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上壞女孩傑
五音大鼓是我國最古老的民間曲藝形式,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以「說、唱」為主要的藝術表現手段。說的如相聲、評書、評話;唱的如京韻大鼓、單弦牌子曲、揚州清曲、東北大鼓、溫州大鼓、膠東大鼓、湖北大鼓等等鼓曲;似說似唱的(亦稱韻誦體)如山東快書、快板書、鑼鼓書、萍鄉春鑼、四川金錢板等;又說又唱的(既有無伴奏的說,又有**伴奏的唱)如山東琴書、徐州琴書、恩施揚琴、武鄉琴書、安徽琴書、貴州琴書、雲南揚琴等;又說又唱又舞的走唱如二人轉、十不閑蓮花落、寧波走書、鳳陽花鼓、車燈、商 花鼓等。正因為曲藝主要是通過說、唱,或似說似唱,或又說又唱來敘事、抒情,所以要求它的語言必須適於說或唱,一定要生動活潑,洗鍊精美並易於上口。
民間曲藝形式及由來簡要概括
2樓:匿名使用者
五音大鼓是我國最古老的民間曲藝形式,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據了解,五音大鼓是京郊密雲民間獨有的一種古老的曲藝表演形式,由五人演出,主要樂器有瓦琴、打琴、三弦、四胡、大鼓五件樂器,這些樂器有的可追溯至唐代。唱書人根據演唱內容更換曲調。旋律悅耳動聽。
五音大鼓在密雲蔡家窪村已經傳承四代,現在全國僅有密雲這五位五音大鼓藝人了。
大鼓與鼓書是中國曲藝曲種分類中乙個類別的兩種稱謂,一般指以鼓、板擊節說唱的曲藝形式。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各省、市,兼及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區。有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樂亭大鼓、京東大鼓、東北大鼓、山東大鼓、膠東大鼓、安徽大鼓、上黨大鼓、湖北大鼓、廣西大鼓、河南墜子、溫州鼓詞等數十個曲目。
其表演形式大多為:1人自擊鼓、板,1至數人用三弦等樂器伴奏,也有僅用鼓、板的。大多取站唱形式。
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和十字句。主要伴奏樂器為三弦(這是不可缺的),另有四胡、琵琶、揚琴等。演員自擊的鼓,也稱書鼓,其形狀為扁圓形,兩面蒙皮,置於鼓架上(鼓架依不同曲種有高矮之別),以鼓箭(竹製)敲擊。
板有兩種,一種由兩塊木板組成(多以檀木製成);一種由兩塊半月形的銅片或鋼片組成,俗稱「鴛鴦板」。
大鼓的文學指令碼稱為鼓詞,基本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體。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長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說,中、長篇則有唱有說。
人們往往稱唱短篇為唱大鼓,唱中、長篇為唱大鼓書。大鼓的唱腔**結構為板腔體,唱腔曲調多源於流行地的民間**及地方小調,並用當地方言語音演唱。**唱腔是區別不同大鼓曲種的主要標誌。
[京韻大鼓]
由河北省南部流行的木板大鼓改革、發展,逐步於清末形成。
京韻大鼓唱詞的基本句式是七字句,有的加入了嵌字、襯字及垛句。每篇唱詞約一百四五十句左右。用韻以北京十三轍為準,乙個唱段大都一韻到底。
京韻大鼓的唱腔,經過劉寶全和弦師韓永祿、白鳳巖、韓德福等人的革新創造而豐富多彩。基本唱腔包括〔慢板〕和〔緊慢板〕。京韻大鼓是唱中有說,說中有唱,所以韻白(包括在板眼節奏之內的韻白和沒有板眼節奏的韻白)在演唱中也有重要的位置。
韻白講究語氣韻味,要半說半唱,與唱腔自然銜接。京韻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演員自擊鼓板掌握節奏;主要伴奏一般為三人,所操樂器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時佐以低胡。
