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養生》原文及翻譯
1樓:我的士多啤梨你的美
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並重。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
原文:
東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召我者,預以此先之,主人不從而過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財。
吾聞戰國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傳。其藥四味而已: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
夫已飢而食,蔬食有過於八珍,而既飽之餘,雖芻豢滿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謂善處窮者矣,然而於道則未也。安步自佚,晚食為美,安以當車與肉為哉?
車與肉猶存於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節選自《東坡志林》
中華書局2007年版)
譯文:
東坡居士(我)從今以後,(每頓)不超過一爵酒,一種肉食。(家裡)有尊貴的客人,豐盛的飲食就增至三倍,可以減少一些,但不能增加。有請我赴宴的朋友,提前把這個標準告訴他,主人如果不按照這個標準超過了,(我)就勸止(他)。
一是安守本分來怡養福運,二是讓胃寬鬆來蓄養道氣,三是節省開支來聚養家財。
我聽說戰國時代。
有一處方,我用的有效果,所以恭敬地呈給(您)。這個藥方只有四味:一是平安無事當作顯貴,二是早早休息當作富裕,三是緩步徐行。
當作車馬,四是推遲用餐當作美味。已經餓了再吃,蔬菜(的美味)超過珍饈。
吃飽之後,即使再美味的肉食擺滿眼前,也希望早一點撤去。像這樣可以稱得上是善於處置貧困了,但對於養生之道就不僅如此了。緩步徐行讓自己安逸舒服,推遲用餐享受飯菜的美味,難道還要(把安步與晚食)當作車馬和美味嗎?
車馬和美味如在胸中,因此才會有這樣的看法。
蘇軾養生四句話
2樓:睢寧一指禪
蘇軾關於養生保健寫過四句話:「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
無事以當貴,是指人不要把功名利祿、榮辱得失考慮得太多,如能在情志上任性逍遙,隨遇而安,無事以求,比大貴能使人終其天年。
早寢以當富,是指對於老年人來說,養成良塵世好的起居習慣,尤其是早睡早起,比獲得任何財富都更加富有。
安步以當車,是指人不派枝肢要過於講求安逸,而應多以步行來替代騎馬乘車,多運動才可以強健肢體,通暢氣血。
晚食以當肉,是指人應該用己飢方食、未飽搭困先止來代替對美味佳餚的貪吃無厭。
蘇東坡的這四句話,實際上可歸納為「情志、睡眠、運動、飲食」的養生要方。
蘇軾論養生
3樓:金色盛典歷史
大文豪蘇軾對養生還很有研究,他在《養生說》中提出幾個觀點:
第一:飲食不要過飽,「未飽先止昌豎",現在很多養生專家提出飲食要七成飽,不要暴食暴飲。
第二:飯後運動。「散步逍遙,務令腹空「,現在的人提出:「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和蘇軾觀點是一致地。
第三:堅持運動,並且要持之以恆。"如商君法,如孫武令,事在必行,有犯無恕",很多人都知道性命在於運動,都知道運動重要性,但往往不能按計劃持之以恆進行鍛鍊,往往是計劃制定了,剛開始還能堅持,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因為工作或者心情的緣故往往變成一天打魚三天曬網,所以蘇軾認為堅持運動就要象商殃變法那樣堅定,象孫武執行軍令那樣嚴格,如果沒按計劃堅持運動就不能饒恕自己,這樣才能使運動鍛練持之以恆。
第四:用佛教道家的心得使自己精神放鬆,自我減壓。「此心寂然不動,此身兀然,與虛空等,不煩禁制,自然不動"。
佛教講究四大皆空,凡事不能執著肆好。道家講究無為,一切如白駒過隙,忽然而以,耐雹大所以對外界壓力要看空放空,這樣才能使心寧靜達到逍遙,有益於心身健康。
文言文虹翻譯,文言文 虹 的原文 翻譯
翻譯相傳虹能到溪流或山澗裡喝水,確實如此。熙寧 宋神宗年號 年間,我出使契丹,到了極北方黑水境內的永安山下建起帳篷。那個時間剛好雨後初晴,彩虹出現在帳篷前的山澗中,我和同事靠近山澗觀賞它,看到一條虹的兩端都垂到澗中。叫人越過山澗,隔著虹相對站立,距離大概有幾丈,中間如隔著一層薄紗。當站在澗的西邊往東...
文言文《管林割席》的翻譯,文言文《七錄》的原文,譯文
管寧 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礫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 讀書,有乘軒冕 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 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摘自 世說新語 註釋 同席 古人鋪席於地,坐於其上,一席常坐數人。軒冕 古制大夫以上乘軒服冕。割席 後人常稱絕交為 割席 翻譯 管寧和華歆在園子裡...
翻譯文言文,翻譯文言文
論語 述而第七 孔子曰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段話的意思是,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我是不開導的,不到想說可怎麼也說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的,譬如,一張桌子,你舉出一個角,他不能用三個角來回答你。這樣的學生,我是不再給他講新東西的。這是孔子對啟發式教學的直接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