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對人類有什麼貢獻

2021-03-04 06:16:05 字數 4738 閱讀 9105

1樓:瑞兒小美女

對醫藥學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本草綱目》改進了中國傳統的分類方法,格式比較統一,敘述也比較科學和精密,例如:把廣義的「蟲」藥擴充到106種,其中昆蟲藥為73種,分為「卵生」、「化生」和「濕生」三類。對動物和植物的分類學的發展具有很大意義。

《本草綱目》糾正了前人的許多錯誤之處,如南星與虎掌,本來是同一種藥物,過去卻誤認為兩種藥物;以前葳蕤、女萎認為是同藥,李氏經過鑑別則確認為兩種;蘇頌在《圖經本草》將天花、括樓分為兩處,其實是同一種植物;前人誤認「馬精入地變為鎖陽」、「草子可以變魚」,一一予以糾正之。並且在本書中還加入了許多新的藥物。對某些藥物的療效,李時珍還通過自己的經驗作了進一步的描述。

本書還載敘了大量寶貴的醫學資料,除去大量附方、驗方及治驗病案外,還有一些有用的醫學史料。

本書不僅是一部藥物學著作,還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書中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在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乃至於歷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貢獻。

《本草綱目》乃是一部集十六世紀以前中國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書中所收集的資料廣博,「上至墳典,下至傳奇,凡有相關,靡不收集」,因此書中不免有些內容與現代的認識不符,甚至有些可能具有迷信的色彩,例如,鉛粉辛寒無毒,現代則認為有劇毒的;又如其中人部收錄的孝子衣帽、寡婦床頭灰、草鞋、男**治蛇咬、女**治「五淋、陰陽易病」、人魄(人吊死後的魂魄)鎮驚嚇、人肉療羸瘵(割股療親)、人中黃(人糞)治嘔血、樑上塵治昏厥等皆可入藥。這部份李時珍大多引用《輟耕錄》、《本草拾遺》的說法,採以姑妄信之「凡經人用者,皆不可遺」的態度。另外李時珍並駁斥陳藏器的《本草拾遺》,認為吃人肉療羸瘵是錯誤的。

不過也正由於鉅細靡遺的收錄,使得一些已散佚的古代醫書及本草藉由綱目而儲存下來。

中國古代五大醫學著作有哪些?

2樓:京城「老炮兒

中國古代五大醫學著作,分別《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 、《傷寒雜病論》 、《千金翼方》、《本草綱目》。

3樓:王王王小六

1、《黃帝內經》(相傳為黃帝所作)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相傳為黃帝所作。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

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道家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黃帝內經成編於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並吸收了秦漢有關天文學、人類學、心理學,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以及疾病的診斷、**,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2、《傷寒雜病論》 東漢 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確立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規律,它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著作,開創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先河;同時在製劑學方面也有獨到之處,對後世也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歷代醫家無不尊張仲景為「醫聖」,故有「醫聖者,即醫中之堯舜也,榮膺此譽者,唯仲景先師。」

3、《神農本草經》 (相傳為神農氏所作)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

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4、《本草綱目》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於嘉靖三十一年(2023年)至萬曆六年(2023年),稿凡三易。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序例(卷1、2)相當於總論,述本草要籍與藥性理論。

卷1「歷代諸家本草」,介紹明以前主要本草41種。次輯錄明代以前有關藥物氣味陰陽、五味宜忌、標本陰陽、公升降浮沉、補瀉、引經報使、各種用藥禁忌等論述,其中又以金元諸家之論居多。卷3~4為「百病主治藥」,沿用《證類本草》「諸病通用藥」舊例,以病原為綱羅列主治藥名及主要功效,相當於一部臨證用藥手冊。

5、《千金方》 唐 孫思邈

《千金要方》又稱《備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國古代中醫學經典著作之一,作者孫思邈,共30卷,是綜合性臨床醫著,被譽為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唐朝孫思邈所著,約成書於永徽三年(652年)。該書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後世醫家影響極大。

《千金要方》總結了唐代以前醫學成就,奠定了宋代婦、兒科獨立的基礎;其治內科病提倡以"五臟六腑為綱,寒熱虛實為目",並開創了臟腑分類方劑的先河;針灸孔穴主治的論述,為針灸**提供了準繩,對針灸取穴的準確性頗有幫助。

