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巫馬依雲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讀後感的格式(簡單的說):
第一段 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 選擇乙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 聯絡實際生活,把書裡的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
做到以上3點,那麼這篇讀後感基本就出來了
當然 不一定就三段
中間可以自己分,詳略得當就好
但是 結構層次一定要鮮明,讀和感結合,重點在「感」上。
2樓:匿名使用者
一、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二、要密切聯絡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三、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
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四、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乙個「簡」字。
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
三:敘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複述原文。
如何寫讀後感?
3樓:匿名使用者
附范文一篇:
《拆掉思維裡的牆》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一、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隸
你的潛能就好像你的諮詢顧問,如果一開始你信任它,它就會越來越努力,為你做越來越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不信任它,而去依賴其它的東西,它就會慢慢遠離你,在你需要用的時候,他也不會再來。慢慢地,信任自己潛力的人建立起來了自信與安全感,而不信任自己潛力的人會進入越來越沒有安全感的模式。
換言之,你永遠喪失了這個方面的自信,你變成了安全感的奴隸。
(人們往往將安全感寄託在外物上,像房子、工作、愛情等), 一不小心就被它綁架了。)
六招提公升安全感
1.小範圍地冒一冒險
l 在不著急的時候關掉gps走一段路(在陌生的地方);
l 只用房子一平公尺的錢給自己安排一段旅遊(可以不做計畫率性而為);
l 在一兩個你永遠不再去也不可惜的小群體裡面做做自己一直不好意思做的事……
2.遠離那些太容易獲得的安全感
如:過於關心你的父母;永不犯錯的任務;養老般的生活(現在有多少人畢業找工作就為了養老)……
3.珍愛生命,遠離恐懼
少看悽慘、惡俗的電影、電視劇集,少和沒有安全感的人呆在一起
4.做乙個恐懼保險箱
5.寫成功日誌,培養自信心(通過日誌來積聚正能量)
6.面對恐懼,觸底**
必問自己的兩個觸底**問題
l 如果我失敗了,新來替代我的那個傢伙,他會怎麼辦?
l 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不這樣去做呢?
二、讓有趣的生命撲面而來
興趣就是你以最高端的形式投入到當下的事情之中去。當你真正完全投入到當下的事情中去時,不管這個事情多麼簡單卑微,你都能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不計較錢多錢少肯認真工作的人,往往覺得只要是能從事這份工作,本身就是對他的最大報酬。事實上,當乙個人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後的工資來做事情的時候,他往往能夠把工作做到最好,也一定會收到最多的報酬。
(別經常把「沒興趣」掛在嘴邊。)
快樂**於「緊張感的釋放」,一旦乙個需求已經完全被滿足,緊張感就會消失,快樂也就沒有了,自然也就沒有了持續的興趣。
so, 尋找那些不能夠被滿足的深層興趣,比如愛、成長、超越自己、快樂、助人、寧靜……他們會讓你幸福一輩子。
三、心智模式決定我們的命運
星座是真的嗎?
