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使自己適應社會需求

2021-03-04 05:12:22 字數 3270 閱讀 1366

1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產生乙個適應社會的問題。社會適應與心理健康關係密切。乙個心理健康的人一定是乙個社會適應良好的人;乙個社會適應不良的人,心理健康肯定會受到影響。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改革的深入進行,必然帶來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社會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如果我們不加強學習、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就會造成社會適應不良,也會損害心理健康。

我們正處於改革開放的時代,為促進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各個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對人們的心理產生不同程度的衝擊,如國有企業的改革,帶來了下崗失業的問題;住房制度的改革,使得人們要花錢購買或租用住房;教育體制的改革,上大學要交學費、畢業不包分配等。如果我們不能及時轉變觀念,適應社會的變化,就會引起很大的心理困惑和煩惱。此外,由於社會的高速發展,都市化程序的加快,帶來的環境汙染、人口的大量流動、工作和生活壓力的增加等也導致心理問題的增多。

面對現代急劇發展變化的社會,只有努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才能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才能維護心理健康。

如何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呢?

適應社會環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改造社會環境,使社會環境適合人們的需求;另一種是改造人們自身,去適應社會環境的要求。無論哪種形式,最後都要達到環境與人們自身的和諧一致,我們才能健康愉快地生活。

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具體方法有:

①要主動接觸社會環境、積極適應社會環境。首先要主動地投入到社會環境中去,不管現實環境多麼令人不愉快。只有接觸環境,才能認識環境和適應環境。

最好的辦法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目的地進行一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有意識地鍛鍊自己,這樣可以進一步認識自己,認清自己在社會環境中所處的位置。適應社會環境還分為主動適應和被動適應。被動適應會表現出對環境的無可奈何,產生消極、憂鬱、焦慮,甚至逃避的負性情緒。

主動適應則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無限的創造力,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從而產生積極向上、愉快、滿意、充實的正性情緒,這不僅能夠使我們很好地適應環境,也有利於身心健康。

②要積極調整自我,提高應對的技巧。在接觸社會環境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或產生社會環境和自身條件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如果我們能夠審時度勢,選擇有利的環境條件,抓住機遇,同時能夠積極地調整自我,學習有關的技能,提高應對的技巧,這樣我們就能較快、較好地適應環境,並且取得成功。

③要利用社會支援系統,積極尋求幫助。人們在積極地接觸社會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出現各種心理上的苦惱與困擾。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除了及時地進行調整自我之外,有效地利用社會支援系統,尋求他人的幫助也很重要,俗話說「乙個好漢,三個幫」。

有社會的支援,有親朋好友的幫助,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因此,我們要學會利用社會支援系統,幫助自己適應社會。

心理適應能力

心理適應能力是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之一,同時也是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之一。面對未來複雜多變、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只有具備較強適應能力的人才能夠獲得更充分的生存與發展的條件,才能夠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然而,由於現有教育條件與生活環境的侷限,在校中小學生中因心理素質較差而導致適應水平偏低或適應不良,學生面臨新的學習環境和人際環境的變化所出現的不適應的問題。

心理適應在心理學裡通常是指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人們通過自我調節系統做出能動反應,使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更加符合環境變化和自身發展的要求,使主體與環境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這說明,適應現象是伴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出現的,由於人們生活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心理環境和社會環境)經常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因此,每個人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會產生不斷適應新環境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適應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是人一生中隨時都要面臨的任務,也是人應當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

正因為如此,當前在開展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心理適應能力的培養備受關注。

二、怎樣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

(一)人擁有突破困境的自由

從心理學上講,人的心理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主觀能動性。人生活在具體的客觀環境中,對各種現實地反是非曲直,不是照鏡子似的消極被動地反映,而要經過主體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過程來能動地反映。由於每個人內部的特點不同,即已有的知識經驗、個性傾向性,如需要、動機、理想、信念、世界觀等不同;個性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以及反映事物時的心理狀態不同;同樣環境下,對同樣客觀現實的反映不盡相同;同乙個人在不同的生活時期或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對同一客觀現實的反映也不盡相同。