4樓:匿名使用者

先秦:《神農本草經》神農氏 《皇帝內經》

漢代:馬王堆漢墓醫書 《黃帝內經素問》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張仲景《金匱要略》

唐代:孫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脈經》、皇甫謐《針灸甲乙經》、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葛洪《肘後備急方》、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蘇敬《新修本草》 、王燾《外台秘要》、元丹貢布《四部醫典》、《太平聖惠方》、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北宋:宋慈《洗冤集錄》

回回藥方 忽思慧《飲膳正要》、許國禎《御藥院方》 、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張子和《儒門事親》、朱丹溪《格致餘論》、李東垣《脾胃論》、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劉文泰《本草品彙精要》、吳又可《溫疫論》、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吳鞠通《溫病條辨》、王孟英《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條辨》、王清任《醫林改錯》、《古今圖書整合醫部全錄》、《聖濟總錄》

5樓:匿名使用者

《黃帝內經

》、《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學說」、「養生學說」、「藥物**學說」、「經絡**學說」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難經》是戰國時期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扁鵲 ,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古代中醫學著作之一,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本書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撰而成,共討論了81個問題,故又稱《八十一難》,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為主,還分析了一些病證。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為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為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為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為針法。

《傷寒雜病論》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作者是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202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公元3世紀初,張仲景博覽群書,廣採眾方,凝聚畢生心血,寫就《傷寒雜病論》一書。中醫所說的傷寒實際上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它包括瘟疫這種傳染病。該書成書約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

在紙張尚未大量使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的年代,這本書很可能寫在竹簡上。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本草綱目》(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著。共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餘幅,闡發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地、形態、採集、炮製 、方劑配伍等,並載附方 10000 餘。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譯本。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

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溶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6樓:

《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傷寒論》、《景岳全書》《脈經》

《針灸甲乙經》 《肘後備急方》 《名醫別錄》 《本草經集注》 《劉涓子鬼遺方》 《小品方》

7樓:匿名使用者

太多了啊 列舉一下吧

先秦:《神農本草經》神農氏 《皇帝內經》

漢代:馬王堆漢墓醫書 《黃帝內經素問》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張仲景《金匱要略》

唐代:孫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脈經》、皇甫謐《針灸甲乙經》、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葛洪《肘後備急方》、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蘇敬《新修本草》 、王燾《外台秘要》、元丹貢布《四部醫典》、《太平聖惠方》、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北宋:

宋慈《洗冤集錄》

回回藥方 忽思慧《飲膳正要》、許國禎《御藥院方》 、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張子和《儒門事親》、朱丹溪《格致餘論》、李東垣《脾胃論》、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劉文泰《本草品彙精要》、吳又可《溫疫論》、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吳鞠通《溫病條辨》、王孟英《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條辨》、王清任《醫林改錯》、《古今圖書整合醫部全錄》、《聖濟總錄》

近代醫學名著 《古今圖書整合》 可能還有很多吧 就知道這些了~~

本草綱目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該書有何特點有什麼地位

本草綱目的作者是是李時珍,他是明朝人。他是我國第1部比較完備的醫藥寶典。中國古代的 本草綱目有何歷史地位 本草綱目 是明朝醫學家李時珍30餘年心血的結晶。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藥物,分成60類。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藥物。繪圖1100多幅,並附有11000多個藥方。它是幾千年來...

李時珍寫成《本草綱目》靠的是什麼 從他們身上,你得到的啟發是什麼 你還知道

首先在藥物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 中 下三品分類法,採取了 析族區類,振綱分目 的科學分類。它把藥物分礦物藥 植物藥 動物藥。又將礦物藥分為金部 玉部 石部 滷部四部。植物藥一類,根據植物的效能 形態 及其生長的環境,區別為草部 谷部 菜部 果部 木部等5部 草部又分為山草 芳草 醒草 毒草 水草 蔓草...

本草綱目中日常生活中多吃什麼洗頭髮用什麼方法治烏髮養髮

中醫往往根據物性來的,而顏色很重要,比如黑芝麻 黑公尺等等,民間方子認為用醋和皂角洗頭會有益處。吃什麼可以長黑髮 小小年紀,早生白髮,確實讓人著急!頭髮黑變白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於肝腎虛損 精氣不足所致 有的是由於血液迴圈障礙引起,年輕人出現白髮,大多是因性情急躁,怒火衝肝,肝動傷髮造成。從提問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