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尋根文學產生的背景及其對傳統文化的態度

2021-03-04 04:42:34 字數 4873 閱讀 4146

1樓:善若水虛若谷

文化「尋根」意識的萌動始於80年代初。人們以追溯自己所屬的民族和所生活的土地的淵源的高度熱情,開始以民族文化及覆蓋在民族心理深層的文化積澱為縱向座標,以整體性的人類文化為橫向座標,探尋自己民族文化的歷史演變、地域特點和現代重建的可能性。80年代以來,整個文化界瀰漫著一種強烈的「尋根」情緒,試圖通過對民族文化的挖掘,重新認識自己,認識民族,重建新型的民族文化觀。

這種「尋根」意識強烈地衝擊著文學藝術,使其呈現出一種新的審美特質。

「尋根**」的先聲可以追溯到80年代初出現的風俗畫**。汪曾棋的蘇北小鎮風情**,劉紹棠、鄧友梅的京味鄉土、風俗畫**,古華的瀟湘風情**可視作「尋根**」的前奏。李杭育於2023年下半年發表《葛川江文化觀》等文,顯示出對尋求地域文化的自悟。

韓少功發表於《作家》2023年4月號上的《文學的「根」》拉開了「尋根**」的最後一道帷幕,其「絢麗的楚文化流到**去了」的呼喚得到了一批青年作家和理論家的熱烈響應,終於形成了一股有意識、有理論、有創作主張和創作實績的文學「尋根」浪潮。

「尋根**」的主將們或撰寫理**章,高揚「尋根」大旗,如阿城的《文化制約著人類》、鄭萬隆的《我的根》、李杭育的《理一理我們的根》等;同時又以自己的創作實績來實踐自己的理論主張,從而形成了一股蔚為壯現的理論與創作並行的文學思潮。

「尋根**」在民族性、地域性上具有多樣複雜的形態。賈平凹的「商州」系列**(《商州初錄》、《商州又錄》、《商州世事》)等講述著發生在商州土地上動亂世事中各類人物曲悲歡離合、坎坷命運,透射出秦漢文化所固有的粗獷質樸,**的《遠村》、《老井》以與現代文明相隔絕的太行深處的人物命運振盪出晉文化的回聲;鄧友梅的《煙壺》、陳建功的《找樂》力求凸現北京宮廷與市井的生活場景;馮驥才的《神鞭》、《三寸金蓮》等**著意於天律民俗風情的體察與表現;韓少功的《爸爸爸》、《**女》、《歸去來》表現出對楚文化浪漫主義精神的追慕;陸文夫的《美食家》、《小巷人物誌》和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共同致力於吳越文化的開拓;王安億從上海的小弄堂走出,以《小鮑莊》、《大劉莊》等**楔入地域文化,鄭萬隆以《異鄉異聞》開拓著自己腳下的文化岩層;以往很少寫自己民族的張承志,也以《九座宮殿》等作品了對回族文化的探尋。

在「尋很**」中,有—類是以原始或半原始生活作為題材的作品,寫邊疆、少數民族、大山、草原、馬幫、牧民……其典型代表是阿城的那組以《遍地風流》為題的**。在這些作品中,人物與場景是意象,作者通過這些意象表達自己的人格美理想。這種對邊遠的、反文化(非文化)的野性人格的高度肯定,實質上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制約下的懦弱人格的否定。

正是民族在長期束縛中所形成的病態、卑微、蒼白、軟弱的性格,促使青年作家到原始生活中去尋找民族的「根」,尋找建立未來美好的人格理想的基礎。因而,在**中,原始的野性只是乙個軀殼,作家所要表達的是軀殼背後的一種精神內涵:強健、舒展、自由、開放,而這恰與未來社會中「人」的內涵達成了某種契合。

鄭萬隆的一組**《異鄉異聞》主要寫黑龍江邊「野蠻女真人使犬部」的充滿慾望和人情、生機和憧憬的山林生活,正是在這樣一種落後、愚昧、野蠻的生活之中,作者發現了獨特的理想之美,發現了主人公們赴湯蹈火的勇敢精神和巨集大剛強的人格。張承志的《北方的河》寫的雖然是現代都市人、但其中的幾條北方大河卻是原始的、帶著野性和蠻力的。黃河、額爾齊斯河、永定河、黑龍江,都被作者人格化了,其中寄託著他深沉、有力、一往無前的審美理想。