京韻大鼓曲目基本屬短篇唱段,傳統曲目有繼承於木板大鼓的《單刀會》、《戰長沙》、《博望坡》等數十段,有由劉寶全、莊蔭棠、白雲鵬等人根據子弟書作品整理的《刺湯勤》、《白帝城》、《探晴雯》、《黛玉焚稿》等,還有一些寫景抒情的小段,如《醜末寅初》、《風雨歸舟》、《八愛》等。經常演唱的只有三十多段。
☆ 駱玉笙與《劍閣聞鈴》
駱玉笙在幾十年的藝術實踐中,在「劉派」基礎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長,充分運用和發揮她那甜美的嗓音,寬廣的音域,尤其是帶有一種自然悅耳的顫音,創造形成了令人喜愛的「駱派」京韻大鼓。她長於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調」最為動人,被譽為「金嗓歌王」。
《劍閣聞鈴》是一篇優美動人的抒情詩,是清代韓小窗所作。描寫唐玄宗避安史之亂,西行途中夜宿劍閣,在冷雨淒風伴隨叮咚作響的簷鈴聲中,思念慘死馬嵬坡的愛妃揚玉環,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這首名篇被大鼓藝人演唱了近乙個世紀(先是山東大鼓藝人演唱),終以「駱派」京韻大鼓將它推向了頂峰。
駱玉笙以韻味濃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既悔且哀,對心上人的無限思念之情。加上配以新穎的鼓套,悅耳的絲絃伴奏,鼓箭輕敲慢擊,弦聲如泣如訴,使人如醉如痴。當唱到「莫不是弓鞋懶踏三更月……」一段時,感情真摯深沉,聽來令人迴腸盪氣,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駱派」演唱風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北方較為典範的鼓書暨鼓曲形式,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調、河間大鼓。源於清代中葉河北省中部農村,流行於河北、山東、河南以及東北,西北部分地區。清道光年間,河北高陽縣木板大鼓藝人馬三峰在當時流行的木板大鼓和弦書基礎上吸取戲曲、民歌曲調對原有唱腔加以改革,舍木板改用鐵梨鏵片,用大三弦伴奏,從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
西河大鼓以說唱中、長篇書目為主,也有少數演員專工短篇唱段。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葉流行於河北省中部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弦子書以小三弦伴奏,演員自彈自唱;木板大鼓沒有絃索伴奏,演員自擊簡板和書鼓說唱。
後來,這兩種曲藝藝人拼檔演出,形成以鼓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河北省高陽縣木板大鼓藝人馬三峰在繼承前人改革經驗的基礎上,舍木板改用鐵犁鏵片,捨小三弦採用大三弦,在唱腔唱法上作了改進與創新,使這一曲種在藝術上日趨成熟。西河大鼓初名"梅花調""犁鏵片",也一度叫作"河間大鼓"。
20世紀20年代在天津演出時,定名為"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的唱腔**,是以冀中語音的自然聲韻為基礎,吸取某些民歌小調的**語彙發展而成的。在**結構形式上,約有30餘種依附於主曲的樂曲和樂句的唱腔,分別歸納在三眼一板的頭板一眼一板的二板和有板無眼的三板等三種板式中,在速度上都可作大幅度的伸縮,有的還派生出多種變格唱法,唱腔和諧流暢,生動活潑,似說似唱,易唱易懂。屬於頭板的唱腔有起板緊五句慢四句一馬三澗快頭板等;二板的唱腔有起板流水板雙高海底撈月反腔蚍蜉上山梆子穗十三咳等;三板唱腔有散板緊流水竄板尾腔等。
西河大鼓的基本曲調大體上體現在流水板中,二板起板是流水板的中把唱和下把唱的伸展,頭板起板是流水板的發展變化,其它大多數唱腔也都與這幾個唱腔有著一定關聯。
