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張人人平等嗎,說好的人人平等呢

2021-03-03 22:31:07 字數 4959 閱讀 9859

1樓:墳莇簆

《〈論語〉新譯》主編 金 池 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孔子是「皇權論」、「等級論」、「尊卑論」、「家族論」的炮製者的說法。孔子是不是「皇權論」、「等級論」、「尊卑論」、「家族論」的炮製者呢?下面,我們用事實揭開這個謎底。

眾所周知,「皇權論」、「等級論」、「尊卑論」、「家族論」的理論基礎就董仲舒提出的所謂的「三綱」,即「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在「三綱」思想誤導下,又派生出「君叫臣死不得不死,父叫子亡不能不亡」等封建意識、封建道德、封建說教。這些封建的東西是不是孔子的初衷呢?

看看下面的事實,就一目了然了。

據《論語·八佾》記載:「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意思是「魯定公問:

『君怎樣使用臣,臣怎樣侍奉君呢?』孔子答道:『君應該按禮來使用臣,臣應該以忠來侍奉君。

』」這裡所說的「禮」充分體現出君臣平等的關係,而並非像後人所說的那樣——即使君無禮,臣也要盡忠,以至於發展到不問是非曲直的「愚忠」,乃至於「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的荒唐地步。由此可見,「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等「皇權論」、「等級論」、「尊卑論」思想並非孔子思想。

另據《論語·憲問》記載:「子路問事君。子曰:

『勿欺也,而犯之。』」意思是「子路問怎樣侍奉國君。孔子說:

『不能欺騙他,但可以規勸他。』」孔子主張侍奉君主「勿欺也」,即「不能欺騙他」是正確的;孔子主張侍奉君主「而犯之」,即「可以規勸他」也是正確的。其中不僅沒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糟粕,反而表現出孔子為了正義和真理敢於並鼓勵**向君主提出意見的思想。

另據《論語·微子》記載:「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意思是「齊國送一些歌舞美女給魯君,季桓子收下了,好多天不上朝。孔子便離開了魯國。」從孔子發現驕奢淫逸的君主和大夫不理朝政、昏庸無道,便棄官不做離開魯國這件事不難看出,孔子不但沒有和最高統治者卑躬屈膝、同流合汙,反而敢於蔑視最高統治者,拂袖而去。

孔子那種不畏權貴、不惑美女、不慕金錢,一心走德治新路,無私無畏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讚揚的。這正是孔子不慕虛榮,不卑不亢,堅持人人平等的具體行動。

說完國事,再說家事。據《論語·里仁》記載:「子曰: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意思是「孔子說:『侍奉父母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見父母的意願不順從,對他們還是要恭敬而不違背禮節,替他們操勞而不埋怨。

』」由此可見,孔子認為子女對父母是可以委婉相勸的。委婉相勸本身體現的是一種平等的對話關係,這**有什麼霸王作風——「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的意思呢?有人說:

「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是儒家「孝道」的糟粕。其實,這根本不是孔子說的「孝」,根本不是孔子的主張,而是後世儒家孕育的、統治者炮製的封建糟粕。

還有,據《論語·鄉黨》記載:「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意思是「孔子在家鄉,非常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一樣。但在祭祀和朝見的場合,他善於談論,只是比較謹慎而已。」由此可見,在家鄉不多言多語,與鄉親們和諧相處;在正式場合,比如在宗廟或朝廷上,則落落大方,謹慎而論,與大家和諧共事,均體現出孔子這位**的仁者風度。

《論語·鄉黨》篇還記載:「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意思是「在鄉人舉行迎神賽會、驅逐疫鬼的儀式時,孔子總穿著朝服站在東面的台階上。

」由此可見,孔子這位和藹可親的老師,這位平易近人的**,從來不搞特殊、不擺架子,總是和鄉人打成一片,實踐了他自己所倡導的「人人平等」的主張。

既然這樣,那麼,「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以及由「三綱」派生出來的「君叫臣死不得不死,父叫子亡不能不亡」等「皇權論」、「等級論「尊卑論」到底出自**呢?據考證,是漢代「鴻儒」董仲舒等人根據封建統治者的需要炮製出來的。他們的伎倆是:

