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藏族對死亡的詮釋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但不同民族對死亡的理解不同。因而衍生出的喪葬習俗、喪葬文化也不盡相同.死,在藏族大眾觀念中並非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而是喻示著新生命的開始.因為藏傳佛教講究「萬物有靈」,「生死輪迴」之說。認為世界上萬物都是外殼與靈魂的結合體.人即是靈與肉的結晶,軀殼不外乎是靈魂的載體.死亡只是二者的分離,靈魂逸出廢舊軀體投轉另一新的軀體繼續存在。
周而復始.但佛教指出生命是在「三界六道」中輪迴,行善業者可進入三善趣(天、人、非天),行惡業者會墮入三惡趣(地獄.畜牲,餓泉).人們極力想進入三善趣.避免掉入三惡趣.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曾在西方引起極大轟動的.據說是8世紀吐蕃讚普赤松德贊從印度請來的高僧蓮花生大師所著的《**度亡經》一書,為人們講述了「死亡和新生的藝術」.
《**度亡經》 藏文原名為「中陰得度」。「中陰」指人在離開人世之後到尚未投生之前這一階段.該書即是指導人們面對死亡時.
如何擺脫生理和肉體上的苦惱、恐懼.具體說.凡人死後必須經歷臨終中陰.實相中陰、投生中陰三個時期,共七七曰十九天.臨終中陰時期,即人剛死時會見到一種「清光」,高僧大德藉此從輪迴中解脫成佛**.入如來淨土;而「清光」對一般人來說.稍縱即逝 只能在昏暗中摸行,不得入如來淨土。實相中陰時.死者的靈魂彷彿重新回到了人世間,死者重新體驗現實生活,對世間的七情六慾、善思喜悅,有著斬不斷的眷戀。經受著各種考驗.這一切決定著死者的投生去向.死後1 5天左右.進入投生中陰時期 ,死者生前生活情形顯得愈來愈模糊,開始尋求投生的途徑.是進入三善趣還是三惡趣,主要報據死在實相中陰時的考驗而定,所以活人在中陰期為死者念經.作「頗瓦法」,保持安寧勿擾等喪葬儀式都有助於死者往較高層次的轉生.
儘管我們對**古代喪葬觀了解不多.但通過對**近現代喪葬的研究,發現儘管**存在紛繁的葬式,但人們對死亡的態度以及貫穿於各種喪葬儀軌中的觀念大致相同.無論是**,水葬或是崖葬.火葬等,無不講究「中陰得道」之說 佛教的「萬物有靈」。「生死綸回」觀念主導著**的各種喪葬行為,也導致藏族的喪葬習俗與其它各族存在較大差異,獨具特色.
首先.藏族對」死亡「 即」新生』的理解,使人們能坦然面對死亡,全無恐懼和悲痛.不但臨終者能安然接受命運的安排,不受任何精神折磨, 而且逝者的親朋好友也不會表現得那麼悲戚.沉痛.
其次 **的喪葬儀軌基本上是為死者而作,為了幫助死者的靈魂順利轉生投胎,斬斷其對塵世的惦念而作.七七四十九天請僧人念經是為了幫助亡靈各個中陰階段公升遷順利: 在停喪期間禁止人們大哭大笑、大聲吵鬧,怕驚擾亡靈……其它不少地區,特別是漢區,大多數喪葬儀軌不是為死者,而是為活著的人的臉面.為子孫後代的名聲.死者的墳墓、靈牌越修越豪華.甚至還「死人佔活人房」 的怪現象.相比而言.藏族死後飼鷹、餵魚.或火化骨灰飄灑高山.江河,更顯超凡脫俗.
此外 藏族對生與死的這種獨到理解、詮釋,是形成藏民族各種民俗文化核心——樂觀天性的根源;也是面對極其嚴酷的自然環境.獨特而極具魁力的藏文化能艱難生存發展的根源.但我們也應看到,這種理念.使藏民族在與自然的關係中,更注重適應.而非鬥爭.**葬俗種種喪葬是人生最後必不可少的程式.是乙個人在塵世中的最後禮儀.也體現著生者對死亡、對死者的哀悼.可以說.喪葬習俗是乙個社會政治.宗教.經濟、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古代人對於死亡的認識和看法的發展
2樓:陳越
到裡面看看
中國古代思想中怎樣理解「死亡」與人生的關係。 10
3樓:一知齋
1、人類早期的生死觀。
一切宗教(或哲學)的核心問題都是同一的,即:生命。其目的在於:
超越有限、超越死亡,即所謂「生命永恆」。在原始宗教那裡,這一命題就已經表現得淋離盡致了,它是在「靈魂不死」的認知下進行的。文獻學和民俗學的資料均表明,靈魂觀念在原始時代具有世界性。
2、靈魂觀念產生!
