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怎麼樣

2021-03-04 06:43:56 字數 4727 閱讀 2520

1樓:橙

金兼斌老師曾經向我們隆重推薦過這本書。我當時不以為然,現在重新看看,發現能學到很多東西。 陳向明老師在質的研究方面有很多研究,她在哈佛大學學習教育學,後來長期做教育研究工作。

她寫的這本《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已經是這個方面的乙個經典了。 她對質的研究方法的概念解釋在國內可謂是最值得研究者學習的。 比如她說:

「一般來說,量的研究方法比較適合在巨集觀層面對事物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和**;而質的研究比較適合在微觀層面對個別事物進行細緻、動態的描述和分析。量的研究證實的是有關社會現象的平均情況,因而對抽樣總體具有代表性;而質的研究擅長於對特殊現象進行**,以求發現問題或者提出新的看問題的視角。量的研究將事物在某一時刻凝固起來,然後進行數量上的計算;而質的研究使用語言和影象作為表述的手段,在時間的流動中追蹤事件的變化過程。

量的研究從研究者自己事先設定的假設出發,收集資料對其進行驗證 ;而質的研究十分重視研究者對研究過程和結果的影響。 同時,他也強調不要認為誇大質的研究和量的研究之間的關係。並解釋到,其實即使在量的研究中也不可能排除主體間性的成分,如選擇研究的問題、設定理論假設、設計統計變數等,所以質的和量的研究與其說是相互對立的一種方法,倒不如說是乙個連續統一體。

陳向明老師講到了:社會科學**正規化的基本觀點 實證主義、後實證主義、批判理論和建構主義。 陳向明老師認為,質的研究因其自身特點,與量的研究具有十分不同的理論正規化。

一般認為,質的研究主要基於實證主義外的另外三種「另類正規化」,這三種正規化是對科學理性主義的一種反動,提出研究討論的過程是乙個知者和被知者的相互參與的過程,知者本人看問題的角度和方式、**時的自然情景、知者與被知者之間的關係都會影響到研究的程序和結果。 陳向明老師認為,後實證主義是一種「批判的現實主義」。他認為客觀實體是存在的,但是其真實性不可能被窮盡。

客觀真理雖然存在,但是不可能被人們所證實。我們所了解的「真實」永遠只是客觀實體的一部分或者一種表象,所謂「研究」就是通過一系列細緻、嚴謹的手段對不盡精確的表象進行「證偽」而逐漸接近客觀真實。根據波普的觀點,證實與證偽之間的關係是不對稱的,不論多少次都可以被一次證偽所推翻。

因此,我們無法通過對經驗的歸納來證明某種理論,而只能對理論進行證偽。理性批判是知識增長的唯一途徑,必須通過不斷地「猜想與反駁」,才可能逐步接近真理。 陳老師個人把後實證主義分為了「唯物的後實證主義」和「唯心的實證主義」兩種。

前者把事物當作客觀存在,不以人主觀意志為改變;他們會採取「文化客位」的路線,從自己事先設定的假設出發,通過量或質的方法進行研究。後者認為客觀事實(特別是被研究者的意義建構)客觀地存在於被研究者那裡,如果採取」文化主位」的方法便能找到事實。他們大都採用質的方法,到實地自然情境下了解被研究者的觀點和思維方式,然後在原始資料的基礎上建立「扎根理論」。

第二個是批判理論。陳老師認為批判理論是一種「歷史現實主義」。在本體論上,它也承認客觀現實的存在,但在認識論上,這種正規化認為所謂的「現實」是歷史的產物,是在歷史發展的程序中被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種族和性別等因素塑造而成的。

因此,研究者的價值觀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研究者。研究的目的是通過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對話和互動來超越被研究者對「現實」的無知與誤解,喚醒他們在歷史過程中被壓抑的真實意識,逐步解除哪些給他們帶來痛苦與掙扎的偏見,提出新的問題和看問題的角度。這是一種行動型的、帶有強烈政治和道德傾向的研究。

