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和傳國璽哪個算中華第一國寶,軒轅劍九鼎和氏璧,哪個是中國第一寶物

2021-03-03 22:36:59 字數 5803 閱讀 9037

1樓:匿名使用者

反正都找不見了- -..就看我的想法你覺得滿意不滿意了

九鼎在秦朝統一之後就不知道去哪兒了...而和氏璧從秦一直到五代十國時期都是天下至寶...

反正我覺得是和氏璧肯定更值錢- -..九鼎之所以貴重是因為大禹那會兒鑄造業不發達..所以造了九個大鼎那九個鼎就覺得很牛逼很牛逼了...

和氏璧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天下奇珍...可不是一堆青銅疙瘩...兩者都是天下的象徵..

這個沒啥好比較的..

2樓:文修令恨真

九鼎哈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軒轅劍 九鼎 和氏璧,哪個是中國第一寶物

3樓:等下我快遞到了

九鼎,九鼎更早,是夏的寶物,大禹鑄造,用來代表帝王的權威。和氏璧雖然珍貴,不過一塊美玉罷了。

中華第一國寶是什麼

4樓:大樑遊俠

九鼎是大禹打造的,夏商周三代的傳國物證,跟秦始皇毛關係,他給弄丟了還差不多。

5樓:匿名使用者

用屁股想想也會知道答案:傳國玉璽.

要是能找到這塊玉璽,那就捅婁子了,可以值半個中國吧,其他所有文物加起來,能和它一拼。

熊貓算個屁,朱䴉比他珍貴10倍。如果周正龍能把恐龍找出來,那樂子就更大了。如果神龍、鳳凰、麒麟現世,,,,那其他動物都可以死了

6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人都知道,智慧型啊!

7樓:安康叮噹

地球人都知道,熊貓啊 !

8樓:匿名使用者

金雞鑽石(金剛石)

熊貓陶瓷藝術

京劇剪紙藝術

9樓:霧雨冰檸

難道不是熊貓嗎?! 或者中華鱘…不過貌似已經絕種了吧…

10樓:嵐山風樹

秦國石鼓。央視說的。

11樓:秋_黃昏_街角

永樂大典!絕對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在大典面前可以算是廢紙了,還有什麼傳國玉璽、瓷器、青銅器和字畫之類的單一器物,在記載著明代前的幾千本的基本無修改正統文獻面前,價值根本不夠看!

現在就是不知道大典正本是否還在,在**,流落國外也是嘉靖副本,但是一旦找到,價值之大無法衡量,就是第一國寶名頭感覺都有點配不上

中國國寶九州鼎、傳國玉璽、蘭亭序、清明上河圖哪個是中國第一國寶

12樓:我愛**

九州鼎和傳國玉璽的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其本身的歷史文物價值!準確的來說他是天下皇權的證明!擁有它的人,代表的是天下共主。這種東西一旦出世,不排除有些人野心會膨脹!

13樓:奈何00蒼天

我很難想象你為什麼會把九鼎放到裡面,我覺得這玩意兒真找不到啊!

中國第一國寶傳國玉璽是怎麼消失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趙,得和氏璧。後來天下一統,嬴政稱始皇帝,將和氏璧存入墓中(和氏璧說法不正確,和氏璧那麼薄而且中間有圓孔,怎麼可能雕成一塊大玉璽)。選了一塊藍田玉,命李斯鳥篆書(越國一種文字),仿成龍、鳥、魚、蛇形狀「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令咸陽玉工王孫壽將藍田玉精研細磨,雕琢為璽,傳國玉璽乃成。

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

傳國玉璽復歸秦。

秦子嬰元年(前207)冬,沛公劉邦軍灞上,嬰跪捧玉璽獻於咸陽道左,秦亡。傳國璽得歸劉漢。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補之。

及莽兵敗被殺,禁衛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於更始帝劉玄。

更始帝劉玄三年(公元25),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國璽易主劉盆子。

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靈帝熹平六年,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

至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某日辰時,兵士見城南甄宮中一井中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見投井自盡之宮女頸上繫一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