原始人用它解釋人的生、老、病、死,生命運動的生生不息,並以此指導自己的全部活動。原始人認為,靈魂這種「小人」和其主人的身體完全相似,即靈魂因人的高矮胖瘦而分別具有高矮胖瘦的特徵;人死後,靈魂變為鬼魂去了另一世界。
3、從此,原始人變得坦然起來。他們對一切問題都有了乙個「圓滿的」答案:對他們來說,真正的死亡是不存在的,死亡不過是到另一世界去生活,好像只是換了乙個生活環境。
死亡文化的「實用性」從一開始就被原始人正確地把握住了。
二、孔子及其儒家學派的生死觀
1、孔子(西元前552023年),名丘,字仲尼。其先祖是殷商的貴族,周滅商,受封於宋國,世居宋。到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時,宋內亂,避亂,遷魯。
到孔子時,家道已敗落。魯國是周公旦(周武王的四弟)的封地,號稱「禮儀之邦」,古代的典章、文獻極為豐富;而孔氏家族又具有殷商的文化傳統,這些對於孔子成為一代思想家無疑受益匪淺。
2、孔子以周文化(「周禮」)的繼承者自居。儒家的最基本概念是「仁」。
(1)《說文》:「仁,親也,從二人。」即是說,「仁」就是協調兩個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的一種境界,或一類行為準則。
在「仁」的旗幟下,孔子學說的邏輯如此:一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儒家的理想人格是「聖人」;二是參與社會活動,實現理想社會,儒家的理想社會是「聖王之治」。
(2)《禮記·大學》概括為: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人亦稱之為「修、齊、治、平」功夫,或「內聖外王」之學。
修、齊為「內聖」,誠意、正心亦為修身的組成部分;治、平為「外王」。其中,「內聖」是為了「外王」,「內聖」是「外王」的基礎,而這兩者的最完美境界都達到了「仁」。後來。
(3)《孟子》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便是具體了孔子「內聖外王」的思想。正因為如此,儒學被稱為「仁學」、「人學」,近世亦有人稱孔子為「偉大的人道主義者」。
3、儒家是從入世精神、仁學推衍出它的生死觀,並服務於它的人格修養和社會治理。具體地說,儒家通過積極的人生實踐,建立功勳和學說,造福於社會並揚名於後世,以此超越死亡,達成生命永恆。
4、儒家的基本邏輯是:入世主義精神、仁學、人格修養、社會治理,它的生死觀集中體現在「三不朽」信條中。因而儒家的人生觀是積極的、蓬勃向上的。
三、老、莊及其道家學派的生死觀
1、老子道家的生死觀
(1)老子,名聃(dān),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大約與孔子同時而長於孔子。老子曾做過周王室的史官,孔子年輕時游洛陽,曾向老子請教過「道」。老子是中國文化史上一位影響深遠的人物,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經》,蘊含深奧,令歷代學者嘆服不已,後世累代有註釋者。
(2)兩大基本內容:道的本體論,道的方**。如果說孔子哲學的主要特點在於濟世救民的話,那麼,老子哲學的主要特點則在於思辨尋理。
老子和孔子對中國文化史的深遠影響相得益彰,實難分伯仲。道家是先秦哲學中反對儒家的主要派別之一。
(3)老子哲學的人生觀、社會觀是中性而略具消極色彩。《老子》五千言並未過多地談到死亡、殯葬問題,但他卻為道家後起者奠定了基調。
2、莊子道家的生死觀
(1)莊子,名周,約西元前369-286年,與孟子同時或稍後,宋人(今河南商丘)。莊子淡泊名利,終生不仕,曾謝絕了楚威王聘為國相的請求。他或四方遊歷,或隱居著書,生活曾一度極為清苦,然自得其樂。
現存《莊子》一書,共三十三篇,其中《內篇》的七篇被認為是莊子原作,其它《外篇》和《雜篇》共二十六篇則多後起道家的託名之作,但基本上都反映了他的思想。莊子哲學皆假託寓言而闡明道家思想,想象力豐富,文風奇特、詭譎。
(2) 莊子持「元氣論」的物質觀。認為,人由「元氣」聚合而成,氣散則死,生生死死在無休止地轉換著,如四時之執行。可是,人們卻將「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
」其實兩者是一回事,因為它們都是由氣構成的,故曰「通天下一氣耳」,「故萬物一也」(一,即齊一,一回事。)。生命,不過是身外的塵垢「假借」而成,生、死就像晝、夜一樣無窮地交替,「生之來而不能卻,其去不能止。
」(見《莊子》的「至樂」、「知北游」、「達生」等篇)
