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詩詞《行香子•天與秋光》賞析
1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詩詞鑑賞# 導語】《行香子•天與秋光》詞上半部分寫大環境,通過重陽時節,秋風、秋雨、秋涼,來描寫主人公所處的悲涼之境。下半部分,由大及小,通過主人公所處的院落,夕陽、長夜、明月等事物和砧聲、蟋蟀聲、漏聲等聲音,來烘托主人公的落寂心情。下面就和 一起來了解下李清照的詩詞,歡迎閱讀!
《行香旅寬子•天與秋光》
宋•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悽悽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賞析】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薄衣」指粗糙的衣服,「綠蟻」是一種新釀成的酒,上浮綠色泡沫。這種泡沫後來成為酒的代稱,也叫浮蟻、碧蟻。這兩句意思是,詞人剛剛試穿了一件粗糙的衣服,品嚐了新釀成的綠蟻酒。
因為時近重陽,衣服要加厚;因為情傷,需要用握鎮滲酒來澆愁。
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此句寫天氣的反覆變化,極言詞人生活環境的淒涼。重陽臨近,本該與家人團聚,登高、賞花、飲酒,可是如今只有隻身一人,還要受風雨所帶來的輕寒。此句由三個結構相同、兩個字相同的片語組成,音節自然流動,增加了詞的音律美和修辭美。
擴充套件閱讀:李清照人物簡介
李清照(1084~約1156年),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生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約卒於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於書香門第。
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蒐集整理,共同從事學術段脊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滿。金兵入據中原後,流落南方,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經歷了表面繁華、危機四伏的北宋末年和*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詞分前期和後期。
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優美。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後期多慨嘆身世,懷鄉憶舊,情調悲傷。
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鬚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
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
行香子·秋與譯文 | 註釋 | 賞析
2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行香子·秋與 [宋代] 蘇軾 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迴避衰容。
問公何事,不語書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昌咐、有意傷儂。都將萬事,付與千鍾。
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譯文及註釋譯文昨夜霜降寒風驟起,梧桐葉落紛紛,我無處迴避自己衰老的面容。秋風問我為何這樣,我沒有說話,只是用手在空中書寫。人老了,有時沉醉有時沉病有時慵懶。
早晨來到院子裡,感嘆時光荏苒,歲月流逝,默默催人老身患一身病。如今萬念俱空,把所有心事,都換作千杯酒來飲。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註釋行香子:詞牌名。雙調小令,六十六字,有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八句三平韻,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八句三平韻,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八句四平韻三種。
霜風:刺骨寒風。衰容:
衰老的面容。不語書空:不說話,用手指在空中虛畫字形。
此處用典表示胸中憤懣。慵(yōng):睏倦。
儂:我,系江浙方言。付與千鍾:
交付酒杯,即以酒澆愁之意。鍾,酒器。酒花:
指斟酒時酒面泛起的珠花。
賞析 這首詞創作於作者晚年,屬悲秋之作。上片寫景抒情,下片敘事議論。
上片寫景抒情,將秋風擬人與人對話,寫詞人面對蕭瑟秋景,衰容劇增。悲秋是中國古典詩詞中歷史悠久的傳統主題,「霜風」就渲染出秋日中迅蔽的蕭瑟氛圍賣州,奠定了全詞悲涼哀怨的基調;儘管詞人不願意讓人看出內心的痛苦,但「衰容」遮掩不住其因政治上的挫折而帶來的鬱結。接著以問句的形式寫出詞人有冤無處訴的憂鬱憤激,「醉、病、慵」高度概括出了詞人生活的無聊和苦悶,顯示出對社會和人事的完全絕望。
創作背景。
行香子·秋與原文|翻譯|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
3樓:得書文化
作者] 蘇軾 [朝代] 宋代。
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迴避衰容。問公何事,不語書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都將萬事,付與千鍾。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標籤: 感嘆 生活 秋天 詞 情感 其他 季節。
昨夜秋風吹入梧桐林,我無處迴避自己衰老的面容(讓秋風看到了)。秋風問我為何這樣,我沒有說話,只是用手在空中書寫。人老了,有時醉有時病有時慵懶;
早上來到院子裡,感嘆弊洞光陰似箭,催我老並且一身病。如今萬念俱空,飲酒度日。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亂,以此殘念度日吧。
渾無處,沒有地方;
書空,用手指在空中虛劃字形。
表達了作者對於時光易逝、老年無奈的感慨。全詞基調哀簡卜仿傷悲涼,令人心酸無限。具有很。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人。北宋詩人、詞人,宋代文學家,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攔纖,現存詩3900餘首。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中秋》、《赤壁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記承天寺夜遊》等。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念奴嬌·赤壁懷古。
題西林壁。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行香子拼音版注音朗讀,行香子古詩拼音版
行香子 冬思 原文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 處處消魂。故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湧金門。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 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雲。行香子 冬思 拼音解讀 彎遊xi sh uji ngc q ngh xi n ch ch xi oh ji q ...
行香子 述懷的創作背景,行香子 述懷的作品鑑賞
此詞的寫作時間不可確考,從其所表現的強烈退隱願望來看,應是蘇軾在宋哲宗元祐時期 1086 1093 的作品。當時宋哲宗年幼,高太后主持朝政,罷行新法,起用舊派,蘇軾受到特殊恩遇。元祐元年 1086 蘇軾被召還朝,任翰林學士 知制誥的重位。但是政敵朱光庭 黃慶基等人多次以類似 烏台詩案 之事欲再度誣陷...
行香子 七夕原文翻譯及賞析
行香子 七夕 原文及翻譯 行香子 七夕 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詞由人間寫起,先言個人所見所感,再據而繼之天上神話世界。下面是其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行香子 七夕 宋代 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 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 別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