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花燕爾
孟子。說:「太不仁義了,梁惠王這個人哪!仁人把他給喜愛者的恩德推廣到他不愛的人,不仁者卻把他給不喜愛者的禍害推廣到他喜愛的人。」公孫丑問道:「這是什麼意思呢?」
答道:「梁惠王為了爭奪土地的緣故,驅使他的百姓去作戰,暴屍荒野,骨肉糜爛。被打得大敗了,預備再戰,怕不能得勝,又驅使他所喜愛的子弟去決一死戰,這個就叫作把他給不喜愛者的禍害推廣到他喜愛的人。
孟子說:「春秋時代。
沒有正義戰爭。那一國的君主比這一國的君主好一點,那是有的。但是征討的意思是在上的討伐在下的,同等級的國家是不能互相征討的。」
孟子說:「完全相信《書經》
那還不如沒有《書經》。我對於《武成》一篇,所取的不過兩三片簡罷了。仁人無敵於天下,憑著周武王。
的大仁大德來討代商紂。
的不仁不德,怎麼會讓血流得把搗公尺槌都漂浮起來了呢?」
註釋】1)「盡信《書》」至《武成》:《書》,《尚書。
武成》,《尚書》篇名,所敘大概是周武王伐紂時的事,有「血流漂杵」之說;今日的《尚書·武成》是偽古文。
文言文惠子之梁翻譯,急急急!
2樓:藍專欒俊語
原文: 梁相死,惠子。
欲之梁,渡河而遽,墮水中,船人救之。船人曰:「子欲何之而遽也?
曰:「梁無相,吾欲往相之。」船人曰:
子居船楫之間而困,無我則子死矣,子何能相梁乎?」惠子曰:子居船楫之間,則我不如子;至於安國家,全社稷,子之。
比我,濛濛如未視之狗耳。」(選自劉向《說苑》
譯文: 梁地(魏國。
都城大梁)的丞相死了,惠子想要去梁地(出任這一職位),在過河的時候太匆忙不小心掉到了河裡,路過的划船的人把他救起來。那個人(划船的人)問他:「你要去哪幹什麼啊,怎麼會那麼匆忙呢?
惠子說:「梁地沒有丞相,我想去那試試看。」那個人又說:
你只是在船上那麼小的地方都會遇到困難,要不是我的話你就死了,你哪來的本事能做梁地的丞相來管理梁地呢?」惠子說:「說到在水上駕駛船隻縱橫穿行我是不如你;但是說到治理國家,保全人民社稷的安康,你和我比起來,就好象還沒有完全睜開迷朧雙眼的幼犬。"
梁惠王與孟子,孟子對梁惠王說了些什麼?
寡人之於國也 孟子見梁惠王 兩章與孟子遊魏關係密切。西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樑 今河南開封 此後,魏又稱梁,魏惠王又稱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於魏國在幾次重大戰役中慘遭失敗,失去了昔日的強盛。梁惠王說 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孟子 梁惠王上 齊 魏...
梁惠王是怎樣的國君,梁惠王是怎樣的乙個國君
梁惠王 前400 前319 梁惠王就是戰國前期赫赫有名的魏惠王。戰國時魏國國君。姓姬,魏氏,名罃,魏武侯子。西元前369 前319年在位。梁惠王之所以有名氣,乃在於他在位期間打了桂陵之戰 馬陵之戰等一連串大敗仗,硬是將乃祖魏文侯 乃父魏武侯辛辛苦苦創下的那份霸業給葬送了,稱得上是一位典型的敗家子,完...
王何必曰利原文及翻譯, 孟子 梁惠王上 翻譯
原文加粗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 叟!不員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