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與民同樂給分麼

2021-03-03 22:31:07 字數 5182 閱讀 1022

1樓:鑫公館

本文表現作者雖身居江湖,心憂國事,雖遭迫

害,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同時,也是對被貶戰友的鼓勵和安慰。《岳陽樓記》的著名,是因為它的思想境界崇

高。和它同時的另一位文學家歐陽修在為他寫的碑文中說,他從小就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岳陽樓記》末尾

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一生行為的準則。孟子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已成為封建時代許多士大夫的信條。範仲

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本來可以採取獨善其身的態度,落得清閒快樂,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應立身行一的準則,認為個人的榮辱公升遷

應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朋友,這是難能可貴的。這兩句話所體現的精神,那種吃苦在前,享樂

在後的品質,無疑仍有教育意義。

《岳陽樓記》文中寫了幾種人的思想感情?作者屬於哪一種

2樓:9點說史

寫了三種人思想感情:因己而悲者;因物而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作者屬於第三者。《岳陽樓記》出自宋代詩人范仲淹。

這篇文章通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

文章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擴充套件資料

《岳陽樓記》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章開頭即切入正題,敘述事情的本末緣起。以「慶曆四年春」點明時間起筆,格調莊重雅正;說滕子京為「謫守」,已暗喻對仕途沉浮的悲慨,為後文抒情設伏。下面僅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八個字,寫出滕子京的政績,引出重修岳陽樓和作記一事,為全篇文字的導引。

本文表現作者雖身居江湖,心憂國事,雖遭**,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同時,也是對被貶戰友的鼓勵和安慰。《岳陽樓記》的著名,是因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

和它同時的另一位文學家歐陽修在為他寫的碑文中說,他從小就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岳陽樓記》末尾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一生行為的準則。

孟子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已成為封建時代許多士大夫的信條。

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本來可以採取獨善其身的態度,落得清閒快樂,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應立身行一的準則。

認為個人的榮辱公升遷應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朋友,這是難能可貴的。這兩句話所體現的精神,那種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品質,無疑仍有教育意義

就藝術而論,《岳陽樓記》也是一篇優秀的文章。

3樓:雨見深

《岳陽樓記》文中寫了寫了三種人思想感情:一是因己而悲者;二是因物而喜者;三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

作者屬於第三種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陽樓記》出自宋代詩人范仲淹。詩人通過遷客騷人登樓時或喜或悲的覽物之情的分析議論,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並以此勉勵友人,警策自己。

拓展資料:

這篇文章寫於慶歷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內憂外患的年代,對內階級矛盾日益突出,對外契丹和西夏虎視眈眈。為了鞏固政權,改善這一處境,以范仲淹為首的政治集團開始進行改革,後人稱之為「慶曆新政」。

但改革觸犯了封建大地主階級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而皇帝改革的決心也不堅定,在以太后為首的保守官僚集團的壓迫下,改革以失敗告終。「慶曆新政」失敗後,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范仲淹貶放河南鄧州,這篇文章便是寫於鄧州,而非寫於岳陽樓。

這篇文章通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

文章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古詩文網-岳陽樓記

4樓:郭猛

三種人:因己而悲者;因物而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

作者屬於第三者。

5樓:人生如夕陽

范仲淹自己的文章,自然只寫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就是他的觀點.

《岳陽樓記》你可以不會背,這兩句話樓主還是最好能記住.

6樓:匿名使用者

柳梢青戴復古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披襟。

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

注:洞庭青草,青草湖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君山,是洞庭湖中一小島。

岳陽樓記,作者借遊岳陽樓寄託了---的思想感情?

7樓:匿名使用者

寫出作者豁達胸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8樓:青

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需要堅定的志向、不斷的艱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才能完成一種理想追求

9樓:匿名使用者

額 。關於這個問題 。你查一下語文全解。

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小石潭記三個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

10樓:116貝貝愛

一、相同點

《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小石潭記》都表現出了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和「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的博大胸襟。

二、思想感情不同

1、《岳陽樓記》:含有憂國憂民,先憂後樂的思想。

2、《醉翁亭記》:含有與民同樂的思想。

3、《小石潭記》:含有孤悽悲涼的思想。

三、作者心情不同

1、《岳陽樓記》:范仲淹被貶後依然保持著以天下樂為己樂的曠達胸襟,像古仁人一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 規勸滕子京,並以此自勉。

2、《醉翁亭記》:歐陽修被貶後雖然堅持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表現出了一點被貶後不易被人察覺,理解的憤悶之情。