在這裡,「不講道德就是不道德」。 和以上的正規化不同,建構主義者不是現實主義者,他們在本體論上持相對主義的態度。在建構主義者看來,所謂的「事實」是多元的,因歷史、地域、情境、個人經驗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用這種方式建構起來的的「事實」不存在「真實」與否,而只存在「合適」與否的問題;因為我們只可能判斷某乙個行為或一種想法是否達到;惡自己的預期,而無法知道他們是否「真實」。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是乙個互為主體的關係,研究結果是由不同主體通過互動達成的共識。正如伽達默爾所指出的,「領會」不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而是不同主體之間「視域的融合」。

意義並不是客觀地存在於被研究的物件那裡,而是存在於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關係之中。「一切認識只有作為再認識才叫認識「(柏拉圖語)。每一次理解和解釋都是對原有詮釋的再詮釋,這是乙個詮釋的螺旋,可以永無止境地詮釋下去。

因此,研究者要做的不是進入被研究者的頭腦(事實上這也是不可能的),而是通過反思 「客 觀地」審視和領會互為主體的「主觀」。 陳向明認為,中國學者目前從事的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沒有系統收集和分析原始資料的要求,具有較大的隨意性、習慣性和自發性,發揮的主要是一種議論和**的功能。他更多的是一種研究者對個人觀點和感受的闡發,通常結合社會當下的時弊和需要對有關問題進行論說或提供建議。

陳向明老師說,她個人雖然尚未對中國的「定性研究」進行系統的研究,但據她所知,她寫作本書的時候,尚無學者對其進行明確、系統的定義和梳理。通過她個人平時的觀察和與學者交談,她感覺「定性研究」的所指似乎比較寬泛,幾乎所有非定量的東西均可納入「定性」範疇,如哲學思辨、個人見解、政策宣傳和解釋,甚至包括在定量研究之前對問題的界定以及之後對資料的分析。「定性是定量的基礎,定量是定性的精確化」(陳波等語)。

隨之,陳老師在這本書裡面闡釋了質化研究所經歷的幾個階段:傳統時期、現代主義時期、領域模糊期、表述危機期和後現代主義期幾個階段。 她還講到,對於意義類問題,比如了解生活經歷的本質,一般情況下是用現象學的策略來解決;對於描述類問題,比如文化群體的價值觀念、信念和行為進行描述,一般情況下是用民族誌的策略來解決;對於「過程」類問題,比如了解時間維度上事情發生的變化,研究問題可以呈現階段性和不同的層面,一般是用扎根理論的策略來解決;對於口語互動和對話類問題,一般使用常人方法學:

話語分析來解決;對於行為類問題,巨集觀的使用參與觀察法解決,微觀的使用質的生態學來解決。這對我們這樣的初學者的研究,有著指導作用。

社會學研究方法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有區別嗎?

2樓:名字沒問題

社會學是社會科學的一種,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一般都適合社會學。

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和人文科學研究方法和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都有些區別,儘管社會科學很多方法都借鑑了自然科學。

3樓:綠筠樓主

就像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係。社會學研究方法很多來自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但是它更細緻,更具有學科的特點,比方說什麼實證主義啊,什麼的。

什麼是質的研究?

4樓:匿名使用者

質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又稱為質化研究或定性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的一種基本研究正規化,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步驟和方法之一。

隨著心理學界後現代主義思潮與本土化運動的發展,定性研究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20世紀70年代以後,後現代主義心理學思潮形成,主張採用自我參照的現實性來代替客觀的現實性;他們引用新物理學派的觀點來否定因果律,認為人們的觀察方式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觀察的結果,提出有必要重新考慮因果決定論的普遍性和**性;他們重視人的高階心理,提倡用歷史文化學的研究方法對人的思維、創造性、人際關係、共存意識等高階心理進行多資訊源的綜合性研究,使心理學真正成為指導人發展的實用科學。同時期,心理學的本土化運動也在世界範圍內蓬勃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心理學所研究的問題、創構的理論以及研究方法常常受到一定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心理學許多問題的研究也必須扎根於本土。

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開始重新對定性的研究方法進行發掘和充實,形成了新型的定性研究——質的研究方法。

