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淺墨草萱繪人生
詩句「二月春風似剪刀」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詩句出自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
詩文如下: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早鏈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意: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看似寫生機勃勃的柳樹,實際上是通過讚美柳樹,表達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全詩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運慧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緻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
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乙個設問句。
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
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陸悄孫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
這首詩就是通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2樓:乾萊資訊諮詢
擬人。不知細葉誰裁出中運用了擬人手法,乙個「裁」字賦予了「春風」人的情態,呈現出景物的動態美。二月春風似剪刀將春風喻為「剪刀」,寫出了春風的活力之美。
出處:出自於《詠柳》。
作者簡介:賀知章(約659年—約744年),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
少時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後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
二月春風似剪刀,用的什麼修辭手法
3樓:特士寶
二月春風似剪刀,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用春風來比喻,剪刀。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4樓:網友
不知細葉誰裁出中運用了擬人手法,乙個「裁」字賦予了「春風」人的情態,呈現出景物的動態美。
二月春風似剪刀將春風喻為「剪刀」,寫出了春風的活力之美。
出自唐代賀知章的《詠柳 / 柳枝詞》
原文: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賞析:首句寫樹,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單單用碧玉來比有兩層意思:
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髮、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時」已成名句。
還有南朝蕭繹《採蓮賦》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後來形成「小家碧玉」這個成語。「碧玉妝成一樹高」就自然地把眼前這棵柳樹和那位古代質樸美麗的貧家少女聯絡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墜的綠色的絲織裙帶。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后,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麼,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綠絲絛」繼續聯想,這些如絲絛的柳條似的細細的柳葉兒是誰剪裁出來的呢?先用一問話句來讚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最後一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資訊。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緻,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5樓:來自法相巖皎如秋月的老虎
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二月的春風比作剪刀。
6樓:零苑
比喻的修辭方法,擬人的修辭方法。
7樓:泣琭頻豔嬌
(出處:賀知章《詠柳》)
這句話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春風比作了剪刀!
8樓:網友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整體來說有了設問的修辭手法。
不知細葉誰裁出 ", 乙個「裁」字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二月春風似剪刀」, 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9樓:網友
設問和比擬。
整句用了設問。「二月春風似剪刀」不是比喻,而是比擬。比擬是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其形式特點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二月春風似剪刀」屬甲物「乙物化」。
比喻強調的是甲乙兩物的相似性,是用喻體比方本體,重點在「喻」。而比擬卻是仿照「擬體」(被模擬的事物)的特徵模寫本體,重點在「擬」。春風無形,剪刀有形,兩事物特徵上沒有相似點和可比性,重要的是春風能「裁剪」出細葉,此處重點在「擬」,所以不是比喻。
10樓:迷你世界葉葉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使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11樓:富貴石膏裝飾
比喻句:將春風比作剪刀。
設問句:自問自答。
12樓:何康妮
比喻:將二月春風比作一把神奇的剪刀。
自問自答。
13樓:桐竹紛披
比喻。將二月春風比作剪刀。
二月春風似剪刀是什麼修辭手法
14樓:八卦達人
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二月時的春風比作剪刀,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春天萬物滋長的生機與活力。春風是春天的象徵,春風意味著春天的到來,因此春風的哪野坦吹拂,也好像能夠為柳葉裁出新枝一般。
「二月春風似剪刀」的出處
二月春風似剪刀」出自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詩歌《詠柳》。原詩如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高大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柳條輕垂,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
脊猜 賞析:全詩前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將垂柳擬人化,高高的樹幹彷彿擁有亭亭玉立的風姿;全詩後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把春風比作李桐剪刀,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表現出詩人對早春的喜愛之情。
二月春風似剪刀是什麼修辭手法 二月春風似剪刀是何修辭手法
15樓:阿樂愛吃香菜
<>1、二月春風似剪刀運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二月天裡溫暖和煦的春風比作剪刀,剪裁出那巧奪天工的翠綠柳葉。詩人別具匠心的從獨肆蔽特的角度,以新穎的方式寫出了春天的美麗。全詩文風細膩,朗朗上口,修辭手法組合使用,表達出詩人對春天濃濃的喜愛之情。
2、全詩原文如下:
詠柳。碧玉妝成一樹裂春州高,森巧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3、解釋:翠綠的嫩葉妝點滿了整顆高高的柳樹,許許多多垂下來的柳條隨風飄揚就像那綠色絲帶似的。也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由誰剪裁出來的,這二月裡和煦的春風就像是把剪刀一樣。
4、賞析:這首詩通過使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二月春風裡柳樹那飄逸的姿態之美表現的淋漓盡致。當中穿插設問的手法,將詩人內心油然而生的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表露無遺。
春天的美好與大自然的巧工在詩人的刻畫下,細膩而又新穎。
二月春風似剪刀用了什麼比喻?
16樓:北靜秋梵
"二月春風似剪刀。"是把春風比作剪刀。春天柳葉發芽,作者非常形象的把春風比作剪刀,好像是剪刀裁出來的柳葉一樣,說的恰到好處。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運用了什麼的修辭手法
大漠沙如雪,就是說大漠裡的沙像雪一樣白 燕山月似鉤,是說燕山上的月亮像一柄彎鉤。每個單句都用了比喻,很明顯。合起來的話,還用了對偶。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這兩句古詩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使用了什麼修辭方法?1.比喻 將大漠的沙比喻成雪 將月亮比喻成鐮鉤 2.對偶 大漠沙如雪...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你好 是對偶的修辭手法 這句運用了對偶和互文的修辭手法。互文是這樣一種形式 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兩個短語各是乙個比喻。光陰似箭 歲月如梭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您好 光...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詩句把什麼比作什麼了
春風 比作 剪刀 對 柳樹 的讚美 對 春風 的讚美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詩把柳樹比作什麼?詠柳的第一句是把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但是如果你問的是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的話,那麼這句話沒有把柳樹比作什麼,是把二月的春風比作剪刀。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句中把什麼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