☆ 《煤山恨》
我所聽的西河大鼓曲目很少,不過一兩段歷史小品,好象《灞橋挑袍》,《姜太公賣麵》一類曲目,有些英雄氣短,有些詼諧生活,《煤山恨》算是最嚴肅的作品。段子主要描寫了闖王李自成進北京後,明朝最後乙個皇帝——有道無福的崇禎爺如何度過人生最後的時間。從交出國璽,賜死皇后,親手殺死女兒,到最後自盡於煤山之上。
從頭至尾氣氛都凝結沉重,特別是周國母接過寶劍時,有一腔十三咳,哀戚至極,有離家亡國的絕望和悲壯。演出的時候全場鴉雀無聲。
[樂亭大鼓(鐵片大鼓)]
樂亭大鼓是北方較有代表性的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廣泛流傳於冀東、京、津及東北的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演出時由一人自擊鼓板站立說唱,另有人分持三弦等樂器伴奏。樂亭大鼓相傳2023年前後由溫榮創立於河北樂亭縣,曾與評戲、唐山皮影並稱"冀東民間藝術的三朵花"。
自形成以來,名人輩出,流傳較廣,有較為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文化底蘊。
樂亭大鼓的表現形式比較簡單,只需要一鼓一板一弦一人演唱就可以了,演唱者打鼓又打板,邊說邊唱。描繪場景,刻劃人物,議論得失,都集中在演唱者的嘴上、表情上和動作上。
樂亭大鼓的唱腔十分豐富,要求字正、腔圓、韻足、味濃,氣氛真實、色彩鮮明、氣口得當、鼓板合宜。樂亭大鼓的唱腔,自成體系,獨具一格。固定的唱腔是九腔十八調,有的抒情,有的激昂,有的悲沉,有的詼諧,用這些唱腔來表現不同的場景、意境、情感和情緒。
九腔十八調的主要唱腔有四大口、八大句、四平、切口、雙板、緊流水、慢流水、中流水、背牌子、淒涼調、撤單程、慢起程、崑曲尾子、螞咋蹬腳等。演員在演唱中,根據劇情變化靈活運用這些唱腔,而且大口一般都運用在鼓句上。總之,唱腔優美、豐富是樂亭大鼓的一大特點。
樂亭大鼓的又乙個特點是說唱兼而有之,唱時就是九腔十八調,而說時就如同其它劇種的賓白,更與評書相似。為什麼把說叫賓白呢?從字面上可以理解,"賓"不是主要的,而是輔助的,就如同主人與客人一樣。
"白"即是白話,既不是唱,也不押韻。賓白就是一種樂亭大鼓唱腔的輔助手段。
民間說唱曲藝有哪些,民間自古以來的說唱藝術有哪些?
太多了,隨便說幾個。京津 京東大鼓 京韻大鼓 單弦 天津時調 山東 山東快書 湖北 湖北漁鼓 湖北大鼓 陝西 陝北說書 陝西快板 還有常德絲絃 四川清音 還有快板書 數來寶 二人轉 一 民間說唱曲藝有如下 1 唱故事類 大鼓 漁鼓 道情 彈詞 墜子 琴書 好來寶 蒙古族 大本曲 白族 甲蘇 彝族 八...
中國有哪些民間故事?中國民間故事有哪些?
魯班造傘的傳說 從前沒有傘,出門行路不便當,碰到毒太陽,曬得要死 碰到大雨,淋得像落湯雞。魯班師娘看了,心裡難過,對魯班師說 人人都說你手藝好,出門人日曬雨淋的,你不能想個法子嗎?魯班師答應想辦法,師徒們一合計,就在路上造起了歇腳亭,十里乙個亭子。亭子造好了,請魯班師娘來看,魯班說 這法子不錯吧,又...
我國有哪些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我國有哪些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其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話 例如說 太平廣記 或者是聊齋誌異 之類的都是 我國有哪些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其 民間藝術表演的形式有 抬轎娶親 高蹺 舞獅 舞龍 旱船 秧歌 跑驢 二鬼摔跤 大頭娃娃 民間藝術 玩具類 泥玩具 布玩具 節令玩具 花燈玩具 棉塑玩具染織繡類 傳統刺繡 民間印染 中國織錦 塑作類 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