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傳統文化在學校推廣被制約原因

2025-03-31 00:05:17 字數 3030 閱讀 2574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戚脊傳統文化是中國文明歷史綿延五千年的產物,從未中斷,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對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代思想家任繼愈先生認為乙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是「國家興亡之學,民族盛衰之學」,必須重視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的普及和教育工作,發揮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我們認為,加強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的大眾化教育是提高全民歷史意識,弘揚傳統文化精髓的重要舉措,也是現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禮義之邦」而著稱於世界民族之林。愛國、誠信、厚仁、重義、敬親、貴和、求新、好學、勤儉、奉公等道德要求,經過數千年的不斷陶冶、實踐和發展,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乙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乙個重要特點,就是極其重視「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誠實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導向功能,這對於克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淺、低階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等腐朽思想來說,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中華民族的這些傳統道德,只要我們能夠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吸取其精慶仔寬譽亮華、批判其糟粕,傳承其美德,拋棄其侷限,併力求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賦予其新的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就一定能夠成為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於公民道德建設的發展,有助於「以德治國」的實施。

2樓:瘋樂瘋賺

傳統文化,許多是不合時宜的,家長反感、抵制。

談談校園中的傳統文化現象

3樓:未了悉緣

國學大師錢穆說過:「如果乙個國家民族沒有了。

教育的文化傳播功能主要是指對本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楊嗎

4樓:

摘要。現代教育由於自身的特點在文化融合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教育不是融合文化的唯一途徑,但是,它是最積極和最有效的手段。

教育可以根據教育者的身心規律,進行有選擇的文化輸入,而且受教育者是青年一代,對於新的文化更易吸收和接受。這裡更多的是表達融合。

親親您好答案如下:是的,教育的文化傳播功能主要是指對本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

不可以傳播其他國家的文化嗎。

親親,教育是對文化進行有選擇性的傳播與傳承,而不只是對文化進行簡單的複製,在教育選擇文化、傳承與傳播文化的過程中同時也包含著對文化的創造與更新。

不可以傳播其他國家的文化嗎?答:親,可以傳播,但是不是主要的。

我要如何這個題目。

比如我們的中國教育,就是要傳播我們的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

現代教育由於自身的特點在文化融合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教育不是融合文化的唯一途徑,但是,它是最積極和最有效的手段。教育可以根據教育者的身心規律,進行有選擇的文化輸入,而且受教育者是青年一代,對於新的文化更易吸收和接受。

親親您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1、本國的教育的文化傳播功能主要是對本國傳統文化的繼承揚,是確保我們的文化根基不能歪。2、教育的文化傳播功能主要是指對本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確保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偏離。

3、教育的文化傳播功能主要是對本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是確保國外文化傳入時能夠更理性地融合,而不是一味的排斥或者完全覆蓋。

好的瞭解了,謝謝啦。

親親可以關注老師,關於傳統文化傳承,我們可以一起**。<>

如何理解「學校教育既是文化傳承的手段,又是文化變遷的手段。」

5樓:

如何理解「學校教育既是文化傳承的手段,又是文化變遷的手段。」

學校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但不是主要手段;是文化變遷的傳播途徑和方式。

如何理解學校教育即是文化傳承的手段,又是文化變遷的手段

6樓:

校的主導價值規範相反的。

如何理解學校教育即是文化傳承的手段,又是文化變遷的手段。

1)文化與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文化對教育發展的制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文化影響教育目的的確立;②文化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③文化影響教育教學方法的使用。

2)教育對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①教育具有篩選、整理、傳遞和儲存文化的作用;②教育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創造文化的作用。(3)教育與文化關係的特殊性①文化本身是一種教育力量。

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特定時梁野亂空中的文化構成了文化環境、文化氛圍,對生存於其中的人產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發揮著強大的教育作用;二是一定社會的文化以不同的方橡檔式影響著學校文化、班級文化和課堂文化,對教育活動起著無形又強大的影響作用。②教育本身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教育具有雙重文化屬性:一方面它是傳遞和深化文化的手段,這是它與文化構成內容與形式的關係;另一方面它的實踐者及實踐本身又體現著文化的特質,如思想觀念、價值傾向和行為方式,這是它就成為文化本體。由此可見,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它在社會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一方面,文化通過教育活動得以傳遞脊衡和深化;另一方面,文化通過教育發展得以豐富。

學生對傳統文化了解稀薄,學校是否應該推行傳統文化教育?

7樓:三四么洞洞么

學校應該推行傳統文化教育,因為我國歷史悠久,傳統文化能夠流傳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很有研究價值。

8樓:夏見冬

學校很有必要推行傳統文化教育,因為現在的學生對傳統文化一點也不瞭解,需要強化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9樓:大樹苗

我覺得學校可以進行推送傳統文化的教育,因為這樣是對孩子的負責,也可以讓孩子在學校得到良好的教育。

10樓:白珍全全全

應該,現在有很多的年輕人對傳統文化已經非常不瞭解了。我認為學校應該普及這方面的知識。

11樓:和小葉讀書

積極舉行班級會議進行宣傳,多舉行團日活動,還可以經常給學生**些傳統文化的微電影,和放一些有關傳統文化的歌曲。

12樓:老葉

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遺留燦爛文化都是先民優秀文化智慧結晶需傳承中華文化包容以共把華夏文明傳波世界。

哈爾濱傳統文化學校,哈爾濱市傳統文化學校在哪

哈爾濱市陽明小學有一支業務精湛 開拓創新 敬業樂業 富有朝氣的師資隊伍,51位教師中,35歲以下教師佔53 35至50歲教師佔41 50歲以上教師佔6 中高階職稱佔84 本科以上學歷教師佔64 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能手1人,省級學科骨幹2人,市級骨幹教師11人,市學科帶頭人1人,區級學科帶頭...

簡述尋根文學產生的背景及其對傳統文化的態度

文化 尋根 意識的萌動始於80年代初。人們以追溯自己所屬的民族和所生活的土地的淵源的高度熱情,開始以民族文化及覆蓋在民族心理深層的文化積澱為縱向座標,以整體性的人類文化為橫向座標,探尋自己民族文化的歷史演變 地域特點和現代重建的可能性。80年代以來,整個文化界瀰漫著一種強烈的 尋根 情緒,試圖通過對...

簡述當前環境下,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優勢與劣勢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凝聚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起著重要的紐帶和基礎作用。其中諸如以人為本,講究誠信,強調和諧,重視教育,倡導德治等等,在當今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文化建設中,仍然是重要資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對於增強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 自豪感,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