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惠靈韻
水鏡先生司馬徽對龐統的評價「南州士子無人可與龐士元相比」,漢末隱士龐德公稱龐統為鳳雛, 諸葛亮為臥龍,並稱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足以說明龐統在出山前,已經宣告在外。但雖有才華,無奈其貌不揚,不得君主待見,先投靠孫權,不得志後,轉投劉備得到重用,與諸葛亮一同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將,管理劉備軍政大務。
那麼,正史上的龐統真的這麼有能耐嗎?
龐統小時候看上去其實並不聰明,在與司馬徽相互交談,從白天一直說到黑夜以後,司馬徽對龐統大為驚異,說是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自從有了司馬徽這句話,龐統才漸漸被人所知。
這個龐統呢,本來是周瑜的功曹,自從周瑜死後被魯肅推薦給孔明才去見了劉備,龐統剛見到劉備的時候,並沒有拿出魯肅的推薦信。而劉備見他辯蘆長得醜,所以只讓他當了乙個縣令,龐統當縣令的時候,每天只知道喝酒作樂,不理縣裡的事情,然後張飛去了,龐統只用了短短幾個時辰就把縣裡積壓乙個月的公文全部搞定,所以張飛覺得龐統很厲害。把他又領陪拿到了劉備跟前,龐統才拿出魯肅的推薦信。
後來劉備封他為副軍師與孔明官一樣大!
後來在攻蜀的時候,龐統向劉備獻了三條計策,上中下三條。劉備用了中計,斬楊懷高沛,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所經過的地方都順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劉備大會將士致酒作樂。
他趁著酒興對龐統說,今天的宴會快樂吧!龐統卻說:把討伐別國當作快樂不是仁者之兵,當時劉備已經喝醉怒道:
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難道不是仁義之師嗎?你說的話不好,快點兒出去!於是龐統起身大笑而出。
大家都知道劉備素來以仁義自居,龐統居然敢當著大家的面說自己的主公不仁,這不是自己找死是什麼?劉備訓了他,他居然起身大笑而出。這分明就是不把自己的主公當回事兒。
結果蘆灶搭呢?自己36歲就被飛箭射死。
從正史上寫的這些字,我們可以看出龐統是個非常傲氣的人。不把自己主公當回事兒。而諸葛亮呢,雖然諸葛亮也有傲氣,但他的傲氣很冷靜的不像龐統什麼都擺在明面上。
2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當然沒有,龐統的能力遠不如諸葛亮,不然他自己也就不會早死了。
3樓:娛樂八卦影視說
正史上的龐統確實很有能耐,念叢拍才華過人,謀略鄭數超群。曾經投靠過劉備,劉備按照他的仔羨計策,輕易就打了勝仗。而且龐統也非常的傲氣,即便面對劉備,也絕不低聲下氣。
4樓:提貓隊長
歷史上的龐統遠遠沒有**中的龐統那麼厲害,歷史上的龐統雖然也有世租一點能力,但是他並不能夠和諸葛凱雹亮,法正等盯返帆人相提並論。
5樓:飛燕聊情感
龐統雖然其貌不揚看起來不太聰明,但其能力與孔明不相上下,所以說非常有能耐的。
徐庶知道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為何不向劉備推薦鳳雛龐統呢?
6樓:張喜栗
徐庶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向其推薦了諸葛亮,徐庶沒有推薦龐統還是在於劉備的個性,徐庶以為沉穩老成、深思熟慮的諸葛亮比自在逍遙的龐統更適合劉備當時的狀況。劉備當時屢戰屢敗,境況十分不佳,此時正需要一位能夠為其遙想未來的謀士,龐統灑脫的個性與劉備相沖突。
徐庶也知道龐統在劉備那兒得不到重用,若此時給劉備推薦了龐統,那對於龐統和劉備兩人來說都是不利的。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徐庶知道諸葛亮的住處,世人皆知南陽諸葛廬。而龐統天天居無定所,像個逍遙快活的神仙到處巡遊,此刻的劉備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滿世界尋找這樣一位謀士,相較之下,諸葛亮才是最好的人選。
徐庶是劉備的第乙個謀士,給劉備帶來了希望,劉備在徐庶的幫助下輕而易舉地戰勝了曹操的大將曹仁,劉備也由此深知軍師的重要性。可曹操的謀士程昱設計讓徐庶離開了劉備,徐庶的離開讓劉備很是痛心,為了能看徐庶離去的身影看得更久,劉備還命人將擋住徐庶離開的身影的大樹砍去。
徐庶自然也知道劉備有多看重自己,於是告訴了劉備臥龍諸葛的居所,並且還發誓畢生不為曹操獻一次計謀。鳳雛龐統的能力也是很強的,但是可惜的是龐統沒有遇見屬於他的伯樂,龐統後來加入了劉備,可是劉備有了諸葛亮,舉世雙才共事難免起爭議,於是龐統沒多久就身死落鳳坡了。
7樓:善良的
因為當年龐統在江東孫權那邊,諸葛亮就在劉備附近。
8樓:change倩己娃娃
因為在當時諸葛亮是名氣最大的謀士,所以就推薦他。
9樓:小毛是才子
因為徐庶跟臥龍鳳雛的關係比較好,跟鳳雛的關係就稍微差一點。
10樓:網友
因為諸葛亮的名氣更大一點,所以才會選擇他。
人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得天下」,老劉得其二為什麼沒能實現一統
這是野史的一種說法,也是當時當地的文人互相吹捧的話.為什麼曹操不請諸葛亮?因為魏國地大物博人才輩出,象臥龍鳳雛這樣的人根本看不上眼,江東吳國也是這樣.請諸葛亮也是劉備最落魄的時候,諸葛亮給他出了主意借荊州再圖西南.而鳳雛來投劉備是身無寸攻,急於立功請命帶兵結果喪命落鳳坡,請問得了這樣急於表現自己的人...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全都得到了卻失了天下
因為劉備本身並沒有治國理政的韜略和智慧型,即使身邊良將賢才再多,也沒有用武之地。因為劉備沒有好的根基,他無法使臥龍鳳雛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且龐統剛歸順劉備就被殺死了。電視劇集劇情是為了美化蜀國,鳳雛死太早。其次就是蜀國所在地區原因,資源匱乏。相比魏國跟吳國的經濟差太多。劉備不會用人,劉備在無人可用被逼...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下」,為何蜀漢還是亡了?
時也勢也,臥龍與鳳雛為了蜀漢的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卻沒有輔助好君主,因此蜀漢還是忘了。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子初是掌管財政的,很有才華。孝直值是頂級謀士,他們死後劉備是一年不如一年,最後滅亡了。眾所周知,顛沛流離半生的劉備最終在諸葛亮 龐統的輔助下,獲得了穩固的地盤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