這類**除了塑造強悍剛健的人格外,又以自由人格的塑造表現對壓抑與束縛人性的傳統中國文明的反抗。《遍地風流》中的《洗澡》以漢族青年「我」的自慚形穢反襯大草原上愛情的熱烈、奔故、大膽、自然。《樹樁》以乙個對歌場面表現西南少數民族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愛和充分愉悅。

《棋王》、《孩子王》表層看來屬「知青題材」,其中也蘊含著對不受約束的自由人格的追求。一部《棋王》,實際上寫了兩個字,乙個是「吃」,乙個是「棋」。阿城津律樂道地寫王一生們的「吃」,既有社會意義,更有生命意義,因為吃乃生存之必需。

而下棋是精神之必需,是對自身的一種精神修煉。像王一生這樣天生柔弱的人、要在政治風浪中站穩腳跟,獲得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唯有保持自身精神的平衡,而下棋正是保持內心平衡、適應外界各種變異的一種方式。即使是他的徒步旅行,也不是為了征服或超越自然,而僅僅是為了與自然交朋友。

獲得一種內心感受,他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境界,顯示了內在的充分自由性,對自由境界的自覺追求,折射出現代人所面臨的精神困境與自覺超脫的意向,有意味的是,王一生看似孱弱無能、不堪一擊,卻在無所作為中積蓄起內在的力量,陰極而陽復,獲取九局連環的勝利。這種人生哲學,恰是中國文化精神的一種體現。 .

「尋根**」中的另一類作品則主要以漢民族古典、規範、正統的生活為題材,寫浸透著儒道文化的老中國的兒女們,帶著明顯的文化批判精神。這類**往往集中解剖一些靜態的封閉的地域中近乎原始狀態的文化以及這種文化的積澱過程,明顯地表現了接受精華、否定糟粕的揚棄精神。代表作是《小鮑莊》、《爸爸爸》等。

王安憶的《小鮑莊》描寫了淮北平原上乙個村莊近乎複製的原始生活形態,展示了當代農民在傳統文化心理制約下的生活和精神狀態。它刻意於呈現一種狀態、乙個世界、一種生態和心態。這個世界古老、凝滯而閉塞,眾多人物繁衍、生息在這片祖先開闢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並且在長期的生活經歷中形成了一種共同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生存方式和生活理想。

其愚昧、封閉、惰性而又淳樸、厚道、善良的群體形象,正是小鮑莊「文化」的產物,一種潛積於人物深層的「集體無意識」的產物。**特別通過大禹治水的傳說和神奇的孩子撈渣生死的故事,開掘出儒家文化對中國人的精神制約和影響。

韓少功的《爸爸爸》、《**女》等**試圖承繼魯迅開創的批判國民性的傳統,以現代文明去映照民族的精神病根。《爸爸爸》以白痴丙崽為主體,放射性地勾勒出傳統文化哺育出來的群體性格。丙崽實際上是楚文化的乙個象徵物,是乙個活生生的群體形象的抽象符號。

他是乙個非人化的可憐蟲形象:思維混亂,語言不清,奇形怪狀,猥瑣卑賤,沒有理性,乙個只會喊「爸爸爸」和「×媽媽」的白痴。然而,這個永遠長不大的小老頭,他的「爸爸爸」和「×媽媽」竟被鄉親們視為陰陽二封,不但免除了殺祭穀神之災,而且被尊奉為「丙相公」、「丙dy」、「丙仙」。

於是,他周圍的人自然也成了「非人」。令人深思的是,在一場血與火的爭鬥之後,大多數男人死去了,而丙崽卻活了下來。他是乙個小老頭,卻又永遠是乙個兒童。

於是,這個永遠長不大的形象,正好滿足了作者批判國民劣根性的象徵要求。丙崽象徵了人類頑而、醜惡,又充滿神秘色彩的生命本性,而他那兩句口頭撣,甚至包括了人類生命創造和延續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形態。

「尋根**」的產生基於一種世界性的思想文化背景,它在展現民族文化心理、鑄造社會群體性格方面為當代文學創造了一種新的審美境界,開拓了乙個新的藝術天地。

請幫我 名詞解釋 先鋒** 還有簡答題,論述題,都是文學性題(三根雞毛)

2樓:旋律

先鋒**:大約十年前,所謂「先鋒**」正在中國大陸興起,先鋒**家和先鋒批評家,在當時的中國和所有的進口貨一樣,代表著「先進」「高階」「時尚和不容置疑的優越,80年代中期馬原、莫言、殘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鋒**歷史上的大事,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把它當作先鋒**的真正開端。這一開端在敘事革命、語言實驗、生存狀態三個層面上同時進行。

