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與外國學生有那些差異,中國學生與外國學生有什麼不同

2021-03-04 07:28:01 字數 1419 閱讀 6795

1樓:匿名使用者

主動性和動手能力有很大的差異!

下面是例子:

在京舉行的以「科學、青年、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青年科學節上,有1200多名境內外代表參加,成員以14~18周歲的青少年學生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中外學生在細節上的碰撞,卻從開幕式就看出來了。

這些細節上的差異,其實正是中國教育與外國教育本身的差異所在。中國代表團選拔的學生代表,自然都是品學兼優生。但這些孩子正缺乏來自紐西蘭的少年史蒂文那樣的儉樸意識、環保理念以及愛父母的習慣。

史蒂文的手機是白屏、相機也是十幾年前的老款,鞋墊開裂了,背的書包用了好幾年,參賽作品是用廢品製造出來的,吃剩下的東西,也都放在書包裡下次再吃。閒逛時,看見外面有垃圾,都撿起放在書包裡,拿到宿舍才扔進分類垃圾箱裡。 到燕莎**買東西時,史蒂文只給父母買了禮物。

中國的孩子當然用的是彩屏手機,穿著打扮肯定很酷很光鮮。因為他們與國外小朋友在一起,代表著中國的形象,即使家境不好的,家長也一準省吃儉用給孩子置辦一套好行頭。在我們的理念裡,穿著裡面有政治。

中國少年環保意識的匱乏亦非一日之寒,改變平日隨手丟垃圾的習慣似乎成了老大難。具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的國度,如今,也到了需要重新學教的階段。

其實,即使在學風等方面中外少年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異。 青年節學生論壇開始前一段時間,大部分中國學生到了教室,就趴在桌子上打瞌睡;而史蒂文似乎對教室充滿了好奇,到處張望,尤其對課桌上的插座產生了興趣,研究了半天。討論會上,中國學生一般都是拿著稿子從頭唸到尾,有的甚至還準備了中英文雙份的材料,而很多外國學生連一張稿子都沒有準備,他們說,稿子都在腦子裡。

別人作報告時,外國學生都會盯著講演者,聽得很認真,時不時地點頭或提問,與講演者形成很好的互動。可中國學生都在做自己演講前最後的衝刺。這種自顧自的交流心態,不僅表現了中國學子對於他人缺乏應有的尊重,缺乏溝通的慾望,同時也缺乏溝通的技術技巧。

而中外學生在科研上的差距,或許更是值得省察的核心。美國學生的科技創意,往往建立在實際生活中,他們的創意隨著時代變化,比如在營養學話題上,有的美國學生已經**到了微觀營養方面,在考慮食物廢棄後的分解問題。中國學生的創新,與幾十年前沒有太大變化,仍舊建立在科幻**上,比如在月球上建房子等等,都是老調重彈,沒有任何新意。

中國孩子理論知識豐富,外國孩子則更注重發明創造的實用性,動手能力強。

當然,不能全怪孩子們。因為在中國,科技教育只是一味地強調科學知識的灌輸,而沒有太多的實踐機會,「因為考試中不包括動手能力的測試」。同時,科技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也很有限,多是現學現教,而國外具有完整的科技教育體系,且更注重於人的能力的培養。

中外教育的細節差異體現的是教育目標、宗旨、理念等重大課題的差距,因此實在不能小瞧了。

中國學生與外國學生有什麼不同

2樓:繁花落幕

本質不同,從小的家庭教育,到學校的老師教育,都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說除了都是以知識為目的之外,都是不一樣的

中國學生與外國學生有什麼不同,中國學生為什麼要考雅思

本質不同,從小的家庭教育,到學校的老師教育,都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說除了都是以知識為目的之外,都是不一樣的 中國學生為什麼要考雅思 中國學生考雅思大都是為了出國讀高中或者大學,所以必須要有雅思或者托福成績。或者就讀國內的國際高中也是需要有雅思成績的。為什麼中國學生必須穿 穿什麼呢 問題呢你起碼要說清楚...

中國學生缺什麼,《中國學生缺什麼》讀後感

以 當代中國學生缺什麼 為主題,從缺真實 缺健康 缺閱讀 缺創造 缺激情 缺發展 缺快樂等七個方面進行系統論述。以案例 反思 鏈結 回應為寫作體例,通過鮮活的現實案例,明銳的反思分析,激發心靈的碰撞,揭示學生身上所投射出的教育 家庭及社會問題。引發思考。中國學生缺什麼 讀後感 很高興拿到這本書,中國...

中國學生為什麼要考雅思,中國學生為什麼都想考入國外大學

中國學生考雅思大都是為了出國讀高中或者大學,所以必須要有雅思或者托福成績。或者就讀國內的國際高中也是需要有雅思成績的。中國學生為什麼都想考入國外大學 國外大學就讀的優勢 1 完善的教育體系與制度。2 先進的教學裝置以及硬體資源。3 更具市場競爭力的國外學歷。4 領略國外的生活文化,擴大三觀。5 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