3、《小石潭記》:柳宗元從文章中表現出的感情有點類似於《岳陽樓記》中描寫的遷客騷人以物喜, 以己悲的感情, 文章開頭雖然提到了「樂」 ,但這只是更加重了後面「悲」 的色彩,作者還沒有從被貶之後的陰影中走出來, 即使是淒清的景色, 憤悶再次襲來。

《岳陽樓記》出自宋代·范仲淹

《醉翁亭記》出自宋代·歐陽修

《小石潭記》出自唐代·柳宗元

寫作背景: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2023年10月17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

這篇文章通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

文章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全文記敘、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動靜相生,明暗相襯,文詞簡約,音節和諧,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對比,成為雜記中的創新。

這篇文章寫於慶歷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內憂外患的年代,對內階級矛盾日益突出,對外契丹和西夏虎視眈眈。為了鞏固政權,改善這一處境,以范仲淹為首的政治集團開始進行改革,後人稱之為「慶曆新政」。

但改革觸犯了封建大地主階級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而皇帝改革的決心也不堅定,在以太后為首的保守官僚集團的壓迫下,改革以失敗告終。「慶曆新政」失敗後,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范仲淹貶放河南鄧州,這篇文章便是寫於鄧州,而非寫於岳陽樓。

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及第。慶曆三年(1043),參與慶曆新政,提出了十項改革主張。

慶曆五年(1045),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皇祐四年(1052),溘然長逝,享年六十四歲,諡號文正,世稱範文正公。范仲淹文學成就突出,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有《範文正公文集》。

11樓:雪翎

岳陽樓記,

體現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思想。

醉翁亭記,體現的是基情於山水的超然意境。

乙個是屬於儒家思想乙個屬於道家思想。

(是初二的語文課文吧。當時挺喜歡學的。美好的回憶,謝謝你)(望採納)

12樓:匿名使用者

《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貶後無法排遣的憂傷悽苦的感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寄情於山水, 賞景自適的曠達情懷和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相同之處:歐陽修與范仲淹同被貶謫,但他們分別表現出了表現出了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和「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的博大胸襟,在這點上兩篇文章體現出了共同之處。《小石潭記》 和《醉翁亭記》 中, 作者都寄情於山水, 文章都包含了憂與樂, 但所佔比例不同。

前者憂多樂少, 後者後者與之相反。《醉翁亭記》 《岳陽樓記》 中都表現出了作者的遠大政治理想。

《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小石潭記》不同之處:范仲淹被貶後依然保持著以天下樂為己樂的曠達胸襟,像古仁人一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 規勸滕子京,並以此自勉。歐陽修被貶後雖然堅持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醉翁亭記》 全文貫穿主線的就是乙個「樂」字, 但通過文章「人知從太守遊而樂,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 一句, 多少表現出了一點被貶後不易被人察覺,理解的憤悶之情。

柳宗元從文章中表現出的感情有點類似於《岳陽樓記》中描寫的遷客騷人以物喜, 以己悲的感情, 文章開頭雖然提到了「樂」 ,但這只是更加重了後面「悲」 的色彩,作者還沒有從被貶之後的陰影中走出來, 即使是淒清的景色, 憤悶再次襲來。

13樓:匿名使用者

三篇都表達了作者被貶官後寄情山水,對山水的喜愛之情。岳陽樓記含有憂國憂民,先憂後樂的思想。醉翁亭記含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小石潭記含有孤悽悲涼的思想。

14樓:匿名使用者

前三個字不同,都四個字,最後乙個字相同

岳陽樓記的作者是

這不知道啊 范仲淹 字希文 北宋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死後諡號 文正 世稱 範文正公 范仲淹 989 1052 北宋很著名人士的乙個政治家 軍事家和文學家,不過他受朋友之託,寫岳陽樓記時,並沒到岳陽來,就寫得這樣生動。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是范仲淹北宋傑出的政治家 文學家 989 1052 從小讀書十分...

岳陽樓記中微斯人吾誰與歸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微斯人,吾誰與歸 沒有這種人,我同誰在一道呢?微 無 沒有 斯人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對滕子京的慰勉和規箴之意。微斯人,吾誰與歸 倘若沒有這種人,我追隨誰去呢 表示了對於這種人的嚮往與敬慕。微斯人,吾誰與歸 一句表達了作者曲高和寡的孤獨之感。岳陽樓記 雖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

岳陽樓記中的排比句

1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釋義 在朝廷裡做 就應當心繫百姓 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2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釋義 這時 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 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 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