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澗修禊詩序的作品註釋
1樓:瑪麗
[1]蔥蒨(qiàn):色青綠而茂盛。
2]玄麓山:浙江浦江縣的景區,有桃花澗等八景。
3]至正丙申:西元1356年(元順帝至十六年)。上巳:這年三月上旬的巳日是三月初一,辛巳日。
4]鄭君彥真:鄭鉉,字彥真,浦江人。為人持正,尚風義,善文辭,得到揭傒斯、黃溍等人的敬重。
5]相帥:猶言:「相率」。
6]觴(shāng):酒杯。
7]比:並。
8]然:同「燃」。
9]泓(hóng):水潭。
10]尋丈:一丈左右。尋,八尺。
11]璚樹瑤林:潔白如玉的樹林。璚,同「瓊」。瓊、瑤都是美玉。
12]女蘿:松蘿,地衣類植物。陵苕:即凌霄,又名紫葳,攀援生植物。轇轕(jiāo gé):縱橫纏繞。
13]赤紛綠駭:紅紅綠綠,色彩鮮豔。
14]鬥折:猶言曲折。
15]遼夐(xiòng):深遠。
16]茵(yīn):坐褥。
17]髹(xiū)觴:漆制的酒杯。
18]舟:這裡指酒杯的托盤。
19]相獻酬:互相敬酒。
20]觚(gū)翰:指紙筆。觚,古人用以書寫的木簡。翰,毛筆。
21]觥(gōng):古代一種盛酒器。
22]《韓詩內傳》:西漢韓嬰所著,解釋《詩經》的書,已佚失,後有清人輯本。
23]桃花水:即桃花汛。陰曆二三月桃花開時,又融冰,又降雨,河水猛漲,因稱「桃花水」。
24]溱洧(zhēn wěi):溱水和洧水,鄭國的兩條水名。
25]「當追」二句:語本《論語·先進》:「曾晳)曰: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沂(yí),沂水,在今山西省。舞雩(yú):祈雨的壇。
古代求雨之祭叫「雩祭」,又因有巫在壇上歌舞,故稱「舞雩」。風徽:風範。
26]勖(xù):勉勵。
27]蘭亭之集:西元353年(東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與友人在蘭亭聚會,飲酒賦詩,事見王羲之《蘭亭集序》。
28]尚清虛:崇尚道家的清靜無為。
和桃花源詩序文言文翻譯
2樓:網友
世上所傳的桃花源這件事,很多都誇大其詞。 考察陶淵明所記載的,都說是先祖逃避秦朝的戰亂來到這裡,那麼漁人所見的都是避亂人的子孫,不是其人,所以說並非那個秦朝人是不死的。 又說殺雞作為食物,**有仙人殺生的?
以前說南陽有菊水,水質香甜,住了三十多家人,喝那裡的水都長壽,有的活了一百二三十歲。 四川青城山那裡有個老人村,據說五世同堂。 道路極其危險遙遠,活著的時候不吃鹽和醋,而且溪水中有很多枸杞,它的根彎彎曲曲像龍和蛇一樣,喝了那的水就會長壽。
近些年道路稍微通常,逐漸能夠接觸到日常的調味品,故而壽命減短,所以這就和外面的人壽命差不多了。 當武陵太守得知到了那裡的時候,那裡已經早就成為很多人爭奪的地方。 一般來說,天下像這樣的地方很多,不單單是桃花源而已。
蘇軾的這篇詩序中,一方面駁斥了過去把桃花源蒙上一層神秘色彩的錯誤 另一方面把桃花源和仇池 青城 菊水並舉寄託了他對這裡的一山一水的由衷讚許 ( 蘇軾與眾不同,他對桃花源的存在表示了懷疑 這是指桃花源那樣的社會,而不是指桃花源這個風景區 先於蘇軾的唐代韓愈也表示過懷疑,他在 桃源圖詩裡開筆就寫道: 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 根本不相信有桃花源的存在,但是,他沒有提出更多的根據加發否定唯有蘇軾把否定傳說中的桃花源存在的理由說得非常充分)
祝你學業有成!^_
《記九溪十八澗》的文言文閱讀答案
作品原文 記九溪十八澗 一 過龍井山數里 2 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發源於楊梅塢。餘之溯溪,則自龍井始。溪流道萬山中,山不峭而塹 3 踵趾錯互 4 蒼碧莫辨途徑 5 沿溪取道,東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 6 水之未入溪號皆曰澗。澗以十八,數倍於九也 7 餘遇澗即止。過澗之水,必有大石亙其流。...
文言文 《桃花源記》翻譯,要詳細點的!謝謝
最佳答案檢舉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為生。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划船走,忘記了路程有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緊靠著溪流兩岸生長,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其他的樹,花草鮮豔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於是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
《桃花源記》的翻譯和字的解釋,文言文《桃花源記》重點字詞解釋及翻譯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