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先發現的好望角?好望角誰發現的

2025-03-25 00:40:25 字數 2800 閱讀 5935

1樓:流穿蜂

迪衝蘆亞士。好望角後來還立有一座迪亞士石碑,不知現在還在不在了。

好望角的來歷。

1486年,葡萄牙探險家迪亞士奉國王之命,帶領探險隊從里斯本出發,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當船隊駛至大西洋和印度洋會合處水域時,海面突然狂風大作,風雨交加,巨浪把船隊推到乙個叫做「無名岬角」上去了。就因為這讓森樣的災難,迪亞士便將此角命名為「風暴角」。到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哥達·迦馬從歐洲繞道南非好望角通往印度。

1519年至1522年,葡萄牙人斐南多·麥哲倫又率領船隊在西班牙國王支援下,穿過大西洋,沿南美洲東岸繞美洲大陸的最南端轉入太平洋,到達菲律賓群島,然後經印度洋繞過「風暴角」返航。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散滑帶行」。隨**通道的開啟,他們滿載**、絲綢回到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乃將「風暴角」改為「好望角」,以示繞過此角,帶來美好的希望。

自此以後,好望角航道為溝通歐亞的唯一海上通道,繁榮了歐亞國際**市場。自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歐亞航線大大縮短,但是一些大油輪仍需從這裡繞過。每年經過這裡的船隻達4萬多艘,西歐所需的石油中的50%和美國所用石油中的25%,都從此道通過。

2樓:網友

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但最初卻稱「風暴角」。它是位於非洲西南端的非常著名的岬角弊團。

好望角是世界航線上著名的風浪區,經常有船隻在此遇上風暴沉沒。

1486年葡萄牙著名探險家巴陀羅姆·迪亞士奉葡萄牙王若奧二世之命,率探險隊沿非洲西岸南航,尋找通往東方的航路,首次到達非洲南端,在那裡遇到特大風暴。他乘坐的三桅帆船在驚濤駭浪中幾乎沉沒,最後漂到無名岬衝卜銀島靠岸,並被迫返航。迪亞士就將其稱做「風暴角」。

回國後,迪亞士向國王彙報了到達「風暴角」的情況,國王認為這樣的命名會挫傷航海家探險的積極性,不利於進一步探險通往印度的航路,所以他於1487年將「風暴角」改為「好望角」(capeofgoodhope)。現在,好望角的名字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典故。

不過我覺得南非的土著們才是好望角散宴最初的發現者。呵呵。

好望角誰發現的

3樓:鑫鑫百科全書

好望角是巴迪亞士發現的。

當時葡萄牙人巴迪亞士為探尋從歐洲到印度的航路於1487年8月率船隊沿非洲西海岸南行,1488年初在大西洋南部遇到風暴,船隊被強風吹到非洲南端的乙個岬角上,返航後,他稱該岬角為「風暴角」,後來葡萄牙國王把它改稱為「好望角」,意思是期望能從這裡到達印度。

好望角是西方的探險家欲為通往富庶的東方航道,故改稱好望角,蘇伊士運河通航前,來往於亞歐之間的船舶都經過好望角。特大油輪無法進入蘇伊士運河,仍需取此道航行。

好望角的歷史意義

1497年11月葡萄牙人瓦達伽馬率領的船隊繞過好望角駛入印度洋,並於次年5月到達印度。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新航路」。好望角地處從大西洋到印度洋的交通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新航路的發現對當時歐洲的經濟和政治曾經產生巨大影響,在以後的數百年間,好望角一直是東西方交通的要衝,在國際**和交往中起著重要作用,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它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大洋洲和東非各國進入大西洋的主要通道,從波斯灣駛往歐洲的超級油輪也必須繞道好望角,在國際交通上仍佔有重要地位。

好望角在**

4樓:上班不摸魚

好望角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位於34°21′25″s,18°29′51″e處,北距南非共和國的開普敦市52千公尺。因多暴風雨,海浪洶湧,故最初稱為「風暴角」。

