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為什麼走百病?
1樓:網友
相約出遊,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或走郊外,這樣可以驅病除災。
元宵節過後,遛百病是怎麼回事
2樓:夜雨無聲小馬哥
你說的元宵節後的遛百病,就是常說的「烤百病」,是一種主要流行在冀中平原和太行山區的農村的民俗習慣,據說烤火後能祛除百病,保佑全年健康平安、心情舒暢。
烤百病是在正月十六的早晨或傍晚進行(地域不同時間也有差異),在自家門口堆起柴禾,點著後全家人圍在一起烤,街坊鄰居也都流動烤火。人民在烤火的同時也會邊烤邊唸唸有詞,像:「烤烤屁,不生氣;烤烤腳,長得好;烤考臉,不長癬;烤烤首(手),百病走;烤烤腚,不生病。
等吉利話。小孩子都是由家長抱著烤身前身後。大家在這一天會走街串巷到各街坊鄰居那裡去烤火,去的家數越多越吉利,回到家後都是全身暖烘烘的。
我小時候烤百病時,還把家裡蒸的燈盞(一種用粘面蒸的食品,類似饅頭,但是頭上有個坑,插上紙花)、紅薯、花生等食物放到火裡燒烤食用。有的孩子調皮還會往火堆裡扔零星小鞭炮取樂。
這個民俗反映了老百姓渴望健康、平安、愉快的幸福生活的心願。在這個活動中,既能鍛鍊身體也能烤火禦寒,還能增進鄰里感情,的確起到了健身的作用。
隨著不斷城鎮化的推進以及鄉村建設的變遷,這個習俗在很多地方以及慢慢消失了。我也很多年沒有在鄉下參加過這個活動了,覺得有點遺憾。
這個民俗只是過去一種反映老百姓心聲和美好願望的非物質形式,即使這個民俗消失了,但是廣大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不會停止的。
祝願天下百姓健康幸福!
鬧元宵的走百病
3樓:柔潤還素淨的小熊貓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悶轎乎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正月十五元宵節帆臘還螞悉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這裡列舉二三。
元宵燈會的走百病
4樓:蓓弦濃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核敗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早慶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改睜顫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漢族民俗活動,這裡列舉一二。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吃元宵,鬧元宵,元宵節快樂
5樓:網友
元宵節吃元宵是人們傳統習俗之一,然而元宵(湯圓)屬於高熱量、高糖分的食品,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切莫食用過多。此外元宵黏性高、不易消化,所以患有消化道潰瘍、功能型胃腸病、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儘量少食。3歲以內嬰幼兒不適合餵食元宵,避免哽住食道或氣管。
即使能吃元宵者,也要注意以下幾點,並控制食用數量。
1、早餐夜宵不宜食用。人早起時胃腸道功能是最弱的,早餐吃元宵很容易因消化不良出現泛酸、燒心等情況。夜宵如果進食這類食品會引起胃腸道排空慢,加重胃腸道的負擔。
2、不宜油炸著吃。除了煮元宵外,有人還喜歡把吃不完的元宵油炸了吃。雖然油炸的元宵比較香脆,但油炸會使本身油脂含量就不低的元宵油脂比例更高。
尤其是有膽囊、胰腺疾病的患者,食用油炸的元宵很可能會使疾病**。
3、每頓不要過量。吃元宵儘量在中午的時候吃,但每次最好不要超過二兩。同時,吃完後也不要馬上就躺下,最好活動兩小時以上再睡覺。
4、不要吃剛煮好的過熱元宵。吃元宵要注意不能太燙,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則很可能燙傷口腔和食管的黏膜。
5、喝點湯促消化。一些微量元素、營養素溶在煮元宵的湯裡,因此吃好元宵最好再來點煮元宵的湯,可以促進消化吸收,即民間常說的「原湯化原食」。
據《今晚報》)
熱鬧元宵
6樓:網友
熱鬧元宵]杭州天地實驗小學 五(3)班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晚上很熱鬧,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晚上鬧元宵,熱鬧元宵。姑娘們早在轎子形的旱船上做「船伕」,手裡拿著漿,做出划船的動作,邊劃邊唱些地方歌曲。裝得像極了,另外有些男子畫成丑角的模樣,扮成船客,以各種滑稽可笑的動作逗觀眾開懷大笑,忍俊不禁,使整個元宵節的氣氛變得更有趣了。
婦女們把漏族糯公尺做成了一顆顆湯圓,在燒湯圓時,分煮湯圓,炸湯圓,蒸湯圓這三咱,至於香湯圓,甜湯圓,酸湯圓,辣湯圓,鹹湯圓,那是按湯圓的味道來分的,湯圓放在鍋裡煮,不一會兒,屋裡就充滿了湯圓那誘人的香味,熟了熟了,媽媽給孩子乙個一碗湯圓,這碗熱所騰騰的湯圓,比任何東西都要好吃,因為臺灣民謠說:「吃了湯圓,好團圓,小學生作文《熱鬧元宵》。在元宵節還有要龍燈的。
人拿的木棍上有一條竹蔑紮成的栩栩如生的龍,舞龍時,由乙個人手裡拿紅色的綢球引龍去撲扮玩要,這條龍隨著綢球,忽左忽右,忽高,忽低,或搖頭,或擺尾,或盤旋,或騰楗,上下翻騰,,在鑼鼓聲的返蔽弊伴奏聲中,氣勢雄偉壯觀。老人會講起元宵節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時期,獵人不小心把天並衫鵝射傷了,玉帝很憤怒,決心要把人和牲畜全燒死,一位仙人冒死來到百姓中報信,讓人們在五月十五家家點燃火把,亮起燈籠,然後飛回天宮,玉帝聽了不相信,又看了一看,人間果然一片通紅,火光沖天,就不在追究了,人們為了慶賀這個日子,每到這一天,就張燈結綵,度過乙個熱鬧歡慶的夜晚,這就是元宵節神話傳說的由來。
熱鬧元宵〕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要吃湯圓,元宵節為什麼吃元宵,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專家介紹稱湯圓也稱 湯糰 或 圓子 糰子 南方人還稱為 水圓 浮圓子 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另外,湯圓的名稱與 團圓 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民俗專家表示,煮湯圓時...
元宵節要不要賞花燈?元宵節為什麼要賞花燈?
元宵節慶鏈,又稱上元節 小正月 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 夜 為 宵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 元宵節 根據道教 三元 的說法,碧差正月十五日又稱為 上元節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元宵節俗的形成...
為什么元宵節要吃元宵和看花燈,為什麼元宵節要吃元宵和看花燈
元宵節點燈的活動起源於漢代,漢文帝信奉佛教,佛教有在正月十五點燈敬佛的做法,漢文帝就規定,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全國上下都點燈敬佛,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元宵節觀燈的習俗。中國花燈的製作非常講究,而且種類繁多。在隋朝時期,元宵節觀燈的活動已經非常熱鬧了,唐朝更是將這個活動進一步擴大,當時國家富裕,人們的娛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