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特點:1.農田水利的發展與經濟重心的逐步南移;2.內河航運網路的建設;3傳統防洪工程技術的成熟;4.水利科學理論的進步和技團山孫術成就。
社會原因:社會經濟的發展。正是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糧食問題日益嚴重,也就自然逼迫人工水利工程的大量出現,而天寶之後,安史亂起,李唐。
王朝雖然最終平息了這次叛亂,然而藩鎮割據的情況卻再也沒有改變,代塌鏈宗以後雖代有興修水利之舉,然而與唐朝鼎盛時間相比,當是寥若晨星。縱觀李唐皇朝前後二十帝,僅殤帝、肅宗。
順宗、武宗、宣宗五朝未有浚鑿新渠之記載,其中殤帝歷時一月,可略而不計;剩餘諸帝,均在安史亂後,興修水利自然無暇顧及了。如前所言,《新唐志》所載諸渠的興建記載確與唐史遞進相契符,從某一層面反映出了李唐皇朝的興衰。從諸渠的空間分佈來看,除了四川盆地。
和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的幾個例外,其時唯仔水利工程幾乎都在長江以北的傳統中原地區。
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江南的開發尚未進入全面深入的階段,全國的經濟重心仍在中原地區。
2樓:十年工程打工人
期水利建設唯大專案較後期多;前期以北方為差伍主,後期以南方為主;工程集中分佈在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地區。 唐朝前期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經濟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亂後,指慶豎北方社會動盪,南方相對安定,我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希望對你有幫助。
3樓:夢見阿拉丁
先北後南,反應唐朝經濟中心的南移,同時說明治世向亂世的轉變。
唐朝時東南西北各道的廣泛的水利建設:當局重視對漕運、灌溉的重視,三省六部的政治機構能夠比較有效率的進行國家級的工程銷敏。同時水利方面的科技水平的發喊磨展促進的工程的進行。
更為本質的原因是人口的增加與對自然資源開發的虧滲枝需求促使生產條件的更新與發展。
唐朝設定水利結構是
4樓:
摘要。據歷史記載,唐朝時期共修建了40多處大型水利工程。唐朝興修水利,重視農業生產。
唐朝設專官管理水利事業,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僅江南興建和修復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過了六朝的總和。玄宗執政期間,全國共修建了56個農田水利工程。玄宗還在全國各地大興屯田,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各地官府倉庫了的糧食堆積如山。
據歷史記載,唐朝時期共修建了40多處大型水利工程。唐朝興修水利,重視農業生產。唐朝設專官管理水利攔渣滑事業,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僅江南興建和修復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過了六朝的總和。
玄宗執政期間,全國共修建了簡臘56個農田梁拍水利工程。玄宗還在全國各地大興屯田,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各地官府倉庫了的糧食堆積如山。
唐朝卜模的運河建設,主要是維修、完善隋朝磨旦建立的這一大型運河體系。同時,為了瞎弊擾更好地發揮運河的作用,對舊有的漕運制度,還作了重要改革。
唐朝的水利工程有純乎那些①黃河流域以營建灌溉渠系信褲滾為主,著名工程有六輔渠、白渠、龍首 芍陂渠等。②江淮、江漢之間以修治天然陂池為主,著滑餘名工程有六門陂。③東南以排水築堤、變溼淤之地為良田為主,著名工程有鑑湖等。
天寶陂是唐朝時期修建的超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最古老的超大型水利工程。
分析指出唐朝重視水利工程興修的原因和表現,以及水利工程的特點
5樓:深院鎖清秋
唐代水利工程相當發達,是促進當時農業生產高度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唐代興修水利工程以安史之亂(755~763)為界,可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期是北方水利的復興階段,以開渠引灌為主。
安史之亂後,南方農田水利建設呈現出迅速發展的趨勢,如江南西道在短短10多年中就興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600處。南方的水利工程偏重於排水和灌水,特別是東南地區盛行堤、堰、坡、塘等的修建。這些農田水利工程大多分佈在太湖流域、鄱陽湖附近和浙東三個地區,其中大部分是灌溉百頃以下的工程,但也有不少可灌溉數千頃至上萬頃。
唐代對水利工程的重視還體現在水利管理方面。此時記錄編訂了現存最早有關灌溉管理制度的文獻資料,即是出現於敦煌千佛洞的唐**本《敦煌水渠》。還出現了全國性的水利法規《水部式》(現存大約是開元二十五年的修訂本殘本),對當時的水利管理有極大的指導作用,體現了當時在水利方面的綜合成就。
唐代由於農業發展迅速,以及灌溉的所需。曾於秦漢所發展的鄭白渠基礎上,另外又開鑿了太白、中白和南白三大支流,世稱「三白渠」。其灌溉區域主要分佈在涇陽(今陜西涇陽縣)、櫟陽(今陜西櫟陽鎮)、高陵(今陜西高陵縣)、雲陽(今陜西雲陽鎮)、三原(今陜西三原縣北)、富平(今陜西富平縣)等區域。
由於這些區域地近關中要地,唐廷很重視三白渠的管理,然而由於沿渠權貴私設水磨和水碓等用水器械,致使灌溉水源被擷取而不足,灌溉面積不斷縮小,到了永徽六年(西元655年),灌溉面積僅剩一萬多頃,唐高宗頗為憤怒,曾派員毀撤這些器具,但不久旋又被權貴重建,日後經歷代宗、僖宗等君主採取同樣的拆毀動作,但權貴勢力往往於唐軍拆毀後又重建,就這樣反覆拆建,終使三白渠的灌溉工程全然毀於人心的貪婪,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唐代後期的農田水利,以「它山堰」灌溉工程最具代表。它山堰為唐文宗大和七年(西元833年)由鄮縣(今浙江鄞縣)縣令王元瑋所修建。
它山堰在修築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至章溪,甬江的頻繁海水倒灌致使周邊農田土壤出現嚴重的鹽鹼化情形,後來唐人在鄞江上游的四明山與它山之間,用條石砌築一座攔河溢流的堤壩,壩頂長四十二丈,平時用以阻擋鹹潮上流,讓土壤免於鹽鹼化而廢耕,而水壩後方還可蓄水,**鄞西平原數千頃農田灌溉。它山堰直至明清時期仍有修復使用,但目前僅存遺址。已失去功能。
長沙縣星沙水利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長沙縣星沙水利建設投資 是2003 04 01在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註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國有獨資 註冊位址位於湖南省長沙縣星沙街道東昇路52號。長沙縣星沙水利建設投資 的統一社會信用 註冊號是91430121748361025m,企業法人何碩,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長沙縣星沙水利建設投資 的經營範...
唐朝服飾的特點,唐朝服飾的特點簡寫
唐代開始,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其構圖活潑自由 疏密勻稱 豐滿圓潤。特別是波狀的連續紋樣與花草相結合後,就是唐代盛行的纏枝圖案。唐代服飾圖案,改變了以往那種以天賦神授的創作思想,用真實的花 草 魚 蟲進行寫生,但傳統的龍 鳳圖案並沒有被排斥,這也是由皇權神授的影響而決定的。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
唐朝畫中人物的特點,唐朝畫中人物的特點
1 唐朝畫中的人物突出女子形象,顯示了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2 畫中的女子以胖為美,眼睛的描述為丹鳳眼特徵。3 唐朝畫注重服飾的刻劃。4 唐朝畫有了關於性的描述,表達了當時開放的生活。唐朝人除了以胖為美外 還能從畫中看到它們開放的生活 比如在那樣的封建社會 女性也可以騎馬 服飾也比較開放 突出了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