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htf的生活
南方人口不可能超過北方人口。中國許多朝代的建立都是在北方,因此北方人口一直比南方人口多。
2樓:梨子與你看娛樂
是的。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戰亂頻繁,而南方相對安穩,所以有很多北方的人開始向南方遷移。
3樓:社會生活家
的確是當時男方並沒有處於戰亂地帶,而北方卻被少數民族佔據,漢人數量大幅度減少。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人口南遷存在哪兩種型別?
4樓:匿名使用者
那時代,兩種。被動和主動。原因都是戰亂。
一種是被驅逐的平民百姓,多在遷徙中有大量死亡。
另一種是士族具有經濟能力的,為了避免被戰亂波及,遷家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因為北方戰亂,被迫到南方避難的。
二、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由於民族融合,少數民族由於要漢族化,所以南遷,進行民族融合。
6樓:匿名使用者
北方常年的戰爭。
2 很多人是因為犯罪被髮配過去的。
7樓:之韻
a ,飽受戰亂之苦的北方人民。
b, 東漢末年的少數民族。
簡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人口南遷的特點及影響?
8樓:綠洲的幻影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乙個重要時期,也是中國人口南遷的乙個顯著時期。這個時期的中國人口南遷的特點和影響主滾孝要表現如下:
特點
(1)大規模性:由於這一時期的戰亂和政治動盪,許多中國人不得不向南方遷徙,尋求安全和穩定。
(2)頻繁性:這一時期的政治和軍事動盪沒有停止過,人口南遷因而不斷進行,尤其是南渡江南、東遷到嶺南和海南等地。
(3)地理範圍廣泛性:在這段歷史時期,人口大量南遷的地域範圍相當廣泛,包括今日的華南、福建、臺灣、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其中,最為典型的包括皖南、閩南等地。
2.影響
(1)人口南遷對現有的社會、歷史、經濟及文化等領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2)經濟影響:南遷可利用地區的空餘土地和氣候條件,從而開拓農業、漁業及手工業等產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特色與發展重心。
(3)文化影響讓數:南遷的社會群體逐漸融入當地的文化之中,適應了當地的風俗習慣,並逐漸演化出差異化的文化形態與習慣。
4)歷史影響:南遷的官僚、良民、文人大滑稿學士等群體不僅在南方地區的歷史沉澱較深,而且為中國政治史、文學史、藝術史等領域提供了寶貴的歷史文獻資料。
總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人口南遷規模龐大,頻繁遷徙、地理範圍廣泛,併產生了深遠的經濟、文化及歷史上的影響,對中國南方地區的發展歷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東漢時期南北人口變化的原因是
9樓:吳立公冶如意
東漢末年,關中地區。
人口從240萬減少到50萬,揚州從320萬增加到433萬,荊州(今湖北境行棚內巖帶察)從359萬增加到620萬的主要原因是東漢末年以來,許多人為躲避戰亂,逃往粗茄江南地區。
故選b.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關於北方人口南遷的歷史
10樓:北京百利天下教育諮詢****
東漢末年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陸續內遷,而許多中原人為了躲避戰亂,逃往江南地區。
北方移民主要遷往長江中下游地區,部分移民到嶺南一帶,給南方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
北方漢族士族,帶去了北方漢族先進的文化 ,被戰爭迫離土地漢族農民 帶去了北方漢族先進的農業經驗。
什麼叫東晉十六國,東晉十六國滅亡順序
西晉王朝滅亡後,公元317年,鎮守建康的司馬睿在江南重建晉室,史稱東晉。十六國 史稱源出於北魏崔鴻所撰的 十六國春秋 五涼 四燕 三秦 二趙,並成 夏為十六 從公元304年巴氐李雄建立成漢和匈奴貴族劉淵建立漢國,316年滅掉西晉,到439年鮮卑拓跋部統一北方,這100多年裡,先後建立了前趙 匈奴 後...
在乾隆時期,中國有熨斗嗎?
熨燙衣料用具。古稱 熨斗 亦稱 火斗 金斗 古代銅熨斗,有的有 熨斗直衣 的銘文,說明它是熨燙衣服的用具。熨斗,在我國漢代時已是家庭的用具。漢魏時期的熨斗,用青銅鑄成,外型呈圜腹 寬口沿,有長柄。有的熨斗上,還鏤有 熨斗直衣 的銘文。熨斗這個名稱的來歷,一是取象徵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帆悉如同古代...
在東晉五胡十六國時代,為什麼少數民族最多同時也最混亂?
當時地球屬於小冰期,導致北方少數民族的遊牧生活受大受打擊,所以這些遊牧民族集體南下,與當時的漢政權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在這一時期少數民族漢化頻繁,北方的漢人血統中也融入了少數民族的基因,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繼續生存,所以產生了比較混亂的局面。這是最混亂的時代,少數民族也一樣,內部爭權奪利。人們所說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