國內的陳向明將其定義為「以研究者本人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物件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國外學者費舍(fischer)認為「質化的心理學研究**的是性質,即人的經驗和行動的獨特的、本質的特徵。質化研究是一種反思性的、解釋的和描述性的努力。

它從特定情景中的參與者的角度來理解和描繪人的經驗和行為。」

特性:1、自然性

即強調在自然情境中作自然式**。質的研究對研究的情境不進行操縱或干預,它運用各種辦法去收集與現場自然發生事件(即研究物件)相關聯的一切資料,然後從其中的關係結構中去發現事件發生的緣由和意義。在研究者的眼中,現場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每乙個細節都是重要的,都可能是一條線索,有助於更廣泛地了解所研究的物件。

現代錄音、攝像技術的進步又使質的研究較傳統的定性研究更趨於客觀和現實。

2、描述性

即以豐富的資料來描述心理現象和過程。質的研究依靠的是文字或**的描述。研究中收集到的資料,諸如現場記錄、訪談記錄、官方檔案、私人檔案、**、錄音帶、錄影帶等,都是描述性資料,結果的呈現也是以文本來表述。

3、解釋性

即以了解研究物件自己的觀點為目的。質的研究以解釋為己任,它不期望尋找到普遍規律,而求再現所研究心理現象的實質;努力從當事人的視角理解他們行為的意義和他們對事物的看法,而不作任何價值判斷。

4、互動性

即正視研究者對研究的主觀影響。質的研究不迴避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不可避免的心理上的互動,並且主動地將研究者本人作為重要的研究工具,認為研究者的個人特徵,如研究動機、角色意識、個人經歷、視角等,不僅會對研究產生一定影響,而且可以為其他研究者提供豐富的資訊,以對研究的可靠性作出判斷。它強調研究者對這一類的研究背景材料要進行反省,有清醒的認識,並寫入研究報告中。

因此,80年代以前的定性研究報告大都採用第三人稱形式,以確保報道角度的客觀性,而近年來用第一人稱撰寫的研究報告越來越多。

5、動態性

即研究過程是開放、變化的。質的研究逐步發展出了一套操作方法和檢驗手段,其研究過程包括:確定研究現象、提出研究目的、了解研究背景、構建概念框架、抽樣、收集材料、分析材料、作出結論、建立理論、檢驗效度和推廣度、撰寫報告。

這些步驟在形式上與定量研究的相似,但其執行順序、所含內容、操作手段都不盡相同。在質的研究中,以上這些環節是彼此重疊、互相滲透、迴圈往復的,它要求研究者是具有彈性、易適應的人,能根據現場的情況積極調整研究程式,包括研究方向和焦點。因此質的研究方法是不完全規則的,不可標準化的。

社會科學要怎樣面向實踐,為什麼社會科學研究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

就是要理論聯絡實際,理論聯絡實踐。社會科學包括哲學類 經濟學類 法學類 教育學類 文學類 藝術類 歷史學類 管理學類 政治學類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 新聞傳播學類 社會學類 中國語言文學類 外國語言文學類等多個學科的所有專業。理念上,樹立面向實踐的作風,培養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的精神行動中,選擇實踐性內容,...

什麼是社會科學研究中的理論創新

評價一篇 水平的高低主要有以下幾個標準 第一,符合事實 符合邏輯,也就說一篇好的 盡可能做到每句話要麼有事實依據要麼有理論根據,這樣保證論證的徹底和明了 第二,的參考文獻的質量和數量,正所謂站的更高看的更遠,參考文獻的數量與質量決定著 的視野的廣度和深度 第三,中有沒有提出乙個重要的理論 第四,的理...

從總體上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主要特點

主要是圍繞著研究人類的快樂幸福,善惡美醜及其相關的法律道德的問題,都是屬於價值理性的範疇。它與工具理性沒有多大的關係。從總體上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主要特點 總體特點有三 一是以獲得科學的人文社會認識成果為目的 二是綜合了傳統科學方法的精華,又有所超越 三是對科學思維方法辯證綜合的掌握。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