人們會因為對自己「星座性格」的相信,就慢慢發展成那樣的性格。
人們寧願自我欺騙,也不願意相信自己是被欺騙的。因為他活在自己的「思維之牆」當中。
心智模式:我們看到的是我們想看到的世界
你永遠知能看到真實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四、成功學不能學
l 別被名人成功故事忽悠了
l 堅持不一定就成功
l 成功是生命的速度
五、如何找到熱衷一生的事業(這是就我個人而言最有價值的一章)
打破「後來」模式的最好方法,就是在進入未知領域的時候,給自己乙個不做選擇、觀察的空間和底線,在這個之前,不要做選擇的決定,一旦過了這個底線,就大膽地開始選擇。這就是最好的「選擇」模式。
如何看穿職業背後的隱藏面:
l 在職人士訪談
l 嘗試相關培訓
l 泡職業論壇/部落格
l 看招聘&公司**
l 找職業資料庫
別做太完美的職業規劃:
世界變化快;過於明確的目標會讓你對新機會視而不見;最好的還沒出現
職業規劃的幾個建議:
1.應該有乙個20年的夢想,盡可能大一些、抽象一些。20年是很長的時間,可能發生任何事情,這個計畫主要以你的夢想為主。
2.給自己乙個不超過10年的理想,這個計畫主要以培養和發展你的核心競爭力為主。
3.瞄準乙個5年內能達到的目標,細分成為3年的職業計畫。詳細了解你和這個職位的差距。這個計畫以務必達成的執行為主,同時給自己乙個plan b。
4.把你的規劃保留下來,每隔乙個月看一看,讓自己保持進度。
5.每隔半年停下來回顧你的計畫。
6.對新的機會和趨勢永遠保持警醒。
不要為乙個水杯約束你的生命
一件事情的價值,不取決於現在你判斷的價值,而取決於在未來情況中的價值,這就叫做未來價值。
剛剛畢業幾年的白領,往往會熱衷於比較工資的高低(當前價值)。我當年大四就要畢業的時候,班上的同學會自動按照找到的工作起薪分為三五六等。那些起薪高的同學,腰板挺直,說話聲音都大了幾分貝。
而那些起薪低的同學則自覺地小聲講話順便走路。現在離畢業已經十年,同學會上回顧過去,我們才意識到當年我們對價值的判斷有多愚蠢。決定我們十年後成就的完全不是工作的起薪,而是工作的平台、發展機會或者是眼界——這才是乙份工作對於人的未來價值,而起薪是最不需要看重的東西。
平台、資源、眼界、機會、好老闆、失敗的經驗,這都是未來會公升值的潛力生命**,年輕的時候,即使犧牲點別的什麼立刻可得的利益,也要購買這些東西,它們會在未來的時間裡面,增值百倍。
乙個人手裡拿著水杯,他應該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水杯有什麼必然關係?
so, 不要為乙個水杯約束你真正有價值的生命。
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也將失去群星
我們不願意放棄明知道不合適的工作,因為「我們畢竟做了這麼久」;我們不願意放棄專業,因為害怕「四年白讀了」;我們也不願意放棄乙份完全絕望的感情,因為「我們在一起太久了」。
沉沒成本效應:其實是已經損失的成本,為了這個損失而追加成本,最後只會頭破血流。
(就像看電影,看到一半發現是爛片,我們常常因為不想浪費之前看的時間而選擇繼續看下去,然後把後面一半的時間也浪費了)
六、可以這樣活
你是受害者還是掌控者?
受害者模式:
推卸責任、保住面子;安心做壞事;分享悽慘故事;用受害獲得同情;自我傷害、綁架他人
如果世界到處都是不公平,那麼你應該找到那個能讓你改變的不公平,然後用你的方式去影響他們。不公平是生命提供給我們讓自己和世界變得更美好的領導機會。
七、幸福是一種轉換力
對兒女愛的綁架:「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計畫發展,我就要傷心,就要在內心你壓抑偷偷飲泣。我這一輩子把你養大,現在過得這麼累,全都是因為你!」
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為你的不堅持,卻讓別人來布置。但是不要忘記在裡面住一輩子的還是你。
堅持自己是一件需要勇氣但絕對值得的事情。
(so, 像賈伯斯所說,我們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
每個人身上都有兩套系統,社會系統(男人)負責滿足外界要求,換回生活需要。而自我系統(女人)負責滿足內心需求,把這些東西轉換為我們心靈需要的價值,讓我們快樂。社會系統總去做更有用的事情,自我系統總去做更有趣的事情。
幸福感在「比你更好」的比較中流失。
八、上天只需要你嘗試
當乙個人等待與拖延的成本遠遠高於他真正開始行動所需要的成本,它就會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動的怪圈。
壞的開始至少等於成功的三分之一。
九、成長為自己的樣子
價值**於內在系統,****與社會系統。
畢業幾年後,一群人不約而同地都玩乙個遊戲,就是先把自己損一遍,然後狂誇一頓別人,然後享受別人更加猛烈的誇獎。
乙個人缺什麼,就會投射到身邊人的身上,他會覺得身邊的其他人也覺得自己缺。於是它就會不斷地表達說自己其實不缺,一不小心就過了。這個結果是,他不斷的表達的東西就是自己最缺乏的——口是心非法則:
你看乙個人覺得自己缺什麼,你就看他不斷強調什麼好了。(缺什麼,炫什麼。)
別用生命點燃別人眼中的光環
投行只是別人眼中的一道光環,我為什麼一定要犧牲自己的快樂,去點亮別人嚴重的光環呢?(可以將「投行」替換為各種名企)
成功就是我們在群體裡玩的一種遊戲,成功的標準由社會評定,標準而單一。這意味著人人成功永遠不可能,且不說關於結果的攀比,更大的問題是我們每乙個人都生而不同,又怎麼可能用同乙個尺子衡量我們的成功?