1939年好望角成為自然保護區,好望角東方2千公尺處,並設有一座燈塔。

好望角:好望角是西方的探險家欲為通往富庶的東方航道,故改稱好望角,蘇伊士運河通航前,來往於亞歐之間的船舶都經過好望角。特大油輪無法進入蘇伊士運河,仍需取此道航行。

好望角常被誤認為是非洲大巖慶陸最南端,然距離其東南偏東方向約150千公尺、隔佛爾斯灣而望的厄加勒斯角才是實至名歸的非洲最南端。

好望角,地處來自印度洋的溫暖的莫三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來自南極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的匯合處。強勁的西風急流掀起的驚濤駭浪常年不斷,這裡除風暴為害外,還常常有殺人浪出現。這種海浪前部猶如懸崖峭壁,後和棗螞部則像緩緩的山坡,波高一般有15-20公尺,在冬季頻繁出現,還不時加上極地風引起的旋轉浪,當這兩種海浪疊加在一起時,海況更加惡劣,而且還有一股很強的沿岸流。

當浪與流相遇時,整個海面喚埋如同開鍋似的翻滾,航行到這裡的船舶往往遭難,因此好望角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航海地段。

好望角為什麼危險

5樓:武迎楣

好望角是乙個風暴之角,每年365天,至少有100多天狂風怒號,海浪濤天。最平靜的日子裡,海浪也有2公尺高,更不用說起風的時候,浪高6公尺以上,有時甚至高達15公尺。因此好望角附近經常要發生海難事故,被稱作是航海之人的「鬼門關」。

為了道路的安全,一批又一批的科學家來到好望角,調查研究激笑這裡風急浪高的原因。經過一段時間的工明胡含作,科學家將造成好望角附近海域風浪大的原因歸納成以下兩種說法:

1、好望角附近海域風浪大是由於西風造成的。好望角位於亞洲大陸的西南端,它像乙個箭頭一樣突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匯合處。因為好望角恰恰位於西風帶上,所以當地經常刮11級以上的大風,大風激起了巨浪,經過的船隻就處在危險之中了。

2、是「海流說」。這是美國的一位科學家提出的,他分析了多起在好望角附近海域發生的海難事件。他發現,每次發生事故時,海浪總是從西南撲向東北方,而遇難船隻的行駛方做畝向是從東北向西南。

也就是說,船行的方向正好和海浪襲來的方向相反,船是頂浪行駛的。科學家還實地調查了當地的海流情況。他們發現,好望角附近水下的海流與船隻行駛的方向是相同的,換句話說,海底的海流推動船隻頂著海浪前進,幾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就造成船毀人亡的結果。

好望角什麼時候發現的

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奉葡萄牙國王若奧二世之命,率兩艘輕快帆船和一艘運輸船自里斯本出發,再次踏上遠征的航路。他的使命是探索繞過非洲大陸最南端通往印度的航路。迪亞士率領的船隊首先沿著以往航海家們走過的航路先到迦納的埃爾公尺納,後經過剛果河口和克羅斯角,約於1488年1月間抵達現屬奈米比業的...

電磁感應現象是誰首先發現的,歷史上首先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人是誰

法拉第。1831年8月,法拉第把兩個線圈繞在乙個鐵環上 線圈a接直流電源,線圈b接電流表,他發現,當線圈a的電路接通或斷開的瞬間,線圈b中產生瞬時電流。法拉第發現,鐵環並不是必須的。拿走鐵環,再做這個實驗,上述現象仍然發生。只是線圈b中的電流弱些。為了透徹研究電磁感應現象,法拉第做了許多實驗。183...

科學家是先發現地球還是先發現太陽和月亮?

作為普通人從懂事起就知道有大地。有太陽,有月亮。但在哥倫布時代人們認為地球是平的。麥哲倫第一次完成環球航行之後人們認識到地球是圓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人們知道了地球是繞太陽運動的。對地球 太陽 月亮遠古人類就有認識但不科學。如果非要排出個順序,那首先是發現地球是圓的,進而知道地球是繞太陽旋轉。月球繞...