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哪次會議成為黨的指導思想

2025-04-16 01:20:23 字數 2838 閱讀 4929

1樓:阿肆說教育

1935年遵義會議。

之後,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成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中共**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

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博古。

王明、李德。

等人「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

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

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問題的會議。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兄運,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歷史上,是乙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會議決定改鏈賣組了***領導機構,推選***為政治局常委。

指定洛甫。起草決議,委託常委審查後,發至支部討論;

常委進行適當的分工;

取消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

**為軍事指揮者。遵義棚塵逗會議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並增選***為政治局常委,參加**軍事指揮的領導工作。

2樓:娛樂我知曉喲

遵義會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在遵義會議成為黨的指導思想。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是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廳宴鏈革命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來的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總戰略。

農村包圍城市的意義:

成功地解決了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發展的問題。隨著根據地的擴大,人民武裝隨之擴大,並由游擊隊向正規軍發展,從而解決了由游擊戰向運動戰、正規戰發展的問題。

中國人民和人民軍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長期堅持、堅決按照這條革命道路指祥陪引的方向,發展根據地和革命戰爭,開展各種革命運動,扮孫經過二十多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到 1949年,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國的統治,奪取了全國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農村包圍城市。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是哪次會議

3樓:奇濮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戰略,最初提出於1927年。它的基本思想是依靠廣大農民作為革命的主力軍,以游擊戰爭和武裝鬥爭的方式,先在農村建立根據地,然後逐漸發展壯大,最終包圍和攻佔城市,實現全國範圍內的勝利。

農村包圍城市」是指通過發動農民起義、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等形式,在農村逐步擴返檔逗大革命力量,逼迫敵人腹背受敵,從而在農村形成對城市的包圍態勢。這種革命戰略認為,城市中的工人階級雖然具有革命的潛力,但其數量較少、組織分散,難以直接領導革命。因此,先要在農村中發動廣大農民的革命熱情,發展壯大革命力量,最終將革命的火焰傳遍全國。

武裝奪取政權」蠢雀則是指在革命力量壯大到一定程度之後,通過武裝鬥爭的方式推翻反動政權,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政權。革命勝利後漏賣,必須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社會主義改造,徹底打破封建殘餘和帝國主義壓迫,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目標。

總之,「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歷程中探索出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革命戰略,是中國革命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提出,標誌著

4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b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提出,標誌著脊旁拿中啟慧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櫻搭即***思想的初步形成。b選項正確。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成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是在什麼會議後?

5樓:匿名使用者

1935年遵義會議之後,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成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的理論成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史在什麼時候

6樓:老北雪

八七會議提出了這一觀點,在後來的鬥爭中不斷完善成為***思想重要的理論組證部分。

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瞭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八七會議在我黨歷史上是乙個轉折點。

它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瞭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

中共如何堅持和發展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

7樓:李集小康

中國民主革命首先在敵人統治力量比較薄弱的農村,發動農民武裝暴動,建立人民軍隊,建立革命根據地,把武裝鬥爭、土地革命、建立政權結合起來,使之建成支援長期革命戰爭的戰略基地。依託根據地積累發展革命力量,隨著革命戰爭、人民武裝和根據地的發展,逐步造成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態勢,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繼 1927年 8月 1日南昌起義後,***於當年 9月l 1日,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組成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共五千餘人。

經轉戰和三灣改編後,***率領這支不足千人的部隊於 10月下旬進入了井岡山地區,開始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乙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 4月,**、**率南昌起義餘部和湘南起義農軍,在***率部接應下,兩軍在井岡山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任軍長,***任黨代表和軍委書記,壯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軍事力量,對紅軍和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先後在南方和陝甘地區建立了十幾個革命根據地。

***領導全黨全軍在抗日戰爭中建立了19個大型根據地;解放戰爭中建立了東北根據地,發展了華北、華東、華中、西北等廣大解放區。這些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建立與發展,逐步擴大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態勢,對最後奪取全國勝利起了決定性的戰略作用。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的這條革命道路,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戰爭史上僅有的,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暴力革命的學說。

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理論」有什麼意義

一些人認為革命已經過時,現在講接軌,順利過渡到資本主義。如何認識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 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必要性極其重大意義 如何認識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 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必要性極其重大意義 答 中國農村,山區多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理論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麼?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有...

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是由中國的具體國情決定的嗎

是的我國幾千年來都是農業大國,農民一直佔我國人口大多數,重視農民才能保證國家的穩定。農村包圍城市就是意識到農民問題的關鍵性,使中國共產黨贏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讓農民發揮出其巨大的潛力。那個時期的革命必須自下而上,統治者受益者都在上層,你怎麼可能得到這些既得利益者的支援呢?而且從基層做起改革會更徹底 ...

如何認識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必要性

必要性 中國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以長期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由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 武裝奪取政權道路是由中國的具體國情決定的。由敵我力量的對比和布局決定的。必要性是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去政權,去中國當時的國情所決定的,當時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農民居多,能給作為革命的主力軍,具有較大的作用,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