明里「賜封抬高」孔子,暗裡卻把「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等封建糟粕強加給孔子,然後藉著孔子的名譽兜售自己的封建糟粕,把孔子當工具愚弄人民,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事實上,孔子一向主張「人人平等」。除了上述證據以外,孔子提出的「泛愛眾」和「有教無類」思想也是孔子一向主張「人人平等」的明證。

說好的人人平等呢

2樓:巴黎圍牆巍峨

你信了,你就蘆褲返輸了。這世界,**有什純緩麼人人平等。不但過去沒有,將來也不會有。平等只是乙個口號,是用來喊的陪飢,不是用來做的。

3樓:淡水羅蔔

這世界從來沒有絕對的平等!

4樓:聞香_知足

本都一樣的。你喜歡幹就幹,喜歡玩就玩,沒人管的。

中國歷史上孔子為什麼有那麼高的地位

5樓:匿名使用者

帝王政治的需要,因為只有孔孟學說最適合帝王統治的需要,試想,如果有比孔孟還高明的學說,中國的知識分子為什麼不去拿來用呢?並不是孔孟去找中國的知識分子,而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尋到孔孟學說如獲至寶。

我為什麼反對儒家一切主張?難道仁義禮智信不好嗎?每每遇上這個問題,我都要一次一次的解釋證明,很是疲憊。

也是難怪,我們的老師們正不斷的用儒家思想的思維教育我們的孩子,只要我們的教育不變以後這些還會有人問?我們的孩子就是用好詞好句的漂亮話培養出來的。美名曰「美言教育」這個美言就是孔子為尊者諱思想的繼承。

然而老子說得好「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美言下我們的政治誠信和企業誠信能會有多好?實事求是怎麼能做到?

美言教育下是不會考慮美言後面的深度的。

漂亮話誰都會說,儒家落個滿口仁義道德背後男盜女娼的名聲,不是一天兩天的。我們不能光看「仁義禮智信」的美詞還要看這些詞後面的內容,如何「仁」?如何「義」?

如何「禮」?如何「智」?如何「信」?

我們今天很多的知識分子,你們知道孔子是如何仁義禮智信的嗎?孔子自己說,他的思想是連續的,儒生們不要忘了這話,今天儒生們解釋儒家、孔子,顧前不顧後,顧左露右,蓋住上身蓋不住下身,總是說不圓,總想把孔子說漂亮點。這個漂亮就是謊言的開始。

我們叫儒教為禮教,已經很說明問題了。這是孔子一切主張的根源,「仁義」和「智信」都是圍繞「禮」來發展的。

孔子時期,禮崩樂壞是大家都知道的,但為什麼會禮崩樂壞卻很少有儒生解釋、思考。我們的儒家同情者更沒有這種思考深度。周朝到孔子時期已經500年了,500年的世襲會是什麼結果?

這點還用我深講嗎?以下犯上你能怪誰呢?孔子是個私生子,難道乙個18歲的姑娘會自願和乙個60歲的老頭野合嗎?

孔子母親到死都沒有告訴孔子他爹是誰,是鄰居說的,不能說明這種恨嗎?貴族們的腐朽沒落已是必然。下對上的不服,賤對貴的仇恨,這個社會能會穩定嗎?

於是乎春秋戰國開始了,於是乎為君王開治國藥方的百家爭鳴的時代開始了。

說這麼許多,我都覺得羅嗦了,但對那些美言教育出來的知識分子們,這個時代的背景還是要說的。如此簡單的深度他們是很少細想的。

孔子的治國藥方就是周禮,而孔子繼承的這個周禮,是沒有精神的周禮形式。我問過儒生周禮的精神是什麼?沒有人給我答案。

我都覺得可笑,一群叫嚷繼承中國文化的愛國者們,竟然不知道中國禮文化的精神!在我看來我們華夏文明精神到孔子這裡已經被篡改了。黃帝《陰符經》說「天之至私,用之至公」,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人的天性是自私的,把他用在為公上就是了。

中國的禮文化就是這種思想的衍生品,對有功者的物質獎勵外加精神獎勵,就是你見了爵位高的要行禮,不想跪拜低人一頭可以,拿出你的本事來獲取爵位。可以說禮是對人私慾的刺激。黃老的無為,不就是這個嗎?

