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許式管教有效嗎讀後感?

2025-04-19 15:50:24 字數 1126 閱讀 4927

1樓:生活仁昌

寫作思路:首先先寫整體感想,再寫生活例項,接著寫自己的反思和採取的方式。

範文: 今天讀了「不許」式管教。這一小節真的是很有感慨,因為我經常跟孩子們說:不許玩了,不許亂跑,不許說謊,不許玩手機,不許……尤其是在這個史上最長寒假中說的就更多了。

孩子們有時候會問我為什麼不許,而我卻不知怎麼,而孩子不明白為什麼,下次就還會出現同樣的問題,這樣就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而只有通過別的方式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換一種方式去慢慢引導才可以。

印象中寒假裡有次浩浩在玩平板,已經玩了挺長時間了,我就對他說:不許玩了!他停下來,可是沒有一會他又在玩了,我就警告他說:

不許再玩了,要是再這樣我就給你設定上密碼。」我以為我這樣說他就不會再玩了吧,可是我沒想到他卻在我前面把平板設定上密碼了。

這樣我就沒發開啟平板去設定密碼了,我很生氣,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浩浩反問我為什麼不許他玩?我說:

你這樣沒有節制的玩對你的眼睛身體都不好。媽媽不是不讓你玩,只是希望你能有個度,在學習之餘可以玩玩。」

而浩浩又問我為什麼媽媽也老是玩手機,我當時沒有話,只用你不要和我比我是大人去搪塞他,過後我想了想是啊!為什麼大人可以玩孩子不可以玩,就啟猜僅僅是因為我是大人他是孩子嘛,而我是大人可以用這種命令的字眼去要求孩子!

不和他溝通攜派,只有命令這樣只會引發孩子的逆返心理,或者孩子只是表面上聽話,身教永遠大於言傳,孩子愛玩辯旁賀平板,不好好看書寫作業,就是家庭裡沒有那種環境和氛圍,孩子認為大人都做不到的事為何要他們能做到,想象下一家人都在玩手機卻讓孩子在那裡讀書寫作業,那孩子能做到嗎?

從那以後,我就和孩子約法三章,媽媽也不能老是玩手機,每天都要和孩子們在院子裡進行鍛鍊,孩子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學習之餘可以玩玩平板,到要注意時間控制。

其實當孩子理解父母所表達的真正含義要比受到那些命令字眼後的聽從要更有意義的多,慢慢的他明白其中道理也就不會在犯了。百堵不如一疏,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是疏導人心,要心對心,而不是力對力!

2樓:揚白庹華

這種管教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他並不能完全起到作用。因為這種管教的方式,一直強調的是不滲賀許孩叢行派子做這,不許孩子做那,而沒有告訴他,不許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長此以往的話,帶仿有可能會引起孩子的。

逆反心理。反而會導致教育的失敗。

2019閱兵式讀後感2009閱兵式讀後感

觀祖國60華誕閱兵式有感 金秋十月,湛藍的天空上飄著朵朵雪白的雲,雄偉的天安門在金色的陽光下熠熠生輝。人們在寬廣的天安門廣場上又唱又笑,隨著一聲聲禮炮的打響,我們迎來了祖國60華誕的閱兵式!閱兵式終於開始了。主席肅立在車上,車隊緩緩經過每乙個方陣,主席親切地向士兵們問好。檢閱完畢,分列式表演開始!走...

知道如何寫讀後感嗎,如何寫讀後感?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的格式 簡單的說 第一段 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第二段 選擇乙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第三段 聯絡...

讀書筆記就是寫讀後感嗎,讀書筆記和讀後感一樣嗎

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紀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而做的筆記。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 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手到。一 提綱式。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通過編寫內容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