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造紙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早在1800多年前,造紙術的發明家蔡倫即使用樹膚(即樹皮)、麻頭(麻屑)、敞布(破布)、破魚網等為原料製成「蔡侯紙」,於公元105年獻給東漢和帝,受到高度讚揚。造紙術的發明對中國和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造紙術發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破布和樹皮。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品種主要是苧麻和**。據稱,我國的棉是在東漢初葉,與佛教同時由印度傳入,故用於紡織應是更晚一些的事了。
另外當時所用的樹皮主要是構皮(即楮皮),對枸皮紙曾有「楮先生」之稱。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3-5世紀)紙的品種、產量、質量都有增加和提高,造紙原料**更廣。史書上曾論及到這時期一些與原料有關的紙種名稱,如寫經用的白麻紙和黃麻紙,枸皮做的皮紙,藤類纖維做的剡藤紙,桑皮做的桑根紙,稻草做的草紙等。
由此看來我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麻、枸皮、桑皮、藤纖維、稻草等已普遍用作造紙原料。 另外史書上還有提到有關蠶繭紙、苔紙、發箋紙、側理紙等名詞,那麼是否當時曾用青苔、毛髮等造紙呢?筆者根據這類纖維的特性來看,認為不大可能,毛髮極少纖維結合力,成紙強度很低,不宜單獨用來造紙,至於蠶繭紙和發箋紙之說很可能是一種象形名詞,白淨、細密的麻纖維紙表面形似蠶繭,可能就稱其為蠶繭紙。
假如在紙漿中加入少許著色的長纖維或毛髮,給人以披髮的感覺,故而可能就稱其為發箋紙,形似青苔並且顯綠色花紋者可能謂之苔紙,當然這只是一種推論,尚需送一步考據。 竹子作為造紙原料始於晉還是宋,尚有不同的看法。南北朝書法家蕭子良的一封信中曾說「張茂作箔紙……取其流利,便於行書」,據考據,所渭箔紙即嫩竹紙,張茂是東晉人,看來用竹子造紙可能是初始於晉。
但用量很少。 我國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空前繁榮,造紙業也進入乙個昌盛時期,紙的品種不斷增加,生產出許多名紙及大量藝術珍品。造紙原料以樹皮使用最廣。
主要是楮皮、桑皮,也有用沉香皮及棧香樹皮的記載。藤纖維也廣為使用,但到晚唐時期,由於野藤大量被砍伐,有無人管理栽培,原料供不應求,藤紙一蹶不振,到明代即告消失。宋代竹紙發展很快,後期的市場上十之七八是竹紙,用量之大可以想見,就產區而言有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等,最盛之地當推浙江、四川。
在工藝上宋代竹紙大多無漂白工序,紙為原料本色,除色黃之外,竹紙也有性脆的缺點。 元明時期竹紙的興盛創造了歷史新篇章,尤以福建發展最突出。使用了「熟料」生產及天然漂白,使竹紙產量大有改進。
紙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2樓:北京創典文化
紙,是我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乙個重要的發明。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發明了文字後,人們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
後來,人們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產生了紙。
紙起源於我國,是西漢時期發明的。到了東漢和帝時,蔡倫又對造紙進行了重大改進。人們將樹皮、破布、破舊漁網等加水蒸煮搗碎,直到成為均勻的紙漿,再把紙漿薄薄地倒在預先做好的篩網上,水漸漸流走了,篩網上便留下薄薄的一層紙坯。
然後人們把紙坯晾乾,塗上一些苔膠,就製好了一張紙。
公元3世紀,造紙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並且發現植物纖維可用作造紙原料。這種造紙技術一直沿用到現在。紙作為一種商品先從中國傳到朝鮮和日本,後又由商人經新疆一帶,傳到阿拉伯國家,最後傳到歐洲。
公元8世紀時,伊拉克首府巴格達和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開始有了造紙廠。公元9世紀造紙術傳到了埃及。公元12世紀造紙業在西班牙興起,後來歐洲其他國家也先後建起了造紙廠。
紙的發明結束了我國古代簡牘繁複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造紙術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型的結晶。
紙是怎樣演變的?