(3)在莊子看來,死亡不過是回歸自然而已,生存倒像是出去走了一遭。莊子的殯葬觀也是獨特的。既然生死只是「氣」的迴圈聚散,死亡是回歸自然這個「巨室」,那麼,殯葬就是多餘的。
四、墨子及其墨家學派的生死觀
1、墨子,名翟,魯國人。在孔子之後,孟子之前。《淮南子·要略》說,墨子原系儒門**,因不滿儒家學說而另創乙個對立的學派。
2、墨子提出了一整套社會學說和政治方案,對此可概括為:「兼愛」,要人們要普遍地相互愛護,不分親疏;「尚賢」,推舉賢才;「尚同」,上下同心;「節儉」,節約儉樸;「非攻」,反對諸侯各國之間的戰爭;「非樂」,反對沉醉於**享受等。
3、墨子的生死觀及殯葬觀。它可歸結為:明鬼、非命、節葬。它們構成墨家「非儒」(反對、非難儒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4、墨子提出了殯葬改革方案:「曰: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領,足以朽肉。
掘地之深,下無菹漏,氣發洩於上,壟足以期(識別)其所,則止矣。返,從事於衣食之財,佴(助,給)於祭祀,以致孝於親。故曰:
子墨子之法,不失為死、生之利者,此也。」墨子是迄今我們所知中國最早的主張「薄葬」的殯葬改革家。
五、佛教的生死觀
1、佛教產生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出生於迦毗羅衛(今尼爾泊南部),其原名為喬答摩.悉達多。
其父為迦毗羅衛國的國王,他立為太子,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準備將來繼承王位。
2、佛教在公元一世紀東漢初傳入中國。佛教的原始教義是教人們斬斷一切塵緣,包括對血緣關係淡薄、不事官府等。
3、佛教是一種出世主義(和儒家積極的入世主義正相反對)。它從純個人的角度尋找人生苦難的根源,並提供解脫個人苦難、尋求生命永恆的道路。
4、佛教焚化屍體就源於對肉體、感官的鄙視乃至厭惡,因為它們是妨礙人們過一種清淨無慾的空寂淡泊的生活精神的「涅 般木 」境界的障礙。但高僧的經焚燒後骨頭稱為「舍利子」被儲存下來,供信徒們瞻仰。
六、儒家和佛教的最根本區別
1、儒家建立在對生命熱愛的基礎上,因而產生了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強烈的使命感。也由於熱愛生活,父母對子女有養育之恩,子女對父母也就有了「孝」即報恩的義務。
2、佛教則建立在人生苦難、厭倦生命的基礎上,因而採取了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社會責任感極其淡漠。既然生存充滿著苦難,「苦海無邊」,那麼,對生育自己**的父母也無須承擔「孝」之類的義務了。明清的法律規定,僧人必須拜父母,祭祀祖先,為父母服三年喪,否則,杖一百,令還俗。
這就是不承認出家人有放棄對父母此類義務的權利。
佛教能在中國得到傳播,與它自身受到了一定的「改造」是分不開的。首先是受到儒家「忠」、「孝」的影響,其次是與中國傳統的偶像崇拜、民間迷信相結合,逐步成為了「中國化」的佛教。
中國古代人們是用什麼刷呀的,中國古代人用什麼刷牙?
秦漢時期 關於口腔 牙齒之清潔 健美 疾病 保健已有了比較高的要求。例如 詩經 衛風 碩人 中形容美女牙齒 齒如瓠犀 即指牙齒要如同葫蘆子一樣整齊潔白。反之,對牙齒參差不齊者則稱之為齟齬,咬合不齊者病之為齪,排列不正者稱為齜,不平整者為齲,均視之為病態。為了保持口腔衛生和預防牙齒疾病,除強調飯後漱口...
中國古代人物畫特徵,中國古代人物畫發展史
畫的重要特點 1 中國古代人物畫對於人物的描繪,不僅僅是滿足外形的肖似,而是更著重人物性格與內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謂的傳神。2 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獨特傳統,還表現在善於運用長捲的形式,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真實而細緻地描繪現實生活的場景及其人物活動。除了前面介紹的 韓熙載夜宴圖 屬於傳統的長捲式的人物畫...
為什麼中國古代買賣存在中人,中國古代人口可以買賣嗎
就是給買賣雙方做個見證,為了不讓買賣雙方發生毀約等爭執事件的發生。其實現在也有啊,基本上有介紹人 擔保人和見證人,介紹人類似跑和的 牽線的,擔保人和見證人主要就是規避風險的手段。中國古代人口可以買賣嗎?奴隸制的社會,努力可以買賣,但在封建社會這就被明令禁止,甚至有的時候比現在還嚴,都可以處凌遲 車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