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沐雨蕭蕭
平均每天要行:17公里,長征時間是兩年,紅一方面軍行程二萬五千裡,按這個算的。
二萬五千里長徵。
簡稱「長征」,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根據地向陝北革命根據地(亦稱陝甘蘇區)進行的戰略大轉移。1934年10月開始,1936年10月結束。歷時兩年,行程二萬五千裡。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在整整兩年中告凱,紅軍長征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儲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肆告,將中裂友明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
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2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陳伯鈞日記》、蕭鋒的《長征日記》、童小鵬的《軍中日記》以及其他歷史文獻,王新生進行了詳細型握的比對計算。以紅一師基層部隊為例,行軍時平均每天約走84裡,共22者梁764裡。據可查的史料記載,擔負偵察、警戒任務的部隊,每天要比主力多走7裡地以上。
加上每到一地一般都要開展籌糧、宣傳等活動,王新生認卜嫌慶為,走得最遠的部隊的總里程完全可以達到二萬五千裡。
3樓:匿名使用者
平均每天大約要行17公里。
4樓:鄧文迪穩定
紅軍2萬五千里長徵,平均每天要行50公里。
5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每天行走公里吧。
紅軍長征共多少公里?
6樓:舒雅老師教育**
紅軍長征的路線為:出發地為江西省瑞金等地,途徑烏江(強渡烏江),到達遵義(召開遵義會議),之後的紅軍經歷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慘烈戰役,經歷艱難險阻到達陝北吳起,最終到達甘肅會寧。
紅軍長征一共12500公里,紅軍長征是共產黨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陝甘蘇區的戰略撤退和轉移。其中紅一方面軍行程在二萬五千裡,因此長征又常被稱作二萬五千里長徵。
紅軍長征了多少公里?
7樓:小小小聊生活
紅軍長征了兩萬五千裡。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行程約約二萬五千裡,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
期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
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8樓:舒雅老師教育**
紅軍長征是二萬五千裡,相當於12500公里。一公里等於二里,一公里等於一千公尺。12500公里=12500000千公尺,所以紅軍長征走12500000千公尺。
行 程:約二萬五千華里。
途經省份: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黔川,滇西,康,甘陝等。
1934年10月10日**紅軍萬人告別江西瑞金,開始長征,1935年10月19日***率紅。
一、三軍團改編的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8000餘人到達陝北蘇區吳起鎮與紅15軍團會師,完成歷時1年的長征,全程25000裡。
1936年10月8日紅四方面軍在陝北會寧、青江驛、界石鋪等地分別與紅一方面軍的73師和1師會師。1936年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在甘肅靜寧的興隆鎮、將臺堡與紅一方面軍的2師會師。紅軍三大主力宣告會師,長征完全結束,總歷時2年。
9樓:河農大公升河工大學姐愛聊教育
據考證,各路紅軍長征的總行程約六萬餘里。
說起紅軍的長征,人們都習慣地稱二萬五千里長徵。其實「二萬五千里長徵」不是所有紅軍都走的距離,也不是所有紅軍長征的總里程,而是指紅一方面軍中走得最遠的作戰部隊的里程,即1935年***所說:「最多的走了二萬五千裡」。
紅二十五軍長征行程近一萬里,紅四方面軍長征行程一萬餘里,紅二方面軍長征行程近二萬里。
10樓:網友
12500公里=12500000千公尺???
1公里=1000公尺,再算算。
關於二萬五千里長徵的故事,有關二萬五千里長徵中的感人故事
長征中的感人故事 年齡最小的11歲女紅軍 在紅軍女戰士隊伍中,有一位年僅11歲的小姑娘,只見她身背一條線毯 腰別一把橫笛,手拄一根木棍,一路歌唱 吹奏為大家鼓勁,她就是長征中年齡最小的女紅軍 王新蘭。長征路上,王新蘭和戰友一起穿山越嶺,爬冰臥雪,無論吃多少苦,受多大罪,從不叫苦叫累,也從不掉隊。不過...
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過沼澤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
九死一生,一點都不過分,特別是後面的部隊,前面部隊把糧食收光了,後面的部隊不但沒吃的,走的還是前面走過的爛泥地,死傷慘重,10人走出來乙個都正常。現今學習古典詩詞的意義?1.腹有詩才氣自華 陶冶情操 2.君子之學,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古詩中有很多激勵人振奮的力量,3.很多我們自己經歷的 無法表達...
二萬五千里長徵詩歌,關於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詩詞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關於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詩詞 1 無題 安順急搶渡,大渡勇奪橋。兩軍夾江上,瀘定決分曉。2 無題 楊成武 無邊風雨夜,天塹大渡橫。火把照征途,飛兵奪瀘定。3 七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