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與正午太陽高度和白晝長短有何關係

2025-03-26 23:45:24 字數 3404 閱讀 8104

1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好友:劉旭朧:太陽直設點跟氣溫有關係,所以有春夏秋冬之分,當春分(3月21日)的時候,太陽在赤道上所以全球晝夜等長。

慢慢的,太陽直射點向北半球移動。我們不是住在北半球嗎?直射點照在我們這半球上。

所以就迎來夏至(6月22日)。太陽直射點繼續向北移動。又回到赤道上,全球晝夜又等長了。

就到了秋分(9月23日)。在移動尺遲明:到了南半球,南半球離我們可遠了,所以,太陽直射點就離我們遠了,我們沒有了太陽的直射點,不就冷了嗎,所以到了冬至(你明白了嗎?

解然然。然後又慢慢的來到了春分。這就是太陽直射點所引起的,四季陵告看在然然的面子上,我親筆旦困打了好久的,上面那樓的講的你一定看不懂吧,看在朋友的面子上選我吧!

2樓:匿名使用者

同一地點,一豎者扮般都是夏季高溫,冬季低溫,高溫的原因是太陽直射,此時的正午太陽高度角一般在一年中的最大值,冬季則相反,正午太陽高度角是最小值,而一般來說,熱帶的地區每年會有兩次被太陽直射,而溫帶則是隻有一次。當太陽餘灶直射在迴歸線的時候,該半球的晝最長,夜最短,同理,另乙個半球則是反過來。好了,有什麼問題繼續問我吧……雖然我是理科生,但嫌好是一直都把地理當作理科的……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與晝夜長短有何關係

3樓:網友

若太陽直射赤道(0°)即春分日,那麼全球晝夜平分;

此後北移,晝漸長夜漸短;

直到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23°26′n)即夏至日,北半球的晝最長夜最短; 南半球剛好相反;

此後南移,直到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即秋分日,全球有晝夜平分此後繼續南移,直到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23°26′s)即冬至日,北半球的晝最短夜最長;南半球則相反。

關於地理。為什麼夏至日是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一天?求有**釋

4樓:水雲間

這只是對於北迴歸線以北的地區。

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

正午太陽高度=90°-(太陽直射緯度與當地緯度的緯度差)直射北迴歸線時,與當地緯度差值最小,所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

同時也可以畫**釋,顯而易見。

說明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和緯度的變化規律

5樓:網友

1。當太陽直射赤道時,北緯15度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75度。

2。當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即北緯23度26分)時,北緯15度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81度34分。

3。當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即南緯23度26分)時,北緯15度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51度34分。

4。當太陽直射北緯15度時,北緯15度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90度。

附: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計算公式為:正午太陽高度=90°-緯度差,(式中的緯度差是指所求地點與直射點間相差的緯度數)。

根據這個公式,自己可以算出太陽直射地球任何乙個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角。

正午太陽高度的分佈規律是  ...

6樓:多戶雅之

c正午太陽高度的分佈規律,夏至日由北迴歸線向兩側遞減;冬至日由南迴歸線向兩側遞減;3月21日時,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達90°;溫帶地區始終小於熱帶地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一定。正確的是c。

一年中我國中午太陽昇得高白晝時間長的季節是什麼季節

7樓:網友

一年中我國中午太陽昇得高、白晝時間長的季節是夏季。一年中我國中午太陽昇得高低、白晝時間短的季節是冬季。

夏季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正午太陽高度大。冬季太陽直射點位於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正午太陽高度小。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晝夜長短情況和正午太陽高度?

8樓:朱鈺俎惜海

春分日在每年的3月21日(或20);太陽直射點在赤道緯線上;極圈移動到南北極點上;全球晝夜長短相等;正午太陽高度角赤道上90°——直射,由赤道越往兩極太陽高度越低,極點上太陽高度角為0°。

秋分日在每年的9月23日(或22);太陽直射點在赤道緯線上;極圈移動到南北極點上;全球晝夜長短相等;正午太陽高度角赤道上90°——直射,由赤道越往兩極太陽高度越低,極點上太陽高度角為0°。

夏至日在每年的6月22日(或21);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上(;極圈移動到南、北極圈緯線上(;赤道緯線上晝夜長短相等;北極圈以北是極晝、南極圈以南是極夜,所以越往北白天時間越長夜晚時間越短,越往南白天時間越短夜晚時間越長,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北迴歸線上90°——直射,距離北迴歸線越遠太陽高度越低,南北極圈緯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

冬至日在每年的12月23日(或22);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上(;極圈移動到南、北極圈緯線上(;赤道緯線上晝夜長短相等;北極圈以北是極夜、南極圈以南是極晝,所以越往北白天時間越短夜晚時間越長,越往南白天時間越長夜晚時間越短,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晝長夜短;正午太陽高度角南迴歸線上90°——直射,距離南迴歸線越遠太陽高度越低,南北極圈緯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

造成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季節變化的原因??

9樓:鞏迎南望瑩

地球在不停地公轉。

一年中太陽直射點不停的在南。

北迴歸線之間移動。

所以造成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由於地球自轉平面與地球公轉平面有的夾角。

冬至日時。太陽能照亮的北半球區域較小。

在北極圈以北出現了極夜現象。

夏至日時。太陽能照亮的北半球區域較大。

在北極圈以北出現了極晝現象。

而在春分。秋分時。

太陽直射在赤道上。

晨昏線於180°經線圈重合。

所以晝夜等長。

要是有圖的話。

能弄的更明白。

造成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季節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10樓:網友

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公轉。因為同地球一起環繞太陽的還有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太陽是它們共有的中心天體,故被稱為「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週的時間是一年。

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

1、晝夜長短的變化。

2、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3、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4、五帶(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的劃分。

地球繞著自轉軸(地軸)的轉動稱為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天球的北極點鳥瞰,地球自轉是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鳥瞰,是順時針旋轉。

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1、晝夜的更替。

2、地方的時差,不同經度有不同的地方時,經度每隔15度,地方時相差一小時。

3、地球偏轉力,水平運動物體的方向產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4、地球的形狀,地球自轉所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使地球由兩極向赤道膨脹,成為略扁的橢球體。

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是怎樣的?

第1問 為什麼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某地的正午太陽高度隨之變化。而不是太陽高度隨之變化?你 正午太陽高度 與 太陽高度 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概念小包含於後概念中,後邊這個概念出 正午太陽高度 外還包括一天中其他時刻太陽的高度。我們比較太陽高度的變化,必須選擇乙個統一的時刻,否則難以比較或沒有必要比較。...

怎麼從圖中看出該地正午太陽高度較大

題幹當中有寫是北半球低緯度,低緯度的太陽高度角大於高緯度。又因為日照時間超過12個小時,是北半球夏季,所以太陽高度角較大。日出從6點50左右,日落19點20左右,白晝時間長於12小時,題目又說北半球低緯度,故為北半球低緯度夏季,故太陽高度角大。讀圖,完成4 5題 4 此時北半球的節氣是 5 圖中四點...

太陽高度角的應用,太陽高度角與緯度關係?

1全部太陽直射點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緯度越高,距離太陽直射點就越遠,正午太陽高度角就越小,即太陽越低,影子越長,樓距要越大才能保證後面的也能接受充分的陽光。太陽高度角,對於地球上的某個地點,是指太陽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專業上講太陽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陽光線與通過該地與地心相連的地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