反思文學: 本世紀80年代前半期在中國大陸文壇出 現的一種令人矚目的文學現象。「反思」一詞是哲學 上的乙個術語,含有反省、回顧、再思考、再評價、懷疑以 往既成的結論等多層意思。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思想解 放運動的影響下,伴隨著政治上的撥亂反正,作家們開始 以冷靜、嚴肅、實事求是的態度去審視歷史,他們的視野 更加闊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學從而應運而生。反思 文學是傷痕文學的發展和深化。

簡述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尋根文學、先鋒文學發生的背景和特點

3樓:紋雲霏雨

***教案上的,絕對專業!

傷痕文學(**):

「文革」結束後興起的一股文**流,肇始於劉心武《班主任》,得名於盧新華《傷痕》。其內容是揭露「文革」給人民造成的傷害,尤其是給青少年造成的精神內傷;帶有感傷的、悲劇性的情感基調。

反思文學(**):

當傷痕文學把「文革」的悲劇展現在人們面前時,人們就隨之思考造成這場社會悲劇的遠因近源,反思文學應運而生。其起步的標誌是茹誌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1979)。在創作上的特徵是:

從政治、社會層面上還原「文革」的荒謬本質,從一般地揭示社會謬誤上公升到歷史經驗教訓的反思,比之傷痕**,其目光更為深邃、清醒,主題更為深刻,帶有更強的理性色彩。

尋根**:

2023年前後形成潮湧的**潮流,它超越社會政治層面,突入到歷史與文化的深處,對中國的民間生存和民族性格進行文化學的思考。

其特點是:以現代意識觀照現實和歷史,反思傳統文化,重鑄民族靈魂,探尋中國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題材和文化反思物件呈鮮明的地域特點;在表現手段上既有中國傳統文學的手法,又運用現代派的象徵、暗示、抽象等方法,豐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蘊。

先鋒**:

80年代中期興起的一股**潮流,其創作上的特點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上表現為對意識形態的迴避、反叛與消解;二是在文學觀念上顛覆傳統的真實觀,文字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文字特徵上的敘述遊戲,人物趨於符號化,性格沒有深度,通常採用戲擬、反諷等寫作策略。

尋根文學的特點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尋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學的自我

二是尋找作家的個性自我。

尋根文學徹底摒棄了對生活和歷史進行單純政治層面剖析的創作手法,而把探尋的筆觸伸進了民族歷史文化心理結構中去,超越政治批判層面而突人到歷史文化反思層面。

從巨集觀上說,它表現為現實主義時期文學程序中一種必然的深化、表現為對傳統文化的深層批判、對人類理性天空的嚮往。尤為重要的是尋根文學雖然也寫民俗,但並不停留新舊民俗的鬥爭上。

擴充套件資料

尋根文學興起的背景: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西方的現代文化思想也與其他經驗和技術一起進入中國,但是如何應對這些思想,當時的知識分子有兩種主要看法:

一種認為就應該學習模仿。連文學藝術上的現代派也被當作現代化的乙個組成部分,完全不考慮現代派藝術在西方正是對現代工業文明的反抗 ,還有一種認為「現代化」這個目標由於各個國家的政治環境不同,文化基礎也不相同,它所呈現的模式,尤其是文化上的發展模式,是不應該相同的。

求大神幫忙,謝謝,請簡述尋根文學的文化美學特徵

尋根文學指的是以 文化尋根 為主題的文學形式。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國文壇上興起了一股 文化尋根 的熱潮,作家們開始致力於對傳統意識 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們的創作被稱為 尋根文學 1985年韓少功率先在一篇綱領性的 文學的 根 中宣告 文學有根,文學之根應深植於民族傳統的文化土壤中 他提出應該 ...

簡述「波普」風格的產生背景及理念

讓我們又回到波普的理論。波普經常引用科學解釋的覆蓋率模式,特別是在他的早期著作裡。但是他也開始對對稱論題產生疑惑,這種疑惑在不斷增長。在對解釋理論的檢驗中波普把預言看得過分重要,但這並不是說他把理論前提僅看做是生產預言的工具 我認為理論家對解釋的興趣 即對發現解釋性理論的興趣 不能降低為對預言推理中...

簡述動機產生的條件及其之間的關係 急!!!

需要 動機 行為三者之間具有密切的關係。當人產生需要而未得到滿足時,會產生一種緊張不安的心理狀態,在遇到能夠滿足需要的目標時,這種緊張的心理狀態就會轉化為動機,推動人們去從事某種活動,去實現目標。目標得以實現就獲得生理或心理的滿足,緊張的心理狀態就會消除。這時又會產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動機,指向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