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約派詞人之一。十四歲時就因才華洋溢而被朝廷賜為進士。談祥之後到秘書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後,公升官做了集賢肢畝殿學士。
仁宗至和二含飢搏年過世。性剛簡,自奉清儉。能薦拔人才,如范仲淹、歐陽修均出其門下。
主要作品有《珠玉詞》。
晏殊最著名的十首詩詞
2樓:網友
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2、中秋月。
宋)晏殊。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3、破陣子·春景。
宋)晏殊。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4、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5、破陣子。
宋)晏殊。湖上西風斜日,荷花落盡紅英。金菊滿叢珠顆細,海燕辭巢翅羽輕。年年歲歲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數闋堪聽。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陰似水聲。迢迢去未停。
6、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7、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晏殊。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8、油壁香車。
宋)晏殊。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索禁菸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9、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宋)晏殊。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10、玉樓春·春恨。
宋)晏殊。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晏殊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3樓:邢寶瑩
晏殊是北宋的詩人。
晏殊(991年到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晏殊生平:
晏殊,從小聰明好學,5歲就能創作有"神童"之稱。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撫張知白聽說這件事,將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薦。次年,14歲的晏殊和來自各地的數千名考生同時入殿參加考試,晏殊的神色毫不膽攝,用筆很快完成了答卷。
受到真宗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宰相寇準說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道:
張九齡難道不是外地人嗎?"過了兩天,又要進行詩、賦、論的考試,晏殊上奏說道"我曾經做過這些題,請用別的題來測試我。"他的真誠與才華更受到真宗的讚賞,授其秘書省正事,留秘閣讀書深造。
他學習勤奮,交友持重,深得直使館陳彭年的器重。三年,召試中書,任太常寺奉禮郎。
晏殊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4樓:阜寧縣碩集鎮
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1]),字同叔,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進賢)人。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晏殊自幼聰慧,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被任命為秘書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選為公升王府僚,後遷太子舍人。歷任知制誥、翰林學士,因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賞識。
宋仁宗即位後,他建議劉太后垂簾聽政,並在崇政殿為仁宗講授《易》,一度公升至樞密副使,後因得罪劉太后而出知應天府。在地方大興學校,培育人才。仁宗親政後,他更受寵遇,最終官拜集賢殿大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成為宰相。
晚年出知陳州、許州、永興軍等地,獲封臨淄公。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在開封病逝,享年六十五歲。獲贈司空兼侍中,諡號「元獻」。
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第七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後世尊其為「北宋倚聲家初祖」;亦工詩善文,其文章又能「為天下所宗」。
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5樓:慎鐵鷗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1]
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晏殊的介紹
6樓:漢匠文化
分類: 文化/藝術 >>文學 >>**。
解析: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撫州臨川縣文港鄉(今屬進賢縣)人,北宋前期著名詞人。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遷太常寺奉禮郎、光祿寺丞、尚書戶部員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學士、左旅老拿庶子,仁宗即位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進禮部侍郎,拜樞密使、參加政事加尚書左丞,慶曆中拜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晏殊歷任要職,更兼提拔後進,如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皆出其門。他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有《珠玉詞》一百三十餘首,風格含蓄宛麗。其代表作為《浣溪沙》、《蝶戀花》、《踏莎行》、《破陣子》、《鵲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他亦工詩善文,原有詩文二百四十卷,現存不多,大都以典雅華麗見長。生平詳見《宋史》卷三一一。有胡亦堂輯《晏元獻遺文》一卷。
他一生富貴優遊,所作多吟成於舞榭歌臺、花前月下,而筆調閒婉,理致深蘊,音律諧適,詞語雅麗,為當時詞壇耆宿,在北宋文壇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詩、文、詞兼擅。拆搭。
宋史》本傳說他「文章贍麗,應用不窮。尤工詩,閒雅有情思」。詞作受馮延巳的影響較深,與歐陽修並稱「晏歐」。
題材比較狹窄,對南唐詞因襲成分較大。由於一生顯貴,詞作主要反映富貴閒適的生活,以及在這種生活環境中產生的感觸和閒愁。《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是其代表作,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傳誦之名句。
間或流露出曠達的情含伍懷,概括出對人們有啟迪的人生哲理。藝術風格和婉明麗,清新含蓄。所作皆為小令,善於即景抒情,以鮮明生動的形象,構成形神兼備的意境,寫景重其精神,前人評為「更自神到」。
語言精煉渾成。這是他的詞作內容雖一般卻能萬口流傳的主要原因。在小令的寫作技巧上,晏殊有所發展,且使之日臻純熟。
原有集,已散佚,僅存《珠玉詞》130多首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有類書《類要》,今存殘本。
主要詞作】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 踏莎行 (小徑紅稀)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破陣子 (燕子來時新社) 山亭柳 (家住西秦)
晏殊是哪個朝代的 晏殊的簡介
7樓:愛創文化
1、晏殊是北宋的。
2、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3、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4、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晏殊的《蝶戀花》原文是什麼,宋晏殊的《蝶戀花》是什麼意思?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 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蝶戀花 出處 宋.晏殊 原文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
蝶戀花晏殊的意思,宋晏殊的《蝶戀花》是什麼意思?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遠知何處?此為晏殊寫閨思的名篇。詞之上片運用移情於景的手法,選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點出離恨 下片承離恨而來,通過高樓獨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態生動地表現...
晏殊的中秋月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寫的是悽愴的遊子心情罷。素娥即嫦娥,說是的是嫦娥 中秋時節在月亮上遙望人間 未必不嫉妒人間的家人團圓 親人團聚,共享天倫,而為自己孤單地與玉蟾與桂花樹。相伴而衝數磨哀怨。翻譯 中秋月圓,月光灑到庭院,院中梧桐樹影婆娑,我一人羈旅異鄉,節日裡看這月亮下的樹影,時間緩緩過去,影子不知不覺的移動著。遙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