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在古詩中代表什麼,終南山有什麼典故?

2025-04-06 05:10:25 字數 3737 閱讀 2116

1樓:匿名使用者

隱居的地方唄,就是代表隱士。。。古人有終南捷徑,就是說做隱士,然後做官。

2樓:匿名使用者

代表年高歸鄉的喜泣或感嘆世事愁悵的感情。

3樓:匿名使用者

仕途捷徑、這都不知道…

終南山有什麼典故?

4樓:shine鬼羽

記載《新唐書·盧藏用傳》

原文:盧藏用始隱於終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職。有道士司馬承禎者,睿宗迎至京,將還,藏用指終南山謂之曰:

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在遠!」承禎徐答曰:「以僕所觀,乃仕宦捷徑耳。

藏用有慚色。

釋意:唐朝時,書生盧藏用考取進士,為快速入朝為官,便和哥哥盧徵明隱居在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以此擴大影響,後來朝廷終於讓他出來做官。後來,司馬承禎想退隱天台山,盧藏用建議他隱居終南山。

司馬承禎說:「終南山的確是通向官場的便捷之道啊。」盧藏用深感羞愧。

解說古代人隱居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人是不願與官場之人同流合汙;有人的是官場失利;還有一種人,其隱居的原因比較特殊,是想憑藉隱居之舉抬高自身聲望、提公升身價,以此來謀求官職。因為隱居之舉容易引起官府的關注,在士人中形成影響,所以朝廷往往會任用那些假意隱居的人,以表示自己對人才的重視。

盧藏用就是出於最後這種目的,他通過隱居之舉,取得了賢名,後來果然被唐中宗請入朝中做官,先後擔任左拾遺、修文館學士、工部侍郎等職。時人因為盧藏用曾隱居多年,將其稱為「隨駕隱士」。

許多人都效仿盧藏用,隱居在終南山上,以唐朝為最。大部分是題詩幾首,請一位小吏拿去京城上見皇帝,以此求得做官之路。像杜甫,李白等人,在他們的前期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5樓:網友

1、終南山是道教全真派發祥聖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

2、「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終南山。

3、周代把終南山、太白山統稱為太乙山。

4、終南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據傳楚康王時,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谷關關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

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

6樓:從口從羊咩

終南山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壽文化、鍾馗文化、財神文化的發祥聖地,壽比南山、終南捷徑等典故:的誕生地。

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7樓:紅領巾

終南山有乙個典故叫做終南捷徑,古代有乙個人考中學之後朝廷並沒有立馬給他安排職位,他就去終南山隱居在終南山隱居,他的名氣越來越大,最後朝廷聽說了他的名氣,就立馬給他安排了乙個不錯的官職,所以就有了終南捷徑這個典故。

終南山的古詩詞

8樓:網友

《終南山》唐朝·王維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遊終南山》唐朝·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望終南山》唐朝·李世民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 疊松朝若夜,復岫闕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唐朝·李白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眼。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捲。心中與之然,託興每不淺。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絕巘。

終南山詩句

9樓:一蓮愛教育

終南山

王維 〔唐代〕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接 一作:到)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譯文及註釋。

巍巍的終南山高入雲霄,與天帝的住所臨近。綿亙不絕的山巒,延伸到遙遠的大海之濱。

回望山下白雲滾滾連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

終南山連綿延伸,佔地極廣,中峰兩側的分野都變了,眾山谷的天氣也陰晴變化,各自不同。

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註釋。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里,秦嶺主峰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為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里,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

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峰。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誌》:"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里。按經傳所說,終南山。

賞析。王維之詩自古有「詩如畫」之說。品其詩如賞中國畫。

清新淡雅;讀其詩似遊神州萬里江山,恢弘壯闊。詩中一句一詞,點點滴滴,盡是詩人豪情萬丈。《終南山》就是這樣一首王維山水詩的亮點之作。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首聯是說,巍巍的終南山高入雲霄,與天帝的都城臨近。綿亙不絕的山巒,延伸到遙遠的大海之濱。

終南山上指什麼時間

10樓:

摘要。終南山上指什麼時間。

終南山,又型銷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位於陝西省境內秦嶺山脈中段,古城長安(西安)之南,「壽比南山」、「終南捷徑」等典故的誕生地,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標誌。終南山地處中國南北大陸板塊碰撞拼合的主體部位,是中國南北天然磨知的地質、地理、生態、氣候、環境乃至人文的分界線,東起西安市藍田縣最東端的楊家堡,西至周至縣最西界的秦嶺主峰太白山南梁梁脊,介於東經107°37′—109°49′、北緯33°41′—34°22′之間,東西長約230千公尺,最寬處55千公尺,最窄處15千公尺,總面積約4851平方千公尺卜遊遊。橫跨藍田縣、長安區、鄠邑區、周至縣等縣區,綿延200餘千公尺。

終南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2009年8月2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通過秦嶺終南山入選世界地質公園。

遊終南山 的 古詩

11樓:網友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

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古詩《終南山》的意思

12樓:網友

終南山唐代: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專。望合,青靄入屬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寫山,寫景。

譯文及註釋。

譯文巍巍的太乙山臨近長安城,山連著山一直蜿蜒到海邊。

白雲繚繞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

**主峰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

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註釋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里,秦嶺主峰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為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里,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

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峰。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誌》:"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里。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天帝所居,這裡指帝都長安。

青靄:山中的嵐氣。靄:雲氣。

海隅:海邊。終南山並不到海,此為誇張之詞。

分野:古天文學名詞。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宿的位置來區分中國境內的地域,被稱為分野。地上的每乙個區域都對應星空的某一處分野。

壑:山谷。「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這兩句詩是說終南山連綿延伸,佔地極廣,中峰兩側的分野都變了,眾山谷的天氣也陰晴變化,各自不同。

人處:有人煙處。▲

終南山古詩的名句,有關終南山的詩詞

終南復山,又名太乙山制 地肺山 中南bai山 周南山,簡稱南du山,是秦嶺山脈的一zhi 段,西起陝西寶雞眉縣,東至dao陝西藍田,素有 仙都 洞天之冠 和 天下第一福地 的美稱.另有詩歌 終南山 目錄地名 簡介 地理概況 文化典故 歷史傳承鍾馗故里終南山歷史名人錄 景點 上善池 景點 仰天池 景點...

據說終南山深處有幾百歲的修仙人,終南山真的有道家修行幾百年的人嗎

樓主你好 你說得對極了!終南山是道教分支全真教的發祥地,據說首任宗主叫王重陽,他的座下有七大 在元代流傳至今的典籍中,還有著王重陽接引 公升仙的記錄,王重陽在玉帝駕下當天師,至於其 丘處機等人都是散仙。如果有人在終南山深處還能看到有人修仙,那毫不奇怪。那就是他們在凡塵中的傳承啊。終南山真的有道家修行...

很多詩句提到終南山,它是意象嗎代表什麼

終南山 又名太一山 地肺山 中南山 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內一段,西起陝西武功,東至 容陝西藍田,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 仙都 洞天之冠 和 天下第一福地 的美稱。主峰位於周至縣境內,海拔2604公尺。對聯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終南山地形險阻 道路崎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