每個人都可以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做出積極主動的反應,以良好地適應環境。

我們應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控制能力,學會在繁雜的外界環境中整理、分辨、選擇、迴避,更精確、更有效地把握現實環境中有利於自己生存發展的資訊;更善於抓住複雜事物的關鍵,認識事物的本質,淘汰那些與我們生存發展關係不大的無用的刺激。那麼,我們就會擁有突破困境,把握成功的自信與自由。

(二)發展是積極的適應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環境的適應,從適應的方向上看大體上有兩種:

一種是消極的適應。這種適應是人與環境的消極互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個體認同、順應了環境中的消極因素,壓抑了自身的積極因素,即自身的潛能,違背了人的心理發展方向。

其結果是環境改造了人,而人未發揮自己對於環境的能動作用。例如,人在遭受了挫折的環境下,採取的消極的悲觀態度等。這些人都是以壓抑自己的潛能,犧牲個人心理機能和品質的發展為代價,這種對環境的適應是退化,而不是發展。

另一種是積極的適應。積極的心理適應是個體在客觀環境中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與環境的不適應行為,增強個體在環境中的主動性、積極性,使自身得到發展。任何環境中都存在著有利於個人成長的積極因素和不利於個人成長的消極因素。

積極的適應是要正確地分析自身的特點及環境的特點,從對這二者的分析中找到自己的生長點。心理學家馬斯洛在談到成長與環境的關係時說:"環境的作用最終只是允許他和幫助他,使他自己的潛能現實化,而不是實現環境的潛能。

環境並不賦於人潛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態具有這些潛能,屬於人類全體成員,正如他的胳臂、腿、腦、眼睛一樣。"馬斯洛的觀點雖然強調人的先天因素,但他給我們以啟示:每個人都存在著潛能,環境只是才能發展的條件,而不是"種子"。

我們對其理論的補充和修正是:潛能發揮的重要條件是個人的實踐,個人在具體環境條件下的能動地活動。將環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個性中的積極因素統一在自己能動地實踐活動中,人就獲得了一種積極的適應。

發展是人對環境的積極適應,我們所提倡的正是這種積極的適應。

三、怎樣培養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

個體成長的過程就是乙個不斷適應新環境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適應的關鍵是內部心理活動的自我調節。教師採取心理輔導與諮詢的方式,幫助適應不良的學生提高適應水平。根據對心理適應內部機制的分析,增強心理適應能力的幾項建議:

1.要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面臨新環境的變化,要能夠盡快了解新的要求,明確新的努力方向。

2.對自己要有乙個全面、客觀的評價,了解自己不適應的表現和存在的差距,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潛力,在此基礎上形成積極的自我觀念,做到自尊、自愛,對自己始終充滿自信

感恩出於個人需求還是社會需求,感恩源於個人需要還是社會需要?辯論賽論題 我是正方 感恩源於個人需要

正方 一 社會是人存在的基礎 客觀世界決定主觀世界 二 感恩社會的對社會的促進作用和社會的回饋再感恩良性迴圈 質詢反方 一 感恩心的具體定義?感恩誰的心?感恩自己的心就太過自私,私慾膨脹或者個人主義自由極端。感恩所有人的心則等同於論證我方感恩社會。二 心是乙個可變化的主觀東西,而社會是乙個恆穩的存在...

計算機專業學生發展方向與社會需求

其實我建議你做個計算機全能的人才,因為現在企事業單位要的是全能的人才,只要你每個都知道而且很專,將來對你創業也是大大的有幫助的,我所說的是在計算機軟體硬體全能可不是誇其他專業的。如果你是那種比較懶惰,想拿個高工資的話,軟體開發這塊還是蠻好的,前途也算比較樂觀的。軟體工程師 學管理,學做專案,學做人 ...

怎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怎樣學會適應社會

1.用心另眼看世界吧,這世上不是每個人都很順利,只是看自己怎麼解決,比如你走路的時候被人撞了,別人給你道歉了,有時候你還是會覺得很火,但是你卻沒想到撞你的人心裡其實比你還難受,還是想想那句 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開心 2.想到心情不好就心情會不好,那就不用想它,如果還是想,那就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