3樓:公主
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藤紙、魚卵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魚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在宣紙的主要產地安徽宣州有這麼乙個傳說:蔡倫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他一直想製造一種特別理想的白紙,用來替師傅來畫像修譜。
但經過許多次的試驗都不能如願以償。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樹倒在山澗旁邊,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蝕得腐爛發白。後來他用這種樹皮造紙,終於獲得成功。
由此可以斷定:利用樹皮製造宣紙,在唐朝時候就比較盛行了。)
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豔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五代造紙業仍繼續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到了明清,造紙業又興旺和創新。
各種箋紙再次盛行起來,在質地上推崇白紙地和淡雅的色紙地,色以鮮明靜穆為主,如康熙、乾隆時期的粉蠟紙,印花圖繪染色花紙等,紙的製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絕倫的地步。 造紙的過程)
一般印刷紙的生產分為紙漿和造紙兩個基本過程。製漿就是用機械的方法、化學的方法或者兩者相結合的方法把植物纖維原料離解變成本色紙漿或漂白紙漿。造紙則是把懸浮在水中的紙漿纖維,經過各種加工結合成合乎各種要求的紙頁。
造紙廠一般需貯存足夠用4~6個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貯存中經過自然發酵,以利於製漿,同時保證紙廠的連續生產。經備料工段把蘆葦、麥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產化學漿)或木斷(供生產磨木漿),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內加化學藥液,用蒸汽進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紙漿,或或把木斷送到磨木機上磨成紙漿,也可經過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紙漿。然後用大量清水對紙漿進行洗滌,並通過篩選和淨化把漿中的粗片、節子、石塊及沙子等除去。
再根據紙種的要求,用漂白劑把紙漿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著利用打漿裝置進行打漿。然後在紙漿中加入改善紙張效能的填料、膠料、施膠劑等各種輔料,並再次進行淨化和篩選,最後送上造紙機經過網部濾水、壓榨脫水、烘缸乾燥、壓光捲取,並進行分切復卷或裁切生產出捲筒紙和平板紙。如果生產要生產塗佈印刷紙,則需要乾燥中部或生產成捲筒紙後經塗佈加工而實現。
6 除以上基本過程外,還包括一些輔助過程,如蒸煮液的製備、漂液的製備、膠料的熬制及蒸煮廢液和廢氣中的化學藥品與熱能的**等。
造紙術,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作出的重大貢獻之一,與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並稱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而著稱於世,它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書寫材料,使文字有了新的承載體,結束了先祖在石壁、獸甲骨、竹木簡和帛上書寫的歷史。同時,紙也是文房四寶之一。
古書有東漢蔡倫造紙之說,這一說法至今尚有爭論。從目前的出土文物及資料來看,在西漢墓葬中已發掘遠古的紙張。當時的紙是動、植物纖維的混合體,這些纖維碎末經過再加工就被製成了紙張。
自東漢起,造紙技術經過改良,人們僅利用植物纖維就可以製成薄紙。
可以推斷的是,東漢時期的蔡倫在造紙術的改良方面有所貢獻。他發明了用樹皮、麻、破布、魚網等材料造紙的技術,並將造成的紙獻給了皇帝。因此人們又將這種紙稱為「蔡候紙」。
造紙術的發明,帶動了筆、墨、硯的發展。造紙術傳至東南亞、歐洲及阿拉伯國家,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步。
2023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地圖古紙,還有陝西西安、挾風及甘肅居延出土的西漢麻紙是否屬於紙,學者們為此爭論不已。該紙的厚度和纖維分布不均,故被稱為麻紙。麻紙在漢至唐近千年間,一直是我國書寫繪畫的主要用紙。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物質的豐富,造紙的原料逐漸增多。魏晉以後,人們開始採用藤皮草(稻草、麥稈)、橘皮、桑皮、麻竹、蕁麻等材料造紙。東晉時,**被用於造紙,這種材料造出的紙質地堅韌潔白、耐水浸,這應該是宣紙的雛形。
而真正意義上的宣紙要屬南朝時安徽歙縣等地出產的一種銀光紙,當時梁武帝的詠紙詩「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記事,寧同魚網時。」足以說明當時的造紙水平。
隋唐是造紙術發展的鼎盛時期。這時的紙品種和式樣都基本形成,且出現了對紙的染色工藝。唐代較有名氣的紙有揚州麻紙和以青檀樹皮為原料製成的宣紙,還出現了一些新品種,如鄱陽白、澄心堂紙等。
箋紙染以顏色,是當時的一大特色,僅四川的蜀箋,就有深紅、粉紅、明黃等10種色紙。
到了宋代,竹、褚皮取代麻而成為主要的造紙原料。此外,木棉也作為材料用於造紙。隨著印刷業的興起,發明於晉代適宜印書的竹紙大為盛行。
此外,紙的加工技術也得到了不斷提高,除細琢外,加工中還配以蠟糨、黃檗、膠、礬、顏色、金銀輔料,使紙更為光潤、平滑、美觀。
明清時期,我國造紙業繼續發展。箋紙、宣紙的製作工藝日趨精湛。在製作工藝上,除施膠、加礬、加蠟、染色、印花、礫光、灑金銀等技術,人們還採用豆板、拱花的印刷方法,製造出各式工藝精美的箋紙。
清代,宣紙作為主要書寫材料,其產地擴大,名目眾多。除玉版宣、羅紋紙、六吉紙、夾貢外,還有不少特製紙,如南禹縣布紙、湖南來陽棉紙等,到了清代末年,機器造紙技術引入我國,造紙業進入了乙個新階段.