孫堅如獲至寶,將其秘藏于妻吳氏處。

後袁術拘吳氏,奪璽。

袁術死,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獻帝而令諸侯,至此,傳國璽得重歸漢室。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魏,改元黃初。乃使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其非「篡漢」也,實乃欲蓋彌彰。

魏元帝曹奐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馬炎依樣而行,稱晉武帝,改元泰始,傳國璽歸晉。

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趙劉聰俘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

十九年後,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更別出心裁,於右側加刻「天命石氏」。

又二十年,再傳冉魏。

後冉魏求乞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傳國璽乃重歸晉朝司馬氏囊中。

南朝時,傳國璽歷經宋、齊、梁、陳四代更迭。隋一統華夏,將傳國璽收入隋宮。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煬帝楊廣被殺於江都(今揚州),隋亡。蕭後攜隋煬帝孫楊政道及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

貞觀四年(公元630),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與隋煬帝孫楊政道背突厥而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太宗龍顏大悅。

唐末,天下大亂,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

十六年後,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轉歸後唐。

又十三年後,石敬瑭引契丹軍至洛陽,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傳國璽就此失蹤。

後周太祖郭威時,遍索傳國璽不得,無奈鐫「皇帝神寶」等印璽兩方,一直傳至北宋。

北宋哲宗時,有農夫名段義者於耕田時發現傳國璽,送至朝廷。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乃始皇帝所製傳國璽。而朝野有識之士多疑其偽。

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風雅,增刻印璽十方,時人有畫蛇添足之譏,其實徽宗似有淡化傳國璽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璽」被金國掠走,此後便銷聲匿跡。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傳國玉璽」忽現於大都,叫賣於市,為權相伯顏命人購得。

後伯顏曾將蒙元收繳各國之歷代印璽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製私人印章。傳國玉璽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測。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稱帝,號大明,改元洪武。繼而北伐,元廷棄中原而走漠北,繼續馳騁於萬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達入漠北,窮追猛打遠遁之殘元勢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傳國玉璽,然最終還是無功而返。

明清兩代,時有「傳國玉璽」現身之鼓譟,然皆附會、仿造之贗品。如明孝宗時,曾有人進獻所謂「傳國玉璽」,孝宗認定其為贗品而未採用。

皇太極滅了蒙古林丹汗,其後裔獻出所謂元朝「傳國璽」,上面刻著「皇帝之璽」。至清初時,紫禁城藏御璽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就是皇太極之「傳國玉璽」。而乾隆時,清高宗皇帝頗好考據,欽定其為贗品。

但權且以假當真,聊以充數,亦無深究者。後來清末,此玉璽存放瀋陽故宮,不知所蹤。

後來,開修黃河獲得一塊玉璽進獻乾隆皇帝,乾隆考證為贗品。

**成立,清廷退位,但依優待條件,仍盤踞紫禁城而稱孤道寡。直至**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復不見蹤影。當時馮部將領鹿鍾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璽,至今仍無下文。

就此,玉璽失蹤於世,皇朝至此完,又將中國推入了新世紀。歷經兩千餘年風風雨雨、撲朔迷離,「傳國玉璽」數隱數現,最終湮沒於歷史的漫漫長河之中。

15樓:為我心飛揚

自秦始皇開始,傳國玉璽一直是皇帝的專屬,有著類似皇帝身份證明的作用,但在歷史長河中,流傳了一千多年後,忽然消失了。後世的皇帝們沒了傳國玉璽,只能自己找材料刻一枚用,卻總是感覺缺少了那麼一種天命感。

那麼這枚傳國玉璽最後是在誰的手裡弄丟的?又丟在了**呢

秦始皇駕崩後,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國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佩此傳國玉璽建漢登基,將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王莽代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

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東漢末年,傳國玉璽被孫堅從一井中宮女身上所得,但被袁術逼迫所奪。袁術死後,玉璽復歸漢朝獻帝手中。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三國一統,玉璽歸晉。

南北朝時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咸和四年(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得璽,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後趙大將冉閔殺石鑑自立,復奪玉璽。

後冉魏乞求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這樣,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在南朝,傳國璽歷經了宋,齊,梁,陳的更迭。

大隋一統華夏,傳國璽遂入隋宮。公元618年,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唐貞觀四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突然與皇孫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

