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為什麼瞧不起陶淵明 謝靈運生平簡介

2025-04-12 02:25:18 字數 1210 閱讀 1698

謝靈運與謝安的關係

1樓:乾萊資訊諮詢

謝玄是謝安的侄子,謝靈運是謝玄的孫子。

謝安與謝靈運都是陳郡謝家的人,他們是乙個大家族,親戚關係比較多,家中的人又多出有才之輩,常常被後世的人們敬仰,其中謝安是東晉著名的乙個政治家,還與王導一起被人合稱為東晉**的雙子星,謝安陪旁的家人也都比較有名,他有乙個亂此侄女謝道韞也是東晉著名的女詩人。蘆陪橡。

謝靈運和陶淵明有什麼不同?

2樓:浮世觀禪

陶淵明雖出身於貴族後裔,但到陶淵明時,其家已淪為「瓶無儲粟」的庶族寒門,在東晉這個重視門閥的社會中,他始終有志不得伸,又不甘心降志辱身作軍閥爪牙,不肯改變本性以適應世俗,故與仕途決裂,安貧樂道,體現了儒家「獨善其身」的思想,同時也表現了道家「遺世獨立」思想對陶淵明的影響;他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真切地寫出躬耕之甘苦,表現其淡泊名利的思想,而作為士大夫親自參加農耕,並用詩寫出農耕體驗的,陶淵明是第一位。謝靈運出身於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自幼生活在山水秀麗的家鄉會稽東山,吸引他去尋山涉水,為人奢豪放縱,信仰道教、佛教,而佛教精舍又大多在深山絕谷,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謝靈運門第感強烈,本想作政治家,不願作文人。但是在仕途上,謝靈運是乙個失意者。於是他寄意山水,宴緩畝掩飾他對權位的熱衷,同時又無奈地用老莊思想自我安慰,謝靈運除了山水詩,也寫田園詩和表現別墅生活的詩歌,流露出懷戀祖宗的世族遺少的思想,且多是通過玄言來渲染。

二、思想傾向。

在思想傾向上,陶淵明的思想尚存爭議,儒道均有體現,但總體上不脫離魏晉思想特徵,秉持的是一種經魏晉玄學改造過的新自然觀。陳寅恪稱之為「外儒而內道」。儒家部分,主要體現在哪昌為固窮守節的人格。

當混亂與殺戮、背叛與陰謀成為時代的主題時,採取不合作態度就是對自我節操的一種保護,也是儒學價值觀的一種捍衛。因此,他反覆讚頌「節」、「固窮」、「節義」,並以此自我激勵。玄學部分,主要表現為直面生死的生命態度、重生晌森輕名的生活態度和適性保真的人生態度。

面對人生無常,玄學認為生死都是自然變化,從無生到有生、從有生到無生,都是自然而然的。陶淵明秉持的正是這種看法。委運大化,也就是《歸去來兮辭》中「聊乘化以歸盡」,坦然地擁抱生活,淡然地迎接死亡。

歸隱田園是陶淵明適性保真人生態度的表現。「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在陶淵明看來,自然就是其本性。詩人的自然天性得以表露和發展,得以任性而行,得以與自然相契合,這就達到了「真」,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與謝靈運的詩歌有哪些異同

謝靈運的山水詩詩突破了陶淵明 一詩止於一時事 的侷限。陶淵明的田園詩由眼前一事一景而引發出內心無限無限感慨。謝靈運善於描繪自然風景的動態流程,將不同時地的情緒景物經過提煉濃縮而集中於一篇詩作之中。他的山水詩作常常採用移步換形的手法。陶淵明本身就是一位寫意能手,在他的詩中主體我的位置非常鮮明。陶淵明生...

結合作品分析謝靈運的山水詩和陶淵明的田園詩在意境上有何不同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體後,唐宋等詩歌中的田園詩,便主要變成了內隱居不仕的文人,和從官場 容退居田園的仕宦者們所作的以田園生活為描寫物件的詩歌.田園詩和邊塞詩並稱唐代開元 天寶年間兩大詞派,前者恬淡疏樸,後者雄渾豪邁。至於山水詩,是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雖然詩中不一定純寫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輔助母...

為什麼陶淵明喜愛植柳,陶淵明為什麼喜愛柳樹???

他的詩大多都是跟植物有幹連的 陶淵明為什麼喜愛柳樹?表現了他卓而不群 不隨世俗的品性。他的房屋簡陋,生活貧窮,而柳樹帶一點清靜 淡雅 簡樸,以五柳為號也顯示出他的志趣。陶淵明為什麼喜歡荷花?15 愛菊,周敦頤才喜歡出汙泥而不染的荷。陶淵明喜愛菊花,吾獨愛菊,而 愛蓮說 是周敦頤寫的,不要張冠李戴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