚,請問這是什麼魚,是海魚還是
鮐鮁魚學名 s ber japonicus 鯖亞目 s broidei 鯖科 s bridae俗名花輝 青輝 青花,是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鯖科的其中一種。專經濟屬型食用魚。鮐魚與鮁魚的主要區別在於鮐魚體形短粗,身上有青綠色的花紋,而鮁魚則細長,身上青黑色,有不多黑色斑點。鯖屬 s ber 鮁魚,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