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生活的也樂趣多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這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
新黨們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
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監視。
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
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
公務之餘,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
蘇軾是什麼時候被貶到黃州的?
2樓:娛樂我知曉喲
熙寧二年(1069)初還朝任職。因與王安石。
的變法主張有許多不同 ,請求外調,自熙寧四年至元豐初期先後被派往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元豐二年(1079)因所謂以詩文誹謗朝廷的罪行下獄。僥倖被釋後,謫貶黃州。
蘇軾漏慎。初到黃州,仍有用世之心,對貶逐則淡然處之,但是政治險惡如故,生活困頓與日俱增,一種天涯淪落的悲苦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蘇軾什麼時候被貶黃州
3樓:打下大蝦的大俠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
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於嘉祐二年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
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
擴充套件資料:蘇軾本人是個美食家,宋人筆記**有許多蘇軾發明美食的記載。蘇軾知杭州時,元祐五年。
五、六月間,浙西大雨,太湖氾濫。蘇軾指揮疏濬西湖,築蘇堤。杭州百姓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
蘇軾指點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然後分送給大家吃,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曲洧舊聞》又記:蘇東坡與客論食次,取紙一幅以示客雲:
爛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薦以蒸子鵝,吳興庖人斫松江鱠;既飽,以廬山玉簾泉,烹曾坑鬥品茶。少焉解衣仰臥,使人誦東坡先生《赤壁前後賦》,亦足以一笑也。」
蘇軾是什麼時候被貶到黃州去的?
4樓:娛樂我知曉喲
熙寧二年(返洞敬1069)初還朝任職。因與王安石的變法主張有許多不同 ,請求外調,自熙寧四年至元豐初期先後被派往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元豐二年(1079)因所謂以詩文誹謗朝廷的罪行下獄。僥倖被釋後,謫貶黃州。
蘇軾初到黃州,仍漏慎有用世之心,對貶逐則淡然處之,但是政治險惡如故,生活困頓與日俱增,一種天涯淪落的悲苦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蘇東坡是誰寫的? 蘇東坡是誰寫的?
蘇東坡並不是誰寫的人物,而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他姓蘇名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你好!蘇軾,號東坡居士,後世人就稱呼他為蘇東坡。本 名 蘇軾。別 名 蘇東坡 蘇文忠 蘇仙 坡仙 蘇玉局。字 子瞻 和仲。號 鐵冠道人。所處時代 北宋。蘇東坡一般指蘇軾,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多讀書多動腦子多見世面。蘇軾 ...
蘇東坡為什麼改對聯呢,蘇東坡改對聯的道理是什麼
因為蘇東坡看了老先生的一本小書,以前沒有看過,也有很多字不會,覺得自己實在狂了點,所以他醒悟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蘇東坡改對聯的道理是什麼 蘇東坡少時自負無比,寫了一副對聯 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後來有一老人寫了幾個字給蘇東坡,書東坡竟然從未見過,自愧不已,便把對聯改為 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
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憑什麼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蘇東坡的 黃州寒食帖 之所以被視為天下第三行書,是因為蘇東坡行筆恣意自然,不拘一格,隨情而變 且文筆高妙,神采奕奕,尤其表現出了學士才子的鮮明個性和風格。從書法上來說,與大家熟知的東晉王羲之 蘭亭序 唐代顏真卿 祭侄稿 相比,蘇東坡的字勢取扁方,有抑壓 收縮的意思,而字裡行間又蓄勢凝力,有豪邁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