4樓:棋之韻妻
紙的出現及其演變
絮紙的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是誰製造出來的,又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呢?古代絲織作坊的女工在水中漂絮製造絲棉的生產過程中,最先發明製造出來紙。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紙」的註釋是:
「紙,絮一苫也。從系,氏聲。」即其意與「絲」有關,與婦女有關。
(氏,在古代常常是人或婦女的代名詞)可見,「紙」字本身就很清楚地表示出了最早造紙技術的發明者和造紙原料。
在製作絲棉的過程中,每次漂絮完之後,婦女們發現,總有一些殘絮留在席子上。而且,隨著漂絮次數的增加,在席子上就附著一層交織著的殘絮。晾乾以後,婦女們逐漸發現,這種薄片狀物質具有同絲帛這種書寫材料一樣的性質。
於是,有人就試著在上面寫字,果然好用。以後,人們經過不斷改進,終於製成了一種新的書寫材料,這就是「絮紙」。
造紙的主要工序
一是分離。就是通過水煮或水漚的方法,將繭或麻中所含有的膠質進行分離並脫除掉。
二是捶搗。就是通過運用鎚打、漂洗等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方法,使蠶繭或麻絮完全散落在水中,以有助於蠶絮或麻絮的形成。
三是交織。就是通過一定機械工具或方法讓蠶絮或麻絮自然交織、結合,形成完整的一片。
四是乾燥。就是通過晾乾或烘乾等方法,將已形成的完整蠶絮或麻絮片中的水份脫掉,使它們結構組成中的纖維結構緊密,耐戳、耐磨,利於書寫。
我國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紙張實物2023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肅天水放馬灘發掘了14座古墓,其中秦墓13座,漢墓1座。這座漢墓的時代即是西漢文景時期。在棺內的死者胸部,發現一幅紙質地圖,殘長5.6釐公尺,寬2.6釐公尺。
紙質薄而軟,因棺內積水受潮,僅存不規則碎片,出土時呈黃色,現褪變為淺灰間黃色,表面沾有汙點。紙面光滑平整,用細黑線條繪製山脈、河流、道路等圖形。這幅紙質地圖是我國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紙張實物,說明我國在西漢初期就已發明了可以繪寫的紙。
此外,新疆羅布淖爾、陝西西安灞橋、內蒙古居延的金關、陝西扶風、敦煌馬圈灣等地也都有西漢麻紙的發現。
說出貨幣形態的發展演變過程,貨幣形態的發展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貨幣形態經歷了金屬貨幣 信用貨幣兩個重要的階段。今後電子貨幣將有可能成為貨幣的主要形態。最初的實物貨幣,如人們在交換的過程中使用的貝殼 後來,貝殼等實物貨幣不便於交換,便演化為金屬貨幣,如鐵等。這最初是賤金屬,後來又深化為銀 再到後來的金。但是實物貨幣在保管 使用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不便,加上交易的擴...
中國飲食民俗的發展演變過程,簡述中國飲食民俗的特點。急 謝謝!
中國飲食民俗一般具有人類共通 性 民族性 階級性 歷史性 地方性 傳承性 變異性 集中性等特點,這些特點多層面地反映了中國的文化內涵。中國飲食民俗是一種廣視野 深層次 多角度 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 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 食具研製 食品調理 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
紙的發展歷史最早的紙是什麼紙,中國古代發現的最早的紙是什麼紙?
紙的發展歷史 公元105年發明造紙後,造紙術就從河南向經濟文化發達的其它地區傳播。蔡倫被封到陝西洋縣為龍亭侯,造紙術就傳到漢中地區並逐漸傳向四川,蔡倫對造紙術進行了很好的改良,使之成本下降 方法簡化且效果更好。東漢末年山東造紙也比較發達,出過東萊縣 今掖縣 的造紙能手左伯。公元二世紀造紙術在我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