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貓咪的葉子
後來他成功的阻止了漢字的廢除,成功的保護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他對於我國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樓:乾燥溫度
後來也沒有廢除漢字,一定程度上我們的漢字是我國文化的精髓,如果廢除的話我們國家還怎麼發展。
3樓:你到底敢不敢
後來這件事情也被大多數人都否決了,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更加奠定了漢字的基礎。
有人想廢漢字,有人寫下2篇古文,且全文只有乙個讀音予以回擊,誰寫的呢?
4樓:網友
英語單詞三百萬,最長的單詞由約19萬字母組成!掌握六萬單詞能讀百分之95的文章,掌握230000才能讀懂99%的資料,而在中文,只需要3000漢字即可讀懂99%的文章,這就是差距!23萬單詞,不談國人,英美人中有幾人能掌握??!
英語太麻煩了!
5樓:逐夢
語言學家趙元任為了人們看清「文字拉丁化」的害處,寫就了兩篇奇文進行諷刺。他先寫了一篇文章名為《施氏食獅史》,內容是:「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
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
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
6樓:寧寧寧寧一世
是趙元任先生寫的,趙元任先生是非常偉大的語言學家,那兩篇古文分別為《施氏食獅史》和《季姬擊雞記》。
7樓:你真的好嘛
趙元任 中國著名的學者,語言學家,**愛好者,曾經自己發表過**作品《廈門大學校歌》。
他寫兩篇奇文反駁專家廢除漢字,全文94字音調一樣,為何專家讀完服了?
8樓:吃瓜中的戰地記者
這人叫趙元任。 詩書傳家,從小接觸詩詞歌賦、四書五經,更有突出的語言天賦。兩篇奇文是《施氏食獅史》和《季姬擊雞記》。如果不用漢字,根本無法理解其意。
9樓:你到底敢不敢
在18世紀,胡適提出要將漢語拉丁化,而趙元任為了阻止漢語拉丁化,寫了兩篇奇文,《施氏食獅史》和《季姬擊雞記》,如果用拉丁漢讀的話,全文只有乙個音。
10樓:小小鳥鳥飛飛我
趙元任不支援拉丁化,他是漢語拼音化的支援著,全文就採用了shi的發音,他創造的這些同音字屬於文言文,文言文記錄是先秦的口語,像是不懂文言文的人,是很難明白原文的意思。
但如果加入古漢語的入聲和濁音,音調就會完全不同,所要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但如果拉丁化,全文就只是shi的讀音,另外一篇《季姬擊雞記》也是一樣,趙元任僅僅用兩篇奇文就寫出了中華漢字,博大精深之感。
專家建議廢除漢字,用字母代替,他寫2篇奇文諷刺有何不同?
11樓:網友
這兩篇文章的讀音完全一致,但意思卻完全不同,用以諷刺那些欲要消滅漢字的人。
越南廢除漢字多年,效果真的好嗎
效果一般,越南雖然非處漢字很多年了,但是漢字對他的影響其實一直都存在,並且延續下來了,所以中國遊客去那邊的話,還是會感覺到很親切。效果不是很好。因為漢字在越南,歷經了上百年,突然改用其他文字,當地居民肯定不會完全適應的。不好,曾經屬於古代中國的藩屬國,目前存有中華文化的縮影,一些文化不是廢除文字就能...
當越南和南韓廢除漢字後,怎麼寫春聯呢?
廢除漢字之後,他們自己國家建立了相對應的文字型系,不過文字也是從我們漢字中脫胎而來,所以說我們有時候看著他們的字還能認出來是哪個字。越南廢除漢字以後出現了新式的春聯,就是用國語羅馬字書寫的春聯 南韓會寫漢字的人很少,就寫幾個字。我看南韓的民俗村還用的是漢字,越南的就不太清楚了,有些事不是說廢就能廢的...
南韓2025年廢除漢字,朝鮮是什麼時候?為什麼他們在這方面有共性
不要老提這個無聊的話題了。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壯族原來有借用漢字造出來的壯文,解放後為何給他們發明拉丁化的新壯文?因為近現代中國就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直至今天南韓人也看不起中國大陸。如果英美窮的跟鬼一樣,我們中國人會學英語嗎?朝鮮是在清末不使用漢字的,人家要擺脫附庸國的證據。他們想創立自己本民族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