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如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發展

2021-03-04 05:23:12 字數 4901 閱讀 4624

1樓:手機使用者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的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

通過平日教學,以及在外校聽課的觀察,我認為產生個體差異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學會家庭背景、智力基礎差異較大。2、教師存在理念誤區,默許分化現象。

總認為個體差異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人為改變不了的。這想法,實際上就默許了差距,導致差異變大。3、教學內容多,為趕進度,就沿襲了老例備課上課,顧不上關照全體學生。

4、備課忽略學情和差異,很少在備課時考慮本班的實際情況,也就忽略了個體差異。

改變這種現狀,應才能夠以下入手。

首先,在教學設計上要關注學生差異。《新課標》的理念之一就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都受益。備課中,不僅要備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備學生。

因為乙個班的學生雖然年齡層次、智力發展水平相當,但在這些共性之外,我們還必須看到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所以作為教師既要注意學生的共同點,更要時十分關注、研究學生的特殊性,並根據這些確定學習目標,選擇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讀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

二,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學生差異。教師在課堂上必須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雖然在教學設計上已經充分預想了學生的差異,但是,由於學習情境和學習過程的動態生成的特點,必然會有一些情況在預想之外。這就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機智,根據學生差異的客觀現實來組織教學,只有這樣才有利於教學方式的轉變,有利於

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在學習方式上尊重學生差異。尊重學生獨立思考,就要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不同的學習方法的出現。給與空間讓學生暢所欲言,同時教師要認同各種想法,這樣不同的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發展。

四,依據學生差異設計練習。教師要設計有層次的練習,使不同水平學生都有是收穫,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差異發展。考慮學生差異不是消極被動的適應學生差異,而要力求學生通過努力能完成,而不是帶來更大的壓力,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曾強學習自信心。

五,承認學生差異,適度教學評價。評價學生不能單純的以成績喂指標,要多方面考查學生。包括知識技能的掌握、獨立思考的能力、分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動手操作的能力等。

評價中主張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的轉變、重視學習過程和體驗情況、重視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視學生之間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歸根結底是重視學生各種素質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狀況。對學生的評價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境而異。做出有針對性的、藝術性的評價,採取分層多維的評價方法,是促進學生差異發展的重要前提。

這樣才能將學生的個性發展,潛能激發。

如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發展

2樓:匿名使用者

在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乙個學生受益。我們的做法是從兩方面人手:一方面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差異;另一方面是在評價的過程中體現個體的差異。

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們在做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以及個性的基礎上,在教學教程中,根據教學內容,我們採取了體能分組法、技能分組法、友伴分組法、愛好分組法等組織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練習效率。

體能分組法是指按學生個人身體的能力相近的那部分學生分為一組進行教學活動的分組方法。這種方法對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受益,起到保證作用。我們過去不論什麼教學內容都習慣於按學生的自然排隊分組,學生按身高依次排列,這樣每組裡學生身高的差距大,身體各方面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過去在進行課堂教學練習時,經常給學生造成「吃不飽」和「吃不消」的現象。現在我們課堂上採取了體能分組等多種形式以後,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各盡所能,確保了每乙個學生受益。

技能分組法:是指按學生對某一活動內容的學習,在掌握技術和活動能力相近的情況下分為一組,從事練習活動的分組方法。這種方法對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術,提高運動能力方面,確保了每乙個學生受益。

過去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認知上的個體差異關注不夠,在一節課上統一學生的練習內容,統一的動作,統一的教學重點、難點,這不符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所以我們把學生按技能分組,引導學生,切合實際地建構技能,這才能確保每乙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不斷發展。

愛好分組法是指按學生的個人愛好,把興趣愛好相同的學生分為一組,進行活動的形式。這一分組有乙個前提,即學生的愛好是在學校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這種分組能盡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也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了解學生喜愛「玩」什麼,有多少種需求,按需求設計課程。

友伴分組法是指按學生之間的性格感情,友情相近的一些學生分為一組進行活動,練習的組織形式。這種分組對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較大作用。

這些分組方法,要根據活動練習的內容來選擇。比如,教學比賽,就不能採取體能分組。我們的實驗證明,一方面沒有任何一種分組形式,適用於所有活動內容;另一方面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體現個體差異,為了發揮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促進作用,我們結合評價工作,充分的關注、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

我們過去習慣於在每學期某個單元教學結束後,對學生的技術或能力進行一次測試。以此作為學生的學科成績,這樣的終結性技術與技能的評價,忽視了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不利於學生的發展。我們在實驗中改革了評價方法,採取多元的評價手段,從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到活動中的情感投入,從學生的學習方法到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從學生的技術掌握情況到學生的活動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我們把評價的過程和結果,作為了解學生有關情況和促進發展的一種手段。