唐末,天下大亂,公元907年,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公元923年,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也隨著到了後唐。

最後乙個掌握「傳國玉璽」皇帝是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進攻洛陽,他和后妃在宮裡**,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傳國玉璽」神秘失蹤,人世間再沒有傳國玉璽的蹤影

清朝乾隆 玉璽

一枚傳國玉璽的傳承史,就是中國一千多年的王朝興衰史。後來,宋元明清都曾傳出找到了傳國玉璽,但均被證明為贗品。只有一點可以確信,傳國玉璽的最後下落確實是消失在河南境內。

16樓:匿名使用者

石敬瑭引遼兵侵後唐,兵臨城下之際,李從珂帶著玉璽**,然後就失蹤了。

周朝是象徵國家權利的傳國之寶九鼎哪去了

17樓:對方考慮看過

九鼎下落至今成謎。

司馬遷在他撰著的《史記》一書中,對九鼎的記敘,就有出入,前後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紀"中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西元前255年),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入秦。

但在《封禪書》中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由後者分析,九鼎在秦滅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時,已經不見;那麼,前者所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從雒邑掠九鼎歸秦,豈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費解!

司馬遷之後,東漢的著名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中,對九鼎之下落,採取兼收幷蓄之法,收錄了司馬遷的上述兩說,同時,又補充了一條史料,說是在周顯王四十二年,即西元前327年,九鼎沉沒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泗水之下。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泗水中進行打撈,畢竟是江水滔滔,無從覓處,只得徒勞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難以考察尋覓。後代史家只能隨意加以揣測了。王先謙在《漢書補注·郊祀志》中認為:

東周王室在衰落的過程中,已無力量保護自己。而戰國時期各個實力雄厚的諸侯國,卻虎視眈眈,力圖統一中國,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徵王權和"天命所歸"的九鼎,自然成為各諸侯必欲奪之的稀世國寶;加之此時周王室財政困難,入不敷出,於是銷毀九鼎以鑄銅錢,對外則詭稱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說其中一鼎已東飛沉人泗水之中,免得諸侯國興兵前來問鼎,自找麻煩,王光謙的說法雖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點史料加以證實,因此,是使人難以置信的。

後世帝王亦曾屢次重鑄九鼎,以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寧三年兩次最為有名。

縱觀中國歷代史籍,關於九鼎下落的材料雖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據,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還存在?在歷史上,根據歷代史書記載,它確實曾作為夏、商、周三代的鎮國之寶。

相傳了二千年;並且,從未發現過古人關於它已銷毀的歷史記載。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乙個謎。或許,今後會有揭破這個千載之謎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見天日之時。

跪求九鼎記全本小說,跪求九鼎記全本小說

九鼎記 全本文本精校版by我吃西紅柿 九鼎記作者 我吃西紅柿 類別 傳統武俠 自禹皇五斧劈山,統一天下,劃分九州,立九鼎後,這片大地便被稱為九州。禹皇離世後,天下便紛爭不斷。千年後,一代天驕秦嶺天帝橫空出世,曾一掌令百丈寬的雁江江水斷流,憑絕世武力,最終得以一統天下,可當秦嶺天帝離世後,天下同樣大亂...

君子一言是九鼎,哪找詳細的,君子一言是九鼎,哪裡可以看比較準確的?

確實尋常看不見 十二生肖似真龍 君子一言是九鼎,可以看比較準確的?回覆 君子 言駟馬難追 真是 言九鼎!佩服!佩服!君子一言是九鼎,是不是有?就是一言九鼎的意思 九鼎 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很大,能起到很大作用。形容言語極有分量,能起決定性作用。君子一言是九...

九鼎投資這個公司主要是幹啥的,九鼎投資這個公司是幹啥的

九鼎 投資是一 個 專 業 金 融投 資和資產 管 理 機構 九鼎投資這個公司是幹啥的 我也在九鼎投資復過,制確實是大 我們老家bai 開封那邊有du乙個他們的所zhi謂的分公司,我去dao看過,實際上就是乙個中國,在乙個快捷酒店裡面有一間房間,後來,我知道的就有好多人被騙了很多錢,去年本來該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