下面的積極性刺激出來了領導者還有什麼事?這才是無為而無不為。周朝的800年至少500年的穩定,不就是這個思想下成就的嗎?

當你沒有什麼可以封賞的時候,這個穩定的基礎也就不存在了。周天子沒有什麼可賞的了,諸侯們有,諸侯們沒有了,大夫們有,實在沒有就搶別人的,春秋戰國為的就是乙個利字?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極端的反對「利」也不是沒有時代原因的。然而我們就因此而否定「利」嗎?孔子也說過取利要符合「義」,然而孔子的「義」又是什麼?

孔子失去了周禮的精神的禮就叫我們尊重那些500年世襲的公子哥們。所以孔子的「仁義」是要做到「惡不仁者,其為仁」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是要把君王看成君父的,「父子相隱」是叫你維護親情的。如果你厭惡不仁者,如果你主張告父偷羊,那麼會是什麼乙個社會風氣?

連父親偷羊都要告,都不能容忍,你能容忍公子哥們的胡作非為嗎?犯上的都是這種人。這種人就是孔子討厭的小人。

儒生說儒家是寬容的,這就是我們要寬容的嗎?這就是孔子禮的思想的本質,也是孔子的「義」,也許在他看來這樣社會才能打安定。

孔子之所以要**們寬容這些,我認為還是實事求是的做法,因為叫500年世襲的公子哥們改變是不可能的。為保證上智下愚,也只有叫遵守孔子自以為的好人標準,並賦予君子的稱謂了。為什麼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為什麼孔子要求「君子固窮」?為什麼孔子要說君子要「仁者愛人」?

為什麼孔子要講「孝順」「孝敬」?可以說這些主張都是在為了培養一種仁孝的性格。《論語》第二句有子曰: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句話說出了孔儒門要培養的人才和君子性格。這就是孔子「仁義」的「忠孝」。孔子對**們的這些教育可以說在根本上混亂了華夏文明禮文化的根基,使中國知識分子從展示自己的能力到展示自己的順從、奴性,讓中國的知識分子成對順從權勢的依附者。

當然這個虛名不是勞動者給的,勞動者給與孔子的只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罵名。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中國裝逼的群眾需要乙個帶頭大哥,反觀浩瀚歷史,發現孔子的理論和個性最是合格,於是:孔子被捧上神探,成了裝筆者膜拜的聖人@

7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倡導「有教無類」,主張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力。孔子的這種思想觀點,使教育重心下移,奠定了後世教育大眾化的理論基礎,開歷史之先河,在中國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孔子將教育視為實現其政治主張的重要手段。

孔子首次揭示「教育是為政治服務」這一人類教育史上的普遍規律,是其對中國教育思想的又一貢獻。孔子幾乎終生從事教育,其積極踐行因材施教,注重啟發教育,注重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調求知應先端正態度,求知應先求實,求知的關鍵是要有虛心、老實的態度;主張學習中要勤於思考,要學思結合的教育與學習方法,也都在中國的教育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孔子的教育思想與實踐雖存在著歷史的侷限性,但不可忽視其在中國教育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更不可否認其對當今教育的借鑑性。檢舉

人人平等嗎,人人平等對嗎???

看中國人人好平等 當今社會人與人平等的時候無處不在,同一工廠的工人穿的工作服是平等的,吃的工作餐是平等的,工作時間是平等的,拿的工資是平等的。農民種的地是按人口分的,地是按住的順序或摸號分的,對待是平等的,他們在本地插秧等做工的工價是平等的。學生上學統一穿校服是平等的,交的學費拿的課本老師教學所受是...

我堅持人人平等用英語怎麼說,我堅持人人平等用英語怎麼說

i 我insists 堅持 all men 所有人 are created 被創造出來 含有被動式 equal 平等的 i insis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我堅持每個人都是生來平等的 謝謝採納 我堅持人人平等 i insist that everyone ...

什麼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義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其基本精神就是禁止基於種族 膚色 性別 語言 宗教 政治信仰或其他見解 國籍或社會出身 財產 出生或其他身份等原因享有特權或遭到歧視,禁止將這些因素作為法律區別對待的分類標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 1 任何公民,不分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