所以成功不可能是大部分的出路,成功作為一種比較結果,永遠是小眾的、不民主的、無法滿足大部分人的一種社會標準。成功作為乙個集體遊戲,永遠都是少數歡笑、多數哭泣。
4樓:數學知道行家
★怎樣寫讀後感: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讀後感的格式(簡單的說):
第一段 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第二段 選擇乙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第三段 聯絡實際生活,把書裡的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
做到以上3點,那麼這篇讀後感基本就出來了
當然 不一定就三段
中間可以自己分,詳略得當就好
但是 結構層次一定要鮮明,讀和感結合,重點在「感」上。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首先要審清題目。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其次要選擇材料。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絡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第三,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
最後,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複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
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給你兩篇范文參考一下:
1、《老人與海》讀後感
失敗,在許多人的眼中是非常可怕的,它一旦猖狂起來,就能擊潰人的鬥志,讓人徹底崩潰,失去生活的希望。如果失敗戰勝不了你,而是被你踩在腳下,那麼,成功必定屬於你。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塑造的那位老人就是一位打不到的硬漢子。
《老人與海》主要講了一位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翁一次特別的打魚經歷。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打到一條魚後,他終於發現了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老人費盡心力,把大馬林魚扎死。
然而,等待老人的是更大的考驗。一群嗅著血腥味而來的大鯊魚撲了過來。最後鯊魚們吃光了大馬林魚,老人憑著頑強的意志勝利返航,儘管拖回的只是一副光禿禿的骨架……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敗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擁有一顆堅強、不屈服的心來面對失敗,成功就一定會向我們走來。
2、《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笛福寫的《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獲益匪淺。
在一次航行中,魯濱遜遇到了可怕的風浪,翻了船,除他之外無一人生還。他流落到了孤島上。憑著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
二十八年後,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型離開了孤島。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生活了28年啊!多麼驚人的乙個數字!讀完之後,我不禁反省自己:
如果我流落到孤島,能活幾天?一天?兩天?
我又能幹些什麼?會劈柴?會打獵做飯?
我連洗自己衣服還笨手笨腳的呢!我覺得我要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頑強地堅持下去,憑自己的雙手創造新天地。
讀後感如何寫,如何寫讀後感?
怎樣寫讀後感 讀後感的意思就說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的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這就稱之為讀後感 讀後感的格式 第一段把書裡面的一些主要的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些什麼,想表達些什麼。第二段選擇乙個其中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一些地方,把它表達出來,切記是要...
怎麼寫讀後感,如何寫讀後感?
讀 格列佛遊記 有感 長假裡,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 斯威夫特的 格列佛遊記 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 離奇的想象與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遊記中小人國 大人國裡光怪離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訪了荒島上...
如何寫讀後感提綱,怎樣寫好讀後感?提綱一般是什麼?
一 題目 二 中心 三 結構提綱 1 第一段段意 寫的內容 2 第二部分 3 第三部分 4 結尾段內容 怎樣寫好讀後感?提綱一般是什麼?5 讀後感是讀書筆記的一種,是讀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以後寫下的感想。感 所包括的範圍很廣,有的是讀文章引起的思想感情的變化而產生的感受 有的是從文章中學到的知識 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