並發揮評價的診斷功能和激勵作用,為以後確立課程目標收集有利的依據。

具體作法。教師為每個學生建立乙個學科成績記錄卡,卡片上設有體能成長記錄欄,機能發展情況欄,技術能力提高程度欄,情感表現欄,身心適應能力欄等,中學階段體育學習情況。在評價每個學生學年和學期的學科成績的尺子。

因為,只有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才能確保每乙個學生受益。

評價要體現質和量的統一,評價的方式要做到過程與結果的統一,我們的做法是從開始到最後中學畢業,從每節課表現到每乙個學期的成績,整個過程進行跟蹤評價。

3樓:匿名使用者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得到全面的提高。從新課程的要求可以看出,我們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已將成為過去式,一去不復返。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一線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方法,為不同的學生(性格、愛好和已有的學習狀態等)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根據自身能力得到個性的發展。

現代教育提倡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條件,提出不同的要求,不管是學優生還是學困生,通過教師的科學引導,得到發展,不放棄任何乙個學生。

一、深入了解學生,關注學生差異性

在小學教學中,學生的差異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這裡所謂的差異性主要指智力、記憶、已有知識的儲存量、習慣、性格、愛好等。構成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因素很多,有先天的(例如,性格、愛好等),也有後天的(例如,家庭環境、班級環境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讓學生之間相互鼓勵和影響,來促進學生的發展。

深入了解學生的智力水平以及所具有的基礎知識的差異,才能更好地促進學優生知識很好的遷移,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我會根據他們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和興趣特長給予相應的引導和激勵,也能很順利地激發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所有學生均能在課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讓所有學生均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各個層面的學生在課堂中都享受到成功的體驗,同時學生之間通過交流,得到共同提高。

二、密切關注學生差異,合作**共同進步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發展的產物,它是一種新型的、科學的教學模式,經過一些教育專家的實驗和一些一線教師的實踐,小組合作學習是乙個有效的教育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高,打破了傳統應試教育「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但並不是說只要我們在現行教育教學中,只要運用了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就一定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一定能取得碩果累累。小組合作學習能發揮多大的能量與教師的組織有直接的關係。

所以教師在合作分組之前,必須充分了解學生(智力、記憶、已有知識的儲存量、習慣、性格、愛好等),其次是科學的分組,六人為一組,根據班級學優生、中等生和學困生的比例,每乙個小組都要有學優生和學困生,在分組時還要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每乙個小組要有一名小組長,教師提出問題時,需要討論時,組長要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性,進行不同的分工。所以小組長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

最後就是實施,讓學優生帶領學困生學習,盡量讓學困生先說、多說,當一人發言時其他成員必須認真傾聽,別人講完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

三、開放學習活動,實施分層教學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課堂學習是由多種不同的學習活動組成的,由於學生認識角度、思維方式各不相同,參與學習活動的方式和對某一些問題的認識存在著差異。如果教師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不能及時關注和處理,而是過分強調教學的結果,這樣導致學生兩極分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差異性,關心每一位學生,採取開放性的教學模式,使傳統教學課堂的「一言堂」變為「多言堂」,提倡學生多層次和全方位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科學地獲取知識的能力,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

在課前教學備課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讓學優生能夠吃好,中等生能夠吃飽,學困生能夠吃了。例如,教師在課堂提問時,對於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學困生進行回答;對於稍微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讓中等生進行回答;對於難度係數較大的問題,可以讓學優生進行回答。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發展。

四、設定分層作業,體現學生差異

作業是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的乙個評價,也是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所以作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布置作業不考慮學生的差異性,作業內容過於簡單,學優生稍微動動腦就做了,根本吃不飽。如果作業內容過於難,就等於放棄了中等生和學困生,他們絞盡腦汁也做不出來,為了完成任務而做作業,只能抄襲別人的作業,但是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無所獲的。

因此,在作業的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設計有層次的作業,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收穫,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有差異的發展。通過分層布置作業,有利於教師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既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體驗,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在教學中如何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中怎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天賦,課堂教學絕對不能滿堂灌。因為教學不同於物質生產,教學物件 學生 是活生生的人,他們具有潛在能動性,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需求。這就要求教師應建立正確的學生觀,即相信每乙個學生都可以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應多設計開放性問題,體現內容的層次性和答案的不惟一,以適應不...

誰知道面對個體差異如何因材施教,如何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一 個體差異的規 律通過專家的分析與總結,個體差異的規律大致分為三點 智力差異 學習風格差異和學習動機差異。那麼面對學生的種種個體差異如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 廣度 進度既適合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又照顧到所教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呢?因材施教原...

如何引導中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如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告訴他們高考要考,而且背住就得分喲 從他們比較關注的方向入手,不感興趣,說啥都沒用 如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首先需要積 累時政知識,關注時政。老師要平時要積累時政知識,密切關注新聞,通專過看新聞屬聯播,查網路資訊,了解時事熱點,了解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還要引導學生關心 關注時政。在課餘可以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